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实践阐释:逻辑、价值与进路

2023-06-04 16:55瞿晓理
职业技术教育 2023年10期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中国式现代化中国方案

摘 要 “中国式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体系的重要组成。我国“三农”国情的发展历程,构成了中国式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实践的主要逻辑。推进“三农”群体共同富裕,昭示了中国式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实践的价值旨归,具体为:一是助力“在农人口”成为新型职业农民;二是促进“离农人口”实现市民化转型;三是支撑“返农人口”参与乡村振兴建设。基于党的二十大报告,新时期中国式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未来实践,一要继续扎根中国本土大地,服务“三农”现代化;二要主动响应国际职教倡议,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农村职业教育;乡村振兴;中国方案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3)10-0061-06

作者简介

瞿晓理(1981- ),女,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江苏省教学名师,研究方向:三农教育与经济(苏州,215009)

基金项目

2021年度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青资助成果之一,资助对象:瞿晓理;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研究项目:新时代职业教育电子商务专业领域团队教师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实践(ZH2021010101),主持人:盛立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是政治、经济、教育、科技及文化等多维领域的现代化。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再到决胜脱贫攻坚,职业教育赋能“三农”现代化的成效有目共睹。中国式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孕育于中国“三农”的特殊国情,遵循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使命要求,也耦合了国际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实践共识,是中国式现代化体系的重要组成。因此,关于中国式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实践阐释,是基于“三农发展”和“职业教育”的双重维度,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入理解。

一、中国式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实践的主要逻辑

中国的基本国情,是贯穿中国式现代化的一条核心主线。因此,“三农”特殊国情的发展历程,是构成“中国式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实践的主要逻辑。20世纪初,黄炎培、晏阳初、陶行知等学者的思想,可视为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早期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后,职业教育在农村地区发展虽然缓慢,但其可以“改变农村贫困面貌,补齐农村教育短板”的意义初步获得认可;农村职业教育的雏型逐步显现,这奠定了“中国式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之后,农村贫困问题依然存在,“三农”工作成为党和国家的重中之重;而职业教育对“三农”的促进作用也不断被重视和强调,由此正式开启了“中国式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实践之路。

(一)实践目标:从“解决温饱”到“乡村振兴”

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温饱问题是“三农”工作的目标。198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明确,当前任务是“集中力量解决温饱问题”,并指出要“重点发展农业职业教育”,这是我国第一次正式点明农村职业教育的使命目标。随着绝对贫困人口规模的缩减,1989年国家开始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同时提出“大力加强农村教育,广泛开展技术培训”,“教育兴农”成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农村产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催生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继发了农村劳动力进城打工就业的结构性问题;2003年,农业部、教育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农村职业教育又增添新目标——提升农村转移人口的就业能力。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多处提及职业技术教育。一方面,这是对农村职业教育在我国“反贫困”工作中的实践肯定;另一方面,也彰显了“扶贫扶智”是农村职业教育在脱贫攻坚期的目标和使命。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由此赋予了农村职业教育新的使命;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再次强调了“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国农村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二)实践主体:从“单一结构”到“多元特征”

1983年,国家提出改革农村中等教育结构,将“职业技术教育”纳入农村教育体系;当地政府一般将原有的村办普高改为职业技术中学,或者设立职业教育班,诸多县域职教中心也在此基础上挂牌成立。但当时农村地区较为封闭,教育资源极度匮乏,产业资源并不丰富,导致农村职业教育实践主体的结构单一。1986年,国务院建立了“反贫困”工作机构——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并出台一系列倾斜农村的资源扶持政策,农村地区逐渐由封闭走向开放;基于该背景,城镇职教资源开始对口支援农村及山区,“城乡协作联合体”丰富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实践主体,但主体的结构状态仍以“中等职业院校为主,各县域职教中心为辅”。1991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1996年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一系列政策的出台,进一步丰富和优化了农村职业教育的主体结构。其中,涉农类生产经营主体的加入,使得农村职业教育向优质化方向发展;同时,由城镇企业作为培训主体,面向“三农”劳动力所开展的职业教育活动,提升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实效性。2011年至今,每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三农”政策不斷完善,促进了涉农类高等院校、农业研究机构及相关行业组织等力量参与农村职业教育,形成了中国式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实践主体的“多元”结构特征,这恰恰体现了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三)实践方式:从“粗放输血”到“精准造血”

