基于核心素养的班级德育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实践

2023-06-04 13:32王丹
当代家庭教育 2023年9期
关键词:设计与实践初中班级德育课程

王丹

摘 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阶段的德育逐渐受到重视。初中生身心正值萌芽发展的重要时期,初中教师要积极完善德育课程体系建设,利用多样化的德育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使学生在初中阶段道德品质及素养能得以全面提升。基于此,本文将从初中开展德育的重要性入手,简要阐述当前初中开展德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为核心素养背景下班级德育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实践提出几项实践策略,具体内容如下。

关键词:初中班级;德育课程;设计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09-0016-03

新课改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教育教学要进一步完善德育工作体系,进一步深化德育课程体系内容,保证学生通过相关德育课程活动的开展能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初中阶段教育贯穿整个教育体系,针对初中生开展德育就十分有必要,因为德育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素养,还能够保证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所以,初中阶段学校及教师要加强对德育的重视,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形式,积极推动以培育时代新人为使命的教育课程建设,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1.初中开展的德育的重要性

在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开展德育工作已成为初中开展文化课程教育的基础,教育工作任务的重点也逐渐向培养高素质、高质量人才方向转变。对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来说,在教学中渗透德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使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进而真正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建设的优秀青年。各个学校要积极将德育充分的融入教学工作中,既要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同时要保证素质教育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学校领导要充分调动教师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形式,利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日后生活和发展中都具备建立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在初中开展德育能够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夯实的基础,所以,要进一步推动初中德育的发展和进步。

2.初中開展德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德育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部分初中教师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教学中仍然只关注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即便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德育,往往也只是一笔带过,这样的教学观念不仅会影响学生道德素养和人格品质的提升,同时对实现德育目标也会产生不良影响。此外,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不够重视德育工作,所以在德育方面所投入的精力和时间相对较少,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并没有针对初中生的德育展开深入的研究,只是基于课程内容简单讲解一番,也没有为此列举相应的案例和创办相关实践活动,这样一方面会影响德育工作实施的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也会对初中生素质水平提升产生影响。

(2)德育教育形式较为单一

初中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辨性思维,对身边的新鲜事物还不具备辨别好坏的意识,所以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新鲜事物的影响,如果教师没有采取有效的德育教学措施,学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养成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当前部分初中学校对德育不够重视,所以即便开展德育工作,往往也是简单地说教,这样的教学形式与教学部门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即便通过教学也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德育内容的兴趣,长此以往,会导致德育工作很难达到教育目标。此外,还有部分学校未与学生家长建立有效的沟通,导致部分学生家长认为德育只需要学校和教师负责,家长在生活中根本没有关注到对学生的德育引导。

3.核心素养背景下班级德育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实践

(1)科学设计德育课程体系

课程内容的设计在课程体系建设发展过程中尤为重要,只有内容合理才能够保证课程体系真正发挥其教育价值。所以,初中教师在设计德育内容时要秉持着连贯性、系统性的基本原则。正所谓“连贯性”就是指教师建设课程体系过程中要保证各个年级所开展德育内容能够衔接在一起,且内容要保证循序渐进。而“系统性”就是指设计的课程体系内容要能够达到全面育人的效果。例如,可以构建“3339”课程体系,这其中的“3”是表示要想完成整个课程体系长达三年时间,每一年教师要为学生设计出三个不同的德育主题活动,保证每个德育主题活动都要有三个德育知识重点,“9”则表示要有九个具体实施的方法。“3339”课程体系相关课程内容要延伸到文化课内容中,设计的主题要完全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要求。比如,针对七年级学生设计的德育内容可以是“班级管理,责任与担当”,这部分内容可以根据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教育理念“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提炼出“做真人”“悟真理”“学真知”这三个主题。针对八年级学生设计德育课程,教师可以从“仁者爱人”“发奋图强”“勇挑重担”这三个主题开展德育课程活动。针对九年级学生设计德育课程活动,教师就可以从“实现人生价值”“自强不息”“仰之弥高”这三个主题开展德育课程活动。在开展相关活动时要注意,教师要根据每个主题设计出三个相应的德育知识点,设计内容首先要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其次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提炼出相应的基本内涵,最后将内容与德育需求相结合形成知识点,将相同的德育内容与德育主题相结合,促使德育能够在不同学段发挥不同的价值。

(2)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化德育教学形式

目前,我国正处于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化发展技术已经逐渐融入各个行业当中,同时网络也完全覆盖了学校的各个角落中,在这样网络信息较为开放的环境中,网络中一些不良信息会对学生学习和生活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广大教师就要运用学生感兴趣的互联网形式,为学生构建德育平台,以此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让学生们在平台上接收到更多积极向上的德育内容,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此外学校还要为学生创设校园德育公众号,或者微博认证号,通过多种网络途径向学生渗透德育内容,使学生在任意网络平台中都能够受到德育知识内容的熏陶。此外,校园宣传部要定期将生活中关于德育内容的热点新闻案例发布到公众号和微博上,并根据内容附上相关德育思想解析,以此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宣传部门还可以将网络上具有爱国主义情感或是人文主义精神的优秀影视片段推送给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高效便捷的特点开展德育工作,这样的形式不仅能使学生对德育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能使学生的德育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

