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油春大豆新品种福豆18 的选育

2023-06-19 06:06蓝新隆张玉梅胡润芳林国强
中国种业 2023年6期
关键词:高油籽粒福建省

蓝新隆 张玉梅 胡润芳 林国强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福建省特色旱作物品种选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州 350013)

大豆是我国主要粮食、油料及饲料作物,在农作物间作、轮作中,大豆还是良好的养地先锋作物。大豆富含人体必需的8 种氨基酸,是优质蛋白质、优质油脂的重要来源,且不含胆固醇。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膳食结构的调整,油脂、食品加工业和饲料工业发展迅猛,我国大豆需求量快速攀升。据报道,我国2021 年大豆进口量9651万t(多为转基因大豆),成为世界最大大豆进口国,大豆总消费量11125 万t,而大豆总产量仅1640 万t,供求矛盾十分突出[1]。可见,大豆的大量进口严重威胁我国食品安全。我国大豆加工以压榨与精炼豆油为主,以食品加工、生化提取为辅。近年来福建省大豆加工业迅速发展,大豆需求量逐年增大,每年从省外调入大豆近500 万t,但全省大豆总产20 万t左右,远不能自给自足。提高大豆单产和品质,特别是提高品种脂肪含量,成为大豆育种者的主攻目标之一。福建省近15 年陆续育成了福豆310、福豆234、福豆71、莆豆5 号等高蛋白品种并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在生产上应用推广[2]。针对福建省大豆生产高油大豆品种紧缺问题及各农业生态区特点,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对大豆育种目标进行了调整,在品质育种目标上加强了高油大豆品种选育,经过多年的育种攻关,育成了高产、高油、综合抗性好的春大豆新品种福豆18,在全省应用推广前景良好。

1 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

1.1 亲本来源

1.1.1 母本母本福豆234 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高产高蛋白春大豆品种,2007 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该品种植株直立,株型收敛,有限结荚习性,叶椭圆,紫花,茸毛棕色;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且微光泽,种脐淡褐色,子叶黄色;以二、三粒荚居多,百粒重23.2g。抗旱、耐涝、抗倒伏,春播全生育期91d 左右。

1.1.2 父本父本AGS452 是自台湾亚洲蔬菜研究中心引进的鲜食型春大豆品种。该品种植株直立,株型收敛,有限结荚习性,叶椭圆,白花,茸毛灰色;籽粒椭圆形,鲜籽粒淡绿色,种皮绿色,种脐淡黄色,子叶黄色;以二、三粒荚居多,百粒重32.2g。田间鉴定表现抗倒伏,春播全生育期100d 左右。

1.2 选育过程2009 年春季在福州试验场以福豆234 为母本、AGS452 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配制杂交组合,组合编号为09A20。2009 年秋季种植F1并单株收获,F1表现紫花,种皮黄色;2010 年秋季种植F2,发现花色分离,紫花和白花植株分别挂牌,并按同一花色分别摘荚收获,将紫花植株的绿皮籽粒单独收获,并淘汰黄色籽粒;2011 年春季F3种植紫花植株中的种皮绿色、脐褐色种子,选出09A20-1,秋季F4繁种提纯;2012 年春、秋2 季种植F5~F6繁种提纯;2013 年春季F7进行株系鉴定;2014-2017年F8~F14繁种并提纯。2018 年春季在作物研究所试验地进行新品系比较试验,同年春季在漳州龙海、厦门同安、泉州惠安、莆田秀屿、福州连江、三明明溪、南平建阳、福州青口等地进行多点试验观察鉴定;2019-2020 年参加福建省春大豆新品种区域试验;2021 年参加福建省春大豆生产试验;2022 年7月通过福建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闽审豆20220004(图1)。

图1 福豆18 选育图谱

2 品种特征特性

福豆18 是有限结荚习性品种,株型收敛,全生育期100d 左右。株高55cm 左右,主茎节数10 个左右,分枝数3~4 个,单株有效荚数28 个左右,单株粒数53 粒左右,百粒重30g 左右。花紫色,叶椭圆,茸毛棕色,成熟荚弯镰形,二、三粒荚多,荚褐色,籽粒圆形,种皮淡绿色,种脐褐色,商品性好。多点田间观察鉴定,病虫害发生轻,抗逆性强,综合抗性良好。2021 年10 月经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该品种干籽粒粗蛋白质(干基)含量43.26%,粗脂肪(干基)含量21.65%,蛋脂含量总和为64.91%,为高油型品种(国家标准含油率≥21.5%)。

