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现代诗歌

2023-06-17 20:23王杜娟
语数外学习·初中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现代诗歌荷叶乡愁

王杜娟

现代诗歌是我国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形式自由,韵律优美,语言凝练,意蕴丰厚,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那么,作为初中生,我们该如何阅读现代诗歌呢?笔者认为大家可以这样做:

一、领会诗歌的标题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强调:“题者,额也;目者,眼也。”可见,标题的作用和人的额头、眼睛一样重要。诗歌的标题往往是诗歌的“额”与“眼”,蕴含着丰富的信息,有着统领全诗的作用。有的标题表明了诗歌的题材,有的标题交代了写作的缘由,有的标题点明了时间、地点、事件、对象或突出了中心和主题,有的标题暗含了诗人的情感倾向……所以,在阅读现代诗歌的过程中,同学们切不可忽略诗歌的标题,要注意从标题入手,挖掘有效信息,为进一步阅读诗歌打好基础。

比如,在阅读冰心的《荷叶·母亲》时,我们可以从标题“荷叶·母亲”中看出诗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荷叶”比作“母亲”,借“荷叶”来赞美母亲。在阅读光未然的《黄河颂》时,我们可以从标题“黄河颂”中发现诗人歌颂和赞美的对象是黄河,抒发的是对黄河的热爱和赞颂之情。在阅读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一诗时,我们可以发现诗歌的标题点明了主题。从标题中,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对“这土地”的爱。在阅读余光中的《乡愁》时,我们从标题“乡愁”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表达绵绵思乡之情的抒情诗。在阅读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时,结合标题,我们可以知晓这是一首激情涌动的爱国抒情诗。

二、把握诗歌中的意象

意象在古代诗歌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寄托诗人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往往具有特定的内涵,能抒发特定的情感。在阅读现代诗歌的过程中,同学们要注意從诗中找出富有表现力的意象,对其进行联想、揣摩、剖析,从而体会诗歌中的思想感情。例如,在《乡愁》一诗中,余光中借助“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营造了忧愁、哀伤的氛围,寄托了四种截然不同的乡愁。年少求学时,母子分离,一枚小小的“邮票”寄托着诗人的乡愁;成家立业后,夫妻分别,一张窄窄的“船票”寄托着诗人的乡愁;接着,母子阴阳相隔,一方矮矮的“坟墓”寄托着诗人的乡愁;而现在,诗人多年没有回过大陆,一湾浅浅的“海峡”寄托着诗人的乡愁。这些意象由小家至国家,使情感逐层加深,既反映了诗人的人生历程,又寄托了其浓浓的思乡爱国之情,使诗歌具有了较强的时代感和感染力。

又如,在《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第一节中,诗人选用了“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五个典型的意象,勾勒出祖国破败凋敝、贫穷落后、百废待兴的景象,刻画出祖国母亲在逆境中负重前行、顽强不屈的形象。在第三节诗中,诗人又用“古莲的胚芽”“雪白的起跑线”“挂着眼泪的笑涡”“绯红的黎明”等意象呈现祖国历经千辛万苦重新苏醒和崛起的样子,表达了喜悦之情。

三、咀嚼诗歌的语言

诗歌的语言往往是含蓄隽永、耐人寻味的。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要细细品味,慢慢咀嚼,深入思考,感受诗歌的美。

例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一诗的语言非常质朴。“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诗人在诗歌的开头便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我”比作“一只鸟”,借“鸟”的歌喉唱出对土地最真挚、深沉的爱。“嘶哑”一词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鸟儿顽强不屈的精神。即使喉咙嘶哑,它也要不停地歌唱,传达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之情。之后,诗人又巧用了象征的手法:“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象征着饱受磨难的祖国,“悲愤的河流”象征着郁积在中华儿女心中的悲愤之情,“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象征着饱含战乱之苦的中华儿女,“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象征着祖国美好的未来。接着,诗人将笔峰一转,用破折号引出“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直白地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沉的爱,也道出了自己甘愿与祖国同生共死的心声。诗歌的语言简洁质朴,饱含真情,读后让人不禁潸然泪下。

总之,在平时阅读现代诗的时,同学们要注意从标题、意象、语言入手,深入剖析和理解文本的内容,不断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欣赏水平。

猜你喜欢
现代诗歌荷叶乡愁
永远的乡愁
乡愁
荷叶像什么
英语现代诗歌对物的观照及其诗意生成
九月的乡愁
“不”与“无”的奥秘——评王学东诗集《现代诗歌机器》
体验的真挚与表达的超越——王学东《现代诗歌机器》观察
荷叶圆圆
回头一望是乡愁
荷叶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