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时代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创新研究

2023-06-11 18:34谭建华丁辉关项质略
教育与职业(上) 2023年6期
关键词:黄炎培工业技能

谭建华 丁辉关 项质略

[摘要]工业4.0是一种高度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新型生产模式,极大改变了人类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新时代为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提出了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在新时代的创新方向,旨在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理论指导:职业教育的教育目的提升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建设职教强国、建设技能强国;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提升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教体系;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提升为深化产教融合和推行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升为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和大国工匠后备人才;职业教育的职业道德教育提升为加强创新创业精神和工匠精神培养。

[关键词]工业4.0;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现代职教体系;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作者简介]谭建华(1978- ),男,江苏泰州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后勤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副研究员,南京农业大学在读博士;丁辉关(1972- ),男,湖北大悟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副教授;项质略(1987- ),男,浙江金华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副教授,博士。(江苏  南京  21002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中华职业教育社第一届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规划课题重点项目“基于黄炎培职教思想探索职业本科工匠型人才培养路径”(项目编号:ZJS2022Zd57)、2020年江苏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黄炎培大职业主义教育思想研究”(项目编号:2020SJA0682)和2020年江苏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期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创新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20SJA068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3)11-0108-05

一、研究背景

教育作为社会的上层建筑,是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的,并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而变革。人类历史上已经发生过三次科技革命,每次科技革命都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并深刻改变了社会生产组织形态。当前,第四次科技革命已经开始,世界迎来了工业4.0时代。工业4.0是一种高度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新型生产模式,极大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2020年1月,世界经济论坛(WEF)发布《未来学校: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定义新的教育模式》的报告,提出“教育4.0”的全球框架,旨在为工业4.0确定优质的教育模式。当前,世界大国都在为应对工业4.0制定国家战略,并推出教育4.0发展规划,以期在未来世界竞争中占得先机。新时代为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本文拟探讨在新时代背景下,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如何坚持与时俱进推动理论体系的创新与发展。

二、研究文獻综述

(一)相关研究综述

1.关于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理论体系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重点在于总结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内容体系和基本内涵,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提供理论指导。田正平、吴雨、李梦卿、刘晶晶、潘懋元等众多学者全面总结了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内涵,并已形成共识。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核心内容:“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教育目的;“社会化”“科学化”“平民化”的办学方针;“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的教学原则;“知能并重”“德技并举”的人才培养目标;“赤诚爱国”“敬业乐群”“劳工神圣”的职业道德教育原则。

2.关于第四次科技革命对中国职业教育影响的研究。当前,第四次科技革命正在席卷全球,一些研究者深入研究了其对中国职业教育的影响。张梅燕在《新科技革命下“智能制造”人才技能分析》一文中认为,新科技革命下“智能制造”提出了对掌握专业性、通用性、融合性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巨大需求,要求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改革。李超在《全球科技革命与我国职业教育:趋势、问题及选择》一文中介绍了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的背景和趋势,分析了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新挑战和改革方向。郭雷振在《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我国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策略探讨》一文中认为,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我国应用型大学需要积极构建以促进职业胜任力和转换力提升为根本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突出提升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学科综合性课程体系和以产教深度融合为特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韩雪军、赵文平在《“工业4.0”视野下“职业教育4.0”的形态分析》一文中分析了工业4.0背景下“职业教育4.0”的四个新形态,即服务个性化生涯发展的价值取向、培养复合素质的目标定位、学科跨界整合的内容构成、促进自主学习的教育方式。曹晔、盛子强、秦文在《从工业0.0到工业4.0的职业教育演进与变革》一文中总结了从工业0.0到工业4.0的五个生产发展阶段的特点以及对应的职业教育形态的演进与变革,认为工业4.0时代职业教育具有专业设置复合化、培养复合型人才、突出创新能力培养、职业教育再企业化等发展趋势。

