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2023-06-28 17:16李华京陈莉
成才之路 2023年18期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协同育人三全育人

李华京 陈莉

摘要:课程思政协同育人需要遵循确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建设课程思政案例库、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检测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四大逻辑。针对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文章以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导游讲解服务技术与实施”为例进行分析,提出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丰富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和途径、构建课程思政科学评价体系等措施,以促进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关键词: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教学设计;旅游管理专业;三全育人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18-0005-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一般资助课题“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研究”(编号:XSP21YBZ057)研究成果

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从学校层面而言,是落实三全育人的重要举措;从专业层面而言,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战略;从课程层面而言,是落实三教改革的重要内容。下面,针对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以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导游讲解服务技术与实施”为例进行相关探讨。

一、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内涵及价值

1.学校层面: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是落实三全育人的重要举措

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是课程思政的本质要求,也是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追求。从高职院校这个层面而言,课程思政旨在通过所有课程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责任和理想、职业素养、职业道德、职业操守、职业伦理等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各类课程中,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同频共振。由此可见,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是高职院校落实三全育人的重要举措。

2.专业层面: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战略

立德树人,就是坚持德育为先,以德为本。立德树人,是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主旋律,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从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层面而言,在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过程中,高职院校要将德育融入其中,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理想信念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劳动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教育等内容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以春风化雨的方式,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3.课程层面: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是落实三教改革的重要內容

从课程层面而言,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是落实三教改革的重要内容。一是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是教师改革的重要内容。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要求所有授课教师要树立协同育人理念,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所授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育人目标,并结合课程育人目标,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形成以思想政治课程为圆心,与其他专业课程协同育人的课程建设理念。二是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是教材改革的重要内容。职业教育教材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是职业院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和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环节。因此,高职院校要坚守马克思主义在教材编写中的指导地位,结合课程思政目标和思政元素要求,精选案例,发挥教材的育人功能。三是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是教法改革的重要内容。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要求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将课程育人元素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以实现技能传授与价值引领的良性融合。这充分说明,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是实现教法改革的重要内容。

二、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逻辑

1.确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目标是课程教学的起点,因此科学确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尤为关键。科学确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需要遵循三个步骤。第一步,结合本校办学定位,把握本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方向。课程思政建设需要紧密结合学校定位,确定体现办学宗旨、校训,具有本地特色人才培养素养目标的课程思政建设方向。第二步,结合专业特色,把握本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重点,制定专业思政目标。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因此,高职院校要结合专业分类,结合专业特色,深入梳理专业素养,制定专业思政目标,并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的素养目标中。第三步,结合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对接岗位职业素养要求,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这一步就是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素养目标要求下,教师根据课程所对接的岗位职业素养要求,深入梳理每门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分条列出每门课程的素质目标明细,通过重复项的分类整理,最终确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2.建设课程思政案例库

建设课程思政案例库是确保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有效实施的前提条件。一方面,建设课程思政案例库是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教学条件保障,也是发挥课程思政这一隐性教育功能的重要教学环境保障。另一方面,建设课程思政案例库是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方式。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是思政教师、专业教师、企业导师、公共基础课教师之间进行线上互动和交流的重要平台,能够有效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和技能。建设课程思政案例库,需要从两个方面发力。一是要创新课程思政机制,形成专业群或专业范围内人人参与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的局面,为单门课程开展课程思政运用案例资源提供制度保障。高职院校要以专业群或专业资源库为引领,成立课程思政案例库开发项目组,采取循序渐进、优秀示范等方式,激发教师的参与激情。二是要加强课程配套案例库建设,根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和课程思政元素,形成主线明确、育人元素分明、形式多样、内容全面、体现课程特色的课程思政案例资源库。高职院校要树立为教学服务的理念,让教师形成运用案例库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新模式。

