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中的传统文化

2023-06-27 13:38
求学·理科版 2023年13期
关键词:传统习俗车马大暑

谁不曾辜负人,或者被辜负

只是,一定莫要辜负了这

一月细雨,二月春芽,三月桃李

四月芳菲,五月香粽,六月轻雷,七月流火

八月秋高,九月菊黄,十月斜晖,十一月霜白,十二月雪飞

7月7日·小暑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即小热。古人认为小暑期间,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已经到来,但还未达到极热的程度,故称为“小暑”。小暑过后,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大暑,因此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

小暑开始进入伏天,所谓“热在三伏”,三伏天通常出現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这个时节虽然阳光猛烈、潮湿多雨,但对于农作物来讲,雨热同期有利于成长。

过去,中国南方民间有小暑“食新”的习俗,“食新”是将新打的米、麦等磨成粉,制成各种面饼、面条,与乡亲们分享,表达对丰收的祈愿,同时这些新货也要准备一份祭祀祖先,恳请祖先保佑风调雨顺。

而在中国北方地区,则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俗语说“好吃不过饺子”。且饺子的外形像元宝,有“元宝藏福”的意思,吃饺子象征着福气满满。

七月初七·乞巧节

农历七月初七为乞巧节,也称“七夕节”“七巧节”“七姐节”等。因为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今天的七夕节十分具有浪漫色彩,甚至有人将其称为“中国的情人节”。但在过去,女子七夕乞巧多是为了向七姐(织女)祈求心灵手巧,希望婚姻幸福、家庭美满。

西汉历史笔记小说集《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在《开元天宝遗事》中,也记载了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的事迹。

乞巧的方式各年代、地方皆有不同,最有名的是穿针乞巧,即谁穿针引线快,谁就“得巧”,慢的则称“输巧”,输巧者要将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得巧者。另外还有其他方式,如蛛丝乞巧,是把小蜘蛛放在盒子中,以其织网疏密判断巧拙;又如明清时代流行的投针验巧,是指在水盆中放入缝衣针,以盆底针影形状判断巧拙。

宋时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称为乞巧市。《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其盛况可见一斑。

猜你喜欢
传统习俗车马大暑
农事 大暑
大暑
乡居留句
“驰”和“弛”
春节的传统习俗
传统习俗还保留多少
传统习俗历久弥新 不变的年味是亲情
大暑:三类人如何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