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学生价值引领的小学班级墙壁文化建设

2023-06-07 20:34杨鸿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3年4期
关键词:引导价值策略

杨鸿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社会各界对于校园文化的建设愈发重视。班级墙壁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体现一个学校的办学、教学思想的媒介,更是表現出每个班级不同文化特色的重要载体。通过对班级墙壁文化建设的价值意义分析,同时结合自身在日常教学实践中的基本认识,对小学班级墙壁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一些可以有效开展并实施优化策略,以便于小学班级墙壁文化建设可以在学生价值引领等多个方面发挥其特殊作用。

[关键词]墙壁;文化;建设;价值;引导;策略;分析

一、小学班级墙壁文化建设的价值

(一)墙壁文化建设的文化意义

文化作为教育软实力,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现今小学班级环境中,墙面作为信息呈现的场所,以具体化、形象化的方式传递着班级的文化特征。相较于学校的教育模式、理念、评价机制及课程结构等制度性的隐性课程,墙壁文化作为一种物质性的隐性课程,在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方式影响教育着学生,对于学生素质的养成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在当下的校园中,很多教学楼墙壁上都常年挂着名人名言,或张贴着本校的校训及办学宗旨等标语式文字。而且在班级的墙壁上将《学生日常行为守则》挂在醒目的位置上,并在黑板上方悬挂一面国旗,国旗两旁定有本班班训。每当学生走进班级,都会生出庄严之感,仿佛每一面墙壁都有思想。因此,在墙壁文化创建过程中,创建者要根据本校的文化特色创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特色文化。然而在墙壁文化创建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解决了相关问题,班级墙壁文化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此外,墙壁文化是一所学校精神文明的凝聚,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亮点。墙壁文化通过绘制或者张贴在墙壁上的各类多样的内容去熏陶学生、影响学生,让学生处在知识、艺术、教育于一体的教育氛围之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目的,好的墙壁文化不仅会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给予学生无限的力量。班级墙壁文化是以班级的内外墙壁为空间,教师和学生为创作主体,体现班级群体精神的文化,它是校园文化的基础。小学班级墙壁作为教育者建设管理班级方式方法的依托,融和了“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体现着教育者的教育期望及班级学生的独特性。

(二)墙壁文化建设的功能价值

班级墙壁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长期的,因此对于班级墙壁文化的建设我们要更加重视。然而班级墙壁文化的建设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它的基础工作,就是要明晰班级墙壁文化建设的功能以及它应包含哪些内容。小学班级墙壁文化建设是指对班级墙壁的各种装饰,包括在墙上放置名言警句、班规校规等内容。使班级墙壁营造出强烈的文化氛围,以此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地影响。班级墙壁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一个干净整洁、到处充满书香的班级会给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制度文化建设则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内在品格行为的尺度,让每个学生都能规范自己的行为,朝着既定的培养目标方向不断前进。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墙壁文化的功能主要体现在隐性功能上。班级墙壁文化对学生是一种延续、无声、长久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对学生德育、智育、美育上。

班级墙壁的德育功能主要表现在对学生道德启蒙的教育上。它通过外在的内容去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真善美、假丑恶的分辨能力,这对于在小学阶段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十分重要的。

班级墙壁文化的智育功能表现在对学生智力能力的发掘上。班级墙壁文化不仅培养学生动脑思考的能力,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包括培养学生敢于与同伴合作交流、发表意见、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探索真理。

班级墙壁文化的美育功能表现在对学生认识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上。它一方面可以利用外在的设计来增加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优秀的墙壁文化设计让学生来感受什么是美。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来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

二、小学班级墙壁文化建设的问题分析

笔者结合自身的日常教学实践,发现班级墙壁文化建设的实然状态与墙壁文化建设的应然状态还是有差距的,班级墙壁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实际情况还需要进行较为细致地判断和分析。

