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小学语文中高段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教学策略

2023-06-21 09:27梁晴晴
新教育·科研 2023年4期
关键词:部编教材小学语文

梁晴晴

【摘要】学习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可以弘扬革命精神,传承革命文化,让学生在无形中受到教育,把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在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资料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观照单元语文要素,注重语文要素在课堂的落实,凸显出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的语用价值,并且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渗透,以深化学生情感认知,更好地传承革命文化,达成以情育人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部编教材;小学语文;革命题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在课程总目标中指出:“……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部编小学语文教材在各个年段中都编排了不少革命文化题材类文本,是对学生进行弘扬革命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那么如何在小语课堂教学中加强革命传统教育,让学生把革命精神更好地传承与发扬下去呢?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教学。

一、借助资料,丰盈学生认知

在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等资料展开教学,以丰盈学生认知,消除学生畏难情绪,让学生对课文的感受更加深刻。

1.课前自主查找

部编教材中对学生独立查找资料的能力非常重视,并以语文要素的形式对学生的阅读学习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课前,教师可以布置让学生收集资料的学习任务,以为精读课文奠定基础。如教学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一课时,课前教师可以布置让学生查找梅兰芳的个人资料,查找跟京剧“生旦净末丑”等方面的资料,让学生通过图片资料等了解京剧中各种角色的装扮情况,知道梅兰芳在戏台上唱花旦,扮演的是女性角色。然后再带领学生学习课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梅兰芳蓄须与演戏之间的关系,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为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奠定基础。在低段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相关背景资料的适当补充,在中高年级段,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独立查找资料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养成主动查阅资料的好习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课中精准呈现

借助资料辅助教学可以起到优化阅读教学的目的。但资料在课堂中的呈现并不是随意而为的,只有及时精准的呈现,才能凸显出资料的价值,因而教师要依据教学需要在课中精准呈现,可以凸显出资料的助学价值。如教学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一课时,许多学生对诗中提到的“走泥丸”“大渡桥”等感受不深,很难感受到诗中所表现出的红军精神。为此,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向学生补充红军“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视频资料,让学生借助视频资料来感受红军的乐观主义精神,这样借助资料引领学生学习课文,可以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学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时,许多学生对李大钊在局势十分危险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在北京工作感到无法理解,还有他在狱中不管经受了怎样的折磨都不泄露党的机密,李大钊为什么会这样做?是什么信念在支持着他?教学时,教师可以适时向学生补充一些李大钊的生平资料,以及他在革命期间贡献的资料,这样借助资料辅助教学,可以让学生对李大钊忠于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感受更加深刻,帮助学生真正走进人物内心,对其坚贞不屈的精神品质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与感受。在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教学中,教学资料的呈现要适时,要使学生在资料的助力作用下,“跳一跳摘到桃子”,获得对课文的深刻解读。

3.课后适当延伸

在革命题材类课文教学中,当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了大致的感知之后,教师依据课文内容适当进行一些拓展活动,可以延伸文本内容,提升学生学习质量。如教学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一课,课前教师可以向学生补充一些关于“南泥湾开荒”“杨家岭讲话”的学习资料,以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学生学完课文以后,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补充一些时下延安的一些图片资料,让学生欣赏延安如今的美丽风光,可以让学生对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性感受更加深刻。又如,学习《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以后,教师可以把这五位壮士跳崖以后的相关资料呈现给学生,告诉学生这五位壮士中的马宝玉、胡德林和胡福才是当场牺牲,班长葛振林和战士宋学义被崖旁树枝勾住,受重伤,被人救下以及这两位幸存者属于哪个地方的人等,可以使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英雄就在自己身边,树立自己要向英雄学习的决心,凸显出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的教学价值。

二、关注语文要素,凸显语用

在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课文内容,还要关注课文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从语用的角度去发现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的结合点,引领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可以落实双线目标,实现“文道统一”。

1.关注人物心理

部编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学时,教师结合课文中对人物的描写,引导学生对人物心理进行补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人物形象的特点。以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通过课文中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内心。”教学《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课时,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画出这些词句,并找准文本语言与落实语文要素之间的联系点,引导学生进行语用训练。如在毛主席的回忆中,“這次怎么会……”这句话中有个省略号,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省略号的内容进行补白,让学生想一想自己从毛主席对毛岸英的回忆中感受到了毛主席怎样的内心活动,有学生写到“毛主席说难道我错了吗?是不是不应该让你上前线?你会恨我吗……可是你也是祖国的儿子啊,在祖国需要时挺身而出是每一个儿子应尽的义务啊!”又如,课文结尾处“下面是被打湿的枕巾”这句话,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借助这句话展开想象,想象晚上毛主席想到了自己的儿子,他是怎样的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是怎样控制不住自己失声痛哭等等。这篇课文中像这样的语言还有许多,关键在于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去挖掘、去发现,借助这些语言点引领学生展开想象训练,对文本内容进行补白,可以带领学生真正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在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教学中,教师紧扣本单元语文要素,引导学生感受人物内心,可以深化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朗读感悟体会

