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社区慈善枢纽平台助推“五社联动”创新发展

2023-06-04 00:04浦咏贤鲍佩萍戚善成
慈善 2023年3期
关键词:新光慈善志愿

浦咏贤 鲍佩萍 戚善成

阳春三月,风和日丽。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旺庄街道新光社区每天都有成群结队的老年人坐在去年新安装的彩虹椅子上,一边沐浴着春光,一边聊着家常,每个人的脸上都绽开了笑容。

新光社区辖区总面积约3平方公里,2001年由原新光、旺庄、外下甸三个村合并而成,现有居民户数4414户,常住人口1.2万,是旺庄街道最大的混合型社区。2021年11月,新光社区在过去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三社联动”机制基础上,将社区志愿者和社会慈善资源纳入其中,迸发社区治理强大活力。在整合社会慈善资源的过程中,社区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率先设立无锡市首家具有公募资质的社区基金——“新光融享社区基金”。该基金由社区联合辖区内热心居民、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依托灵山慈善基金会开展公开募捐,定位为“对接社区需求与社会资源的专项公益平台”,取之于社会,用之于居民。目前,该基金规模已达40多万元,去年首批资助的慈善救助、阳光健身、爱心菜篮、共享花园、彩虹驿站、七彩童年等6个公益项目,均已成功告竣。第二批新项目即将发布,同时围绕今年资助的项目展开新一轮募捐活动。

“新光融享社区基金”作为社区一大创新,新近被评为无锡市2022年度社区治理创新项目成果奖。

一、基本做法:高起点谋划+高质量运营,“新光融享社区基金”引导和激发更多的公益资源向社区治理前沿阵地集聚。

在高起点谋划方面,主要是采取“四步走”的办法,确保安全有序、稳步推进。三村合一的混合型社区,难免会造成居民认同感淡薄、居民自治低效运转、社区资源整合难度大等诸多问题,突出表现为:一些居民不热心社区事务,缺失社区共同体意识;居民自治项目资金不足,可持续发展后劲弱;外部资源无法嫁接,缺乏统一的枢纽平台来链接社会慈善资源参与社区治理创新。对此,旺庄街道党工委学深悟透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选择新光社区作为试点,指导社区因地制宜,着眼“五社联动”,撬动社会资本,推进治理创新。由此,探索成立具有公募资质的社区专项基金就摆上了重要位置。

牵手专业组织开展合作。新光社区党委主动与无锡灵山慈善基金会“缔结姻缘”,洽谈合作关系,决定由无锡灵山慈善基金会牵头帮助社区成立专门基金,双方联手把基金打造成为爱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个有效途径,参与社区治理的一个有效载体,为民办实事的一个有效平台;同时,也为社区居民提供劝募、捐赠服务,资助优质公益慈善项目,满足困难群体多元化、个性化的慈善需求。

打牢三项基础工作桩基。一是筹集启动资金。2021年10月,社区和无锡灵山慈善基金会联合开展劝募工作,很快便筹集到25万元启动资金。二是组建筹备班子。社区建立慈善基金筹备委员会,成员共5人,包括社区“两委”干部、无锡灵山基金会代表、捐赠人(企业)、捐赠人(居民)、党员代表、居民领袖、社区组织代表等,人员构成涵盖各个主要方面。三是建立管理机构。成立基金管理委员会,具体负责议事制度制定、资助项目立项、活动方案报备、慈善资金申请、资料整理存档等相关工作。

“新光融享社区基金”正式运营。2021年11月19日,该基金正式投入运营,并公开发布了首批慈善救助、阳光健身、爱心菜篮、共享花园、彩虹驿站、七彩童年等6个公益慈善项目,成为无锡市第一只具有公募资质的社区基金。

在高质量运营上,构建“党建+基金”“基金+”双重模式,激活社区治理“红色细胞”,营造向上向善和谐氛围,发展壮大社区志愿组织,打造公益慈善品牌项目,让红色力量引领社区善治。

一是社区党建引领,广辟渠道筹措善款。社区党委构建“社区党委——片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联动体系,畅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社区“大党委”充分发挥“新光融享社区基金”平台作用,借力辖区内各成员单位各种资源优势,向辖区居民、企业、社会团体、各界人士发出了募捐倡议并得到广泛响应。社区开展的大型群众性文体活动,现场设置“爱心捐款箱”,党员干部和党员企业家带头捐款,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踊跃参与。