3 产量表现

3.1 株系与品比鉴定2013 年春季进行株系鉴定,福豆18 每hm2平均产量2401.1kg,比对照品种福豆234 增产5.6%;2018 年春季在福州闽侯青口基地进行三重复品比试验,平均产量2299.5kg,比对照福豆234 增产4.07%,增产达显著水平。

3.2 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19-2020 年福豆18参加福建省春大豆新品种区域试验,2019 年5 个试点每hm2平均产量1748.0kg,比对照福豆234 增产6.39%;2020 年续试,6 个试点平均产量2551.4kg,比对照福豆234 增产4.45%;2 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2149.7kg,比对照福豆234 增产5.23%。2021年参加福建省春大豆新品种生产试验,建阳、清流、福州、莆田等4 个点每hm2平均产量为2106.6kg,比对照福豆234 增产7.01%。

4 栽培技术

4.1 地块选择与整地选择耕层深厚、中等肥力以上、排灌方便的地块种植,合理轮作,水旱轮作更佳,避免重茬。畦作,做好排水沟。

4.2 栽培方式与种植密度采取“窄畦双行穴播”种植方式(畦宽带沟90cm,双行穴播),直播,每穴留苗2~3 株,清种每hm2基本苗20 万株左右,一般播种量60kg 左右,翻秋种植时相应增加密度。

4.3 适时播种选用上一年度当地秋繁或异地南繁北繁的优质种子,要求种子发芽率不低于85%,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9%,含水率不高于13.5%,播前去除小粒、病斑粒、虫食粒及杂质。春季以当地气温稳定通过15℃为宜,抢晴天播种,闽东南地区在2 月下旬至3 月上旬直播;闽西北地区在3 月下旬至4 月上旬直播。秋季在7 月中下旬至8 月上旬直播。

4.4 田间管理

4.4.1 施肥与中耕春季采取早促、控中、保尾措施。根据土壤肥力酌情施用底肥和追肥,一般情况下,基肥用量占施肥总量的2/3 左右。闽西北红黄壤酸性土壤可加施适量石灰,以中和酸性。第1次在3 叶期施用,每hm2施尿素75~80kg、氯化钾105~135kg,并结合轻耕;第2 次视长势而定,结合中耕培土,酌施花肥。秋季重施基肥,及早追肥,播前保证足墒,如遇旱土干宜先灌水,在土壤湿度70%左右时直播,以保证种子安全发芽和出苗。鼓粒期适当进行根外追肥,叶面每hm2可喷施磷酸二氢钾1.5kg,以促进结荚和籽粒饱满。

4.4.2 病虫害防治苗期防治地老虎、蚜虫、根腐病等,开花和鼓粒期注意防治豆荚螟、食心虫等。当田间植株20%有蚜虫时即可进行防治,使用40%乐果乳油或50%灭蚜净乳油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蚜虱净、大功臣)1500~2000 倍液喷雾。在大豆结荚后如有鼠害发生可用敌鼠钠盐毒饵诱杀。防治霜霉病可用3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或其他类似药剂。

4.4.3 化学除草根据苗前“封闭为主、茎叶处理为辅”原则,播种后第2 天喷雾封闭除草剂(如乙草胺或丁草胺)进行封闭除草,苗期在大豆3 个复叶出现前进行茎叶处理(如用氟磺胺草醚或灭草松)[3]。田间杂草出齐时喷洒效果较好。

4.4.4 收获当全田90%的荚变为褐色时及时收获,并进行摊晒后熟,以减少田间炸荚落粒。

4.5 繁种为提高种子发芽率及完整粒率,一般秋季在福建本地进行繁种;夏季在我国北方繁种;冬季在海南繁种。收获后种子含水量控制在13.5%以下,并在低温干燥下贮藏。

猜你喜欢
高油籽粒福建省
高油抗冻花生新品种阜花3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籽粒苋的饲用价值和高产栽培技术
籽粒苋的特性和种植技术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高油大豆高产高效栽培要点
玉米机械脱粒籽粒含水量与破碎率的相关研究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商麦1619 籽粒灌浆的特性
福建省巾帼馆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