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到底是不是颈椎病引起的?

2023-07-04 10:17毛敏编辑丙乙
科学生活 2023年5期
关键词:头晕椎动脉偏头痛

文/毛敏 编辑/丙乙

作为脊柱外科医生,临床上经常能遇到很多人说自己近期有头晕发生,甚至在门诊时就能遇到恶心、呕吐、头痛乃至行走不稳的问诊者,主诉低头或者转动脖子的时候头晕等症状更加明显,休息后缓解。患者发生这种情况往往会比较困惑,在诸如神经内科、耳鼻喉科等多个科室之间辗转,但得不到明确的诊断和治疗,严重影响生活、工作和学习。当然,目前有一种理论被很多人接受,而且深入人心,就是将头晕归咎于颈椎病。在脊柱外科门诊,他们往往首先就说“医生,我又头晕了,是不是颈椎病犯了”,又或者是“医生,我感觉天旋地转,是不是颈椎不好”。但其实我们很多时候都误会了颈椎病和头晕,真正由颈椎病引起的头晕不到1%,而绝大多数的头晕并不是由颈椎病引起,医学上将这种头晕称为“颈椎病性头晕”。

颈椎病性头晕是怎么回事?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工作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比如电脑、手机的普及,很多人会发生脖子酸痛、肩部不适,颈椎病似乎成了很多人的常见问题,发病率逐年上升,并且日趋年轻化。据统计,我国颈椎病患者已经超过五千万人。正因为颈椎病发病率的升高,很多头晕患者来门诊时会被医生告知需要拍个颈椎片子,很多时候报告上会写“颈椎曲度变直”“颈椎骨质增生”或者“颈椎退行性改变”,因此患者会认为自己得了颈椎病,将头晕与颈椎病联系在一起。“颈椎病性头晕”这一概念,最早是1955年由Ryan教授提出,他发现患者在转头时常常发作头晕。在国内,“颈椎病性头晕”的概念后来发展成为椎动脉型颈椎病,通常是指由于颈椎的退行性变化对周围的神经、血管造成刺激和压迫,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进而产生头晕、恶心、呕吐等相关症状。

颈椎病性头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一般而言,真正的“颈椎病性头晕”有以下的特点。1.这种头晕与颈椎的位置变化有关系,很多人在旋转或屈伸头颈部、改变体位时诱发或加重头晕。2.大多数患者会同时有颈部疼痛、僵硬或活动受限的表现。3.可以出现交感神经亢进症状,比如恶心、呕吐、胸闷、心慌、失眠等。这类真正的“颈椎病性头晕”患者来就诊,脊柱外科医生通常会先对他们进行体格检查,如果按照一定的角度、方向旋动患者的颈部会出现眩晕、视物模糊。同时患者颈椎X光片可提示颈椎曲度变直,骨质增生,部分节段不稳定;颈部血管B超可提示单侧椎动脉变细迂曲、血流速度减慢等;颈椎核磁共振可提示颈椎间盘突出等退变性改变。颈椎病性头晕患者出现的这种头晕往往是一种“运动错觉”,是一种天旋地转的晕,如果患者只是感觉头重脚轻,昏昏沉沉,提不起精神,这种头晕通常是因为脑供血不足引起,多数与神经内科疾病有关。

颈椎病性头晕是如何诊断的?

对于颈椎病性头晕的诊断主要还是排他性诊断,目前有以下几种解释。

1.旋转性椎基动脉闭塞综合征(Bow-hunter综合征)。也就是“血管假说”,特征是患者常存在一侧椎动脉发育不全、前后循环交通支缺如等情况,当颈部转动时在寰枢椎水平压迫椎动脉,引起椎基底动脉血流降低,出现一过性症状。对于这些患者,椎动脉血管B超检查通常发现头部处于正中位时,椎动脉血管显影正常,颈部转动后血管造影可见椎动脉压迫、血流中断,头晕症状也与转颈、血流中断时机一致,即转颈前无症状,转颈后出现症状,症状在头恢复到正中位、血流恢复正常后消失。此外,这些患者除了头晕症状外,还会出现一过性脑干、小脑症状,如意识下降、视力模糊、言语含糊、肢体麻木无力等。

2.交感神经刺激说(Barre-Lieou综合征)。指颈椎骨质增生刺激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丛,进而引起椎动脉收缩、脑血流量下降,出现头晕、耳鸣、头痛和恶心呕吐等症状。此说最早是1926年由Barre和Lieou提出,但随着近年来研究的开展,发现不存在交感神经或血管的改变,因此此说逐渐被淘汰。

3.偏头痛相关的颈椎病性头晕说。又称前庭性偏头痛,此概念最早是1917年由Boenheim提出,之后历经百余年的探究,2012年学术界将前庭性偏头痛和头晕间紧密联系起来,并在2013年由Yacovino和Hain提出偏头痛相关的颈椎病性头晕说,主要认为可能与颈部的三叉脊束核尾端颈1-2复合体和前庭神经核之间的双向联通障碍有关。

怎么做可以减少颈椎病性头晕的发作呢?

导致头晕的“元凶”比较多,比如耳石症、体位性低血压、低血糖、夜间睡眠不好等,那么我们如何鉴别是否属于颈椎相关问题引起的头晕呢?简单动作可以帮助我们快速鉴别:快速地低头和仰头(也就是做点头动作),一般一分钟能够完成40次左右,如果做不到,基本上就可以确定是脊椎病性的头晕。那么,应该怎么做减少它的发作呢?

1.注重颈椎保护,培养良好生活习惯。(1)首先要注意使颈部保持正确姿势,坚持颈椎活动度练习,每天做前屈、后仰、左右旋转、左右侧倾的头颈运动,每次10分钟。(2)注意工作、学习的坐姿,避免低头久坐。低头会使颈椎受到的压力激增,导致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变得僵直甚至反弓。长时间伏案工作时,建议每隔1小时活动下头颈部,使颈部肌肉和韧带得到适当休息。(3)保持良好的睡眠姿势,选择合适的枕头,软硬和高度适中,维持颈椎前凸的生理弧度。

2.重视运动,加强体育锻炼。有不少体育锻炼方式是能锻炼颈椎的,如游泳、打羽毛球、瑜伽等,因此适度运动,坚持锻炼,有利于颈椎的康复,从而减少头晕的发作。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不建议过度活动颈椎,如甩脖子等。

3.注意颈部保暖。工作或生活环境潮湿寒冷,或冷风直吹颈部,这样会引起症状发作,甚至加重。因此需要注意颈部保暖,避免让肩颈部长时间吹空调、吹风扇等。

4.按摩、药物等保守治疗。在日常生活中,颈部按摩有造成颈椎和脊髓损伤的风险,要谨慎对待。如果头晕经常发作,需要到正规医院诊治,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头晕椎动脉偏头痛
防跌倒,当心直立性头晕或眩晕
头晕和眩晕有何区别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梳走头晕
头晕晕的,好像中暑了
偏头痛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活血散偏汤治疗偏头痛的效果观察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
三针刺配合直旋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1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