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化教学助力班主任提升学生德育素养的策略

2023-06-25 05:17臧寅飞
中国新通信 2023年6期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德育教育班主任

摘要: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打破时空的局限,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方式更加完善。初中班主任教师是学校德育开展工作中的关键人物,也承担着巨大的责任,初中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手段来辅助,加强对学生的德育素养的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德育素养和能力。本文分析了德育教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更好地运用信息化教学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班主任;德育教育

经济的发展不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且也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便利。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产品也逐渐成了人们学习生活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对德育教育、信息传播都是有益的。由于初中生还处在发育的关键阶段,对外界的认识还不够成熟,对自身的控制力较差,尤其是网络负面信息,对其影响尤为明显,这时候就需要发挥信息化教学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一、信息化教学中的德育困境

当前,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关注日益增加。但是,在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过程中,很多教师对教学方式的追求过于偏重,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基本目标,从而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但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功利主义思想使得部分教师和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忽略了情感、友情、道德等方面的培养,从而导致了许多不良现象的发生。在信息化教学中,尽管很多教师的教学设计都遵循了“三贴近”的原则,但却因为受到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而忽略了对精神的追求。

二、在信息化教学中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德育教育可以促进课程的学习与设计,让师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到生命中的真善美。要使德育教育的威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必须保证大部分学生都能接受正确的德育教育,才能使“德性”的美丽和神奇共享,不然,“信息化”的课堂就会失去“颜色”。在课堂上,如果没有德育教育,就不能使学生的品德之美得到提高,也不能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也无法感受到文章内容体现的情感。另外,生活在“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中的教师不能通过课本与学生进行沟通,只能依靠传统的教学手段来保证教学的稳定性,不能准确有效地进行教学,从而影响到德育教育的价值。

三、开展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缺乏健全的激励政策

初中班主任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想让学生主动地了解和掌握德育教育的有关知识,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然而,目前国内大部分初中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德育激励机制。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没有明确德育教育激励政策;第二,没有健全的德育教育程序记录;第三,德育教育的激励措施太狭窄。这些问题的出现,给初中德育教育的效果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初中班主任要想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运用激励策略,就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二)初中班主任没有充分认识德育教育理念

目前,很多班主任教师没有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他们都认为上思想政治课就是在进行德育教育。其实在新时期德育教育应该渗透到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对学生的习惯养成,这是德育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环。

(三)缺乏德育教育的理想组织

初中德育工作成效不显著,是由于缺乏健全的德育教育组织。从学校的道德层面看,在学校的课堂教学中,没有专门的激励机制,没有记录制度,也没有制度,一切都是由班主任来决定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德育教育不能产生实际的效果。

(四)缺乏实际操作

在初中德育教育中,教师是传授德育知识的重要人物。初中生在课堂上没有话语权,只能被动地从老师那里得到德育知识,而没有理解和掌握德育知识。只有在学校、教师面前,他们才能接受德育教育,并遵循德育教育的要求。另外,在德育教育中,班主任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很少,对一些实际的问题没有进行具体分析。

(五)信息化教学对初中生的指导作用不足

目前,我国初中教师对学生德育教育的认识还停留在以前,无法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形成良好的德育素养。这就需要班主任对德育教育的资料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在信息化教学的助力下开展德育教育。

四、信息化教学在德育教育中的应用

(一)以设计为载体,从“教”转变成“学”

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应重视对学生主观情感的培养,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使学生积极探索和培养道德,从而实现道德的建构。在教学设计中,要懂得如何建立和运用信息平台,同时,这个平台也是唯一的教学载体。然而,目前在初中德育教育的实践中,平台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缺乏交互、缺乏实时数据显示、缺乏框架、软件平台过于复杂。如果学生不能主动学习,德育教育的无声效应就不能实现。教学设计的实质是从学习的视角出发,在教学设计、教学准备和教学反思三个方面,既要注重在学生的视角下的认知和感知,又要注重学生的德育过程,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所以,在教学设计中,要从“教”向“学”转变。教师要从学生综合素质和德育两方面来设计“学习”,既要保障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合理、科学地选用教材、案例,搭建师生关系。在新形势下,教师要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并能使其适应新的知识。在进行德育教育时,教师要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问题解决能力,同时教师需积极参与其中。教师還要积极地促进学习的产生,并通过思考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与教学,以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二)提高学生对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认识

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其对课堂信息化教学手段的理解也将直接影响到学校德育教育的成效[1]。所以,初中要强化宣传信息化手段,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对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在初中德育工作中,教师要做到“以人为本”。教师既要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信息技术给学习所带来的便利,也要正确引导学生用辩证思维看待信息技术。

比如,把信息技术应用到德育教育中,教师既要让学生体验到互联网的便捷、高效,又要充分运用互联网对学生进行适时的指导和教育,使其在网上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从而促进其健康的发展。

(三)从“迁移”向“内化”的能力导向教学

在信息化时代,从“教”向“学”、“职业”向“共享”的课堂教学,都需要教师具备更高的知识库和科学素养。所以,教师既要在教学中传授知识,又要学会生活、学会吸收知识,不断改造自己,不断适应社會。因此,在当今信息社会,教师既要有持续的求知精神,又要敢于从学生身上学习的勇气,在学生日常生活中加强德育工作。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教,又要学,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要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使课堂教学活动更加活跃。要使学生健康地成长,教师既要增强自身的自觉性,又要担负起新的教育任务,顺应时代潮流,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