改革开放之初,农村职业教育受到了国内学术界的关注,王祖培、董操、赖裕璜、纪芝信等人相对系统地阐述了农村职业教育是“中国反贫困工作”的新路径[1][2][3][4]。在学界的呼吁下,国家主要通过投入人力、物力及财力等资源,支持职业教育在农村地区的反贫困实践。给农村人口“送技能”,帮助他们脱贫,成为20世纪80年代初期农村职业教育的主要实践方式。然而,“送技能”的实践方式相对单一、粗放,并不能满足农村人口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一方面,学者们积极引入国外农村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如西德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制度[5],美国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6],日本的乡村职业教育现代化等[7];另一方面,国内学者进一步讨论了农村职业教育的体系建设问题,并开始提出“农村职业教育应当是造血扶贫”的观点[8]。理论研究推动了实践的升级,20世纪90年代,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开始围绕本地农村经济建设的需求,逐步完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不断践行各类农村职业教育新活动。到2010年左右,“培养农村实用技能人才”“兜底招生贫困子女”“劳务培训输出”等成为当时农村职业教育的主要实践方式,同时也存在其他软硬件的教育支援性活动。2014年,国家确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农村职业教育基于“精准造血”思想的指导,先后探索了“职业教育+农村电商”“职业教育+乡村非遗”“职业教育+现代农技”“职业教育+农村创客”等多样化的实践方式,契合了新时期“三农”人口异质化的发展特征,有效推动农村职业教育迈向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进程。

二、中国式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实践的价值旨归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世界谋大同”,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以“推动和实现人的现代化”作为最终价值。人是现代化的主体推动者,也是现代化程度的体现者[9]。具体到“中国式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是以数亿“三农”人口为基础的现代化,是推进“三农”群体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目前,对“三农”人口的界定比较复杂,这主要归因于我国多层次演变的农情。新中国成立之初,生活在农村及偏远山区的“农村人口”占比接近九成。改革开放以后,部分“农村人口”开始流入城市打工和生活,形成了“人户分离”的农民工群体;虽然他们居住城市,但却没有获得“城市人口”的福利待遇,农民工群体依然是“农村人口”。2015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号召广大农民工等群体返乡就创业,由此催生了返乡就创业新群体[10]。此外,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群体也逐渐庞大。综上可见,二元机制、经济发展国家战略等特殊国情,促使“三农”人口内部产生了分化,形成“在农”“离农”和“返农”等多元新群体[11];但无论是“在农”“离农”还是“返农”群体,中国式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对他们都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

(一)有效助力“在农人口”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在农人口”一般指居住和生活在农村地区的人群。依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我国居住在乡村的人口约有4.9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36.1%左右[12]。其中,从文化程度来看,文盲人口占比约3.4%,小学及初中文化的占比约83.8%,高中文化占比约11.2%,而大专及本科以上占比仅1.9%;从就业情况来看,就业于乡村产业的人员约有2.9亿,分布于第一产业的务农人员约有1.7亿人;从收入状况来看,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万元,不足城镇人均的40%。整体而言,当前“在农人口”处于“文化底子薄、收入水平低”的从业弱势状态。但与此同时,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描绘了我国未来一段发展期内“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美好蓝图,这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加入乡村建设,以实现共同富裕。因此,如何改变当前“在农人口”从业的弱势状态,提高他们的科技文化素质和收入水平,让他們尽快成长为新型职业农民,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中国式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是有效解决这一矛盾的实践路径。

中国式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既具备现代职业教育“实用性”的共性特征,又有着中国“扶贫要扶志也要扶智”的特殊面。一方面,现代职业教育在“做中学,学中做”理念指导下,通过“任务教学、项目驱动”等手段,可以在短期内教会学习者某项“实用性”技能,克服当前“在农人口”文化底子薄、学习能力弱的劣势,成为大部分“在农人口”都能接受的教育形式。另一方面,在决胜脱贫攻坚战役中,中国职业教育对农村人口的意义在于“智志双扶”——它既满足了“在农人口”亟须“以一技之长”改善低收入水平的诉求,也在一定程度激发了他们主动改变从业现状的内生动力。综合上述两方面,中国式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充分彰显了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优势,是“在农人口”增收发展的有效路径。

(二)积极促进“离农人口”实现市民化转型

“离农人口”既包含了主动离开农村流入城镇就业的农民工群体,也包括城镇化进程中的农业转移人口;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离农人口”数量占据了全国人口总量的相当比例。2021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农民工群体规模约达2.9亿人[13];另外,据国家统计网站报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累计约有1.3亿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无论是农民工还是转移人口,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让他们进入了城镇居住、生活及就业;但对“离农人口”而言,城镇不仅要“进得来”,还要“留得下”。

