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画面更加饱满

2023-06-08 22:09张永娟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3年23期
关键词:榕树下画面感榕树

张永娟

文题呈现

一树紫藤萝,让宗璞不禁驻足观赏,从而生发了对生命永恒的感悟;一次与伙伴们看社戏的经历,让鲁迅久久回味,抒写了一段怅惘之情。生活中,总有一些场景让人心动,让人难忘。

请以“那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写作提示

题目中的“那”,指离自己较远的人或事物,暗示同学们本文应写成回忆性作文。同时,“那”是指示代词,是一种特指,所以大家在补题时要选择小而具体的内容,这样有利于聚焦某人或某件事物,更容易写出景物的特点和场景的画面感。

初作亮相

那棵老榕树

如果有人问我小学校园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景物是什么,我一定毫不犹豫地回答——老榕树。①

学校里的榕树年龄很大了,但还生机盎然。巨大的树冠挡住了一方天空,茂密的枝叶撑起一片绿荫,在炎炎夏日为我们带来一丝清凉。②

第一次注意到这棵老榕树可能是因为头一次看见这么老的树而感到惊奇吧,在那之后我便开始有意无意地去关注它。③

后来,我注意到许多学长学姐都会在临近期末时来到老榕树下许愿,年幼的我不懂他们在干什么,或许他们找到了一种能考高分的新方法吧。④

到了六年级,我才明白这不仅是对自己取得好成绩的期待,更是对自己相处六年的同学的祝福。对我和同学们而言,老榕树更像一个朋友,什么事我们都能对它诉说。或许,六年的时光对老榕树来说只是短短的一瞬,可于我们而言,老榕树撑起了我们的童年。它默默地站在那里,静静地倾听着我们的诉说,不发一言。或许它见惯了离别,见证着历史的更迭,看着莘莘学子进进出出,而它就站在那里,也只能站在那里。有同学说它很幸运,拥有漫长的生命,但是我想,它真的开心吗?来年老榕树下还会再迎来一群人,但却不再是曾经的我们了。⑤

我想,老榕树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因为它见证了无数人的成长,也见证了无数人的离别,在那老榕树下……

如果有人问我小学校园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景物是什么,我一定毫不犹豫地回答——老榕树。⑥

①开篇不错,简洁地引出了描写对象。

②对老榕树的描写不够细致,树的特征不鲜明。

③画线句子太长,易产生歧义。未能表现出自己的惊奇。

④本段可以加入一些学长学姐的神态和动作描写。

⑤本段应写出自己与老榕树之间的故事,从而表达自己对老榕树的特殊情感。

⑥结尾最好不要与开头一模一样;思考应该再深入一些。

修改建议

小作者通过对一棵老榕树的回忆,表达了自己对童年时光的怀念。“老榕树”是小作者小学时代的一位“朋友”,所以在叙写过程中,要着重描写与老榕树相关的生活场景,凸显自己与老榕树的深情厚谊。本文虽写出了与老榕树有关的独特记忆,但每个片段都描述得不够细致,无法很好地呈现出“画面感”,使得怀念之情表达得不够充分饱满。建议加重每个片段的笔墨,细化自己的“观”与“感”。

升格展示

那棵榕树年龄很大了,但却是那么生机盎然。

记得第一次见到它,我就被惊到了——它那么大,站在树下,能看到它像巨伞一样张开的树冠,以及向四周恣意生长的枝干和繁密的树叶。树干上一条条深深的褶皱,像极了我姥姥脸上的皱纹;而那粗黑的树皮又像是爷爷手上生出的厚厚的茧,粗糙得似乎能把人的皮肤划破。可能正是因为它这副沧桑的样子,让我在第一次见到它时就产生了一种亲切感。

课余时间,我们总喜欢在树下玩耍。有了老榕树的庇护,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太阳也晒不着。玩累了,就抬头看看天,一阵风吹过,树上的叶子发出“哗啦啦”的声响,好像在为我们鼓掌。

后来,我注意到许多学长学姐都会在临近考试前来到老榕树下。他们将手放在自己胸前,十指交握,低下头,闭上眼,嘴里还默念着什么,脸上显出庄重的神情。我很疑惑:难道这树有什么神奇的魔力?一位学姐告诉我,这棵树很有灵气,能保佑我们逢考必过。说这话时,学姐眼睛睁得大大的,眼里似乎有光。于是,我也学着他们的样子对老榕树说出我的愿望。说来也奇怪,后来的每次考试中,我竟真的多了一份安心。有时我跟家人或同学闹别扭了,也会到老榕树下站一会儿,对它诉说我的委屈,说完了,心情立马变好了。

很快就到了六年级。毕业时,老师带我们在老榕树下拍照。那天,太阳站得很高,细碎的阳光从老榕树的叶缝间洒下来,落在同学们的脸上,好像是老榕树流下的不舍的泪。那天,我一个人站在树下,一遍遍抬头看它繁密的枝叶,一遍遍抚摸它粗糙的树干,一遍遍回忆我和伙伴们在树下度过的时光。

或许,六年在老榕树的生命中只是短短的一瞬,但于我,却是整个童年。一届又一届的莘莘学子来了又去,它或许也很不舍,但却只能站在那里。有同学说它很幸运,拥有那么漫长的生命,可我想,每年都经历这样的离别,它真的开心吗?

如今,离开老榕树已经两年了,我依然会不经意地想起它。慢慢地,我意识到,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会不停地遇见,也会不停地告别,学会说“你好”和“再见”是我们必修的课程。但不要担心,那些温暖的记忆会一直留存,正如普希金诗中所言: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四川成都市新津成外学校】

升格点评

作文经过升格之后,内容充实了很多。小作者在每个场景中都详细叙述了自己的所见所感,使老榕树的形象更加鲜活,也使整篇作文的画面更加饱满。在本文中,小作者能够精准捕捉自己儿时在老榕树下的珍贵回忆,读来既能感受到童真,又能感受到一份淡淡的怅惘,让人意犹未尽。同时,小作者还能站在今天抒写对老榕树深深的怀念之情,并提出对遇见和告别的思考,语言清新自然且有深度,使作文主旨更加鲜明。

升格启示

写作就是用书面语跟陌生人对话,所以写作时一定要有读者意识,让读者读了你的文字后,如见你本人,能想你所想。若想收到如此效果,最基本的就是充实语言、丰富细节、精修画面,使作文内容饱满起来。那么,我们应如何做呢?

1.内容聚焦,形神兼备。作文内容一定要聚焦到题目上来,让读者一目了然。就本文的題目来说,“那棵老榕树”直接点明了写作对象,既方便了小作者将笔墨聚集到跟老榕树相关的人物、事件和画面上,又方便了读者找到作文线索。描写一棵树,不仅要描其外形,也要绘其神韵,这份神韵可以通过叙述自己的回忆和感受来展现。

2.情境再现,捕捉感受。想让作文产生丰富的画面感,就要让自己回到当时的情境中。正如本文,静下心来读,就能捕捉到留存在小作者内心深处的感受,而这种感受是小作者带我们“参观”了她的回忆后产生的。

3.做好收束,力争简洁。一篇好的作文当繁则繁,该简则简。前文已经凸显了画面,结尾的抒情议论也就水到渠成、无须赘言了。

猜你喜欢
榕树下画面感榕树
榕树街121号
侗乡端午粽飘香
榕树的美髯
榕树
巧设“主问题” 赋予古诗词教学画面感
我就是吃可爱多长大的,怎样啦
心之厦门 梦想之旅
我爱家乡的榕树
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画面感教学的几点思考
榕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