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研究

2023-06-11 04:47梁修行
文教资料 2023年2期
关键词:隐性思政政治

梁修行

摘 要:新媒体时代高校加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应对大学生接受信息模式转变的新路径。互联网的发展使新媒体愈加呈现多样化的演进趋势,本文在科学把握其内涵的基础上辩证地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契机和困境。为化解当前困境,各主体应明确责任并精准发力:高校要重视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加强舆论引导;教育者应强化课程思政的隐性渗透;学生团体要切实构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全社会共同维护网络环境以形成环境思政新格局。

关键词:新媒体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新平台,然而新事物的到来总是危与机并存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往往相伴而生。在复杂的新媒体环境中如何转危为机,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深入落实到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需要抓住新媒体“新”的形式,找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隐”的表达方式,科学把握作用于隐蔽教育方式的靶点,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源源不断地输送能量。

一、新媒体时代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把握

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研究新媒体时代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于高校学生的机理,需要科学地把握新媒体“新”的形式,也要正确地界定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隐”的呈现表征。

新媒体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新”主要体现在方式新和特点新。主流媒体推陈出新进而产生随时代变化的新兴媒体,新媒体即依靠网络、数字、移动等新兴技术将各类信息、大众服务、文化娱乐等通过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新的方式传递给受众的一种新型传播媒介。[1]新媒体拥有多样化的传播方式,具有更快的传播速度,承载着更丰富的信息交互,饱含着更形象直观的内容表达。

新媒体时代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隐”主要体现在教育方式的隐形,隐性教育是指运用多种喜闻乐见的手段,寓教于建设成就、寓教于乐、寓教于文、寓教于游等,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其中,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2]从教育者角度来说,新媒体时代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即通过新媒体将思想政治教育成分融入生活及教育活动之中,使其间的各个因子之间相互作用进而影响着受教育者,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从受教育者角度来说,接受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在新媒体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实现思想上、学习上以及生活中的行为正向转变,体现着“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是一种隐蔽的、渗透式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契机

新媒体依托于互联网的信息交互和智能电子设备终端,使其在发展的过程中相较于传统媒体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新媒体的强大生命力与大学生对新事物天然的亲和力为高校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契机。

(一)新媒体丰富了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

新媒体极大地促进了信息资源的整合,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多元的教育資源。目前许多高校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时,十分注重利用新媒体获取教学资源,注重培养学生利用新媒体资源学习的能力。当前线上资源平台的形式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简单型资源集合,这类资源大部分是资源拥有者免费共享在新媒体平台上的,具有明显的开放性和信息交互性。如很多网友将名师课程放在哔哩哔哩网站平台上供大家学习交流。二是付费型资源集合,一些网站或App(小程序)专门进行资源整合,需要个人或团体开通会员或者支付费用才能获取。这类平台的优势在于资源集合更有条理,内容更加丰富和科学。比如知网平台、超星电子书等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思政教育资源,保证了资源的科学性,为隐性思政政治教育提供了智库保障。

(二)新媒体促成了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多样性

层出不穷的新媒体形式促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多样性,形成了更全面的教育传播矩阵。大学生是高校中思想最活跃的群体,新媒体刺激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推陈出新。相较于以往简单的环境思政,新媒体平台多样化的教育载体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范围广、形式多样、与生活联系紧密等,已经成为高校抓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帧”。在某些特殊时期,大学课堂这一教育阵地转变为腾讯会议、学习通等形式的线上直播课,此时思政课教师主要是通过“言传”来传播知识和技能,“身教”这一层面的影响被大大减弱。面对这一困境,许多高校通过课堂展示活动或学生做报告的形式来教学,学生顺其而然地利用各种网络载体来搜集红色教育内容和正能量案例等,其中所蕴含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教师引导下内化进入学生思想世界。

