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少先队队室的发展思考

2023-07-12 02:50刘民
少先队活动 2023年2期
关键词:阵地工委少先队

刘民,少先队学科正高级教师、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上海市少先队工作学会副會长、上海市首批少先队辅导员带头人。她始终以一线视角研究少先队,形成队建课程、队章课程、队长课程、奖章校本化实施等一批研究成果,出版《少先队的最近发展——区域少先队工作的创新与实践》、少先队活动课建设系列丛书《我们这样活动——少先队队建课程15+》《我们这样学队章——少先队队课1+1》等专著。

观点

新时代的少先队队室要汇集内容引擎、传播媒体、体验空间、合作枢纽的阵地功能,在规范建好、用好学校专用队室的基础上,激活校外少先队队室,让队室在少先队组织教育、自主教育、实践教育中发挥应有的阵地作用。

少先队队室是向广大少先队员进行组织教育的有效阵地。随着校外、社区少工委的不断建立,新时代步先队的队室逐步从学校走向校外,队室教育在社区的延展及创新使用,成为一种可能和必然。鉴于新时代少先队阵地教育的社会化需求,对于少先队队室的发展,有以下三点思考。

一、具“组织”优势,加强标准化建设,让队室成为“队员之家”

少先队队室体现少先队基本的思想教育内容和鲜明的文化特色,是组织的象征。新时代的队室创建能让少先队的组织生活从校内更好地走向校外,使少年儿童的组织成就感、集体责任感、队员光荣感从校内延展到校外。

在推进标准化建设中,在学校、校外、社区队室创建的初始,可让队员、居民、社区志愿者等共同提出“队室+”的畅想及建议,放手让队员在队室空间中探寻突显少先队的文化符号,在队室管理中展现小岗位的服务,在队室使用中体现小主人的姿态,在创建、设计、管理、使用的各个环节,强化少年儿童的主人翁意识。要将少先队队室建设成组织文化的集中地、红色教育的实践点、组织生活的落脚处,推动阵地的社会化运作,使队室成为真正的“队员之家”。

二、应“时代”召唤,延展组织影响力,让队室成为“开放之地”

开放是时代的召唤,是提升少先队组织吸引力、影响力的必要前提。少先队队室要实行校内外的联建,成为“开放之地”。

校外少工委要建设专用队室,或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青年中心等联建开放型的队角,有条件的少工委组织还可设立流动队室、云队室等,开启固定阵地的教育功能;队室的开放,可设立定期的少先队“队室日”,让周边更多的青少年、居民、社会人士走进队室,感受党、团、队旗飘扬在家门口的红色力量;要建立值日、宣讲、培训机制,推出小小队务长、小小宣讲员、小小培训官等活动,让少年儿童在队室系列活动中体验为人民服务、为组织代言、为集体争光的成就感和责任感,为进一步参与社区治理,为祖国为家乡尽责任做好准备。

三、积”实践”智慧,创新自动化运作,让队室成为“活力之源”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丰富的少先队实践告诉我们,活力来自实践,自动化的实践最富活力。

新时代少先队队室的“建”可依据队室功能,发动队员设立信念墙、英雄榜、争章栏、鼓号橱、荣誉角、留言云队角;“管”可创设队室议事堂、轮值大转盘、互动知识廊;“用”可协同各方教育资源,通过开设初心学堂、创客空间、亲子联盟、330课堂,开展情景队课、主题队会、仪式活动、全景式体验式场景式的实践活动,引导少年儿童以创建者、宣传者、学习者、行动者的姿态释放潜能,在实践中让队室成为家门口的红色打卡点、领巾会客厅、队员责任田。

猜你喜欢
阵地工委少先队
中共梧州城工委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无尾怪”和“独角怪”
加入少先队
不老的少先队
暑假,到校外阵地去实践
暑假,到校外阵地去实践
让少先队走向校外
成立学校少工委 推进少先队改革实施
韩国工委筹备成立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