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奉贤区滨海盐碱地道路绿化施工技术措施探讨

2023-06-29 09:55
南方农业 2023年7期
关键词:盐碱地项目部苗木

韩 敏

(上海奉贤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上海 201403)

滨海地区土壤盐碱化程度较高,新种植的苗木根系吸收水分、养分困难,总体成活率偏低,后期养护时会经常出现茎叶萎缩、停止生长等问题,甚至导致植物死亡。盐碱地上生长的大多数绿化植物长势欠佳,观赏价值逐年降低,补苗、日常养护成本远高于其他地区,带给园林绿化施工单位、养护单位的经济损失相对较高。随着滨海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道路绿化建设的要求也同步提高,如何使盐碱地上的植物茂盛生长,形成丰富多彩的植物群落,营造景观效果显著的生态屏障和绿化长廊,对众多绿化工作者来说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考验[1]。

1 工程概况

上海杭州湾经济技术开发区银工路等5 条道路两侧防护绿化提升工程(以下简称本工程)主要包括上海市奉贤区杭州湾银工路(楚华北路—鳗鲤泾)、楚工路(联合北路—楚华北路)、楚华支路(楚华北路—鳗鲤泾)、楚华北路(楚华支路—胡滨公路)、联合北路(楚华支路—银工路)5 条道路两侧绿化带,改造提升面积127 431 m2,合同造价近2 500 万元,主要改造内容包括土壤改良、绿化调整、景观提升、海绵城市设施及其他附属工程建设等,合同约定工期120 d,绿化养护期2年。

2 项目技术分析

本工程5 条路皆处于上海市奉贤区沿海地区,属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明显,冬夏长,春秋短,常年平均气温16 ℃左右,夏季最高气温达38.7 ℃,多雷暴雨,冬季最低气温-10.1 ℃,全年受台风影响,土壤属冲积沉淀层,多为含沙黏土,浅层地下水盐碱度较高,对工程的正常实施限制很大。为了确保绿化建设任务能保质保量完成,项目组对现场进行了深入勘查,在实地踏勘过程中充分考虑各种不利因素,对本工程实施要点的分析和归纳有以下3点。

1)本工程场地内部土壤的总体特点是黏、盐、板、瘦,为pH 值很高的盐碱沙土地,给植物根系吸收水分、养分造成很大阻力,导致原有绿化植物出现植株矮、叶面小等症状,苗木整株死亡或生长不良的现象也较多,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改良措施修复土壤。

2)本工程地处滨海地区,土壤性质无法完全改变,土壤返碱非常严重,势必会对植物生长造成不良影响。为了提高苗木成活率,确保绿化成果长效发挥,在乔灌木配置、地被覆盖等方面必须从设计、施工及后期维护等多个方面进行长远综合考虑[2]。

3)本工程地处低洼带,土壤黏重,排水不畅,易导致园路积水,极易造成苗木根系腐烂死亡,因此构建完善的排水网络系统,降低低洼地势给工程安全和质量带来的不利影响,是项目组必须克服的问题。

3 施工技术措施

3.1 土壤改良

3.1.1 土壤原始性状检测

银工路等5 条道路两侧防护绿化带的盐碱主要来源于海水,项目部进场后即分别对各条路的土壤进行采样,每条路设置10~20 个样点(按面积采样)。检测结果表明(见表1),5 条道路两侧防护绿化带的土壤总体偏黏,90%以上土壤pH 值大于8.5,属强碱性土壤,EC 值、有机质含量总体偏低,对园林植物成活、生长均影响较大。

表1 项目范围内5条道路绿化带土壤性状(改良前)

3.1.2 土壤改良措施及效果

本工程进场时正处于返盐较严重的季节,项目部针对土壤检测结果,使用多种手段进行土壤改良。1)通过机械深耕深翻40~50 cm,在雨季到来之前对黏性重、透水差、结构不良的地块进行翻耕,把大块凝结的土块翻松耙碎,保持疏松,以提高土壤的透气性、排水性,控制土壤盐分上升,达到抑制土壤返盐的效果。2)通过适时的人工耙地,浅耕15 cm 左右疏松表土,进一步增强土壤透气、透水能力,也起到一定防止返盐的作用。3)通过增施有机肥中和土壤碱性,加速养分分解,提高土壤的缓冲能力,改善土壤结构[3]。4)施用一定量的硫酸钾复合肥,快速改良盐碱地对植物生长带来的不利因素。

