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视域下家校共育的新路径

2023-06-07 00:20蒋利军
求知导刊 2023年8期
关键词:共育家校双减

摘 要:2021年,国家基于教育现状,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政策法规,这给基层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学生成为家校共育的目标。为此,学校应在“双减”背景下积极探索有效的“123+N”家校共育策略,提升育人实效。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双减”;家校共育;“123+N”;共育策略

作者简介:蒋利军(1971—),女,江苏省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开端,关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幸福安宁,也关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稳定。2021年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十四五”规划中也提出了要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机制,同年国家还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这给基层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学生是家校共育的目标。“双减”背景下,学校如何引领更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家长与学校共同培养身心俱健、德能兼备的优秀学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

诚然,家校是两个价值取向不同的实体,家校共育存在责任分散的特点,两者一旦沟通不足就容易产生信任危机,导致家校关系失衡,背离新时代背景下的育人观。基于此,学校在家校共育行动中应改变二元思维下的“以家为本”或“以校为本”的界定,以平等合作的家校关系为基础,主张一种双主体的双向活动。笔者所在的学校在“双减”背景下,依托“校长引领项目”,积极探寻有效的“123+N”共育体系(如图1),促使家校共育充分发挥实效。

一、一个学院:大成学院 共育新载体

笔者所在的学校将家校共育置于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认真进行顶层设计、立体架构、高位引领,以唤醒家长的家庭教育主体意识和转变家长教育观念为目的,积极探索家校共育的新路径。学校以“润”“泽”作为家校育人理念。“润”即温润、滋养;“泽”即恩惠。“润泽”育人,既与国家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方向一致,又展示了学校教育的价值追求和育人方式。学校成立了大成父母成长学院,这是家校共育路上的一个里程碑。大成父母成长学院惠及每个家庭、每个学生,通过引导父母来润泽孩子的童年,围绕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生命安全、学习方法等方面,采用专家授课、互动交流、实境体验、个性辅导等形式,引导家长找准定位,重塑育人观念、分享新知识、交流新方法、碰撞新观点,建构科学、合理、系统的教养方式。该学院下设两个学堂:家长学堂和祖辈学堂。家长学堂是学校面向新生家长进行系列培训活动而开设的学堂,旨在全面细致地帮助家长调整心理,做好各方面的准备。该学堂主要通过线上视频学习与线下教材学习相结合、集中讲解与自主学习相补充的形式开展培训。祖辈学堂则能切实减轻职场父母的焦虑,通过“营养点心制作”“放学后的黄金时间安排”“隔代教养有方法”“7—12岁孩子的身心特点”等通俗易懂的家庭教育课程,更新祖辈的育儿观,有助于化解隔代教养的家庭矛盾和弊端。该学院还成立了宣传部、学习营、督办处、议事厅、研学所五大管理部门,成员享有相应层级的话语权,同时承担相应的职责,以民主的姿态,集纳所处层级内其他家长的建议,参与学院共建,做好家校协调工作,使教育政策及各项体制逐年优化。议事厅、研学所和督办处能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工作,使他们理解并支持学校工作,愿意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而学习营和宣传部则能助力家长获得正确、有效的教育信息与措施,从而提升家庭教育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助力学校教育发展,推进家庭幸福、社会和谐。

二、两项课程:必修选修 实施新抓手

学校遵循“润泽童年、大成未来”的办学理念,制订大成父母成长学院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学校充分考虑了家长群体不同层次的需求,在做好全员性、基础性和普适性培训的同时兼顾个体性和多元性。学校设立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家长明确责任,从而切实有效地实施家庭教育,并为家长提供科学指导、支持和服务;围绕当下热门话题,探究“双减”背景下的家庭教育,从而提升家庭教育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助力家长实施更为科学的家庭教育。

(一)必修课程

每个年级围绕 “认识孩子”“独立意识”“习惯培养”“人际交往”“责任担当”“自主学习”六个主题设置必修课程,课程内容深入浅出,以帮助家长破解亲子沟通密码,解决孩子成长难题。授课者为学校持证家庭教育指导师,授课形式为线下或线上。此课程具有全员性、基础性、普适性特征。

(二)選修课程

学校通过专家讲座和线下沙龙、线上论坛、校园公众号等途径,采用线上教学、线上答疑、案例分享、主题沙龙、情景演绎等方式,向家长推送各种最新家庭教育理念,为家长指点迷津;或是邀请家长交流分享自己的育儿经验和感悟,引发其他家长的教育共鸣,形成共育氛围。此课程具有群体性、个体性、多元性特征。

三、三支队伍:固本强师 引领新高度

笔者所在学校组织了三支家校共育团队:(1)名师领航团队。此团队由多位名师组成,主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指导服务和体验活动。(2)骨干指导团队。此团队由我校14位持证心理教师及相关心理团队组成,主要在学生心理沟通与疏导方面对家长进行科学指导。(3)日常密联团队。此队伍由全校59位班主任组成,其任务是与学生家长保持紧密联系,了解家庭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及时为学生父母开展家庭教育提供深入、细致的指导。学校依托这三支不同层面、不同梯度的队伍,推动教师和家长的育人观念共同提高,使学校和家庭形成信任合作的关系。

四、N次活动:多维融合 践行新路径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帮助孩子成长的两大途径,缺一不可。为激发家长参与的热情,构建良好的家校共育环境,学校开展了校本实践融合活动,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家校共育氛围。