(四)推行“网络学分”制度,对初中生上网行为进行规范

班主任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网络游戏等不良信息对初中生造成的伤害,同时也要抓住这次机会,强化其网络行为。班主任要让学生树立良好的网上文化意识,并在网上开展健康、文明的网络教育[2]。如果班主任能够引进“网络学分”,以学分作为衡量学生上网行为的标准,则会对初中生的网络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对有不良网络行为者,要立即予以警告,并从其“网络学分”中扣除相应的学分;而那些在网络上好好学习的学生,则奖励一定的“网络学分”。通过对学生进行数据评价,既能使学生的上网行为得到合理的规范,又能有效地降低不良信息对学生的损害。对初中生而言,一个很好的网络环境,有利于学生进行健康上网。

(五)把信息化和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人生价值观

教师要在学生的生命安全中起到知识传递和防范的作用。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安全隐患和各类严重的意外事件。只有对此进行深入的探讨,才能使学生的安全与有效得到改善,既能保证学生的生命安全,又能加强初中生的安全意识、自我防护意识,开展相关活动、合理配置教学器材、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并结合当前的信息技术状况和学生的实际状况,建立起预警和预防机制,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班级的集体反应能力,使学生的生命安全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3]。在班主任的指导下,我们积极提倡以安全为基础,以人为本的原则,记录学生参加类似的活动,包括安全通道、集体出游、遵守交通规则、注意礼仪等;学生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应急反应能力是指在学生自我保护、自我管理能力的基础上,在各班级营造安全气氛、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所以,要想有效地解决学生的突发事件与危机,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增强学生的课堂安全意识与能力。因此,应加强对学生的安全知识和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理,例如在教室里制订安全、紧急情况的规定,并对学生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指导。

(六)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德育教育

在海量的信息资源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得信息资源具有很强的功能,能够与德育教育紧密结合。教师要从教育规律的需求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为他们提供更多的道德知识,让他们在获取更多的资源的同时,也能得到更多的体验。通过对多媒体课件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使优质的教育没有时空的局限,不会局限于教材内容,可以对初中教育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七)通过网络分享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进行德育工作时,教师要紧紧抓住身边感人的事例,用真实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动画、视频等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在2018年9岁兰州男孩李新泉救火的英雄事迹。很多主流媒体,包括央视,都对这个孩子进行了报道。让学生观看此报道,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八)以感情为基础从“事业”到“分享”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在不断改变[4]。信息技术的应用,既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经验创造了机遇与平台,也极大地改变了传统“家长式”“被动”的学习方式。在信息冲击下,德育教育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班主任教师应适时地了解、掌握各类信息,指导学生改正错误的心态,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并掌握知识。通过科学的假设、合理的引导,使学生能够与同学共享他们所关心的德育知识,从而提升他们的课堂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改变被动的学习方式,改善课堂氛围,促进德育教育。通过对人的道德行为进行分析,获取良好的德育效果。学生们可以自行制作无声的微录像,也可以用语音进行录音,这样既能改善微录像的单一性,又能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5]。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从学生角度出发,从设计到分析,使教学设计更加贴近学生。

(九)信息化教学对德育任务的完成、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从德育教育的自身出发,德育教育的任务就是教人求真、扬善、育美。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当今社会,校园热点问题、先进的工作模式,励志传记,电影,音乐等都渗透思想教育,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学生的心灵世界。如今,智能手机深受学生的喜爱,可以通过手机学习、交流信息、交朋友、玩游戏等。手机的性能因褒贬不一,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把手机由通讯、娱乐工具拓展为学习工具,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地利用手机参与学习。好的习惯使学习事半功倍。德育教育可用信息化教学为学生提供参与、探索、实践的环境,更好地促进学生获得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6]。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对有关内容进行讨论,并在老师的讲授中对其进行再阐释,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十)运用信息化教学在德育教育中值得思考的地方

班主任教师要深入思考把信息化教学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存在着的局限性,不同地区、学校在教学设施上的差异,使教师在教育信息化方面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如何恰当地利用这些信息,需要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多汲取经验。在信息化教学中,我们必须正视备课、知识储备、经验、教学方式等,才能真正地把握信息化教学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充分的准备,很容易出现失控的情况,从而影响到信息化教学。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面临许多意料之外的状况,需要教师做好充足的准备,以便因对各种突发状况。如果信息资源匮乏、课堂准备不足、教师又缺乏应变能力,在实施信息化教学肯定会受限。学生的自控能力差,课堂上不能自控,上课借查阅资料之机玩手机、打游戏,教师应怎样对班级进行管理,并对其进行规范,对课堂教学的控制,也是教师在信息化教学中需要不断总结的地方。

五、结束语

在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其德育教育的作用,运用信息技术对其进行有效的激励,培养其学习自觉性和自主性,从而促进学生的自身发展。

作者单位:臧寅飞 石家庄市第四中学

参  考  文  献

[1]丁英.中职德育课程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发展对策[J].中国多媒体和网络教育学报(上),2022(06):22-25.

[2]朱西洋.关于提高班主任道德素质的信息化教学策略的探讨[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2(03):145-146.

[3]商庆.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C].科学画刊,2022(03):49-50.

[4]景梅.《中初中德育教育》在“智慧教育”的视野中的应用[C].2020年度“教育改革”网上学术讨论会(一),2021:655-657.

[5]申冬生.高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发展趋势[J].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20(20):98-99.

[6]肖向.初中信息化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广东大学出版社,2020(03):52-53.

猜你喜欢
信息化教学德育教育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信息化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