(三)新媒体促使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反复不断地调整教育方法、丰富教育内容。生活化教育区别于传统泛化课堂教育,意味着教育者需要耗费更长的时间和精力去深入思想政治教育。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被逐步纳入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经常在网上冲浪,手机成了贴身物品,思政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大学辅导员会添加学生微信,融入学生生活。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需要掌握一个“度”,即线上与线下是否有机融合,教育者通过微信朋友圈或者聊天能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采取双向互动帮助学生调节思想情绪,对于消极情绪过多的同学,在与其聊天中要积极开解、引导。但也不能过多地依赖线上交流,而忽视了面对面对话的重要性,应使学生潜移默化地调整心态并端正思想。

(四)新媒体增强了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新媒体时代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包括教育的实际效果和受教育者的接受效率。新媒体时代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传播上的僵局被打破,以往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然的隔阂,这种隔阂不仅是讲台与课桌的距离,更是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心理。这种疏离在新媒体被广泛应用的今天被逐渐消解,课堂学习交流可以延续到学习通、微信等线上平台,学生不再害怕与老师交流,进而较为愉快地接受思政教育者传达的精神。同时,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及单一的教育活动不再适合新时代爱尝鲜的大学生。如今的大学生在网络上的各个领域穿梭,对爆炸性新闻势必会迅速第一时间涉猎,这一现状是高校实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许多高校利用新媒体平台可以迅速回应有争议性事件的背景、原因及解决措施,学校和学生之间的交互可以促使学生更加支持和响应各项政策的落地措施。

三、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

新媒体的发展是新时代科技进步的产物,然则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发展契机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阻碍的因素,制约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

(一)新媒体传播途径繁杂,影响大学生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主导价值观与人们的价值取向密切相关, 它决定着价值观的质, 制约着人们的行为取向, 是支配人们行动的内在精神动力, 决定着青少年健康成长与否。[3]网络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不可控性,特别是自媒体的繁衍更替使得信息把控难度更高,纵使有关部门严加监管,也难免会有漏网之鱼。首先,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逐步形成的年纪,偶尔会有思想不稳定的时刻,容易被网络中的负面观点所侵染。一些金钱至上、个人至上的观念会弱化主流媒体的价值导向,动摇青年的正确价值取向。其次,网红经济的发达使一些大学生沉迷于网红直播,否定知识和信仰的价值,以成为所谓的网红为目标,极其容易被不正规的MCN机构(多频道机构)欺骗并签下有巨额违约金的合同,自毁前途。再次,网络公民的思想道德层次不对等,对新闻事件的看法出现分歧时,部分低素质的网民便开启网络口水战,侮辱谩骂甚至是不择手段地伤害,这种差异价值观的碰撞可能会侵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高校依靠便利的新媒体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也为歪风邪气带来了可乘之机,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反而令大学生做出错误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二)新媒体传播圈层复杂,网络舆论把控难度提高

新媒体信息的传播圈子具有双面性,导致监管和判定违规的难度提升,是新媒体演进中复杂且难以把握的特殊属性。一方面传播范围具有大圈性,传播范围的广度大,舆论信息迅速在大范围中被傳开。舆论话语的带动作用在负面言论散播之后与网民的盲目从众心理交织成一股感染力,促使肆意歪曲事实的舆论飞速蔓延且难以遏制,而谣言的真相却被置于一旁。另一方面传播范围具有小圈性。负面舆论又仅仅在某些特定的小圈子里传播,如微信群、朋友圈、QQ群等个人的隐私圈子。新媒体渠道的便捷性使得谣言迅速一传十、十传百,个人隐私空间兼具封闭性和开放性,很难被监管部门及时察觉进而导致负面舆论泛滥。新媒体传播范围的两面性极大地增加了舆论把控的难度,一方面信息飞速传播,很难在短时间内有效把控,另一方面涉及隐私的内容也不便于调查和处理,给舆论监管带来难度。