3.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

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核心是提升课堂效率,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时应把握好四个要点。一是从优选教学载体开始,根据课程思政元素优选企业真实项目或具体工作任务作为课程思政教学的载体或情境。二是突出课程思政教学重点,精选教学案例。教师要依据教学重点,精选教学案例,通过深入分析案例,将案例中体现的课程思政元素贯通融合。三是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和组织方式,实现课程思政的润物细无声。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的选择上,其核心是教师要深入分析学情,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技能的提升。四是聚焦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从关注个别学生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并从关注学生知识点的学习到关注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提升,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检测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相对于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素质目标存在效果隐性、难以评价、难以量化等检测难点,因此,检测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是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难点所在。

但是没有效果评价,就不能检测教学目标是否达到,也不能实现评价的激励作用。由此可见,检测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是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施闭环最后一环,也是下一个闭环中最开始的一环,不可或缺。一方面,教师要进行整体设计,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并坚持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企业导师评价等多主体评价相结合。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总结隐藏在学生表现中的细微之处,在教学反思中不断积累素材和经验,形成可测可评的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体系,不断提升自身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检测能力。

三、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

1.课程思政目标欠清晰准确

当前,高职院校在课程思政目标制定上存在目标欠清晰准确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缺乏顶层设计,课程育人目标之间存在割裂和重复。人才培养方案合格性检查中要求所有课程之间的教学目标不能存在割裂和重复,这一要求同样适用于课程思政目标的制定。当前,各门课程都制定了课程思政目标,但是将所有课程的思政目标放在一起,就会发现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求的某些课程思政目标同时出现在几门课程中,某些课程思政目标则完全没有体现,使得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在顶层设计上有些偏离轨道。二是缺乏学情分析,课程思政目标确定同质化。学情分析是制定课程三维目标的重要依据,因此,课程思政目标制定必须要根据学情分析,进一步将课程思政目标具体化。比如诚信这一课程思政目标,如果缺乏学情分析,没有将具体课程内容与诚信目标紧密结合,就会出现课程思政目标同质化。三是追求大而全的育人目标,没有体现专业特色和课程特色。部分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目标的制定有误解,认为所有思政元素都要体现在课程中,不用将专业特色和课程特色相结合,导致课程思政目标大而全,流于形式。

2.课程思政实施过程生硬牵强

当前,部分教师对如何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困惑,课堂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课程思政实施过程生硬牵强。部分课程因教師经验不足采用了不合理的教学方式,达不到应有的育人效果。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部分教师专门在课前设置5分钟思政教育,导致传道与授业、解惑不能合一,教书与育人成为“两张皮”。二是教材或在线开放课程专门设置课程思政环节,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技能传授简单进行分割。三是课程思政案例不接地气,不能打动人心。当前,多数教师能够结合最新行业动态、新规范、新技术选择课程思政案例,但是案例分析流于表面,不能结合专业技能进行深入剖析,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不能有效促进学生对职业观进行深入思考,也无法发挥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四是课程思政方法单一,多为教师讲解,学生倾听。部分教师仍采用直接讲授的方式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大道理说教”和“喊口号”在现实课堂中依然屡见不鲜。

3.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欠科学全面

当前,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主要存在评价方法科学性不足和维度上不够全面这两个方面的倾向。首先,课程思政评价多采用教师单一主体评价,学生互评、企业导师点评、学生自评多用在专业技能点评中。其次,多数教师能够在三维目标中融入课程思政,但是如何考核评价缺乏相应的观测点,评价指标多为结果性的定性词语,评价指标略显单薄,使得其他主体参与课程思政评价也难以落实。再次,因为缺乏相应的观测点,教师的评价方式多采用口头鼓励和定性评价,没有纳入到成绩评定和评优评先中,缺乏说服力和感染力。除此之外,课程思政教学评价在维度上多体现在课堂中,课前自学、课后拓展实践、课后社会实践活动、课后校园竞赛、日常学习等内容未纳入评价体系,未能突破隐性育人效果做显性评价这一难点。

