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阅读素养的农村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实践

2023-06-07 23:51杨玉倩
课程教育研究 2023年3期
关键词:课程化阅读素养

【摘要】义务教育新课标要求指导学生坚持开展课外阅读,培养和发展阅读素养。然而农村地区的英语整本书阅读仍存在不开展、散养式、浅表性、目标模糊、评价缺失等问题。本文探讨了从选定书目、明确目标,到设计过程、保障实施,最后评价反思的整本书课程化建构过程。以黑布林英语阅读Next door (《外星邻居》)一书为例,设计了基于文本的感知导读、深入文本的探究共读和超越文本的欣赏品读的三阶式阅读,以期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阅读素养。

【关键词】阅读素养  整本书阅读  课程化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3)03-0070-03

一、引言

目前,《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颁布,在课程内容的三级(7~9年级)教学提示中,明确要求教师要“指导学生坚持开展课外阅读,注重培养和发展阅读素养”。课外阅读尤其是整本书阅读具有题材丰富、语境完整、语言地道、文化内涵深厚、富于思辨性等特点,其对于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阅读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地区和生源的差异,农村学校相较于城区学校,整本书阅读开展情况不尽如人意。以笔者所在学校和区域为例,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不开展整本书阅读。仍以背默做题的形式进行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教学;2.散养式阅读。缺乏教师系统的规划、指导或课程化的设计,阅读流于形式;3.浅表性阅读。学生对整本书的理解仍停留于表面,主题意义探究、人物性格分析、语言鉴赏上缺乏深度;4.目标模糊、评价缺失。没有预先明确目标和评价标准,评价主体、评价方式单一;5.学生主体性不足。学生活动单一,读后展示平台有限,学生积极性不高。

二、理论依据

以上种种低效的整本书阅读实践,难以真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阅读素养,无法促進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阅读素养由阅读能力和阅读品格构成,阅读能力由解码能力、语言知识、阅读理解和文化意识等四方面构成,包括拼读能力、阅读流畅度、阅读技巧与策略、外语国家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等(王蔷、敖娜仁图雅)。阅读品格包括外显的阅读习惯和内隐的阅读体验。前者包括阅读行为、阅读频率和阅读量。后者强调学生从阅读中获得的情感成果,包括阅读态度、阅读兴趣和自我评估三个要素(王蔷、陈则航)。

农村初中学生受英语基础、英语学习环境的限制,英语阅读能力有待提高;阅读品格方面,根据笔者学年初对所在班级的问卷调查来看,只有不到11%的学生在小学进行过课外英语绘本阅读,学生的平均课外阅读量远达不到新课标二级、二级+要求的4000~5000词,大部分学生对英语整本书阅读存在畏难情绪、缺乏兴趣,阅读习惯和阅读体验亟待改善。

从新课标要求来看,初一课外阅读量要达到4万词以上,笔者在所带的初一班级开展了近一年的整本书阅读,材料采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引进的“黑布林英语阅读”分级读物,取得了一定成效。整本书阅读过程可以概括为选定书目、明确目标、设计过程、实施保障和评价反思五步,其中读前要选定书目、明确目标;读中要设计好过程、保障实施;读后要评价效果,为优化整本书阅读实践提供依据。

三、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农村初中整本书阅读实践

1.选定书目

在选定书目方面,新课标(教育部,2022)要求,注意选择并补充符合初中阶段学生认知发展需求和语言发展水平、题材丰富、体裁多样、国内正式出版的英语(分级)读物。黑布林英语阅读读物分级编排,语言难度低,故事性强,主题贴近学生生活,非常适合初中英语学习者。笔者结合课内教材的主题采用了以下阅读书目作为初一年级课外阅读的共读参考书目。

2.明确目标

整本书课外阅读是个系统的工程,需要教师统筹规划,进行课程化的设计,才能实现课外阅读价值的最大化(张金秀)。结合阅读素养的内涵和班级学情,具体目标制定为:

(1)能力目标:能读懂并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能初步分析人物性格、理解主题意义,对语言进行初步鉴赏,能运用恰当的阅读技巧与策略,初步提高阅读流畅度。

(2)品格目标:能初步完成若干本整本书阅读,阅读频率和阅读量较先前有明显提升,体会到整本书阅读的乐趣与成就感。

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基础的学生目标可相应调整,以增强针对性。如针对故事情节的目标分项:对于基础薄弱的同学要求能在教师指导和工具的帮助下基本读懂小说的故事情节;而基础较好的同学要求能独立梳理小说的情节脉络,并尝试借助思维可视图呈现。

3.设计过程

依据阅读过程和思维发展的规律,将阅读过程设计为基于文本的感知导读、深入文本的探究共读、超越文本的欣赏品读三个阶段。

下面以 Next door (《外星邻居》)为例,阐释阅读过程。该书是由英国作家 Robert Campbell 创作的当代小说,讲述了约恩(Eoin)家隔壁搬来了双胞胎兄妹一家之后,发生了一连串奇怪的事情。约恩最终发现双胞胎一家来地球是为了寻找新能源,从发现新邻居、见到新邻居、了解新邻居到追随新邻居,一步一步,引人入胜。

(1)基于文本的感知导读

导读的目的是让学生感知阅读作品,激发阅读兴趣。导读的关键在于引话题,抛悬念,导方法。

[示例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小说封面、封底的标题、图片,阅读故事简介和目录,并思考如下问题:

①What does “Next door” mean in English?

②Who might live in next door?

③How would you feel if you have a neighbor from another planet?

④What might happen to Eoin when the new neighbors move next door to him?