(三)新媒体环境监管不严,弱化了大学生的道德自律

道德规范的意义在于促使全民形成一个自主意识上的主动遵守潜在或既定规则的社会形态,其中多面性的包容和克制是对自身和他人交织联系的融通。道德规范是人们在生活中所要遵守的行为准则,在与人交往及日常行为中,遵守道德规范的观念已深入大众思想,大多数大学生在面临重大道德事项难以抉择的时候,校园教育在其身上所施加和积淀的道德影响能够促使其自我道德约束,站在社会所要求的位置上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然而网络空间特有的隐蔽性和匿名性也为滋生背离道德的乱象提供了温床,自我道德约束在网上空间里并没有得到良好的实践。许多大学生思想不成熟,自制力差,再加上网络空间复杂言论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在网上发布一些有可能背离主流意识形态的言论,不顾原则和自身形象在评论里混淆是非,恶意诋毁他人,这些负面影响与高校积极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背道而驰。

(四)新媒体导致虚拟社交过度,弱化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新媒体交流渠道的隐匿性是网络交往过度的诱因之一,过度的网络交往是对现实生存的背离,沉溺于网络世界是对自身行为和思维进步产生相异化的趋势。网络的发展使得交往者偏爱于通过文字交流思想,倾向于用表情包表达情绪,沉迷于网络游戏来满足互动交流的乐趣,其中存在的迷失是对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消解。网络游戏成为虚拟社交的场所,在游戏化的交往空间中,隐秘且虚拟的交往代替了面对面的视觉互动,游戏活动营造的乐趣逐渐令人沉醉其中、迷失自我。虽然网络的便利性使得交流主体“少跑腿”,信息传播“更迅速”,但过度的网络交往弱化了现实人际关系,致使部分大学生在现实交往中表现出害怕、焦虑、不自然等,并借称“社恐”来掩饰尴尬,严重影响大学生迈入社会交往的进程。

四、新媒体环境下加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推动矛盾运动要善于利用有利条件促进事物的正向转化。新媒体的发展符合互联网大势,是时代进步洪流中加速成长的部分。对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新媒体利用与否都是危与机并存的统一体。因此,全面看待机遇和挑战,明确主体,精准发力,才能促进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发展。

(一)高校丰富课程设置,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教育是针对当前媒介多元化发展中产生的消极影响自主规避的有效策略,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在网络环境中获取、收集、辨别、筛选、理解和运用信息等信息加工处理的能力,以及在信息使用中自我管理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4]对于高校来说,加强媒介素养教育能促使学生在网络空间自发地、自主地正确应对困难,对于强化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刻意义。

首先,疏导与规范相结合,高校应制定切合实际的用网规范,如制定网络使用条例,设置网络权限,限制访问违规网站等,从原则上明确大学生在网络上“什么不要做,什么不能做”。其次,要树立网络媒介教育意识,重视相关课程建设,着重邀请有经验的新闻专业教师来讲授,针对网络媒介知识进行深刻讲解,通过实践活动促使学生落实到实处。再次,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设网络心理课程以增强其抵御不良信息侵害的能力。最后,要开展相关实践活动,可以组建学生新媒体团体,由任课教师负责指导工作,挖掘学生媒体创作的兴趣和优势,鼓励学生在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创作并运营,既能提高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又能增强学生的媒介素养,进而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在发力。

(二)高校提升思想敏锐度,优化舆论引导机制

新媒体背景下社会舆论呈现出传播速度快、发生原因模糊、产生影响巨大等特点,特别是一些新兴制度化的规则或是含糊不清的谣言会莫名其妙地形成一波社会舆论,而高校对于这种不知缘起的舆论的把控力和预测力还有待提高。因而加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提升敏锐度,提升应对舆论危机的预警能力和处理效率。

高校应建立专门的舆论处理应对部门,挑选及培育重点人才发挥效力,可以号召行政人员和感兴趣的学生相互配合,对其进行舆论处理培训,从专业上形成应对力量。同时高校还要树立舆论监察意识,未雨绸缪,可以在几个主流平台如微博超话、贴吧、知乎等建立观察和浏览的预警点,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倾向和舆论火星。当发现有不良导向的舆论苗头时,前期就要着手应对,正确引导、合理规避,防止事态扩大。树立舆论阵地意识,做好相关预警工作,能够有效规避不良舆论对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侵害。