四、高职院校旅管专业“导游讲解服务技术与实施”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1.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教师结合本校办学定位、旅游管理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深入开展教学分析,确定了本课程的育人目标。“导游讲解服务技术与实施”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本课程的定位是对接导游岗位,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导游讲解服务能力。本课程主要服务于本校,立足长沙并服务红色三湘,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的导游人才。通过对导游岗位、工作重要性进行梳理,教师确定了本课程“三爱”“四商”“五神”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第一,本课程培育学生“三爱”,即“爱导游职业、爱祖国、爱游客”。第二,本课程培育学生“四商”,即“德商”:爱心和责任心,“情商”:包括亲和力、沟通力、协调力、合作力,“逆商”:抗挫能力和应变能力,“健商”:身心健康、内外兼修、乐活、乐学、乐业。第三,本课程培育学生“五神”,即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工匠精神、团队精神、法治精神。

2.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

教师要进一步细化课程思政目标,将课程思政目标细化为具体的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中,优化“导游讲解服务技术与实施”课程思政内容供给。本课程的整体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和课程三维目标,在课程任务设计中全程融入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确定本课程的四大主要任务。第一,教师要注重在讲解导游讲解服务新趋势、标准、方法、技巧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导游职业讲解服务艺术的追求,使学生热爱导游职业。第二,教师要注重在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导游讲解技巧训练中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文化传承意识,使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和优秀传统文化,做新时代文明旅游的倡导者和文化传承者。第三,教师要注重在接送站、旅途娱乐设计与实施、特殊游客导游服务与讲解技巧训练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导游讲解服务意识,让学生做新时代贴心的服务者、美好生活的创造者。第四,教师要注重在导游讲解服务实训中助力学生考取导游资格证,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3.豐富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和途径

根据课程思政实施的实践性、活动性、主动性、参与性、情感性和体验性,教师应侧重于情感体验和行为锻炼方面,不断丰富“导游讲解服务技术与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与途径。一是丰富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提升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的实践性和活动性。教师要通过让学生自主查阅资料、课后参与社会实践和调研、小组合作制作《红色故事讲解》课件、团队协作制作《我的家乡推介会》微视频、撰写红色故事讲解词等方式,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活动的实践性和活动性。二是丰富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提升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教师要通过课程思政案例分析、岗位政策文件解读、行业企业榜样分享、企业大师进课堂、学习感悟分享、头脑风暴等方式,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活动的参与性和主动性。三是丰富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提升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的情感性和体验性。教师要通过开展“我眼中的导游职业”主题演讲、导游大赛、最佳导游创作奖等课程项目竞赛和评选活动,增强课程思政教学的情感性和体验性。

4.构建课程思政科学评价体系

本课程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及教师点评的“多维”动态评价方式,注重形成性评价,引入增值评价,并从教师教、学生学、日常行,从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等多方面进行评价,以落实三维教学目标。一方面,教师要不断改革课程方法与手段。在评价主体上,可将教师评价、小组互评、企业导师评价、智慧教学平台智能化评价相结合,构建涵盖课前、课中、课后的全方位评价指标体系,并积极探索增值评价,以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另一方面,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反馈和评价。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不仅要关注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更要关注学生对课堂、教师、考核评价方式、课程学习收获等方面的反馈。本课程通过问卷调查,撰写学习收获与感悟、学习日志等方式,采用线上线下互动交流等途径,不断改进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使学生在互动交流中获得了最直观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范竹君.新时代职业教育教材高质量管理:价值意蕴、内涵特征与实践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17).

[2]张禹石,孙军.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现存问题及三维突破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21(16).

[3]王丹丹.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05).

[4]刘睿媛.新时期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意蕴及路径探析[J].职业技术,2022(08).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Curriculum Teaching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Li Huajing, Chen Li

(ChangSha Commerce&Tourism College, Hunan Province, Changsha 410010, China)

Abstract: The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urses needs to follow the four logic of determining the goals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urses, building a case library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ducting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es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response to the problems of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in the desig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article takes the tourism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course"tourist guide explanation service technology and implementation"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and propose measures such as scientifically design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goals, optimizing the suppl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tent, enrich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methods and approaches, and constructing a scientific evaluation system for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 vocational colleges, in order to promote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in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teaching design; tourism management major; three completeeducation

猜你喜欢
旅游管理专业协同育人三全育人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有效教学的实践探讨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