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研究

2023-06-17 19:28徐静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分层作业减负增效学习能力

徐静

[摘  要] 数学作业是教师对教学过程设计的环节之一,通过作业达到巩固所学知识,检测学习效果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分层作业,做到“因人而异”,精准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减负增效。

[关键词] 分层作业;减负增效;学习能力

数学作业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数学作业在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升知识应用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是正式接触学科学习的开始,在小学阶段所养成的学习习惯将会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教育对于学生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双减”政策背景下,国家明确要求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数学学科应该如何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呢?每一位学生都具有不同的个性和认知特点,在学习能力上体现出不同的层次,因此在作业设计上当然不能一模一样,毫无层次。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和针对性,在作业内容上体现出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要求和发展目标。笔者从当前作业设计的现状、分层作业的策略和分层作业的评价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体现分层目标和多元设计策略,希望能够通过作业设计达到减轻学生负担和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一、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现状

(一)缺乏连贯性和持续性

长期以来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习惯给所有学生布置相同的作业,这样的作业布置较为便捷,也便于批改和反馈。这样的观念导致教师的思维受到了约束,缺乏创新意识,在落实分层作业的行动上缺乏动力。

部分教师虽然有了一些行动,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一是教师没有清楚认识到学生学习的差异性,对所有学生提出了同等的要求,认为所有学生都有能力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师的作业;二是分层作业的实施教师无法长期坚持,无论在操作上或者具体内容上都会存在一些困难,这是一个逐渐过渡的过程,学生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短时间的分层作业是很难看到良好的效果的;三是教师过于注重短期的教学效果,短期内教师没有收到满意的效果,容易对分层作业的实施失去了信心,导致分层作业的实施缺乏持续性和连贯性,影响了分层作业真正的落实。

(二)对学生的分层不够精准

分层作业的设计是基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和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的差异进行的,在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情况下配之以合适的作业内容。但是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忽视了对学生的综合考虑,而把重点放在了作业的设计上面,只是按照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进行了简单的分层,没有考虑学生的综合情况,导致有些学生对自己的作业不感兴趣,或者所拿到的作业与自己的实际能力不一致,影响了作业的完成情况,也打击了学习的积极性。分层作业没有发挥应有的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增强学习信心的作用,反而让学生产生了厌烦的情绪。

(三)分层作业内容不够合理

分层作业的设计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需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从知识点的难易程度、作业量的多少和作业内容的针对性等方面综合考虑,满足学生的需求。但是从实际实施的过程来看,很多分层作业的设计划分简单,分层不明显,特别是在知识的难易程度和培养学生的目标上区分不明显。

比如,对于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作业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重在夯实基础,增强学习的信心;学习程度稍好的学生应该在基础题目之上进行适当的拓展,满足他们提升学习能力的愿望;对于不满足于课堂学习内容的学生则应该安排一些创新类、具有挑战性的题目,发展创新思维,以此满足不同层级的学生的需求。比如,在布置六年级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作业时,教师一般都会布置一些分数除法方面的计算题或者应用题,主要在作业量上有区别,但是在题目的难易度上区分不大,没有有效地考虑学生的学习程度,导致有些学生完不成,有些学生“吃不饱”,影响了作业检测的效果。

结合以上分层作业的现状,笔者认为教师在进行分层作业设计时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到因人而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结合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在作业的设计和要求上体现出知识技能的差异性。作业设计的目标是通过合理地分层作业,使每一位学生都能高效完成,并通过作业巩固自己对知识的掌握,锻炼自身的能力。

教师在布置分层作业时,首先,要精准把握教学内容,对教学的重难点了然于心,能够预设学生在作业中的问题;其次,要了解学情,把握班级中学生的学习程度和不同的特点,确保每位学生在完成作业中都能有所收获;最后,分层作业的设计要保持动态化,保证学生都有积极性,能够及时调整学生所在的层次,以发挥作业在调动积极性方面的作用。

二、分层作业设计的策略

(一)作业内容的多样性

分层作业的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与传统的作业布置不同,分层作业需要考虑学生在学习品质、学习习惯、认识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性,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进行作业设计。

第一分层作业的基础题和提高题面向班级内的大部分学生,而拓展题和创新题则是面向那些学有余力、需要课外延伸的学生。比如,小学阶段学习“多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兼顾概念和应用,以计算面积为主。比如,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作业案例:一块土地的形状为平行四边形,已知它的底和高分别是160米和20米,求这块土地的面积是多少?若每公顷土地可以收获高粱8000千克,那么一共可以收获多少粮食呢?这是适合需要巩固基础知识的学生完成的作业。学习能力较好、知识基础较好的学生需要难度稍高的问题,比如,假设有两个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底长也相等,那么这两个平行四边形的形状一定完全相同吗?根据你画出的图形讲解理由。这样的作业设计,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锻炼了思维能力,拓展了视野。

