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利用绘本开启阅读之门

2023-06-25 13:07从莉
儿童绘本(阅读与美育) 2023年9期
关键词:小鸡狐狸绘本

从莉

导读: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国家越发重视学生的基础教育工作。特别是对小学低年级学段的学生来说,培养其学习兴趣才是教师教学的重点工作。绘本是在小学低年级学段语文教学中常用的读物,教师利用绘本开展阅读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近年来,许多小学语文教师逐渐意识到绘本教学对引导学生阅读学习的重要作用,比如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和培养抽象思维、想象力等。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目标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绘本教学的优势,助力学生在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抽象思维等多方面综合发展。

绘本是根据低龄段儿童心理特点和认知发展阶段编撰的一种具有趣味性、可读性和观赏性的图文并茂的图画书籍。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通过广泛的阅读来感悟生命的可贵和生活的美好,从而学会阅读、爱上阅读。此外,也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在与同伴交流阅读感悟的过程中提高对生命的感悟能力,体验阅读带来的乐趣。在新课标提出的阅读目标引导下,小学语文教师要加快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方式的改革进程,利用丰富多彩的绘本阅读素材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逐渐培养自主阅读的能力。基于此,可以充分利用绘本的优势,将绘本阅读融合进语文阅读教学中,帮助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并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水平。

一、利用绘本阅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丰富的绘本教材,让学生开展广泛的、有针对性的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外部特征与内在特点,把握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利于学生在日后的写作学习中发现多样化的写作素材,运用丰富多彩的写作资源提高自己文章的生动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仔细观察绘本中描述的场景,发现绘本场景和具体故事情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培养信息收集和分析能力。

比如,在学习一年级下册《小公鸡与小鸭子》这一篇童话故事时,通过自主阅读,学生可以了解到小公鸡与小鸭子之间发生的故事:它们一起玩耍,小公鸡会给小鸭子抓虫子吃,小鸭子会下水给小公鸡抓鱼吃。有一次小公鸡也想和小鸭子一起下水,但它不知道自己不会游泳,差点淹死在河里,幸亏小鸭子及时把它救了起来。这篇课文十分具有画面感,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想象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发生的故事情节,充分锻炼想象力。在学习完这篇文章之后,可以再给学生引入《大公鸡和漏嘴巴》这一绘本故事,利用多媒体工具为学生播放PPT,向学生提问:“图片上的都是谁呢?”大家可以很快地看出是一只大公鸡和一个正在吃饭的小男孩。“但今天这个故事叫《大公鸡和漏嘴巴》,那么这个漏嘴巴又是谁呢?会是这个小男孩吗?”通过问题引导,可以让学生抓住阅读重点,在之后的阅读过程中更仔细地观察绘本图片,解答教师在阅读开始前提出的问题。在绘本的开始,学生可以看到一个小男孩一手拿勺一手拿碗坐在院子里,这里可以向学生提问:“这个小男孩在干什么?”学生通过观察小男孩碗里的饭菜可以发现小弟弟正在吃饭。在接下来的图片中,学生发现小男孩面前的地上多了很多颗粒状的东西,这会是什么呢?随后大公鸡就走到了小男孩的面前,在地上啄了起来。通过观察连续的画面,学生可以推测出故事情节:“小男孩吃饭时把米饭撒在了地上,大公鸡看到地上的米饭就过来吃了,所以这个“漏嘴巴”是小男孩。”通过引入这一绘本,学生可以明白不要浪费粮食这个道理,同时也能在阅读过程中有效培养观察能力。

二、利用绘本阅读促进学生的写话能力

读写训练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小学低年级学生需要在专项训练中不断提高读写水平,为将来在高年级阶段阅读逻辑性和抽象性更强的文章打好基础。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认知水平较低,教师需要结合故事性和画面感较强的绘本故事训练学生的读写能力,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形成对故事的整体逻辑认知,并有效融合绘本阅读教学与读写教学,以便提高学生的读写水平。

比如,在开展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的教学之前,为了加强教学效果,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工具为学生播放《小蝌蚪找妈妈》的绘本插图,帮助学生在图片浏览的过程中形成对这个故事的直观认识,更深刻地理解情节逻辑。在大致浏览了一遍插图之后,可以对学生开展读写训练,让学生根据图片的先后顺序弄清楚故事的发展脉络,再用自己的语言将这个故事完整叙述出来。故事主线是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逐步成长为小青蛙,围绕这个主线,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小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改变的细节,带着探究的心理投入创作过程。最开始小蝌蚪只有一条长长的尾巴时,就踏上了寻找妈妈的旅途,在寻找过程中先长出了两条后腿,于是遇到鸭妈妈时便将其当成了自己的妈妈。在被告知鸭妈妈不是它们的妈妈后,又继续开启了寻找妈妈的旅途。后来它们慢慢地长出了前腿,在遇到和它们一样长着四条腿和一条尾巴的乌龟时,又将乌龟认成了自己的妈妈。最后在尾巴消失之后,它们终于找到了自己的青蛙妈妈,这时候小蝌蚪也变成了小青蛙。在这个故事的写话训练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多对小蝌蚪的身体变化和找到不同“妈妈”时的心理活动进行描写。这既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能充分检验学生的绘本阅读学习效果。

三、利用绘本阅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绘本主要以各种丰富多彩的图片为主,在短短的图片和文字之中却蕴含着丰富的感情及人生哲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想象力来完善故事情节,有利于锻炼想象力及逻辑思维,体验更多阅读乐趣。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结合故事内容,对隐藏的故事线索做好标记,引导学生对一些隐含的情节展开想象,讓情节更完善。这样的绘本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帮助学生培养开放性和创造性的思维模式。