因此,促进“离农人口”市民化成为当务之急,也是学界一直关注的焦点。相关研究表明,促进农村人口市民化转型的关键因素之一,是让他们具备在城镇稳定就业的能力[14];而现代职业教育在世界各国“以就业为导向”的共同要义,正契合了“离农人口”的市民化诉求。虽然“离农人口”居住在城镇,但他们身上还具有农民的特征;学者们一般认为,面向农民工及农业转移人口的职业教育,依然彰显了职业教育服务“三农”的使命,是农村职业教育在“城镇场域”的延伸[15]。由此可见,“以就业为导向”的基本要义,使现代农村职业教育对“离农人口”市民化转型有着重要价值。

中国式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在促进“离农人口”市民化转型过程中,还能赋予他们“获得感”和“幸福感”。一方面,我国职业教育招生制度的改革、地方职业技能培训成本的分担制度等,降低了“三农”人口获得优质职教资源的门槛,不同个体依据自身的从业意愿,选择学习不同的就业技能,提升他们的教育“获得感”。另一方面,如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奖助制度及技能人才的落户制度等,让“离农人口”在城镇接受职业教育后能明显感受到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的提升,增强了他们生活在城镇的“幸福感”。

(三)多维支撑“返农人口”参与乡村振兴建设

本研究所指的“返农”,不是节假日暂时性的返乡人口,而是稳定地投入乡村振兴建设活动的群体;“返农人口”主要包含返乡就业创业的农民工及外出求学后归乡的农村学子。他们返回农村并不是逆城镇化,而是实现农村农业现代化的需要,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返农”的规模虽然没有“在农”和“离农”那么大,却是不可忽视的一类“三农”群体。现有一些研究指出,返乡就创业的农民工及大学生,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先进群体”,他们能将城镇发展的新事物、新观念、新知识和新技术等带回农村,支援乡村的经济建设,对提升农村人口素质和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均产生积极影响[16][17]。但是,离乡多年的“返农人口”从都市生活转向乡村谋生,也存在诸多困境:一是乡村的产业经济与城镇相比差异较大,“返农人口”在城市所获得的从业技能并不能立马“迁移”乡村就业创业;二是从整体来看,“返农人口”在就业创业资源的获取方面,依然是处于明显的劣势位置。中国式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在破除上述困境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方面,中国式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是具有“地方性”的现代化,这能有效缓解“返农人口”回乡就业创业技能结构不匹配的问题。围绕地方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开发技能培训课程及人才培养体系,是中国式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基本任务。目前,我国各地纷纷建立了农民工及大学生返乡就创业培训网络,如安徽省为鼓励各类民办职业学校参与“三农”技能培训,组建了“农创客”培训团队,围绕黄山毛峰、砀山酥梨、徽州歙砚及乡村旅游等特色农村产业,开设就业创业课程,以支撑“返农人口”的就业创业。另一方面,中国式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是彰显“公平性”的现代化,这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返农人口”就业创业资源匮乏的困境。针对“返农人口”就业创业机会少、资金缺、人员难等问题,农村职业教育以“产教融合”为抓手,探索了相关创新实践,如四川省部分县域的职业院校建设了返乡农民工及大学生创业园,通过引入返乡创业者解决本校学生的就业问题,同时联合金融机构向返乡创业者实施政策性贴息贷款,缓解了“返农人口”创业初期资金、场地、人员等方面的短板,支撑他们更好地参与乡村振兴建设。

三、中国式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实践的未来进路

中国式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实践的主要邏辑,揭示了农村职业教育在中国不断追求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中国式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实践价值,昭示了农村职业教育在中国“为什么好”“为什么行”的根本所在。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不会有终点。谋划中国式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未来进路,是保持中国实践与时俱进的必然。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强调“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的同时,也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的鲜明特点[18]。因此,中国式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新实践,是结合中国特有“三农”国情的新探索,是基于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共同趋势的新作为,也体现了向世界大同提供中国方案的新智慧。见图1。

(一)继续扎根中国本土大地,推进“三农”现代化

以中国国情为根本,着眼解决新时代建设发展的实际问题,是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基本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农村人口的现代化、农村产业的现代化及农村治理的现代化是新时期推进“三农”现代化的主要维度,这就要求“中国式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继续扎根本土大地,围绕“人”情、“产”情和“乡”情,彰显农村职业教育在新时期的实践担当。