通过以上改良措施,技术人员对各条路的土壤进行复测(见表2),复测结果显示pH 值、EC 值、有机质含量均得到了有效改善,短期内能满足苗木种植的基本要求,后期还需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养护和改良。

表2 项目范围内5条道路绿化带土壤性状(改良后)

3.2 合理选择苗木种类

3.2.1 苗木分析

项目部对原规划苗木种类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多个种类不适宜盐碱地使用(见表3),如完全按图施工,不但成活率不高,绿化景观效果也将延续原绿化的衰败趋势,达不到此次改造提升的根本目的。

3.2.2 苗木变更

结合土壤复测报告,项目部对种植区域的盐碱程度加以分析,对不适宜盐碱地的苗木种类提出了变更申请。提出把适应性、抗逆性强的奉贤区乡土树种作为骨干树,主要是其平衡生态体系、改良土壤、净化空气等功能均优于外来树种,还可以体现地方特色,使这些道路富有当地文化内涵,且养护成本也相对较低[4]。表4梳理出了比较丰富的适宜盐碱地绿化苗木种类,供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参考。

表4 适宜盐碱地绿化苗木

3.3 科学种植苗木

本工程进场期在绿化最佳施工期内,为了进一步提高和确保苗木成活率,项目部在种植时采取了以下6个方面的措施。

1)及时与建设单位沟通,尽量缩小苗木冠幅,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修剪,剪口涂抹油漆,只保持骨架枝、保留30%~40%枝叶,初期绿化成果先以成活为主,再通过后期养护确保远期景观效果。

2)所有乔木起苗后进行泥浆蘸根处理,确保苗木在长时间运输中始终保持良好的活性;栽植前使用50 mg·kg-1的ABT 生根粉溶液喷透苗木根部,能同时促进苗木地上、地下部分生长,且促进作用能持续至第2年。

3)大乔木树穴回填土时,使用充分腐熟、混合的腐殖土,要求施工人员用木棍分层回土,逐层捣实,一般每层30 cm,直至填满,表面覆土深度控制在原种植深度5 cm 之内;其他苗木在不影响景观效果的前提下适当抬高浅栽,栽植深度控制在原苗木土印记2 cm之内,以利于根系通气、萌发。

4)较大的种植密度有利于减少盐分上升及保持土壤湿度,故合理密植,增加小苗、地被密度,小苗密度36~48 株·m-2,地被满铺,尽快形成绿带小环境。

5)在部分盐碱化较严重的低洼地块,采取构建花坛、树池的方式,提取60 cm 以上原土,基层回填粗砂、煤渣,表层回填客土,再按图纸要求进行施工。

6)特别低洼排水不畅的地块,采取高土墩种植,一般抬高50 cm 左右,呈馒头形,种植土墩底部做隔离层,对盐碱起到一定的阻隔作用。

3.4 加强养护管理

种植完成后,除了常规养护外,项目组还采取了以下3个方面的养护措施。

1)沿海地区风力较大,种植完成后需及时进行硬支撑,并立即浇1 次透水,之后根据土壤干湿情况每隔3~5 d 浇1 次透水并配合松土,持续14 d 后对树池进行封堰,以防止返盐返碱,在后期养护中还能起到透气、收集自然降水的作用。特别要注意的是,盐碱地种植的植物对灌溉水量的需求比一般土质要大,特别是在植物生长旺期,浇水更要及时和充足。

2)适时使用石膏、硫磺、腐植酸等盐碱改良剂,此方法虽能降低盐碱地土壤pH 值,但土壤会出现板结现象,不适宜长时间使用,要因地制宜,综合使用。对局部重要节点、重要苗木还需进行小规模二次改土,可用食醋等有机酸,不仅能降低pH 值,还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为植物提供理想的生长环境。