通过让学生猜测故事主题、激活已有经验认知,根据目录预测故事走向,激发想象,引导学生走近作品。导读中还可以师生共读开头章节,介绍小说要素,并适当进行阅读技能和策略的指导,如略读与寻读、精读与泛读等。

(2)深入文本的探究共读

该阶段是学生深入文本,理解故事情节、梳理人物关系、锻炼阅读技能,与作品和人物互动的过程,是欣赏品读的基础。阅读任务单可以作为学生探究阅读的支架,帮助学生获取、梳理关键情节,重要细节和理解要点,同时还为教师检测学生的阅读效果,为之后欣赏品读课有的放矢的教学提供了参考依据。

阅读任务单应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设计包含基础类、实践类和拓展类的问题链,引导学生学思结合,内化知识和技能。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片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梳理已读章节的情节或内容、指导词汇处理技巧,帮助学生读下去。

[示例2]

《外星邻居》是一本充满科幻色彩的小说,双胞胎兄妹一家来地球究竟做什么,一连串奇怪的事情背后的秘密究竟是什么?为增加悬念,书中多处设置伏笔,层层铺垫,其中strange noise 就是一处重要的伏笔,共出现了6次,贯穿小说始终。在学生阅读情节发展章节时,为了帮助学生梳理、整合这一关键的细节信息,建立信息间的前后关联,教师在阅读任务单中设置了以下问题链,由浅入深,激发学生思维。

①感知与注意How many times does the author write about the strange noise in the house next door?

②获取与梳理The nois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____.

③描述与阐释 Beside the noise, how many strange things happened in previous chapters?

④分析与判断 Are there any connections among these strange things?

⑤内化与运用Find your favourite strange moment and read with emotions. For example:P42 basketball team

(3)超越文本的欣赏品读

赏读内容上既有对小说作品本身的文学性赏读,也包含对学生展示的阅读成果的欣赏。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进入初步的阅读与欣赏,提高思辨能力和审美品味,在语用、合作、多元、共享中获得阅读的乐趣。

[示例3]

在 Dad talks to the radio 一章中,在约恩得知双胞胎兄妹分别拥有读心术和预见未来的超能力后,联想到先前一系列奇怪的事,他无法在最擅长的历史考试中集中精神,脑子里充满了疑问。文中对这一段的描述,巧妙地运用了连词和重复,在 repetition 中突出了约恩充满疑问和困惑的心理。

Weve got  a history exam but I cant remember any dates or names of kings or queens or wars. My head is full of questions and stars and planets and more questions and Mia and the radio and reading minds and Alex B and Alex G and the future and more questions and … Medacalon!

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大声朗读,并关注这些词的运用,体会约恩当时的感受和心理。进而学习巧用连词和细节描写,帮助读者体察人物内心的写作手法。除了教师主导的作品赏析和迁移创作,赏读中还可以由学生主导,展示丰富多样的阅读成果,如读书心得分享、读者剧场、读书小报等。

4.保障实施

一方面,坚持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通过缩减重复性的习题讲解,利用课后延时服务和周末假期,将课外阅读任务统整至课后作业中,保证学生有一定的阅读时间。另一方面,强化教学研究。整本书阅读对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文学素养的积淀、整书教学经验,都有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教学效果,笔者深入研读小说,确保读懂、读通、读透,在深入理解作品主题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对于像Peter Pan,Alice in wonderland这样的经典小说,笔者阅读了原版小说。同时,还观摩优秀阅读指导课例,利用网络和期刊书籍学习整本书教学模式。双管齐下,尽量做好阅读时间和教学研究方面的保障工作。

5.评价反思

“长效的评价机制是激励、保持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兴趣的重要手段”(冒晓飞)。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教师评价的多元评价方式,检测和衡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品格。学生利用阅读日志自评(包含内容理解难易度、内容评价、人物评价、阅读流畅度、阅读技巧与策略应用等),主动反思和评价自我阅读表现,促进自我监督性阅读;利用读者剧场表演互评(包含剧本设计、语言水平、表演技巧、舞台效果、团队合作等),在相互评价中取长补短。教师结合阅读任务单作业、阅读课堂表现,提供针对性强的描述性评价,尽量及时、准确反馈,为学生改进阅读过程、改善阅读体验提供指导。

经过一年的整本书阅读,阅读能力方面,大部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知识和文化意识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和提高,部分学生能运用阅读技巧与策略,提高阅读流畅度。阅读品格方面,大部分同学能够完成整本书阅读,阅读频率和阅读量较先前有明显提升,并体会到整本书阅读的乐趣与成就感,愿意继续进行整本书阅读。

四、结语

课外阅读是培养阅读素养的路径与保障。整本书阅读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从书目的选择、目标的明确,到兴趣的激发、策略技巧的指导、氛围的共建、作品的赏读,再到实施的保障和效果的评价,需要统筹规划、师生共建、全员参与。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农村学生在心中种下热爱阅读的种子,让他们和城市学生一样在阅读中内化语言、涵养心智、丰富体验、提升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冒晓飞.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课外文学经典阅读教学[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7(10):17-21.

[3]王蔷,敖娜仁图雅.中小学外语阅读素养的构成及教学启示[J].中国外语教育,2015(1):16-24,104.

[4]王蔷,陈则航.中国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标准(实验稿)[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

[5]張金秀.中小学英语整本书阅读的五点主张[J].小学英语教与学,2019(11):3-5.

作者简介:

杨玉倩,研究生学历,中小学一级职称。

猜你喜欢
课程化阅读素养
对“家庭教育课程化”的认识、探索与建议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化”建设的思考
大学生阅读、媒介及信息素养融合可行性研究
大学生阅读素养现状分析及高校图书馆对策探究
如何提高中职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参与度
近十年我国数字阅读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从“知沟”理论谈城乡学生阅读素养差异
浅谈班级主题课程与环境区域的有效运用
校园文化“课程化”构建的实践与思考
运用“联结”策略 提升阅读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