1.立足三农“人”情,落实立德树人,实现人的现代化

中国式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是以数亿“三农”人口为基础的现代化。因此,立足三农“人”情,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中国式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未来实践中不可回避的命题。首先,“培养什么人”是中国式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实践的主要目标。一方面,对“在农人口”而言,促进他们成为“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将有利于打造高素质农民队伍,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另一方面,对“离农人口”而言,助力他们成为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所需的高技能人才,是支撑现代化人才强国建设的需要。其次,“怎样培养人”是中国式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实践的方法论。新时期,“三农”人口的结构呈现了多元化、复杂化、动态化的特征,打造农村职业教育“产教协同”“五育并举”的实践育人格局、将农村职业教育纳入“横向融通、纵向贯通”的现代教育体系、构建面向“三农”的终身职业教育机制、增强农村职业教育适应性等举措,都将成为职业教育服务“三农”的新探索。再次,“为谁培养人”是中国式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实践的战略意义。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十八大以来党对中国特色教育事业的新要求;办人民满意的农村职业教育,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扎根农村大地,通过职业教育与“三农”生产劳动的创新结合,让“三农”人口在学习和劳动中,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进而体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立场。

2.对接三农“产”情,深化产教融合,服务产业现代化

职业教育是与产业经济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劳动力供给和生产力转化的作用。中国式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新实践,不能脱离三农产业。围绕新时期的三农“产”情,持续深化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是扎实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和人才振兴的必然选择。首先,新时期农村产业的经营主体依然以“小、多、杂”等特征为主,基于“小、多、杂”的三农“产”情,探索追踪涉农产业的教学调整机制、行业企业参与专业建设的评议考核机制、校企共享产教融合的利益分配机制等多类举措,将三农产业发展需求“内化”为农村职业教育建设驱动,以实现“产”与“教”实践主体的协同性。其次,新时期的农村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农村,农村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和产业体系的向外延伸,对农村职业教育实践提出了新要求——围绕农村产业体系的布局,构建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突出农村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再次,在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科技创新是产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新兴科技将推动农业技术革新。农村一二三产业的现代化技术,成为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产业融合的底层基础维度;探索农村职业教育“随动式”教学改革机制和教师“双师型”能力发展机制等,实现将农村产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及时融入职业教育的教学标准、教学内容、教学资源等,保证教育现代化与产业现代化的耦合度。由此可见,中国式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的“产教融合”,不单是“产业链”和“教育链”的融合,也有“技术链”“人才链”的融入,以“四链融合”实现“三农”现代化。

3.围绕三农“乡”情,丰富职教内涵,融入治理现代化

农村职业教育在我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及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体现了教育治理的功能。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强调“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一步发挥农村职业教育的治理功能,使其融入现代化治理体系,是中国式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实践的一个重要环节。从微观角度来看,农村职业教育治理的对象是“三农”人口,实现人的现代化是教育治理的根本所在。但从中宏观视角看,农村职业教育横跨“农、商、服、教、技、创”等多个领域,使其在新时期具备参与“农村社会转型、农村社区管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农村文化传承及城乡均衡一体化发展”等多方面治理工作的基础[19],并且这些问题都是国家推进农村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亟需解决的现实“乡”情。围绕三农“乡”情,探索和构建农村职业教育治理的多种创新模式和组织形式,充分利用其“跨界”属性,将育人目标、师资队伍、人才培养体系、教学资源和平台、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等要素,渗入农村现代化治理体系,实现“教育”与“治理”的和谐共生。综合而言,农村职业教育融入现代治理体系,通过加强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扩大农村职业教育的外溢效应,是中国式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创新实践。

(二)主动响应国际职教倡议,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

过去,中国式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让中国农村由封闭落后转为开放发展;如今,在“一带一路”倡议及“国际国内双循坏”发展格局下,中国式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已不再是中国的现代化,更是世界的现代化。2022年8月,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发布的《天津倡议》,刻画了全球职业教育发展的共同愿景。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的中国实践,是响应全球倡议的实践,也是贡献中国力量的实践。

