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古文教学对写作的促进作用

2023-06-12 17:32李敦庆胡晏熙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古文教学促进作用写作教学

李敦庆 胡晏熙

内容摘要:古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学习古文对写作有很大的助益,如可以积累写作素材、美化语言、赋予文章情感、提供写作技法等。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古文教学对写作的促进作用,教师日常教学中可以广泛阅读,提升写作素养,引导品悟,积累写作素材;梳理结构,学习谋篇布局;随堂习作,检验写作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 古文教学 写作教学 促进作用

古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由于古文学习本身存在一定的难度,且受考试影响大,导致在大多数的日常古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更重视基础知识的讲解和记忆,从而容易忽略了古文本身的内涵和魅力,以及它对于写作的极大促进作用。那么古文教学对写作究竟有哪些具体的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又该如何将古文教学与写作教学相融合来帮助学生在体会古文之美的同时提升写作水平?本文就此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认识,以就正于方家。

一.古文学习对写作的助益

1.可以积累写作素材

古文教学对写作的促进作用首先表现在作文素材的积累上,这可以说是最明显也是最突出的一个表现。毋庸置疑,掌握大量优秀的作文素材对写作可谓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充足的作文素材是没有办法快速写出一篇好文章的。写文章的第一步是要确立大纲框架,有了大纲框架之后就要考虑如何往里面填充内容。如果只往里面填充枯燥无味的说教和空洞抽象的观点,那么写出来的文章就很难激发读者读下去的欲望,会让人感到无比的生硬。相反,如果能恰当的运用大量的素材,不仅篇幅可以大幅度增长,而且写出来的文章也会更加具体形象,更具有说服力,能引发读者的感触与共鸣,也就可以称得上是活灵活现了。而恰好,通过古文教学就能够使学生积累更多的优质作文素材。[1](p59)

其实在学生以往写作过程中运用的许多素材都是来源于古文。例如,写关于艰苦奋斗的文章,总是会用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典故,这是源自于《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写关于远大理想的文章,总是会用到的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典故,这是脱胎于《史记·陈涉世家》;写关于高尚气节的文章,总是会用到屈原宁愿跳江也不愿苟活的典故,这是来自于《离骚》。但是,古文中的作文素材远远不止这些,还有更多更新颖的素材可以运用。比如《新唐书·陆羽传》中塑造了一个投身于茶文化研究的主人公形象,这可以用来做选择、兴趣、专注类文章的素材;又比如《鉴真东渡日本》中塑造了一个致力于促进文化交流的主人公形象,这可以用来做意志、挫折、逆境类文章的素材;再比如《吕蒙正不记人过》中塑造了一个不计较别人小过失的主人公形象,这可以用来做大度、宽容、胸襟类的文章素材……素材新文章新,素材丰富文章自然也就生动起来。由此可见,古文之中的作文素材比比皆是,不可胜数,简直就是“取之无尽用之不竭”的材料宝库。

2.可以美化语言

现在有许多学生写文章的时候总感觉力不从心,无法把心中所想完整地表达出来,总是用词不当,句子不通顺,语言拖泥带水,读之如同嚼蜡,寡淡无味。这时,古文教学对写作的另一个促进作用就凸显出来了。古文的语言十分优美,也十分精炼,读来极具感染力。以人教版的语文教材为例,其中选取的古文和古诗词有许多凝练传神的语句。《论语》十二则中的“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充满了为人处世的哲理与思考;[2](p25)《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描绘了千古名楼的壮丽风光;[3](p38)《过秦论》中的“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当政者的劝诫。[4](p54)辛弃疾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道尽了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愤懑;李白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传递出对家乡和亲人无穷无尽的思念;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包含了对千千万万天下人真挚的祝福;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流露出对美好理想坚定追求的决心,如是等等。

教材选用的古文,没有一篇的语言不是经过千锤百炼的,不是耐人寻味的。如果学生能在写作的时候模仿借鉴古文的词句,那文章也不愁没有亮点。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满分作文,大家不难发现,许多考生都引用或化用了古文中的句子,甚至还有少部分考试直接熟练地用古文进行写作,最终在数以万计的考卷中脱颖而出。古文有它独特的灵动与诗意,这是白话文望尘莫及的。通过古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其中的奧妙,培养一定的古文语感,在写作时,学生就能顺其自然地将一些古代的典故和文言的字词句式揉进自己的文章,不会再停留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阶段,也不会再是只能写平平无奇的流水账作文的生手,文章自然也就更具有诗情画意,充满了文化的底蕴。