第二分层作业的设计要兼顾趣味性,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还处于感性认识阶段,因此在作业设计时要注意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可以通过数学游戏、有趣的故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图形的运动”一课,学生需要掌握图形的运动和特征。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玩具,比如,“风车、陀螺”等;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作图,将风车旋转的四个部分分别标上序号A、B、C、D,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A绕O点逆时针旋转90°后到达哪个位置?若A顺时针旋转90°可以到达哪个位置呢?逆时针旋转多少度才能到达点C的位置?B点需要顺时针旋转多少度可以到达点A的位置?学生可以一边思考一边画图并进行操作,將图纸剪下来,用拼一拼、摆一摆、转一转的方式增强对图形旋转理论的正确认识,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第三在分层作业时还要注意拓展创新作业,鼓励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学习。在作业设计时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操作、推理验证进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教师可以设计基础性作业,检验学生是否了解了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多少顶点、棱、面,一个顶点能引出几条棱等学习情况;设计巩固强化题,要求学生进行图形的补充和折叠。

此外,还要注意探究题和创新题的设计。比如,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如果将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那么它的表面积有什么变化吗?有一根长72cm的铁丝,现在要将这根铁丝制成一个正方体,请计算这个正方体的每个单面的面积是多少?通过这样的问题进行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既体现了作业内容的不同层次,满足了学生的发展要求,也能关注到所有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发挥的优势。

(二)作业呈现方式多元化

数学的分层作业在作业内容上非常丰富,在作业的形式上也可以多种多样,教师可以创设丰富的作业展示舞台,让学生展示作业的成果。除了传统的手写试题之外,可以通过视频、动画、照片等多种方式呈现作业的成果,也可以用数学汇报和探究话题的形式展现。在数学作业中还应有需要实践操作的试题,让学生可以通过静态的照片、动态的视频等方式进行记录和说明,鼓励学生尝试多种表现方式,可以通过思维导图、论文报告等文字形式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和想法。

比如,“位置与方向”一课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的创意作业: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学校的平面图画出来。在完成这样的作业过程中,小组内的学生可以进行分工,每个学生找到自己的特长,方向感强的学生负责定位方向,绘图能力强的学生负责地图设计,组织能力强的学生负责总体布置安排。这样的作业不仅巩固了数学知识,也锻炼了学生的协调沟通与合作能力。

(三)作业布置方式多样化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在设计分层作业时,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多媒体技术融入教学当中。在教学“圆”这课时,考虑到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收集信息的能力,因此让学生通过自主收集信息的方式,提前了解有关圆的相关概念和知识。这样的形式可以用在课前预习,也可以用于课后巩固,当然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用来进行加深学生对圆的认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对网络媒体的兴趣,将一些问题利用网络进行发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拓展学生的视野,扩大教学的容量,加强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和理解能力。在课后阶段利用网络给学生布置一些拓展作业,能让学生离开课堂之后继续学习与探究,拓宽视野,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四)作业分层科学性

学生的学习需求各不相同,作业设计应因人而异。教师在进行作业分层时不仅要从作业内容上进行考虑,还要注意体现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情感的提升。比如,在学习“圆柱与圆锥”一课时,可以从思维能力上进行分层:

1. 一个底面半径是5厘米,高10厘米的圆形水杯,请问这个水杯的体积是多少?

2. 一个圆形水杯,侧面展开是一个长为31.4厘米,高为10厘米的长方形,请问这个水杯的容积是多少?

3. 一个圆柱形水杯,底面的直径是10厘米,水杯里面装的水的深度为4厘米,正好是这个水杯容量的2/5,请问这个杯子可以装多少毫升的水?

通过以上三个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逐层进行探究,让问题的答案能自然地“水落石出”,水到渠成,学生也在问题的探究中收获了研究的方法。

三、分层作业评价方式多元化

分层作业的评价是作业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设计实现了多元化,但是没有匹配多元化的评价,作业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传统的作业评价中,教师是评价的唯一主体,忽视了学生的作用和影响。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需要纳入评价的体系中,除了教师评价,可以引入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的手段,丰富分层作业的评价形式。评价的内容也可以结合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实践操作中的具体表现,对学生的整体情况进行客观的综合评价。在评价的方式上除了依靠语言、分数的评价,还可以借助于文字评语、积分制等,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分层作业中对学生不同的要求,在评价时同样要注意分层评价,才能符合作业设计的理念和目标。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洪流中,每个学科都在调整教学的方式,那么作业的布置也要有相应的调整和优化。作业设计应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立足点,关注到全體学生,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目标,实现作业设计的精准化、层次化。

猜你喜欢
分层作业减负增效学习能力
初中英语教学中实现“减负增效”的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分层作业
对于初中数学分层作业的点滴思考
轻摆渡,济江川
小学数学教学浅析(二)
中学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初中语文课堂“减负增效”的教学策略新探
学业导师制对本科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教育造成的影响
高中语文教学探微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