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痛贴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稳定性心绞痛(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研究

2023-06-15 07:40邓露双
全科护理 2023年16期
关键词:心痛硝酸甘油血瘀

邓 莉,邓露双,潘 琳

稳定性心绞痛(SAP)是冠心病常见类型,病人临床多表现为胸闷、胸痛等,且随着病程进展,可增加发作次数,对病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1-2]。现阶段,药物是西医治疗SAP的主要手段,可缓解病人临床症状,但易反复,且不良反应发生风险高,导致病人治疗依从性差,难以达到预期治疗效果[3-4]。中医学认为SAP属于“胸痹心痛”范畴,主要病机为心脉挛急、痰滞瘀阻,治疗应以活血化瘀、益气为主[5]。心痛贴为中医外治法,方中以行气止痛、活血化瘀及芳香开窍中药为主,对特定穴位进行刺激,可达到理气止痛、宽胸散结的效果[6]。穴位按摩为中医特色外治方法,通过对特定穴位进行刺激,可将血管阻力减小,缓解小动脉痉挛,并对心脏功能进行调节,促进代谢[7]。基于此,本研究将重点观察气滞血瘀证SAP病人采用心痛贴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已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申第202009号)。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80例SAP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

表2 两组病人心绞痛症状积分比较 单位:例(%)

表3 两组病人证候积分比较 单位:例(%)

表4 两组病人临床指标比较

表5 两组病人硝酸甘油减停率比较 单位:例(%)

1.2 诊断标准 ①西医符合《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8]中关于SAP的诊断标准;②中医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9]中关于SAP气滞血瘀证的诊断标准:胸胁胀满,胸痛胸闷,心悸,唇舌紫暗,脉涩。

1.3 入选标准 ①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45~75岁;意识清醒,可正常沟通、交流;知情同意书均由病人或家属签署。②排除标准:合并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合并重度心肺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死;妊娠期哺乳期妇女;合并恶性肿瘤;存在血液系统疾病;合并急慢性感染性疾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河北瑞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73209,规格100 mg),每次100 mg,每日1次;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13110,规格20 mg),每次20 mg,每日1次;口服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华益泰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13578,规格23.75 mg),每次23.75 mg,每日1次。若心悸、胸痛、胸闷等症状明显,且休息3 min不能缓解,应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基于此,观察组加用心痛贴联合穴位按摩。其中心痛贴使用方法:将冰片、檀香及丁香等打成粉末,用醋调和制成贴药,在病人的心俞、膻中穴贴敷,每次6 h,每日1次。穴位按摩方法:选取神门、内关、心俞穴,食指或拇指对准穴位进行揉按,每个穴位2~3 min,以穴位产生麻、热、酸、胀、痛为宜,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14 d。

1.5 观察指标 ①心绞痛症状积分疗效:参照相关标准[10],包括显效(心绞痛症状积分减少>70%)、有效(心绞痛症状积分减少在30%~70%)、无效(心绞痛症状积分减少<30%)及加重(心绞痛症状积分减少<0),总有效为显效与有效之和。②证候积分疗效:参照相关标准[11],包括显效(证候积分减少>70%,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有效(证候积分减少在30~70%,症状体征有所好转)、无效(证候积分减少<30%,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及加重(证候积分减少<0)。总有效为显效与有效之和。③临床指标:治疗前后统计两组病人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每周硝酸甘油用量。④硝酸甘油减停率:包括停服(完全停止服用)、减量(较治疗前用量减少≥50%)、不变(较治疗前药物用量减少不足50%),硝酸甘油减停率=(停药例数+减量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3 讨论

3.1 SAP治疗现状 现阶段,西医治疗SAP多采用扩张冠状动脉、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心肌缺血及调脂等措施,可有效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但不良反应较多,可影响病人治疗依从性,导致临床治疗效果并不理想[12-13]。

3.2 中医治疗SAP依据 中医学认为,SAP属于“胸痹心痛”范畴,其病位在心,与脾脏关系密切,心主血脉,血液循行于脉管濡养全身;脾脏为气血生化之源,以运化水谷精微为五脏提供营养,若脾胃虚弱,则气血生化乏源,心气随之变弱,气不行,气血、津液运行缓慢,津液停止成痰,血液运行不畅于脉内积瘀,促使气机不畅,加上痹阻心脉,引发胸闷、心痛[14-15]。故该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气虚为本,血瘀为标,治疗应以活血化瘀、益气为主。

3.3 心痛贴联合穴位按摩对SAP病人心绞痛症状积分、证候积分疗效及临床指标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病人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每周硝酸甘油用量少于对照组,说明气滞血瘀证SAP病人采用心痛贴联合穴位按摩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分析原因:心痛贴为中医外治法,方中含有冰片、檀香及丁香等成分,可借助药物直接作用于形体之外的肌肤及经脉来调和阴阳,同时可刺激人体腧穴,激发个体正气,达到治疗目的[16-17]。穴位按摩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根据病人的病情采用手法在特定穴位或部位进行按摩,可促进血管扩张,减小血流阻力,调节心脏功能[13]。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各器官相互协调,相互为用。心痛贴作用于特定部位可刺激穴位,激发经气,达到治疗目的,且心痛贴中所选药物可透过表皮,易于吸收,其中冰片可开窍醒神,檀香可行气温中,丁香可温阳补肾,和中降逆。现代药理研究指出,冰片具有促进其他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的作用,可进一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18-19]。

3.4 心痛贴联合穴位按摩对SAP病人硝酸甘油减停率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病人硝酸甘油减停率高于对照组,说明气滞血瘀证SAP病人采用心痛贴联合穴位按摩治疗可将硝酸甘油用量减少。分析原因:穴位按摩可促使血管扩张,将血流阻力减小,继而降低血压,增加心搏量,减慢心率,继而减轻心脏负荷,同时可加速三酰甘油、胆固醇的分解,降低血液黏稠度,提高对SAP的治疗效果[7]。心痛贴选取SAP病人的心俞、膻中穴进行贴敷,通过药物、腧穴及经络的相互刺激、相互激发,发挥药物渗透作用,透皮入血,通过经络贯通运行,沟通表里,联络心脉,发挥较强药物作用,达到协调脏腑,并激发经气,治外达内,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及缩短持续时间,提高硝酸甘油减停率[20]。

综上所述,心痛贴联合穴位按摩治疗气滞血瘀证SAP病人效果良好,可改善病人临床症状,减少硝酸甘油用量。但同时本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如随访时间较短、样本量较少,尚缺乏多中心临床证据,在后续的研究中还需增加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继续深入研究,积累更为丰富的临床证据,以指导气滞血瘀证SAP病人临床干预措施的拟定。

猜你喜欢
心痛硝酸甘油血瘀
硝酸甘油,用对是关键
张淑芬辨治血瘀型崩漏的临床经验
话说血瘀证
多巴胺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硝酸甘油别贴身带
血瘀体质知多少
心痛不如行动
从《内经》论“病气逆乘”导致心痛及针刺治疗*
中医特殊诊法在血瘀证辨证中的运用
心痛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