3.可以赋予文章情感

众所周知,文章需要作者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打动人心,但现在许多学生的写作呈现模式化、套路化。网上充斥着“观后感写作模板”等可以直接套用的模板,这似乎为写作提供了一条捷径,实则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让写作变成了一个冰冷的任务,让文章变得麻木而迟钝,学生的观点也变得人云亦云,不再鲜明有力。那么如何让学生带着真情实感去写作,杜绝无病呻吟?窃以为古文教学能给出答案。

教材中选用的古文几乎都充满了真情实感。以《陈情表》为例,此文传达出李密对祖母的一片深情以及对祖母不久于人世的悲戚。文章以较为常见的亲情作为题材,让中学生来写难免落入俗套,但李密却写得感人肺腑,文中写道:“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何出此言?只因作者先后经历“慈父见背”和“舅夺母志”,且“九岁不行,零丁孤苦”,是祖母“悯臣孤弱,躬亲抚养”才得以平安成人,如今祖母却“夙婴疾病,常在床蓐”“人命危浅,朝不虑夕”,作者如何能不侍奉在她身旁?结尾处作者又写道:“乌鸟私情,愿乞终养”,用乌鸦的反哺之情来比喻自己愿为祖母送终的心愿,言有尽而意无穷,让人深感其赤诚之情。[5](p34)

同样饱含情感的还有诸葛亮的《出师表》。全文深情回顾了和先帝一同创业的艰辛过程,抒发了对先帝的感恩之情以及对于兴复汉室的渴望,甚至还对朝廷用人作了殷切的嘱咐,最终发自肺腑地吐露了报答先帝遗愿、扶持汉主中兴汉业的忠悫心情。[6](137)全文一气呵成,没有华丽的词藻堆砌,言辞恳切,令人读其文而感其人。也难怪后来陆游会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这样的忠义之心连天地都能感动,又如何使读者不潸然泪下!故后人有“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之说。这两篇文章也只是诸多优秀古文的代表,还有许多情感真挚的古文等待着我们品读。如果在古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多给学生作情感方面的讲解,何愁学生写出的文章没有灵魂和温度呢?

4.可以提供写作技法

一篇文章优秀与否,写作技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也可以通过古文学习来获得。古人写作是十分讲究章法的,尤其是我们教材上精挑细选的古文,更是结构精密且富于变化的上乘之作。通过对这些古文进行学习讲解,学生能够学习到许多写作技巧。[7](158)例如我们要写叙事性文章,可以读《孔雀东南飞》,其中的叙事特色放到今天也不过时。首先,它采用了独特的双线结构进行叙述。第一条线索是刘兰芝和焦仲卿夫妻的爱情悲剧,第二条线索是刘焦夫妇同焦母和刘兄之间的矛盾发展。两条线索齐头并进,交替发展,缺一不可,使文章的主题思想得到深化。其次,作者善于通过语言等细节行为去展示人物性格。同样是一个焦仲卿,他在对自己母亲说话时和得知刘兰芝改嫁后质问对方时的语气与言辞完全不一样。也正是因为作者独特的技法,才有了怯弱无能的焦仲卿,善良勤劳又忠贞倔强的刘兰芝,霸道专横的焦母以及自私自利的刘兄,这些人物无不鲜明生动,栩栩如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典型的形象。最后,结构上前后照应。文章开头运用铺陈的表现手法描写刘兰芝在不同年龄学会的技能,后又与其母的叙述形成照应,突出了刘兰芝的聪明勤劳,也体现了焦母无理。又如写议论性文章,可以从《劝学》中获得启发。要写好议论文,除了鲜明有力的论点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论证手法。《劝学》中的论证方法是多样的。其中有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对比论证、假设论证、归纳论证、引用论证等。这些论证方法之博之巧,使得文章条理清楚,结构严谨而生动有趣,且文章兼用整句与散句,极富音韵美,读之朗朗上口,十分流畅。这些古文具有过人的写作技法,学生如果能够通过古文教学体会到古人独运的匠心,并能熟练灵活地运用各种写作技巧,那么写作路上也必会如虎添翼。

二.发挥古文教学对写作的促进作用

1.广泛阅读,提升写作素养

既然古文学习对学生的写作有促进作用,教师应更加重视古文教学,拓宽学生的古文阅读面,进而帮助学生提高写作素养。那么何为写作素养?写作素养指的是写作者必备的素质与修养。具体而言,它要求写作者具有正确的立场、健康的情趣、先进的世界观、一定的文学常识、勤学的作风和大量的语言储备。写作素养的提升可以使学生写作更加得心应手,写出的文章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

如何有效地提升写作素养?可以在古文教学中寻找答案。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是说广泛阅读,方可写作无往不利。虽然许多教师都知道古文教学是一个大难题,毕竟其时空跨度较大,有许多词句理解起来有困难,但千万不可因噎废食。除了课本上选取的古文之外,教师还应该多寻找一些经典的古文来增加学生的古文阅读量,培养对古文的语感。例如在完成教材中的一篇古文教学之后,教师可以寻找一些篇幅稍短且体裁或主题相似的课外古文来讲解。这既能巩固之前学的基础知识也能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