二是培育居民典型,建强社区志愿组织。社区以基金资助项目吸引人,广泛招募,建立助老、助残、助困、扶幼、文明创建、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务队伍,其中社区老年大学开展每月一慈善、农贸市场爱心小分队每周为辖区孤寡老人送菜等志愿活动做到了常态化、长效化;社区精心培育社区志愿典型,挖掘社区能人,用身边公益慈善人物的感人故事,影响和带动更多人参与志愿活动,营造向上向善的社区氛围。此外,社区还通过“时间银行”志愿服务积分回馈志愿者项目,作为对志愿者激励嘉许和回馈的依据,为不求报酬的志愿服务活动建立一个反哺机制。

三是采用“基金+”方式,打造特色品牌项目。“新光融享社区基金”首批资助的6个公益项目,重点开展为老服务、青少年服务、助残服务、社区帮困服务,广泛覆盖特定的人群。这其中,还包括一些公共空间设施改造项目,普通居民也从中受益。爱心菜篮项目,每周为社区47位独居孤寡老人,6位家庭困难、腿脚不便的居民送去新鲜菜;七彩童年项目,去年共为社区企业双职工家庭子女提供40多班次的寒暑假托管服务,丰富了孩子们的假期生活。

二、主要成效:民需为本+邻里促参+资源循环+五社联动,助推社区治理提质增效

“新光融享社区基金”重点引导和激发更多的公益资源流转到社区,对接居民需求,开展特殊人群关怀、公共空间优化、居民教育培训、志愿者增能、社会组织培育等具体民生事项,激活“五社联动”一池春水,初步构建了推动服务民生快速、可持续发展,加快形成社会力量多样化参与社区善治的长效机制。

一是以“民需为本”为前提,重新激活内核潜能。主要是“三感”明显增强:一是增强了居民社区融合感。新光社区虽然“老无锡”依然居多,但是“新市民”也为数众多,这两类人群难以融合。在慈善基金的扶持下,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活动,促进居民社区融入。二是增强了多元主体的参与感。城市社区治理共同体建构任务繁重、过程艰巨,社区在实施慈善基金资助的项目过程中,注重协调社区内部的诸元主体力量,整合社区内生性与外部性资源,引导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三是增强了社区总体互助感。用慈善基金撬动大公益,强化居民“公益≠免费”的意识,强调“谁主张、谁受益、谁负责”的理念,居民所提出的需求,由居民自己来做,提升居民自我服务的意识和习惯。

二是以“邻里促参”为目标,组织志愿服务力量。“新光融享社区基金”一项重要职能就是扶持社区能人异士,凝聚一批党员志愿者和居民代表参与到社区建设中,其中具有一定威望、熟悉议事过程的协商民主领头人9人,富有组织能力的群众自治带头人18人,关注社区治理、具备参与意愿的公共事务热心人171人。社区发挥这些“能人”作用,合理规划邻里公共空间,建立居民交流平台,培育赋能居民自组织,先后组建10个文娱团队、6个志愿服务团队、3个互助团队,不仅有效地建立起更多的人与人、群团与群团之间的链接,而且充分发掘了社区本土的居民资源、组织资源,并不断凝聚和衍生出新的能人与群团。

三是以“资源循环”为引擎,实现社会公益反哺。在“新光融享社区基金”的引导下,一方面积极与辖区单位沟通、商讨服务细节,协商建立商圈合作共建协议,从制度上规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引领企业参与社区公益服务;截至目前,共吸引社会爱心单位5个,资助金额及物资价值达24万元。另一方面纵向积极争取省、市、区、街四级政府资助项目,横向链接街道妇联、团委、民政、残联、文体等职能部门资源,助力社区组织发展、公共服务供给、社区环境改造等,共引入政府项目2个、财政资金20万元。与此同时,依托社区慈善项目、社区大型活动、社区市集等载体,动员社区居民捐赠1万多元,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区,服务居民、发展社区。

四是以“五社联动”为纽带,助力社区治理革新。新光社区针对政策不能覆盖、“两委”难以解决的公共性事务,将基金打造成社区需求与资源对接的公益平台,打造成改善社区公共服务的重要抓手、凝聚社会各界力量的重要载体、推动民生建设的重要力量。让社区服务更加精准、精细、精心,进而创建守望互助共融共享的社区治理共同体。以基金为引擎,深入探索以“社区+社工+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的社区治理创新模式,以居民需求为根本,整合社會慈善资源,强化多元主体参与,探索“自治管理——活化资金——长效服务”三位一体的社区慈善治理创新模式,解决社区居民身边“小急难”问题,让居民收获幸福感。

猜你喜欢
新光慈善志愿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志愿……
一场闹剧
慈善之路
慈善义卖
ST新光股价因何一路重挫 重仓机构浮亏已超11亿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慈善组织相关知识问答
慈善组织的登记、认定和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