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因人而异的批评艺术

2023-07-06 09:34刘明钢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3年25期
关键词:苇塘老乡虫子

刘明钢

毛泽东主席特别讲究批评的艺术,因人而异,因事而异,有如良医看病,对症下药。

当头棒喝,一针见血

1947年春,中共中央决定撤离延安。毛泽东在延安已经生活、战斗了十个春秋。现在要撤离,谈何容易!无数的问题需要迅速处理,确定去留人员,也是毛泽东必须考虑的事项之一。

一天,中央社会部部长与一位工作人员前来汇报,并带来一份要留下来的人员名单,上面所列的大都是久经考验的江西、湖南、四川等省籍的长征老同志。

毛泽东把这份名单看了几遍,沉思良久,对他们说:“你们这是怎么了?”

那位负责具体工作的同志解释说:“这些同志革命坚定,久经考验,经验丰富,留下他们放心……”

毛泽东没等他说完,便严肃地说:“你们这是把我们的干部往老虎嘴里送!”毛泽东指着名单说,“他们的口音,他们的长相,在这里能藏得住吗?”这番责问,不讲情面,一针见血,声色俱厉,震撼肺腑。一阵暴风骤雨之后,毛泽东又语重心长地说:“我们的干部,特别是经过长征的干部,是党的宝贵财富,要好好爱护。中央撤离延安后,要留一些干部坚持斗争,但要选择当地人,他们在这里有婆娘、有娃娃,有家就好隐蔽。”毛泽东又说,“不要那些模范英雄、那些有名气的,要做到便于长期坚持,有回旋余地。”听了毛泽东的批评,同志们心悦诚服。

治病救人,鼓励帮助

西柏坡村前有片苇塘,随着夏季的到来,水塘里的青蛙不知疲倦地叫着,叫声此起彼伏,严重地影响毛泽东等人的休息。1948年3月的一天,毛泽东照例出来,沿苇塘边散步,随行的警卫员趁机向毛泽东说:“主席,你看这苇子地里,尽长虫子,蚊子也多,最讨厌的就是青蛙,一天到晚不停地叫,吵得人睡不了觉,还不如把它们轰走。”

“轰走?怎么轰?”毛泽东认真地问道。

“办法多着哩,用枪打,用炸药炸,用人赶……这些办法都行。”

正在散步的毛泽东忽然停了下来,摆着手说:“同志呀,使不得,使不得!青蛙不是害虫,是益虫。如果我们把它们都赶走了,青蛙该叫的时候不叫了,虫子会多起来,老乡们会有意见的。”说到这里,毛泽东停顿了一下,意味深长地说,“我们住在这里是暂时的,老乡们呢,他们是永久的。我們要爱护西柏坡的一草一木,尊重和爱护人民群众,不能用我们的喜恶论是非,定行止。”

(摘编自《党史博览》)

猜你喜欢
苇塘老乡虫子
住在砖底下的虫子
《老乡系列》之八
沿线老乡的“筑路梦”
咱老乡
东北地区苇塘河蟹成蟹养殖技术要点
虫子的信
幸福的虫子
苏区老乡
请不要随意捉虫子!
梦中的苇塘〔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