(一)学校层面

学校对班级墙壁文化建设不够重视,忽视了班级墙壁文化的育人价值。学校被公认为是育人之所,学生在学校是为了学习、掌握知识获得优秀的成绩。因此,学生能学好文化课,掌握文化知识就是家长对学校的期待,也是社会来衡量一个学校教学质量好坏的一大标准。而对于班级墙壁文化的建设对学生各个方面发展的影响,家长似乎并不关心,因为这种影响在短时间内难以见效,所以家长还是把成绩当作最重要的。因此学校把提高学生成绩作为最主要的目标,把学校的精力都投入提高课堂效率,转换教学方式上,努力提高学生的成绩,这就很容易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于学生成长。学校方面对班级墙壁文化建设关注的力度不够,墙壁文化就很难发挥作用,使它的存在流于一种形式。

(二)教师层面

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执行者其首要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容易把重心放在提高学生知识能力上,忽视班级墙壁文化这一隐性课程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潜在意义。

第一,一些教师思想观念的不足导致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个人的思想会掌控一个人的行为,教师在教育上的思想则是引导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一切来源,一些教师在思想上不能完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班级墙壁文化建设上还是处于领导权威地位,在布置墙壁文化的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让学生去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设计。

第二,教师忽视班级墙壁文化对学生的教育意义。环境影响人们,而良好的班级墙壁文化更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在实际过程中,一些教师忽视了环境的作用,仅仅依靠教育教学手段来不断地督促学生学习成长,这不仅会加重学生的学习压力,还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良好的班级墙壁文化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它可以以一种潜在的形式提醒学生集中精神,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另外,有些教师还会因为日常工作的繁琐轻视班级墙壁文化的建设,采取敷衍、应付的态度,一旦学校检查完,就认为本次班级墙壁文化建设结束了,很少会再利用时间去补充、维护。

第三,教师缺乏有效建设班级墙壁文化的理论基础。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教育理论还要有扎实的学识,不仅要有专业的学科知识,还要有良好的教育能力,其中应包括对班级墙壁文化建设的相关理论的研究。然而,一些教师缺乏对相关的理论基础,使班级墙壁文化对学生的积极影响较小,也没能从本班的实际出发。并且一些教师日常工作繁忙,对班级墙壁文化的建设也只是进行模仿,把它当作一个任务去完成,使这一建设过于形式化,没有意识到墙壁内容对学生的影响,班级墙壁文化设计的实际意义没能真正体现,所以建设出来的班级墙壁文化不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三)学生层面

学生参与意识不足,对班级墙壁文化的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就要全面发展。然而在班级墙壁文化建设中,只有部分学生能够加入墙壁文化建設中去,还有的学生认为班级墙壁文化是属于那些成绩好的学生来建设的,不需要自己的参加,这些想法都是不正确的。这和长期以来所接受的思想有关,应该及时更改。另外,沉重的课业活动也使学生没有精力去参与班级墙壁文化的建设,所以对于班级墙壁文化的建设也是不太积极的。

三、小学班级墙壁文化建设的优化

小学阶段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班级墙壁文化作为学生成长中不可缺少的教育资源,对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班级墙壁文化的建设不容忽视,要发挥出它真正的价值。而且对于学生的成长而言,也应该充分认识到,墙壁文化建设作为一种环境营造的重要手段,对于学生而言,其往往有着非常重要的养成教育意义,因此对于其实践策略的优化也应该从多方面入手。

(一)学校应加大重视力度,做墙壁文化建设的倡导者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地方,更是一切教育实践的创建者,因此学校在班级墙壁文化建设过程中起到统领全局的作用,这就要求学校要加强对班级墙壁文化建设。首先,学校不能把建设班级墙壁文化与实施教学活动分开来,要把他们当作一个整体,要对建设墙壁文化多些重视。其次,针对每次教学墙壁文化建设活动,学校可以开展一系列的比赛活动,让各班级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参与感。最后,学校可以为教师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通过办讲座等形式提高教师带领学生积极建设班级墙壁文化的能力,通过深度感染和影响帮助学校创建良好的墙壁文化营造氛围,在学生中形成一个积极向学的良好风气,最大化地发挥班级墙壁文化在学校文化建设和学风建设中的作用。