2.引导品悟,积累写作素材

在阅读古文的同时还应有意识地品悟文章的精妙之处,积累好词好句好素材,以备写作之用,这需要教师来加以引导。教师可以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积累本,让学生每学完一篇古文就把其中他们喜欢的好词佳句抄录下来,并写出这篇文章的梗概,在其后标明此类素材适用于哪种题材类型的作文,积少成多、集腋成裘,这样学生提笔写作的时候便能从容运用,不至于捉襟见肘。另外,教师也要带领学生分析古文中的修辞手法。善用修辞手法,能使原本平淡乏味的文章增色不少。例如,苏轼的《赤壁赋》中多用比喻,使其描写的景物生动具体,读之若身临其境;白居易的《琵琶行》中运用通感,完美复现琵琶女的演奏效果;庄子《逍遥游》中多用夸张的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達效果,展现出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可见,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对写作是多么重要。如果学生能在自己的作文中,运用一两例古文素材和几种修辞手法,再偶尔借鉴一些古文中的语言,那么古文学习对写作的促进作用便得到了生动的诠释。

3.梳理结构,学习谋篇布局

文言文虽然大多篇幅简短,但却内容丰富,条理清晰。在古文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带领学生分析文章构思,梳理文章结构,也能够帮助学生从中学习如何谋篇布局一份作文。所谓谋篇布局即文章结构,是指文章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形式的统一。[8](p78)好的结构可以增加文章的可读性。例如,课本上的《孟子·梁惠王上》一文采用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递进式结构。首先写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现象,接着孟子来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最后孟子阐述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即“仁政”的具体做法。全文以对话的形式展开,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分别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和“斯天下之民至焉”来对每个部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又巧妙地将各部分串起来,体现出其内在联系,使文章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周密的结构是学生学习临摹的好范例。若说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那结构就是文章的“骨骼”,[8](p78)结构好文章才能“立”起来。当教师带领学生把古文的结构梳理出来,学生就可以借此拓展思维,举一反三,从而对自己笔下的文章拥有掌控全局的能力。

4.随堂习作,检验写作效果

常言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津》)。教师在古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体味作品、积累素材、梳理结构的同时,也要让学生提笔写作,将所学内化于心。教师完成一个单元的古文教学后,可以安排一次隨堂写作训练,要求学生将古文学习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写作中,以此来检验教学效果。这种随堂写作,不一定要写完整的一篇文章,可以写一两个片段,字数灵活,时间要求上可以充裕一些,这能从一定程度上消除部分学生对写作训练的抵触情绪,也能让学生从写作中获得乐趣与成就感。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从教材的古文中选取一篇或是一段,让学生进行仿写或改写。[9](p205)这样能让学生更直接地体会古文之美,有助于其学习古文的遣词造句,进一步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锤炼其写作语言。在实际训练过程中教师最好能亲自写一篇作文作为示范,以身作则,树立榜样,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正所谓“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率先垂范或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能力必然得到提高。

事实证明,若无丰富的素材、真实的情感、优美的语言和恰当的技法很难写出一份优秀的文章,而这些都可以通过古文学习获得,古文教学对写作的促进作用可见一斑。当然,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一切都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要从每一堂课抓起。故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带领学生广泛阅读经典古文作品,用心感悟古文之美,认真学习行文构思,并多进行科学有效的写作练习,巧妙地将古文教学与写作有机结合,使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最终,让学生既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古文,又能写出真正有内容美、结构美和意蕴美的好文章。

参考文献

[1]张明明,王家伦.论古诗文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价值[J].新作文,2021(17).

[2]艾国.《论语》的道德修养方法及其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05).

[3]卢菡清.文言文教学中的美学探究——以《滕王阁序》一课为例[J].教育观察,2019,8(17).

[4]把梦阳.西汉“过秦”风潮与儒者的“王霸之辩”[J].社会科学,2022(06).

[5]普启信.简析《陈情表》的思想感情与语言艺术[J].文学教育(中),2013(02).

[6]纪联昕.就一个情字了得——谈《出师表》的品读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4(16).

[7]严铭.古代文学教学中阅读鉴赏与写作能力培养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21(02).

[8]周启群.记叙文结构贵在“美”[J].初中生必读,2012(Z1).

[9]刘艳雄.古诗文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相结合的尝试[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02).

(作者单位:南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猜你喜欢
古文教学促进作用写作教学
论工商管理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工程财务管理中会计审计的促进作用探讨
第三方支付平台对我国金融业的促进作用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古文教学中应该如何使用留白法
关于高中语文教学中古文的教学策略研讨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Cyslt2r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