(三)教育者注重交互引导,强化课程思政的隐性渗透

高等教育为培养建设祖国的高层次人才助力,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相较于直观地灌输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隐蔽性。传统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双方之间的交互只是形式上的固有模式,有明确的结果预期。增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则需要加强双方自建式的交互,教师利用新媒体网络平台给学生上课时,既要传授好专业课知识,又要结合时代要求加入思政元素并巧妙地进行思想融通内化入学生思想,形成课程思政的全覆盖。

首先,教育者要及时了解学生对课程的期许,在充分掌握了学生需求的基础上讲授课程,可以通过播放视频、讲故事、做演示等方式促进学生理解。融入课程思政可以从此处着手,用一些正能量的小故事包括红色文化内容去替换以往枯燥且不涉及思政元素的案例,加強知识与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其次,广泛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新媒体开展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回答问题可以采用现场留言、发弹幕等方式,引导一些不敢发言或是害怕回答错误的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互动,教师在课堂点评中可以采用实时新闻大事件或国家发展动态进行深入阐释,促进学生对时政新闻的关注。在思政内容浓郁的环境中,轻松的学习氛围及愉快互动的教学模式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潜移默化地将思想政治教育成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学生团体切实带头,促进构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网络

网络信息交互时代,高校学生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因此,高校学生要学会转变理念、转换角色,发挥自身的引领带头作用,促进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更自然地融入自己和身边同学。有学者指出,高校里的学生团体表面上是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目标追求的学生群体的集合,实质上是促使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形塑自我思想、价值观念与能力品质的团体。[5]

首先,学生团体发挥先进带头作用必须要依靠正确意识形态的引导,学生可以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的带领下组成学生团体,如理论类的大学生宣讲团等,同时运营相关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把先进学生的事迹进行宣传推广,学生在进行自我教育和教育他人时会慢慢形成团体教育模式。其次,学生之间的理论学习与知识熏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高校要不断地注入更有机的思政教育内容。值得注意的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团体并不是机械式地灌输思想理论,而是将学生铸成一种相互影响的团体状态,进而构筑起坚不可摧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网络。

(五)各方携手共护网络环境,努力建好环境思政的新格局

网络环境的复杂性对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提出挑战,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将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裨益。当前网络环境相对宽松,但并不意味着在网络中可以为所欲为。我国正在不断完善网络法规和后台监管系统,牢牢把控网络环境的健康发展,但目前依然存在技术监管不到位或法律不完善的问题,因此需要各方携手,共同维护。

首先,高校要建立维护思政建设的体制机制,利用师生之间的情感黏性,稳固思政建设阵地。可以通过制定网络规章制度,点到点地遏制学生之间不良信息的传播。其次,高校要与相关单位形成相互配合的有机整体,相关管理部门利用必要的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从底线上打击网络传播中的歪风邪气,维护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于大学生来说,规范行为既是受益者也是榜样,学生个体应当不断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保持适度的好奇心,守住底线。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需要多方面来维护,各方面有责任有义务为青年大学生构筑起健康的成长环境。

五、结语

科技的进步催生新媒体的发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时代兼具机遇和挑战。大环境中媒体推陈出新的同时,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手段以及途径都应该与时俱进。只有理清新环境中的新变化,把握应对新问题的新办法,才能亘古弥新。研究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升策略,就是基于现实来研究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是否科学的过程,进而发现解决问题的新路径。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条漫漫长路,也是一项伟大工程,需要在实践中接受检验,需要结合时代不断丰富以实现最佳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 郑春玲,李映.新媒体时代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J].内蒙古电大学刊,2022(2):31-34.

[2] 王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 屈琦.文化冲突、价值选择与青少年犯罪[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2):88-90.

[4] 张雪黎,丁艺龙.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与青少年道德建设[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0(9):20-23.

[5] 徐喜春.高校学生社团意识形态引领力的提升研究[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2(3):124-127.

猜你喜欢
隐性思政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刍议隐性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