3.关于工业4.0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策略的研究。国内很多研究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顾娟、彭正梅在《用教育4.0推进工业4.0:德国教育2030战略考察》一文中考察了德国教育2030战略,总结了德国为促进工业4.0而采取的教育4.0改革措施,即建立以数字化培训、数字化设施、数字化机构、数字化校园、数字化能力为特征的教育数字化。王永固、许家奇、丁继红在《教育4.0 全球框架:未来学校教育与模式转变——世界经济论坛〈未来学校: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定义新的教育模式〉之报告解读》一文中对世界经济论坛(WEF)关于“教育4.0框架”的报告进行了深入解读,认为我国教育界应构建未来全新的学校形态和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教育场域和教学方式,加快迈向教育4.0。陈莹在《德国职业教育对工业4.0的回应:提升劳动者数字能力》一文中分析了德国政府为应对工业4.0出台的系列战略措施,认为培养劳动者数字能力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趋势。郭英英、刘洋在《工业4.0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一文中认为,工业4.0时代制造业发生深刻变革,职业教育必须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培养具备职业能力和数字素养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徐兰、徐婷在《工业4.0视阈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困境及对策研究》一文中分析了工业4.0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创新对策,认为应提高专业设置灵活度,提升教师专业技能,搭建产教融合教学平台,引导企业参与教学设计与评价。高书国、张智在《技能强国:职业教育4.0时代的中国策略》一文中分析了职业教育4.0时代中国建设技能强国的策略选择,认为我国应做好顶层设计,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职业教育智能化,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打造一流师资和一流院校。张莉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与“工匠精神”培育的耦合性研究》一文中剖析了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和工匠精神培育的内涵特征及两者之间的关联耦合性,并探讨了现代学徒制的完善路径和工匠精神生成条件。张震在《浅论工业4.0背景下职业教育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深度融合》一文中认为,工业4.0时代,职业教育应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搭建开放式学习平台,培养适应时代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二)研究评述及创新方向

以上文献对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理论体系进行了科学总结,从第四次科技革命对中国职业教育的影响、工业4.0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策略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然而,相关文献没有将两方面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因此难以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1917年,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后发表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书》,标志着以黄炎培为代表的职业教育思潮的形成。自那以后的百年来,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教育等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因此,要与时俱进地挖掘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培养适应工业4.0时代的技术技能人才。本文提出了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在新时代的创新方向,旨在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三、工业4.0时代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创新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为中国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富有民族特色的理论基础。黄炎培将职业教育的基本理论构建于职业教育与个人、社会、国家以及世界发展的关系之上,提出了职业教育的教育目的、办学方针、教学原则、人才培养目标、职业道德教育等,系统回答了职业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应与时俱进,紧扣时代脉搏,开拓创新。

(一)职业教育的教育目的提升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建设职教强国、建设技能强国

1.职业教育要为服务国家战略服务。服务国家发展是职业教育的存在价值和天然使命。当前,我国开启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国家提出“中国制造2025”“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职业教育作为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供给端,要服务好国家战略,把握好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促进自身规模、结构、层次、布局与国家发展相契合,将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作为评判人才质量的根本标准。

2.职业教育要为建设教育强国服务。建设教育强国需要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制造强国、科技强国,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教育的现代化。职业教育要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为建设教育强国服务。

3.职业教育要为建设技能强国服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建设技能强国是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人才是建设技能强国的重要基础与保障,是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联系最密切的教育类型,是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供给端。我国要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建立科学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优化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为工业4.0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

(二)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提升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教体系

1.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职业院校要结合自身优势,科学准确定位,紧贴市场、紧贴产业、紧贴职业设置专业,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职业教育必须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助力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总之,职业教育要贯彻社会化的办学方针,提高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提高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能力,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2.稳步推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中职—专科—本科—研究生”纵向贯通的学历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在工业4.0时代,仅有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已不能满足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多样化需要。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到2022年5月,全国已有职业本科院校32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中一种具有高等教育属性的新型教育形态,在层次上属于本科层次,在类型上属于职业教育。本科层次职业院校要勇于改革创新,构建独具特色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一要做到“高”,实现本科人才培养的高层次和高规格,培养具有更厚理论基础、更强应用能力、更高技术水平、更广岗位面向、更高职业素质、更大职业潜力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二要坚持“特”,坚持职业教育的鲜明特色和根本属性,坚持能力本位,以职业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

(三)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提升为深化产教融合和推行现代学徒制

1.深化产教融合。职业教育应深化产教融合,构建“专业共建、课程共授、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质量共评、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一体化育人模式,形成“产教协同、以教促产、以产助教”的共赢格局和良性循环,将职业教育发展成為真正融于企业、融于产业、融于职业的教育类型。具体来说,构建稳定、互惠的校企长效合作机制,建立与产业链、创新链紧密对接的学科专业体系,推动企业深度参与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平台建设,加强产教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实施1+X证书制度,推进“岗课赛证”融通。通过以上举措,实现教育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全方位对接,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