(二)教师应提高自觉意识,做墙壁文化建设的推动者

小学生具有向师性,教师的很多行为学生都会无意识的进行模仿,在推动班级墙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作为推动者,必须提高自觉意识,走好建设班级墙壁文化的每一步,让班级墙壁文化真正在学生个人能力及价值养成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其一,转变思想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班级墙壁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学生。墙壁文化作为教育环境时刻围绕在学生的周围,学生能够从班级墙壁文化中吸取成长的养分,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因此班级墙壁文化的建设,教师必须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所建设的内容,实施的主体都应当是学生,在主题选择上要选择内容浅显、便于理解、生动有趣的内容,墙壁文化的内容要真正能让学生看得懂,接受。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在班级墙壁文化建设时要深入学生的心中,以学生为主体。建设时可以组织学生交流,发表意见。让学生关注到班级墙壁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成长。

其二,教师要重视班级墙壁文化对学生的教育意义。班级的环境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教师要重视班级墙壁文化的教育意义就要充分了解班级墙壁文化的内涵,认识到班级墙壁文化对学生成长的促进作用。一些教师认为,学生参与建设班级墙壁文化就是浪费时间,教师掌控则会简单、省事很多。然而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能图简单省事,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都有独特的思想。因此,教师应明白班级墙壁文化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出良好的学生学习氛围。文化教育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所以伴随着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够被简单忽视。

其三,教师要丰富相关理论基础。教师加强对相关理论的学习,然后将相关理论应用到班级墙壁文化的建设中去。这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师的知识储备,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加班级墙壁文化建设的科学性有效性,能更好地选拔出优秀的班级墙壁文化。根据本班学生的基本特点,构造适合本班级学生的墙壁文化内容,提高墙壁文化建设的基本水平,能让学生从墙壁文化中接受到更丰富的知识素材,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三)学生要积极主动参与,成为班级墙壁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墙壁文化建设,确保自身活动的主体性。学生参与班级墙壁文化建设可以充分展现自身的知识认识,增加和学生的互动交流,增加相关的文化经验体悟。学生是班级墙壁文化创建的主体,这是由学生主体地位决定的。学生在建设班级墙壁文化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建设,所建设的内容也会对学生有所触动,更能引起与之相关的同龄人的思想共鸣,这对于墙壁文化促进学生的发展更有意义。

正如杜威倡导的“从做中学”就是支持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经验、感悟、吸收、内化知识。在教育中,学生不是等待教师去投喂的嗟食者,而是知识的主动探求者。同样在建设班级墙壁文化时,学生更应充分展示自己,将自己融入其中,在建设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提高自信心。

在班级墙壁文化建设过程中,学生的参与能让静态的墙面变成动态的,能更充分有效地发挥墙面的作用。同时教师也要敢于放手,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成为墙壁文化建设的主体。

小学班级墙壁文化建设是小学教育发展必须要加强的地方,它在教育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一所学校的办学宗旨、价值追求、教学理念等无形的思想可以通过墙壁文化建设来有形地呈现,这更有利于发挥它的隐性价值,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化的洗礼,促进学生德育、智育、美育等各育的全面发展。

总的来讲,在当前的班级墙壁文化建设实践过程中,应该从墙壁文化其所具有的内在文化感染意义和外在的形象表征意义等多个方面来发挥其对于小学生的价值和思维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黄莹.加强小学“墙文化”建设 打造“五育并举”育人环境——以广州市满族小学为例[J].教书育人,2021(28):24-25.

[1]朱金利.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策略探究[J].新课程研究,2022(17):20-22.

[3]马长军.校园墙壁文化,让学生也来参与[J].江西教育,2017(13):13.

(责任编辑:刘莹)

猜你喜欢
引导价值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