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培养兴趣作为训练孩子自律能力的重点

2023-06-25 23:43高一帆
现代家长 2023年6期
关键词:自律计划家长

高一帆

孩子偷懒、磨蹭是最令家长头痛的事,因为家长担心这些毛病被迁移到学习上

杜女士对4岁儿子的懒惰深恶痛绝:“每天早上,叫他起床根本不管用,最后大多是我把他从被窝里拎出来,给他一件一件地套上衣服,然后把他架到卫生间洗漱。我给他挤好牙膏,用凉毛巾给他擦脸。整个过程中,他一直眯着眼,任凭我摆布。洗漱完,我把他推到餐桌前吃早餐,他身子一软又趴到了桌子上。我只好喂他吃饭,把剥好的鸡蛋塞到他嘴里……别以为这是睡眠不足造成的,他足足睡了10个小时!他生来就是懒骨头,一点儿不知道自律!”

杜女士描述的场景,家长们或多或少会有些熟悉感。孩子偷懒、磨蹭是最令家长们头痛的事,因为家长们担心这种毛病被迁移到学习上。有调查显示,在中学阶段,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自律。

自律能力从何而来?是先天具备还是后天培养来的?

脑科学研究给出了答案:10岁以前,孩子的智力幾乎都属于右脑型,思维方式是感性的、发散的。在这个阶段,孩子越聪明,思维就越发散,越不能长时间专注地做单一的事情。在家长看来,这就是不自律。换言之,孩子偷懒、磨蹭是天性,是人类大脑发展的特点决定的,所以家长别指望孩子自律。

从这个角度来看,杜女士骂儿子“生来就是懒骨头”是有科学依据的,但并不意味着孩子长大后一定会成为懒散、没出息的人。

科学家提醒家长,“自律能力”与“自律精神”是两回事,家长不能强求孩子具备自律能力,但应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培养其自律精神,为自律能力的养成打好基础。

说白了,孩子如何对待自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如何对待他

研究发现,每个孩子在2~4岁时,都会有一个“秩序敏感期”。在这个阶段,孩子会对物品所有权、物品的摆放位置、做动作的先后顺序等有执着且苛刻的要求。比如:穿衣服时一定要先穿左边袖子再穿右边袖子;玩具要按大小顺序摆好。

孩子的秩序感会慢慢变得抽象,升华为对规则的遵守,比如:我遵守规则的同时,别人也必须遵守规则,每个人都要遵守规则,否则就要大哭大闹。

由此可见,孩子的秩序感是自律精神的萌芽,家长一定要细心呵护,千万不可责备孩子任性、矫情。

除了秩序感以外,价值感也对自律精神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

教育专家提醒家长,没有价值感的孩子,永远学不会自律,因为他在内心里觉得自己不重要,自己的时间和生命是无所谓的,可以随便消耗和浪费。

怎样培养孩子的价值感?请从搞好亲子关系做起。研究显示,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只有多鼓励孩子,不厌其烦地向孩子表达爱,肯定孩子的价值,孩子才能确认自己是被爱着的,自己很好很重要,值得拥有美好的人生。说白了,孩子如何对待自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如何对待他。

当孩子把房间搞得乱七八糟时,家长不必生气,不妨利用心理学上的“角色期待”来教育。

所谓“角色期待”,就是家长给孩子树立一个理想的角色目标,并在家庭生活中不断强化,引导孩子逐步成为理想角色。

比如,孩子某天心血来潮,把玩具收拾得整整齐齐,家长不妨大力赞扬:“你真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将来能当市长!”大多数孩子很吃这一套,下次会主动收拾玩具,期待家长的再次表扬。

家长要多陪伴孩子,多与孩子沟通,意见不同时要平等讨论,家庭重大事务也可以征求孩子的看法。当感觉到自己被尊重时,孩子的自尊心就会增强,一个有自尊心的孩子会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自律精神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家长应该把培养兴趣作为训练孩子自律能力的重点,而且这样的训练开始得越早越好

20世纪70年代有个经典的实验性研究:把养老院的老人随机分成两组,一组被告知,你的寿命掌握在你自己手里;另一组被告知,护工会来管理你的健康。几年以后的统计结果发现,第一组老人更长寿,健康状况也更好。

心理学家在孩子身上发现了同样的规律:自己安排家庭作业的孩子更快乐,压力更小,长大后更自律,能更好地主导自己的生活。

所以,家长一定要忍住过度干预,甚至替代孩子做事的冲动,要早早学会放手,凡是孩子能做的事,都让他自己去做。一定要让孩子多参与家务劳动。孩子在生活中反复体验到成功的感觉,会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也更容易变成自律的孩子。

孩子到了5岁,家长可以有针对性地训练其自律能力,但训练难度一定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许多家长用制订计划的方式教孩子学习自律,往往收效甚微,继而半途而废。其实,制订计划是训练自律的好办法,也是让孩子受益终身的好习惯,之所以效果不理想,可能是因为忽略了一些细节。

第一,计划不可安排得太满。

没有体验过自由的人,不可能知道什么是自律。如果计划安排得太满,孩子没有休息、娱乐和自由玩耍的时间,一定会产生抵触情绪,想方设法让计划流产,甚至破坏亲子关系。所以,家长帮孩子制订计划时,要给孩子留出自由支配的时间,目标也不宜太高,最佳分寸是让孩子踮起脚尖能够到,这样孩子才愿意配合。

第二,计划要张贴在醒目的地方。

美国媒体曾在新年前夕发出一份调查问卷,让读者列出自己的新年目标和计划。然后,将回答问卷的读者分为两组,第一组把目标和计划牢记在心里,第二组把目标和计划张贴在自己每天能看到的地方。

一年后的回访发现,第一组只有4%的人完成了计划,第二组有44%的人完成了计划,足足是第一组的11倍。所以,把计划张贴在醒目的地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让孩子尝到自律的甜头。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自律的孩子都不是苦行僧,而是乐在其中、流连忘返,因为他们找到了做事的乐趣,尝到了自律的甜头。

家长应该把培养兴趣作为训练孩子自律能力的重点,而且这样的训练开始得越早越好。

【编辑:陈彤】

猜你喜欢
自律计划家长
能自律者为俊杰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自律成就美好
知耻自律
暑假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