2.推行现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是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教师和师傅共同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以技能培养为主的一种现代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的特点是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制定了工作方案,开启了试点。推行现代学徒制是新时代职业院校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一是推行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实行“学校教师+企业师傅”双导师教学。二是推行招生招工一体化,实现“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就学即就业”。三是校企共建师资队伍,建立校企人员双向流动的长效机制,为教师和企业师傅密切合作提供平台,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四是建立现代学徒制教学管理制度,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通过以上举措,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激发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内生动力。

(四)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升为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和大国工匠后备人才

1.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创新型人才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具能动性的因素。职业院校是培养创新创业技能人才的摇篮,应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厚植创新创业的文化土壤,把创新创业基因融入学生的血脉,推进“产学研创”深度融合,构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形成人才培养的强大合力,培养适合工业4.0时代要求的高技能人才。

2.培养大国工匠后备人才。工业4.0的智能生产具有高技术含量、精细工艺流程、复杂管理过程、高产品性能等特点,要求劳动者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具有高超的职业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优秀的职业品质。职业院校应构建知识传授、技能培养和精神塑造“三位一体”的工匠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工匠人才的培养路径,建立系统的工匠人才早期发现与培养制度,营造“凝匠心、炼匠艺、铸匠魂、育匠人”的育人环境,培养大批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后备人才,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人才支撑。

(五)职业教育的职业道德教育提升为加强创新创业精神和工匠精神培养

1.加强创新创业精神培养。职业院校应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职业院校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程体系和教学过程,将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将培养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厚植校园创业创新文化,发挥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作用。

2.加强工匠精神培养。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离不开创新创造。打造中国品牌,建设制造强国,需要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严谨认真、坚韧不拔、追求卓越的民族气质,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职业院校应将工匠精神培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以成为一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目标,加强专业学习和实践训练,让工匠精神薪火相传、发扬光大,为工业4.0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田正平.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内涵及其现实意义[A]//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中心.溯源与创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潘懋元.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J].教育研究,2007(1):45-50.

[3]张梅燕.新科技革命下“智能制造”人才技能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13):148-151.

[4]李超.全球科技革命与我国职业教育:趋势、问题及选择[J].全球化,2019(9):97-104+136.

[5]郭雷振.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我国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策略探讨[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6):105-113.

[6]顾娟,彭正梅.用教育4.0推进工业4.0:德国教育2030战略考察[J].外国教育研究,2019(4):118-128.

[7]王永固,许家奇,丁继红.教育4.0全球框架:未来学校教育与模式转变——世界经济论坛《未来学校: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定义新的教育模式》之报告解读[J].远程教育杂志,2020(3):3-14.

[8]陈莹.德国职业教育对工业4.0的回应:提升劳动者数字能力[J].比较教育研究,2019(6):90-97.

[9]郭英英,刘洋.工业4.0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8(4):45-48.

[10]徐兰,徐婷.工业4.0视阈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困境及对策研究[J].成人教育,2017(6):64-67.

[11]高书国,张智.技能强国:职业教育4.0时代的中国策略[J].高校教育管理,2020(4):7-14.

[12]張莉.“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与“工匠精神”培育的耦合性研究[J].江苏高教,2019(2) :102-105.

[13]张震.浅论工业4.0背景下职业教育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深度融合[J].职业教育研究,2021(11):58-64.

[14]吴雨.黄炎培职业教育教学思想的缘起、内涵与现代价值[J]. 职业技术教育,2018(22):29-33.

[15]李梦卿,刘晶晶.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发轫径迹与价值衍增[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5):44-56.

[16]韩雪军,赵文平.“工业4.0”视野下“职业教育4.0”的形态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8(28):6-11.

[17]曹晔,盛子强,秦文.从工业0.0到工业4.0的职业教育演进与变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5):39-45.

猜你喜欢
黄炎培工业技能
劳动技能up up!
工业人
秣马厉兵强技能
黄炎培感动了日本特工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工业4.0”之思考
浅析黄炎培对职业教育过程的思辨
1949年以来黄炎培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