1.创新驱动,以“新技能”链接全球现代化

推动中国农村职业教育走国际化发展道路,以国际化加强现代化。师生交流、项目共建、机构合作和标准互鉴等要素的流动,是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的主要路径[20]。但是,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受发展基础的限制,在上述要素流动方面存在劣势,因此,需要创造性地突破中国农村职业教育链接全球的方式和要素。一方面,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然趋势。2019年国家发布《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为农村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打下了软硬件基础;2023年2月,世界“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为农村职业教育数字化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强化数字技能的培养”是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的倡议。“数字技能”将成为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在新时期与全球链接的重要纽带,是中国农村职业教育走国际化发展之路的必然。另一方面,“绿色化职业教育”(Greening TVET),是国际社会的重要号召,也是对全球职业技术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我国职业教育正在积极融入绿色转型战略,而农村职业教育在绿色化发展方面有着天然的基础优势。因此,将绿色理念融入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体系,加快农村职业教育对“绿色技能”的开发和应用,以“绿色技能”培养项目作为国际合作的参与载体,能有效提升中国式农村职业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2.共享互利,以“新方案”促进全球现代化

新中国成立至今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式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对全球贫困治理的贡献,受到了世界銀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世界职业教育联盟等机构的认可。当前,全球贫困问题依然存在,世界各地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还有大量农业人口需要通过技能教育改善生活。面向全球农业及贫困人口“共享互利”中国服务三农的实践和智慧,成为新时期中国式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国际使命。其中,“共享”是要建设农村职业教育的国际实践平台,通过“共组团队”“共建课程”“共创资源”“共商考核”“共担风险”等合作模块,打造包容务实的国际合作路径;而“互利”就是要构建农村职业教育的国际实践秩序,通过探索“目标互商”“优势互补”“决策互助”“成果互认”等子机制,形成共生发展的伙伴关系。由此可见,中国式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面向国际社会的“共享互利”,将呼应党的二十大报告所强调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也为世界职业技术教育的多样性发展提供一份“中国方案”。

参 考 文 献

[1]王祖培.大力发展农村职业中学技术教育[J].天津教育,1982(12):2.

[2]董操.试论建立农村职业教育体系[J].山东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3):49-51+48.

[3]赖裕璜.改革中等教育结构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J].江西教育,1983(3):6-7.

[4]纪芝信,唐铁汉.加速农业现代化的一项战略措施——谈谈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问题[J].职业教育研究,1984(2):18-21.

[5]翟耀章.联邦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双元制教学原则——考察随记之二[J].教育与职业,1987(1):46-48.

[6]张德喜.美国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4):23-28.

[7]熊焰.日本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与现代化趋势[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S1):72-76.

[8]陈逖先,葛玉刚,张志增,翟海魂.依靠职业教育 提商“造血”机能——发展贫困地区县级职业技术教育的初步设想[J].教育与职业,1989(5):8-10.

[9]熊治东.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成逻辑和世界意蕴[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1-12.

[10]张长江.返乡农民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研究[J].农业经济,2018(4):70-72.

[11]瞿晓理,刘轩.农民工随迁子女后义务阶段群体分化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17(4):80-85.

[12]李锁强.中国农村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1.

[13]国家统计局.2021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N].中国信息报,2022-04-25(1).

[14]郑爱翔,刘轩.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能力提升路径——基于江苏省的实证调查[J].职业技术教育,2016(28):62-67.

[15]姚艳蓉,孙立新.我国农民工教育政策关键节点下文献演进轨迹与未来展望[J].职教论坛,2020(9):113-121.

[16]吕莉敏,石伟平.基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研究——对2012年以来相关政策的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9(4):62-68.

[17]刘友富,李向平.“逆城市化”还是“伪城市化”?——反思大学生、农民“离城返乡”问题兼与沈东商榷[J].中国青年研究,2017(6):24-30+51.

[18]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1).

[19]朱成晨.中国农村职业教育治理研究的图景与愿景[J].教育学报,2022(6):89-100.

[20]楊欣斌.职业教育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指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31):5-9.

Abstract  The practice of modernizing Chinese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tyle modernizatio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hinese rural situation has constituted the main logic of the practice. Promoting the common prosperity of rural population has demonstrated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the practice of modernizing China-style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including:  helping“rural population”to become new professional farmers;  promoting the“non-agricultural population”to achieve urbanization transformation;  supporting the“returning rural population”to participate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Chinese Partys 20th National Congress Report, the practice of modernizing Chinese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is to continue to root in the Chinese land to serve the moderniza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actively respond to the inter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initiatives to contribute Chinese wisdom.

Key words  China-style modernization;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rural revitalization; Chinese plan

猜你喜欢
农村职业教育中国式现代化中国方案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演变
湖南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招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农村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邓小平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