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沟通桥梁实现慈善事业稳步发展

2023-06-04 00:25赵长宝
慈善 2023年3期
关键词:慈善事业淮安总会

赵长宝

2022年度,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慈善总会高度重视慈善事业发展,大力实施规范化建设,工作坚持“慈心为本、善举为民”宗旨,实施“政府推动、社会实施、公众参与、专业运作”模式,着力拓展慈善募捐渠道,强化慈善帮扶力度,增加帮扶透明度,有效搭建了与爱心人士,爱心企业的沟通桥梁,实现了慈善事业高质量稳步发展,各项慈善工作亮点纷呈,成绩喜人。据统计,2022年度,淮安区慈善总会共募集善款1700余万元,支出善款1400余万元,创历史新高。

慈善资金募集实现新突破。爱心是能够“传染”的。一座城市之所以魅力无穷,重要一条就是爱,就是洒在这座城市上空的爱心阳光。而当奉献成为自觉,爱心就不需要功劳簿。当爱成为一座城市的风尚,它就是一座“爱心城市”。在过去的一年一度“元旦慈善一日捐”中,在各级领导身先士卒的示范作用下,淮安人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慈善事业中,慈善形成了全民参与的氛圍,散发出友爱的光芒。“让慈善走进每个人的心田”。这个理念在淮安已深入人心,从白发苍苍的老人到学龄前儿童;从区领导到平民百姓、下岗职工,从知名大企业家到个体业户,大家都伸出援手,进行着爱的接力。让以“元旦慈善一日捐”为品牌发挥更大示范引领效应,使慈善母基金数额在所在市辖县区中位居第一。2007年以来,一年一度的元旦“慈善一日捐”大型劝募活动已坚持15个年头,15年总计募集善款达1.66亿元,累计支出1.21亿元,救助困难群众7.38万人次,实施慈善助困、助学、助医、助残、助老、助孤等救助活动。每年从1月1日开始持续到年底,党政机关、社会各界踊跃参与,使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制度化、常态化,并成为慈善募集的稳定渠道和品牌项目。

慈善助医“急难救助”显真情。全区慈善机构把特困群众需求落实到具体的项目上:从救助重特大病人群体,到为特困户送粮建房,再到替敬老院老人缝补浆洗、为缺乏劳力人家收割播种……这种由党委、政府支持、慈善组织主导的“公益+”慈善项目与群众参与、满足个性需求的“微心愿”项目相结合,构筑起立体多维的慈善救助网络,形成多途径、广领域、大众参与、全民受益的慈善服务大格局,在增进民生福祉、促进共同富裕、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一是首创慈善救助中心项目——成为重大疾病患者的“生命加油站”。淮安区城乡市民广为传诵着“希望中心”的故事:区慈善总会在全省首创的慈善救助中心,市民们夸这个中心是重大疾病患者的“生命加油站”。为了解决特困人员不知如何申请救助,如何获得救助,以及审核周期长等问题。2016年,淮安区新一届慈善总会提出了改革慈善救助运行体制方案,进行流程再造:从救助组织构建、规范运行动作、登记备案规则、重点救助对象范围、调查核实标准、审核审批流程、资金筹措调度准则、发放到账要求等出台了实施细则。全新运行机制重点解决了哪些人需要给予救助、按什么标准救助、谁来负责、如何确定给予救助等问题。实现了“四个转变”:变突击资助为常规救助,变分散救助为集中救助、变弹性救助为公平救助、变传统服务为互联网服务。二是成立慈善血液净化中心项目——为患者送去新的希望。说起对尿毒症患者的救助,不得不提起慈善血液净化中心。2016年年底,淮安区所有医院血液透析仪器一共只有65台,不能满足患者血透的需求,有近200名患者无法及时得到透析。三是加快“光彩慈善安居工程”建设进度。近年来,该区慈善总会正在实施“光彩慈善安居工程”。为了让农村特困家庭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王国权会长跑市到省,积极争取淮安区能够进入省“光彩慈善安居工程”的总规划之中。得到省市慈善总会大力支持后,王国权带着区慈善总会的同志赶到苏嘴镇,同镇党委、政府商议选址、建设用地、房屋户型、配套设施、建设监理等一系列问题,决定投入善款130万元,建设12套、70平方米左右单元房。室内水电安装到位,简单装修,配套简易家具。这项工程预计2021年元旦前竣工并交付使用。这对少数无房住、住危房的特困户来说,就是雪中送炭。

“慈善助学”再创新高。近年来,淮安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尤其是“育才兴教”资助贫困大学生活动实施以来,已为数千名大学生发放了助学金,帮助他们顺利迈入了大学殿堂。同时,淮安区慈善总会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积极动员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积极投身慈善事业,已经连续6年共提供180万元、对全区360名被全国各高校录取的贫困家庭大学新生进行了慈善资助,成为淮安区一个重要的慈善品牌。 此外目前已设立了10个慈善冠名基金,本金超过2200万元;投入慈善扶贫资金265万元,帮助10个省定贫困村“摘帽”,460个贫困户脱贫。2020年第五届“江苏慈善奖”评审结果公布,该区慈善总会在全省55个市辖区、19个县、22个县级淮安区慈善总会中脱颖而出,由第四届“江苏慈善奖”获得两个单项奖上升为综合奖,成为全省4个“最具影响力慈善组织”县区之一。2022年在江苏省民政厅社会组织评选中,淮安区慈善总会获评5A级为最高等级社会组织,标志着淮安市淮安区慈善总会的建设与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

慈善文化宣传再创新佳绩。慈善文化的宣传和普及是做好慈善扶贫工作的前提和条件。多年来,淮安区慈善总会紧紧依托各种媒体,全面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江苏省慈善条例》等法规政策,不断创新慈善宣传方式和途径,让浓浓的爱意始终弥漫在淮安大地上。慈善文化进校园。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少年善则中国善。为培养青少年的慈善意识,在校园中弘扬社会主义慈善文化,建立诚信友爱、团结互助、和谐相处的人际关系,营造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的慈善文化氛围,增强广大中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淮安区慈善总会开展了“慈善文化进校园”、《慈善读本》进课堂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发挥典型的引导作用。用身边的人教育人,用身边的事感染人。淮安区慈善总会把发现、培养和推广本地慈善事业的先进典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淮安区苏嘴镇86岁退休干部颜正明20多年如一日,倾心助学,圆了626位贫困学子的求学梦;淮安区市民王建荣,身患残疾,平日以修鞋为生,收入微薄,坚持做慈善达40年之久,向灾区捐款、资助困境学子、帮助乡亲邻里。淮安区慈善总会通过各种形式,反复宣传他们的善心义举,引导全社会见贤思齐,学习榜样,认知慈善,参与慈善,从我做起,从小善做起,弘扬了社会正能量,营造了全民向善的氛围。

孟子说“人性善”“仁者爱人”,善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本真,而慈善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淮安,是淮阴侯韩信的故里,是开国总理周恩来的故乡。一座有着2200多年灿烂文化的历史名城,先忧后乐薪火相传,慈善文明源远流长。站在历史的新起点,这座有温度的城市,正通过慈善事业,汇聚起社会各界的爱心善行,见证着扶危济困的温暖感动。

猜你喜欢
慈善事业淮安总会
“天下第一笋”——淮安“天妃宫”蒲菜
梨园寻梦淮安缘
凝眸古城淮安
喜看淮安“空中走廊”
半盏——第四话:别急,总会吃腻的
陈埭镇同乡总会
画与话
[ 再见,在也不见] 相识总会再相逢
深入实施慈善法 促进广东慈善事业大发展
慈善事业的核心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