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优质绿色抗病玉米吉单603 的选育

2023-06-19 06:06焦仁海刘兴二代秀云徐艳荣侯宗运苏义臣李淑芳
中国种业 2023年6期
关键词:华北抗病区域试验

焦仁海 刘兴二 仲 义 代秀云 徐艳荣 侯宗运 黄 威 苏义臣 李淑芳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公主岭 13610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玉米由解决温饱的主要粮食转变成集禽畜饲料、加工原料、餐桌副食、能源作物四位一体的农作物,特别是近年来再生能源与精深加工比例急速增长,赋予了玉米新的内涵,多元需求使玉米成了举足轻重的战略资源[1-3]。研究表明玉米新品种的科技贡献率在36%以上[4]。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区是我国玉米的主产区,选育适合该区生态特点的高产、优质、绿色抗病玉米新品种,对我国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培育玉米新品种吉单603,于2021 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多年多点试验、示范,具有高产广适、商品品质好、绿色抗病、活秆成熟等优点,市场应用前景较为广阔。

1 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

1.1 母本吉V008 选育V008 是2011 年以K10×国外杂交种为基础材料,在F2选择熟期相对早、综合性状好的单株自交作为基本株,F3以后种植穗行,经海南、公主岭连续6 代自交选育而成。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125d,幼苗叶鞘浅绿色,绿叶片,紫叶缘。雄穗分枝数1~3 个,颖壳紫色,红花丝,紫花药。株高187cm,穗位高73cm。果穗筒形,红轴,穗长16.5cm,穗粗3.5cm,穗行数14~16 行,籽粒黄色、硬粒型,百粒重38g。

1.2 父本吉D101M 选育2011 年以(PH4CV×PHB1M)×(PHTD5×吉D518)为基础材料,隔离区混粉1 次,经过连续5 代自交选育而成。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126d,幼苗紫叶鞘,绿叶片,紫叶缘。绿花丝,黄花药,绿颖壳,花粉量大,雄穗分枝数3~5个。株高201cm,穗位高95cm。果穗柱形,红轴,穗长17.3cm,穗粗3.2cm,穗行数16 行,籽粒黄色、马齿型,排列整齐,百粒重24.5g。

1.3 杂交种选育过程2015 年冬在海南乐东育种基地以吉V008 为母本、吉D101M 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2015-2017 年参加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组织的多环境综合鉴定试验,表现出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综合抗性突出等特点,2018-2019 年参加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组区域试验,2019 年参加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组生产试验。2018-2019 年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吉林农业大学等单位进行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2019 年在农业农村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进行品质分析。2021 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玉20210234。

2 品种特征特性

2.1 农艺性状该品种属于中早熟玉米新品种,出苗至成熟需≥10℃活动积温2450℃左右,生育期126d。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花药浅紫色,颖壳绿色。株型清秀,株高301.9cm,穗位高120.1cm。花丝浅紫色,果穗筒形,穗长17.5cm,穗粗4.2cm,穗行数14~18 行,红轴,黄粒、偏马齿型,百粒重32.8g。

2.2 品质分析2019 年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结果:籽粒容重732g/L,粗蛋白含量8.91%,粗脂肪含量4.11%,赖氨酸含量0.27%,粗淀粉含量75.20%。籽粒粗淀粉含量达到GB/T 8613—1999《淀粉发酵工业用玉米》标准,为国标一级高淀粉玉米。

2.3 抗性鉴定2018-2019 年经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吉林农业大学和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连续2 年4 点次接种抗病鉴定结果:中抗大斑病、丝黑穗病、灰斑病、茎腐病、穗腐病(表1),符合《国家级玉米品种审定标准(2021 年修订)》中规定的绿色抗病玉米品种标准,为绿色抗病玉米品种。

表1 吉单603 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组区域试验病害接种鉴定结果

3 产量表现

3.1 多环境鉴定2015-2017 年在吉林省、黑龙江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的中早熟玉米区进行产量比较试验,3 年平均产量762.8kg/667m2,比对照吉单27 增产5.7%。

3.2 区域试验2018 年参加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组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750.4kg,比对照品种吉单27 增产7.1%,增产点率82.4%,其中在科右中旗平均产量920.2kg,比对照品种吉单27 增产17.6%;2019 年续试,平均产量782.9kg,比对照品种吉单27 增产9.6%,产量排名第1位,增产点率93.3%,其中在科右中旗平均产量969.4kg,比对照品种吉单27 增产15.8%;2 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766.7kg,比对照品种吉单27 增产8.4%。

3.3 生产试验2019 年参加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组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769.5kg,比对照品种吉单27 增产6.4%,增产点率为93.3%,产量排名第2 位,其中在辉南县平均产量1019.5kg,比对照品种吉单27 增产3.7%。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适宜种植区域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吉林省延边州、白山市部分地区,通化市、吉林市的东部,内蒙古中东部的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南部、兴安盟中北部、通辽市扎鲁特旗中部、赤峰市中北部、乌兰察布市前山、呼和浩特市北部、包头市北部早熟区,河北省张家口市坝下丘陵及河川中早熟区和承德市中南部中早熟地区种植。

4.2 播期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区播期一般在4月下旬至5 月上旬,选择中等或以上肥力地块,当土壤5cm 深处地温稳定通过8~10℃时播种。

4.3 种植密度玉米的适宜种植密度受品种特性、土壤肥力、气候条件、栽培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因此,确定适宜密度时应根据上述因素综合考虑[5]。一般肥力地块保苗密度4000 株/667m2,中等偏上肥力地块保苗密度4500 株/667m2。

4.4 施肥采用一炮轰的施肥方式,全生育期一次性施用玉米复合肥,用量为750kg/hm2左右。

4.5 适时收获一般在10 月上旬达到完熟后进行收获,此时果穗苞叶蓬松变黄、籽粒基部黑粉层出现、乳线消失[6-7]。吉单603 茎秆坚韧、活秆成熟、抗倒伏,可以适时晚收以提高玉米的商品品质和产量。

猜你喜欢
华北抗病区域试验
我国小麦基因组编辑抗病育种取得突破
华北玉米市场将进入筑底期
bZIP转录因子在植物激素介导的抗病抗逆途径中的作用
Literature Review on Context Translation Mode
Review on Register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ranslation
葡萄新品种 优质又抗病
2014-2015国家甘薯品种南方区域试验广西试点报告
广西引种台湾桤木区域试验
库塔垦区早中熟陆地杂交棉品种区域试验
第四轮全国茶树品种区域试验湖南试验点区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