比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这篇课文时,便可以引入课文的绘本插图,向学生直观展示故事的发展。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两只小熊为如何公平分配一块奶酪而争吵,这时一只狐狸跑过来说它能帮忙分奶酪,却故意将奶酪分得一块大一块小,于是它每次都能将更大的那块奶酪咬上一口,最后所有奶酪都被狐狸吃光了,两只小熊因此感到很生气。故事最后并没有交代小熊和狐狸之后会发生什么故事,便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大胆推测:“当两只小熊看到狐狸把它们的奶酪都吃光了之后,它们会怎么对待狐狸呢?”这是一个开放性的思考题,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接下来的故事情节进行大胆推理。教师可以在课上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随机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推测。

四、利用绘本阅读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生活阅历不是很丰富,对许多生活场景的领悟水平也较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绘本的教育价值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让学生在阅读多种绘本故事的过程中不断丰富情感体验,满足成长需求。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设计的绘本教材中往往没有过多的说理内容,而是通过图文并茂的图画场景引导学生将自己代入故事主角,体验角色的情感变化,在阅读和思考的过程中深刻感悟故事背后蕴含的丰富哲理,以此不断加深情感体验。

比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狐狸养鸡》这篇课文时,可以利用这篇课文对应的绘本插图,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体验狐狸在养鸡过程中的情感变化,以此丰富情感体验。在阅读这个故事之前,学生可能会感到疑惑:“狐狸和鸡是天敌,狐狸不是应该直接把鸡吃掉吗?为什么狐狸还要养鸡呢?”带着这样的疑惑开启绘本阅读,他们可以更深刻地体会故事情节的曲折性及狐狸在养鸡过程中的矛盾心理。故事的开头,狐狸偷到了一筐鸡蛋准备美餐一顿,但篮子里的鸡蛋却裂开了,一群小鸡钻出了蛋壳,并把狐狸当成了自己的妈妈。“这个时候的狐狸是什么样的心情?”教师可以在阅读过程中不时提出问题,以此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帮助学生顺利代入狐狸的角色。学生认为:“狐狸应该会觉得开心,因为不用自己剥开蛋壳就能吃到一顿新鲜的小鸡肉了。”但在这个时候,一只老鼠出现了,把小鸡们都吓得躲在了狐狸的身边。狐狸不仅没有吃小鸡,还俯身把小鸡揽在了自己的怀里,紧紧地护住它们。“为什么狐狸会这样呢?”学生经过思考回答:“小鸡们都很依赖狐狸,相信它可以保护自己,狐狸也感觉到自己被小鸡们信任,在保护小鸡的过程中体验到保护弱者的心情,所以不忍心吃小鸡,它的心情应该是十分纠结和矛盾的。在这样的复杂心情下,狐狸决定先把小鸡养大再吃,这样就能吃很多顿了。”

随着狐狸和小鸡们的朝夕相处,小鸡逐渐都变成了大鸡,但还是很依恋狐狸。狐狸也在相处过程中渐渐对这些鸡仔们有了感情,越来越不忍心吃掉它们,为此感到十分痛苦。狐狸到最后也没有吃掉这些鸡,而是选择离开了鸡仔们。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将自己代入狐狸的角色,充分感受到狐狸在“吃掉小鸡”和“不忍心吃小鸡”的选择中痛苦挣扎的心情。阅读完这个故事之后,学生可以明白即便是天生凶残狡猾的狐狸也有善良的一面,只要多一些爱心与关爱,凶残的狐狸也会变成善良的“鸡妈妈”。

五、利用绘本表演活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许多绘本故事的情节往往曲折生动,人物都有鲜明的性格特点,在阅读过程中能带给学生很强的体验感,十分适合作为角色扮演的脚本。热爱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绘本表演游戏可以让学生与故事人物产生共鸣,从而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加强对绘本的理解能力。此外,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演能力,让学生想说、敢说、愿意说,为促进表达能力的发展提供重要途径。

比如,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這一课讲的是两只蟋蟀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时,蟋蟀红头不小心被牛吃进了肚子里,蟋蟀青头在红头遇到危险时一直鼓励红头积极求生,让红头趁牛反刍时从它嘴里跳出来。青头为了救红头,跳到牛鼻子上蹭来蹭去让牛打喷嚏,红头趁机跳了出来才结束了这次“旅行”。这是一个情节曲折生动、可塑性较强的故事,涉及的角色较少,角色性格特点较为鲜明。在完成这一课的教学之后,可以让学生为这个故事设计一个结局,想象红头从牛肚子里逃出来之后会对青头说些什么,再鼓励学生以这个故事的绘本教材为表演脚本,组织一场角色扮演活动。学生在排练过程中,可以在绘本图片的基础上进行情节设计,将故事以课堂剧表演的形式呈现出来。通过组织这样轻松有趣的绘本表演活动,可以营造愉悦的语文教学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开展绘本阅读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从中感受绘本阅读的魅力。

六、结语

总的来说,绘本阅读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巧妙利用绘本的优势,为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添砖加瓦。教师要根据不同绘本作品的特点设计使用方式,促进学生观察能力、写话能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多方面综合发展,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收获不同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健康地成长。

猜你喜欢
小鸡狐狸绘本
绘本
绘本
闪电小鸡
绘本
小鸡想飞
狐狸和猫
狐狸
狐狸便当
小鸡不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