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资源开发为学生搭建通往外部世界的桥梁

2023-07-06 10:06宁雪沈淮蒙蒙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古钱币盲盒货币

宁雪 沈淮 蒙蒙

校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具有开放性,没有统一的教材和固定的活动模式。因此,在校外综合实践活动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十分必要的。

1.结合地域特色,开发地方文化课程

开发地方文化课程资源,要从地方历史发展、社会现状和现实需求等方面入手,关注学生成长的时代特点和文化需求,注重将地方特色与当地文化相结合,帮助学生认识地方、热爱家乡,进而形成健康、积极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例如,“我是城市設计师”城市空间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将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成学生课外活动课程资源。“崇雍”大街两侧有国子监等2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7片历史文化街区,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价值。东城区青少年科技馆积极联系城市设计相关部门和专家,组织大街沿线的中小学生化身为“小小城市设计师”,为“崇雍”大街的环境提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依托信息技术,创新课程资源

教师应依托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优化校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

例如,在“我是小小修复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中,学生于真实学习情境里体验古钱币修复师的角色。学生在线上学习、了解中国古钱币的发展历史等知识,在线下走进博物馆,体验古钱币修复的上色技术与文物仿制的数字化制作技术。专家在线上为学生提供指导,共同讨论,完成古钱币的修复任务。学生以短视频的方式记录实践探究过程,形成的视频成果在微信公众号传播。通过构建“线上任务驱动—线下自主探究—线上专家支持—云端科学传播”的校外综合实践活动模式,驱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

3.立足学生发展需求,拓展学生视野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小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宜通过具体的事物、过程进行思考,而中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处于形式运算阶段,可以通过语言文字、概念、假设等在头脑中重建事物和过程解决问题。因此,在校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应针对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进行资源开发。

例如,在“一带一路·探究中国古钱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中,以“货币盲盒”的形式,吸引学生兴趣。小学生“货币盲盒”是有货币实物的盲盒,支持小学生根据货币实物进行文物修复。中学生“货币盲盒”是没有货币实物的盲盒,需要中学生根据盲盒内的文字提示与货币名称,查阅资料进行探究活动。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制订个性化的探究活动计划,提供相应的教育资源和指导,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

在开发课程资源过程中,以学生的认知需要为出发点,让他们在获得知识和应用的过程中,体会自己的学习生活,体会自己的生命价值。

猜你喜欢
古钱币盲盒货币
一国货币上的面孔能告诉我们什么?
盲盒,玩的就是心跳
盲盒拆出的众生相
Cлово месяца
“盲盒”,盲在何处?
古代的货币
古代的货币
古钱币欣赏
古钱币被窃案
钱荒遇上货币空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