3)贯彻“科学、生态、高效”的施肥原则,视年度气候、降水量、土壤及植物生长情况,以营养全面的复合肥为主,给苗木提供充足的养分;冬季追施有机肥,混合一定量的粉煤灰或砻糠,通过有机质、腐殖质的缓释,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开春后能有效促进苗木茁壮生长[5]。

3.5 排水措施

3.5.1 集水井降水位

通过实地踏勘,项目部根据实地情况在低洼处的合适位置开挖排水集水井,每隔20~40 m 设置一处。现浇井身时,要特别注意在适当位置植入PVC 管,以便连接渗沟软式透水管;集中预制维护简单、强度C30 的混凝土盖板。当地下水渗透入排水集水井达到一定量时,通过水泵集中排出或直接用于浇灌,达到地下水既不渍害植物,又解决日常灌溉需求的目的。

3.5.2 开沟排水

为了保证地下水上升至植物根系以下时就能及时排出,项目组根据现场地势开挖排水沟,排水沟开挖深度要求仅略低于植物根系深度,并注意沟底与两侧边坡的坡度不能过大,以免造成大量水土流失或边坡塌方。位置要求尽量不影响园林景观效果,同时混播四季野花护坡,既起到控制坡面水土流失的作用,又增加了自然野趣。

3.5.3 阻断地下水

为了防止地下水上升后树穴积水,侵害植物根系,项目部对胸径15 cm 以上的乔木铺设了隔离层:先在树穴以下铺5 cm 直径为5~8 cm 的砾石,再铺5 cm 直径为1~2 cm 的碎石,最后加铺不小于2 mm 厚的人工防渗材料,阻断上升毛细管进入树穴,降低苗木因积水烂根致死的概率。同时,根据胸径大小,在土球周围埋入2~5根PVC透气管,方便及时排除多余的水分,避免积水沤根。

3.5.4 堆种防水

为了防止因水位过高造成积盐,项目部在部分苗木种植时适当进行了1~2 m 的微地形处理。根据微地形开挖较浅的种植坑,对高出地面的土球,沿着地形变化进行自然放坡,相对降低了地下水平面,也起到自然排水的作用,下部的盐碱土也会逐渐淡化。适宜的微地形造型既丰富了绿化景观层次,又降低了地下水对植物根系的危害,是滨海地区常用的绿化施工技术手段。

4 效果评估

4.1 生态效益

项目实施中,通过土壤改良为多种园林植物创造了适宜生长的条件,形成了多层次、多物种、多色彩的植物群落,对恢复生态系统良性循环、避免大规模同一病菌或害虫的侵染等均起到积极作用。绿化带内植物成活后,茂盛的林木枝叶将减轻行车造成的空气污染,改善和保护道路沿线空气的清新。

4.2 社会效益

工程升级改造后,解决了原有绿化单调呆板、植物品种退化老化问题。通过景观要素与乔、灌、草、花的合理搭配组合,展现了浓厚的地方特色,在滨海地区形成了5 条四季有景的绿色廊道,大大改善了各条道路的整体风貌,为市民提供了愉悦、舒适、安全的出行享受。

5 结语

上海杭州湾经济技术开发区银工路等5 条道路两侧防护绿化提升工程运用合理的技术措施和科学的管理手段,通过改善植物的生长环境,调整适生植物的种类,采用科学的栽植方法、管护措施,避开盐碱土、低洼地对植物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成功营建自然生态的特色滨海道路绿化景观。

猜你喜欢
盐碱地项目部苗木
房建施工项目部安全管理问题及其对策
张巍婷 盐碱地上拓出“常丰”路
苗木供求信息
盐碱地枸杞提质增效关键技术
三种土壤改良剂对盐碱地冬枣园的影响
建设单位矩阵组织结构下的项目部质量管理研究
最新苗木行情
最新苗木行情
如何推进企业文化在项目部落地生根
关于建设工程项目部法律地位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