(一)学院互动

大成父母成长学院各部门成员积极参与共育活动。为保障学生的用餐安全及营养,督办处成员前往配餐公司实地考察;为保证学生评优评先的公正性,议事厅的成员积极参与学生的评优评先工作,一起查阅材料,公开评议;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研学所的成员积极联系活动场所,或上门提供讲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对于特殊儿童,学习营与宣传部成员献计献策,约谈学生与家长,开展多方位疏导教育。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家庭教育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学校邀请家长观看相关的微视频后进行探讨交流,并邀请榜样家长现身说法,巧支妙招,帮助家长纾解教育焦虑。同时,学校开辟“校长直通车”栏目,广泛听取家长意见和建议,协调各方力量开展工作,推动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在该栏目,校长会携德育处、教导处和总务处的部门负责人一起介绍学校开展的各项工作,认真听取家长(或学生)代表的发言。此措施有效地架起了家校互动的桥梁。

(二)家长访谈

学校推行家长访谈制。秉承“关注教育热点,严谨设计方案;关注家长需求,合理选择方式;关注家访实效,做好后续跟进”的原则,学校在家访的形式上充分尊重家长意愿,根据实际情况统筹配置家访资源。学校要求教师每学期完成相应次数的线上小组家访、线下个体家访、入户家访(特殊学生至少一次)。入户家访事先经双方约定,正、副班主任共同参与。在家访中,教师和家长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氛围中,共商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措施、方法和手段,共同探讨科学的教养理念。

(三)特色亲子活动

父母对孩子的陪伴,是不可替代的。学校将每日“一读”、快乐“二艺”、 经典“四礼”、缤纷“六节”、玩转“百团”作为家长参与学校活动的重要载体。“一读”为父母与孩子共同阅读,这创造了父母与孩子沟通与分享的机会。“二艺”即艺术嘉年华和艺术汇报展演,在这些活动中家长与教师能共同见证孩子艺术素养的提升。“四礼”即“大成·启蒙”入学礼、“大成·启智”成长礼、“大成·启德”入队礼、“大成·启航”毕业礼。每场仪式,学生全体参加,家长全体观礼,并撰写观后感,记录孩子的成长足迹。“六节”即“德润·崇德”阅读节、“德润·强身”体育节、“德润·尚美”艺术节、“德润·创意”科技节、“德润·善思”数之节、“德润·乐学”双语节,此“六节”由学校、师生、家长共同设计和参与,活动隆重,过程精彩。“百团”即在节假日,家长志愿者带领孩子们走进博物馆、体验站,一起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其中,学校举办的“红色传承 平江最亮——亲子体能训练营”活动深受家长、学生欢迎。百名家长带着孩子来到沙家浜国防园,一起接受了军事队列基础动作训练,参观了革命历史纪念馆,还进行了体能训练、亲子游戏、拓展活动等。这些活动由师生、家长共同设计、共同体验、共同反思。此类亲子陪伴活动,能让家长见证孩子的成长,还能拉近父母与孩子心灵之间的距离。

(四)“牛爸牛妈”大讲堂

家校共育不仅仅是学校指导家长怎么做,更重要的是激活家长的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掘他们的专业特色和特殊经验。2021年,学校举办了“牛爸牛妈”大讲堂活动:面向全体家长,招募社会各行各业的职场先锋,请他们走进课堂,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比如华逸恺的父亲耿明先生来到德润讲堂,给同学们做了精彩的讲座“苏州人的民俗——从节气说起”。通过讲座,学生们对苏州的节气民俗有了更全面的认知,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王邦棣的妈妈以时代的变迁为线索,引经据典,通过服饰这个载体,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方面的变化。通过这次讲课,孩子们收获良多,不仅了解了服饰的演变,还对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目前学校已经推出“牛爸牛妈”活动2.0版本,邀请家长与学生在校园内进行每月一次藏品展示和每周一次才艺展示,这一活动能给予学生更大的学习场域,实现更紧密的家校合作。

五、闭环评价 推进新动力

评价是了解项目推进的有效方法,此举可以助力共育方法与路径的优化。为此,学校在推进家校共育时采用学生、教师和家长闭环评价。家长评学校和教师:每年1月和7月,学校邀请全体学生和家长在线就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特色发展、后勤服务等方面进行满意度测评。对于测评结果,学校进行分析与反馈、整改与落实。此举极大地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优化,也高效地推动了家校协同育人新生态的发展。学校评家长:大成父母成长学院以家长的成长过程作为评价重点,推出《家长手记》,结合家长一年中的六项必修课程学习情况,从“写给现在的自己”“家庭公约”“亲子互动”“手记使用约定”“情绪观察”等方面做记录,在年底对家长进行总结评价。同时,学院通过《家长手记》展评、优秀学员表彰、书香之家、阳光家庭、艺术之家、动感之家等评价项目,使家长之间、家庭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家长每完成一期学习,即可获得相应的学分和证书,六年后与孩子一起领取“毕业证书”。学校与家长评学生:学校推出“银杏德育”评价平台,设置 “家长参评”和“老师點评”双线互动反馈栏目;推出“小荷艺术”云平台,在这个平台中,学生通过积累小水滴,可以获得不同层次的奖励。学生能在聚集小水滴、浇灌成长树、获得进步奖、兑换银杏果的过程中,逐渐养成好习惯,提升素养。

经过一年的实践,笔者所在学校的家校共育项目成果显著,创编的校本教材《“融·合”新生家长必读》《家长手记》获得家长好评。学校以“五育”并举为主线,设计银杏娃成长档案袋,“三位一体”记录学生的成长足迹,见证学生、家长、教师共同成长,为营造家庭和谐氛围,构建良性家校共育生态增添发展动力。

家庭和学校本是育人共同体,应同心同行、同频共振,彼此滋养,共同见证生命的成长。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将在“德润文光”校训的引领下,基于“双减”政策,精准定位,缜密思考,不断探索家校共育新路径,努力建构更好的家校共育生态,携手大成父母共育大成学子。

猜你喜欢
共育家校双减
关于发起创建“家校共育实验校”的函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