(3)坚定德育课程教学原则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教师进行实践和落实,当然德育课程教学也不例外。德育课程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取决于教师的执行情况,要想进一步提升德育质量和效率,教师要充分遵循尊重、信任、共生的教学原则。首先“尊重”就是指教师要用自身的行为给学生树立榜样,用谦逊的态度对待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成果,促使学生能够学会尊重他人积的劳动成果。其次“信任”就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更多的信任,只有教师真正信任学生的能力,学生才会为了不辜负教师的信任积极主动学习,并且通过信任进一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而融洽的师生关系更容易推进教学活动的开展。最后“共生”就是指教师要在德育教学中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和沟通,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的方式相互影响,从而实现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教学目标。在德育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共生在强调师生交流的基础上强调合作与指导,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为学生讲授德育知识内容,还要针对学生的反馈予以科学的指导,促使师生在课堂上能够相互配合,更好地达成德育课堂教学目标。

(4)优化德育课程评价方式

德育有其特殊性,在实施德育课程评价时,需要教师针对德育的特殊性优化评价方式。首先教师的评价方式要能够彰显出学生的个性化特点,着眼于学生参与的过程性评价,如学生的实践参与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及实践操作能力,等等。因为只有针对学生参与的过程进行有效评价,才能够更好地检验德育课程的成效。因此,教师要将课堂评价作为衡量学生的重要途径,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强调学生课堂表现,并且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达,可以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相互评价、自我评价等,让学生通过评价与同学之间、教师之间展开多元互动,促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收获更多的成功体验,进而使自身德育素养获得全面提升。

(5)提升教师德育水平

对初中生而言,教师德育水平的高低能够直接影响到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所以初中教师就要积极端正实施德育工作发态度,组建一支专业的德育教师团队。在建设德育教师队伍的过程中,学校层面要提倡各个学科的教师都要参与进来,尤其要将思想政治学科教师作为开展德育工作的主力军。例如,为思想政治教师专门开展相关教研活动,促使初中思想政治教师能够通过相互交流和探讨,有效提升自身德育专业水平,从而在实践教学中能够将学科知识与德育知识更好地结合在一起。此外,学校还要定期组织其他学科教师开展德育培训工作,例如,开展德育教育座谈会、德育教育交流会等多样化的宣传形式,使其他学科教师能够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更好地参与到建设德育课程体系中,促使德育工作能够在教学中有序地开展。除此之外,要想切实保证德育工作的有效性,还需要学校构建完善的德育管理制度,将德育工作融入教师绩效考核中,针对表现较为突出的教师可以进行物质奖励,这样一方面能够加强任课教师对德育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还能使班级德育工作落实得更为全面,稳固提升德育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6)在心理建设中渗透德育

在初中阶段开展德育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对初中生的行为方式和道德素养展开教育,同时还要对初中生的心理建设展开教育,要想进一步提升初中阶段德育的有效性,教师一方面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建设,另一方面还要增强初中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帮助学生强化心理素质。这就需要教师在心理建设中渗透德育时,首先要主动关心学生,运用和蔼、亲切的动作及语言让学生对教师放下戒备的心理,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被关心和关爱,如此学生才会真正打开心扉。其次,教师还要积极为学生创设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利用活动强化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保证学生的都能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教育活动中能够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和健康的品质。例如,教师可以创设班级心理文化的相关内容,包括心理健康知识手抄报比赛、心理知识普及与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征文等,或是设置关于强化心理建设的竞赛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心理健康程度得到有效提升,以此有效地在心理建设中渗透德育。

4.结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理念不断革新的背景下,在初中阶段开展德育工作尤为重要,因为初中生心智正处于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班级中开展德育课程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健全的初中生人格,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所以,在开展德育过程中,教师要科学设计德育课程体系、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化德育教学形式、坚定德育课程教学原、优化德育课程评价方式、提升自身德育教育水平等多样化方式,更好地完善德育课程体系建设,从而为社会发展输送更多高质量人才。同时,还需要学校积极提升教师德育水平,给予教师学习与沟通的条件支撑,丰富宣传形式,促使教师可以更好地落实德育工作,提升初中德育的质量与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蕴甜.课程社会学视角下初中德育教科书中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选择与呈现[D].华中科技大学,2020.

[2]吕馥珍.心育与德育的整合——谈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运用[J].吉林教育,2015(17).

[3]王昆.信息技术环境下德育微课程的设计开发[J].中学教学参考,2016(33).

[4]曾本友.农村初中德育活动课程开发的整体设计[J].现代教育科学,2008(08).

[5]柏佳孚.立德树人理念在班级管理中的滲透[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22(02).

猜你喜欢
设计与实践初中班级德育课程
小学信息技术研学任务的设计与实践探析
大学篮球教学中体育游戏的设计及实践
中专物理探究式教学设计与实践
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策略
简谈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探讨
体验式学习模式在中职学生德育课程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浅论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浅论初中班级的教育与管理
初中班主任如何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