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破圈”

2023-07-10 12:18梁珂菡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唐宫破圈局局长

梁珂菡

[【热点素材】]

最近,一批文旅局局长们“豁”出去了,变着花样为地方旅游“代言”:湖北省随州市文旅局局长解伟以古装扮相宣传文化公园,“侠客”形象深入人心;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文旅局副局长吴姣姣抬手间民族服饰瞬间上身,又美又飒;时任新疆伊犁州文旅局副局长的贺娇龙红衣策马展现塞外风采……局长们的“出圈”不仅把这些城市带到了广大网友的眼前,也让城市文化有了更鲜活的生命力。当然,这种文化宣传的新形式,也让人们对文化“破圈”有了更多的思考。

[【主题阐释】]

近年来,“国潮”“汉服热”等热词频现,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正在以各种形式焕发新的活力。然而,我们不能忽视,有许多古老而神秘的文化随着社会飞速发展似乎被遗忘在过去;也不能忽略,有些形式“新颖”的文化传播方式却在“恶搞”“魔改”中让文化丧失了严肃性和纯洁性,成为“流量”的工具。因此,如何以创新、科学的方式实现文化“破圈”,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一是文化“破圈”不应破坏文化根脉,不应盲目追求高收视、博眼球,使之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二是我们要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以此进一步唤醒文化记忆,提升文化自信;三是拓宽文化表达现代化的形式,打破时空界限,让文化多渠道、全方位地展现自身魅力。

【素材精粹】

1 《黄梅戏》改编引争议:传统文化之“变”在何方

2021年,网红小潘潘将原唱慕容晓晓的音乐歌曲《黄梅戏》进行了改编,并发布在短视频平台上。由于改编之后偏向现代的风格,与黄梅戏本身传统戏曲风格不一致,引发了广大网友的争议,掀起了一场网络舆论风波。网络上对小潘潘改编黄梅戏做法褒贬不一:有人觉得小潘潘是为了取悦大众,轻佻的表情加上随意的唱法,直观展现出了“勾栏风情”,是对国粹的侮辱;而有些人认为,文化应具有包容性,小潘潘的创新再次带火了黄梅戏,让更多青年了解到黄梅戏。

适用话题:①传统与创新;②尊重文化;③守本与“破圈”;④严肃与娱乐

2 文旅局局长“出圈”:以好思路拓宽好出路

近些年,各地文旅局局长们纷纷不囿于身份标签,成为“网红”,有凭“红衣策马”视频爆火的新疆伊犁州文旅局原副局长贺娇龙,有心怀“侠客梦”的四川省甘孜州文旅局局长刘洪等。这些局长,充分利用当地特色文化,让以前不被关注的地方迅速吸引了全国各地广大网友,这成为推介当地文化旅游资源和特产的好方式。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塔河县文旅局局长都波在短视频中身穿鄂伦春族的传统民族服饰,得到了大家的喜爱,火上了热搜。都波表示:“差异化和稀有,这既是我们的短板,也是优势。作为文旅局局长,我不仅宣传和推广旅游,同时每年也在做大量的景区线路谋划和文化搭建工作。塔河县的鄂伦春民族文化非遗传承项目有20多项,正在快速增长中。”

适用话题:①文化传播;②突破桎梏;③流量与质量;④文化传承

3 河南春晚文化节目:“守本”“破圈”共发展

作为2021年现象级电视节目,河南卫视制作的《唐宫夜宴》可以说是一飞冲天,河南卫视也一炮而红,持续引发了全网的热议。之后河南卫视又推出了全新制作的元宵晚会,从创意到录制完成仅仅用了五天的时间,便为观众呈现了《博物馆元宵奇妙夜》,同样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此,河南卫视便以《唐宫夜宴》为起始,包括清明节的《清明奇妙游》、端午节的《端午奇妙游》、七夕节的《七夕奇妙游》、中秋节的《中秋奇妙游》及重阳节的《重阳奇妙游》,成功地打造了中国节日系列文化综艺节目。