落实语文要素是途径是多样的。朗读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体会文本情感的最有效,最重要的方式。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指导,引导学生以读入境,在读中感悟到文本蕴含的情感。如在四年级下册《黄继光》一课中,该课文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从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中感受到人物的美好品质。”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人物的美好品质呢?仅靠教师的说教是不行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通过阅读从课文中找出最能打动自己的部分,然后再进行有感情朗读训练。通过有感情朗读,学生可以感受到黄继光完成任务的坚定信念,可以真切感受到黄继光每前进一步的艰难、黄继光的英勇献身精神等等,可这一切,仅靠教师的讲解灌输等学生是很难感受到的,只有在有感情朗读中学生的感受体验才会更加深刻。又如在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中,为了让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点面结合描写场面的,教师可以聚焦课文第二自然段,让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思考作者是怎样把五位壮士与敌人斗争的过程描写的精彩生动形象的。另外课文结尾处写到狼牙山上响起来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这些口号声令人精神振奋,激情满满,受到深深的震撼。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有感情朗读的形式来引领学生体会文本蕴含的情感,这样引导学生阅读学习,可以使学生受到革命精神深深的感染与熏陶,传承革命精神文化。朗读是感悟文本情感的有效方式,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有感情朗读的指导,以使学生在朗读中更好地感受革命精神文化。

3.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培养学生概括能力是中高年级教学的重点。部编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本单元课文教学中,教师就要以语文要素为依托,引导学生进行概括训练,以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如在学习《梅兰芳蓄须》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默读课文,依托语文要素,说说课文主要人物是谁?围绕主要人物写了哪些事情?最后再让学生运用“人物+事件”的形式把课文内容说一说,借助教师的提示,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给课文划分层次,并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课文内容,如“避港拒演、蓄须明志、卖房度日、自伤身体”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又如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也是对学生进行概括能力培养的一种形式,在《小英雄雨来(节选)》一课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依托单元语文要素和课后练习,先给课文拟定出合适的小标题,再借助小标题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这样引导学生阅读学习,可以使学生的概括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三、注重情感渗透,促进学生成长

在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教学中,教师要依托文本对学生进行革命情感的渗透,以情育人,把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1.在改编中走进人物内心

把课文改写成剧本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在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关键的语言点引领学生展开想象,对文本内容进行适当改编,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感受人物内心。如教学六四年级上册《小英雄雨来(节选)》一课时,教师对学生说:“假如你是一位导演,如果让你把这篇课文拍成电视剧,你会选择哪些内容,为什么?”有学生说:“我会把拍摄的重点放在雨来的游泳本领高和他与鬼子做斗争这两方面,因为雨来的顺利逃生与他的游泳本领高有很大的关系,把雨来与鬼子做斗争这部分内容重点拍摄可以让人们感受到雨来的美好品质。”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内容进行改编,把它改写成剧本的形式,在学生进行剧本改编的时候,教师让学生把雨来在与鬼子作斗争时,面对鬼子的威逼利诱毫不动心等当时的内心想法写清楚,这样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改编,可以让学生真正走进雨来内心,感受到雨来面对鬼子的盘问能够机智地作答,能够果断拒绝鬼子的哄骗和利诱,以及面对鬼子的威胁毫不屈服等美好品质。

2.在联系自身中感同身受

在革命文化题材类文本教学中,为了深化学生的阅读感受,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文中的事例联系自身展开思考:假如这件事发生在你身上,你会怎么想?怎么做?从而使学生在联系自身中真正获得对文本的体验与感受,走向文本的深处。如教学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节选)》一课时,在学习课文第四部分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自身思考:“如果是你,遇到鬼子的威逼利诱,你会怎样做?”这样的话题可以引起学生真切地体验感受,真正感受到雨来是当之无愧的“小英雄”!又如教学五年级下册《军神》一课时,课文主要通过刘伯承做眼部手术不打麻醉药这件事来赞扬他钢铁般的革命意志。要想让学生对刘伯承的做法有深刻的感受与体会,与文本产生共情体验,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自身思考:“在平时的生活中,有个头疼脑热,或者不小心摔倒以后把腿部磕破了点皮……”的时候,你当时是什么反应?有学生说自己吓得哇哇大哭,有学生说自己受不了一点痛等等,然后教师再启发学生思考:“不打麻醉药做眼部手术会是怎样的一种感受?刘伯承为什么要这样做?难道他不怕疼吗?”这样引领学生感受体验,学生的感受更加深刻。对学生来说,他们虽然没有做眼部手术不打麻醉药的经历,但是却具有在生活中受伤的经历,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和刘伯承的处理方式并进行对比,可以激发学生对刘伯承的敬佩之情,让军神的形象在学生的头脑中显得更加立体鲜活。

3.在换景移情中引起共鸣

在革命文化题材类文本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换景移情等方式来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真正感受到主人公的高尚情操,让学生从中受到深深的情感教育与熏陶。如在学习六年级下册《丰碑》时,一课中的军需处长,还有许多不知名的英雄人物,教师相继向学生出示一些红军长征途中不知名英雄人物的图片让学生观看,并对学生说正是因为他们的不计个人得失,勇于牺牲,勇于奉献,为了革命的胜利愿意奉献出自己的一切,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让我们向他们致敬!(全班同学起立敬礼)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教师依据学生所学课文特点,及时向学生呈现一些资料,引導学生连接古今,感受革命岁月中英雄人物的故事,可以引起学生共鸣,深化学生阅读感受,达到以情育人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教学中,教师要能够依据文本内容特点,通过补充资料,引导学生学习表达以及深化学生对文本情感领悟等方式真正走进文本,让学生从中受到革命文化的熏陶,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何奕宁,吴春彦.小学语文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教学探索与实践[J].语文教学通讯,2022(09).

[2]付步雄.立足价值本位 落实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教学探索[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22(07).

[3]连忠友.小学语文革命文化题材课文阅读教学策略—以《狼牙山五壮士》为例[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22(12).

[4]郭乐静.统编小学《语文》革命文化题材类文本教学的现实困境与路径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32).

猜你喜欢
部编教材小学语文
凸显学生阅读的主体意识
大手牵小手,我们一起走
把脉汉字教学,凸显中国意趣
把握部编教材特点 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部编教材”教学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