节目努力破除自身的文化圈层和壁垒,在坚持传统文化内核的前提下引入更有吸引力的叙事策略,以年轻化、趣味化和市场化的节目形态赢得更广泛的观众。

在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中,大量的5G、VR及AR技术的应用,构建了立体、三维、自由的时空,以现代科学技术为载体有效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虚拟与现实的交相呼应,不断引领观众体验历史,感受文化的魅力。

适用话题:①文化自信;②与时俱进;③守正与创新;④打破藩篱;⑤科技赋能

【佳句采撷】

1.夫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夫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

——〔东汉〕王    充

2.根本固者,华实必茂;源流深者,光澜必章。

——〔明〕张居正

3.人应该站在传统上,内心才会深刻。

——林清玄

4.文化不应该是贵族的象牙塔里的一种玩赏,它应该是无所不在、生生不息的一种生活方式。

——于    丹

5.在衰落遗失的边缘坚守,在快捷功利的繁荣里坚持。

——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

6.知道我们的生命缘起何处,知道我们的脚步迈向何方。

——央视《典籍里的中國》

7.古老的种子,它生命的胚芽蕴藏于内部,只是需要在新时代的土壤里播种。

——〔印度〕泰戈尔

【运用示例】

选段1  文化“破圈”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成功对话。河南卫视的《唐宫夜宴》等系列节目以现代化技术为载体,成功吸引了大批年轻观众,使更多人关注到河南的特色文化。文旅局局长们的变装宣传,通过短视频平台让各地文化穿越到人们眼前。黄梅戏经网红的改编演绎爆红网络,黄梅戏再现新魅力。虚拟与现实的交相呼应,传统与创新的热烈碰撞,让那些古朴的文明“活”了起来,穿透荧幕隔阂,更穿越了历史。

(分论点“文化‘破圈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成功对话”,运用“《唐宫夜宴》”“文旅局局长‘出圈”“黄梅戏改编”等例子,有力地论述了拓宽文化现代表达形式的意义,论据真实,叙述简洁。)

选段2  但是,“文化破圈”绝不是让传统文化披上现代技术或新式平台的外衣这么简单。当下,有不少人自以为掌握了“流量密码”,借用传统的噱头来博人眼球、哗众取宠。早有网红小潘潘改编音乐歌曲《黄梅戏》引发争议,今年伊始又有《武家坡2021》先是大火、后又陷入抄袭日语歌曲的风波,也让我们看到创新乏力的现实。这些所谓“文化破圈”的尝试,不但没有帮助优秀的传统文化成功“破圈”,反而让传统文化失去了本味和精神内核,沦为娱乐大众的工具,也让更多的网民成为热闹的看客,在肆意的评头论足中忽略了传承的本意,这何尝不是传统文化生存的困境呢?

(笔锋一转,提出当下文化传承存在的现实困境,即追求流量与娱乐,展现了思考的全面性,将话题引到传承与创新的平衡上。)

选段3  “知古而不知今,谓之陆沉;知今而不知古,谓之盲瞽。”想让文化“破圈”,必得放下“身段”,去捕捉当代观众最迫切的需求,否则就会陷入曲高和寡的窘境。当然追求创新也不代表抛弃传统文化本身的特色,我们要“在衰落遗失的边缘坚守,在快捷功利的繁荣里坚持”。在文化发展的崭新时代里,创新要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厚积薄发,文化自信要在历史传承中愈加坚定,文化血脉才能在交融创新中延续。

(以王充的名言起笔,富有文学底蕴。引用《典籍里的中国》中的语言,辩证分析传统与创新的关系,提出改变现状的措施,具有很强的经世致用思想。)

猜你喜欢
唐宫破圈局局长
“卷”出圈的文旅局局长们
露营“破圈”背后,这家房企解锁了新社区美学
邂逅 《唐宫夜宴》
棉花娃娃强势“破圈”
《唐宫夜宴》火遍全网的背后
从《惊·鸿》看传统戏曲的“破圈”传播
李旎:B站『破圈』的幕后导演
细数《唐宫夜宴》中的“国宝”
在更高层次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访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张务锋
20年 实现跨越式发展——访北京市安全监管局局长张树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