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电压脉冲射频治疗糖尿病合并胸腹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临床效果

2023-07-12 07:30李方卿邱小凤张文强宋金毅梁郁
医疗装备 2023年12期
关键词:神经痛带状疱疹射频

李方卿,邱小凤,张文强,宋金毅,梁郁

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福建三明 365001)

糖尿病可导致患者机体功能受损、免疫功能下降,并易发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带状疱疹[1]。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损伤患者神经,引发阵发性针刺样或烧灼样疼痛、触诱发痛、痛觉超敏等神经痛症状,并具有剧烈、慢性、顽固性特点,对患者生命质量产生严重影响。目前,临床常采用脉冲射频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主要包括标准脉冲射频和高电压脉冲射频。标准脉冲射频治疗虽可取得一定的疗效,但具有低场强及时程较短的问题,导致射频作用强度受限,无法取得预期的治疗效果。高电压脉冲射频通过间断性且强度较大的电流,可在神经组织附近形成较大强度的电磁场[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高电压脉冲射频治疗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3 月至2022 年3 月我院收治的60 例糖尿病合并胸腹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 例。试验组男13 例,女17 例;年龄50~65 岁,平均(58.17±3.23)岁;病程0.5~3.0 个月,平均(1.13±0.28)个月。对照组男14 例,女16 例;年龄51~65 岁,平均(58.53±3.58)岁;病程0.6~3.0 个月,平均(1.17±0.30)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 年版)[3]中2 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7 分;符合《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4]中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断标准;未进行其他有创操作治疗。排除标准:精神障碍或认知障碍;心、肝、肾等器官严重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安装心脏起搏器;患有皮肤湿疹;身体局部有金属异物。

1.2 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口服药物或皮下注射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同时两组均采用脉冲射频治疗:患者取平卧位,根据皮损、色素沉着部位及查体情况,确定神经痛分布范围、受损的相应胸神经节段,每例患者穿刺3~4 个胸椎间孔;根据影像检查结果确定穿剌部位,在CT 引导下,将射频穿刺套针(考斯曼医疗公司,型号:cc10520-p)垂直于穿刺点,沿穿刺路径抵达相应椎间孔位置,回吸无血、无气液后,连接射频治疗仪(考斯曼医疗公司,型号:Cosman RFG-4),进行感觉神经刺激测试,确认原有疼痛区域是否出现异感;根据患者刺激反应调整穿刺方向与深度,确定针尖位置。

对照组采用标准脉冲射频治疗:将电压设置为37~42 V,频率为2 Hz,温度为42 ℃,脉宽为20 ms,间歇时间为480 ms,治疗时间为600 s。

试验组采用高电压脉冲射频治疗:将电压设置为70~100 V,其余参数与对照组相同。

两组治疗结束后,均需以消毒纱布覆盖穿刺点,用平车送返病房;每周治疗1 次,共治疗3 次。

1.3 评价指标

血清炎症因子:分别于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 周后,采集次日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按3 000 r/min转速进行离心分离,持续5 min 后,取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水平。

疼痛程度与睡眠质量:分别于两组治疗前及随访结束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其疼痛程度与睡眠质量;VAS 总分值为0~10 分,其中,0 分为无痛;1~3 分为能忍受的轻度疼痛;4~6 分为能忍受但影响睡眠的中度疼痛;7~10 分为难以忍受且影响睡眠、食欲的重度疼痛[5];PSQI 共包括7 个维度,每个维度的分值均为0~3 分,总分值为0~21 分,评分>7 分,表示患者睡眠质量差;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睡眠质量越差[6]。

并发症与复发率:记录两组随访期间脉冲射频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疾病复发情况;并发症主要包括穿刺部位感染、血肿、出血及气胸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5.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清炎症因子

治疗前,两组血清TNF-α、IL-6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周后,两组血清TNF-α、IL-6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 周后血清TNF-α、IL-6 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 周后血清TNF-α、IL-6 水平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TNF-α 为肿瘤坏死因子-α,IL-6 为白细胞介素-6

组别 例数 TNF-α(ng/ml)治疗前 治疗3 周后试验组 30 1.55±0.32 0.98±0.24a对照组 30 1.54±0.38 1.14±0.26a t 0.214 2.432 P 0.831 0.018组别 例数 IL-6(pg/ml)治疗前 治疗3 周后试验组 30 157.57±12.02 107.93±5.04a对照组 30 159.40±13.43 121.53±5.42a t 0.557 10.062 P 0.579 <0.001

2.2 疼痛程度与睡眠质量

治疗前,两组VAS 评分及PSQ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束时,两组VAS 评分及PSQI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及随访结束时VAS 与PSQI 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及随访结束时VAS 与PSQI 评分比较(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VAS 为视觉模拟评分法,PSQI 为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组别 例数 VAS 评分 PSQI 评分治疗前 随访结束时 治疗前 随访结束时试验组 30 7.93±0.69 2.88±0.54a 15.57±1.10 6.43±1.14a对照组 30 8.03±0.72 3.43±0.63a 15.43±1.14 7.53±1.46a t 0.549 3.851 0.461 3.264 P 0.585 <0.001 0.646 <0.001

2.3 并发症与复发率

两组随访期间均未出现穿刺部位感染、血肿、出血及气胸等并发症;试验组有1 例复发,复发率为3.45%;对照组有3 例复发,复发率为11.11%;试验组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2,P=0.553)。

3 讨论

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患者往往伴随严重的神经痛症状,且疼痛剧烈、持续时间长等,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7]。目前,脉冲射频是治疗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主要手段。标准脉冲射频的电压、温度均较低,虽可避免损伤周围神经系统,但疗效维持时间较短,无法取得较好的镇痛效果,且短时间内容易复发。因此,需寻求其他脉冲射频方案,以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

炎性反应伴随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整个病程,其中,TNF-α 与IL-6 对脊髓兴奋性突触的传递具有促进作用,对脊髓抑制性突触的传递具有抑制作用,从而诱发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后神经痛[5]。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3 周后,试验组血清TNF-α、IL-6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高电压脉冲射频治疗可有效降低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机体中炎症因子水平,减轻其机体炎性反应。其原因为,高电压脉冲射频可提供适度的热量,促进患者毛细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速度,从而改善其机体内的供氧情况;同时,高电压脉冲射频产生的热量可促使致炎物质排出,减少炎症因子生成;另外,适度的热量能够提高细胞吞噬能力,增加抗体,抑制炎症因子生成,从而减轻机体炎性反应[8]。

本研究结果显示,随访结束时,试验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高电压脉冲射频治疗可减轻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疼痛程度。其原因为,脉冲射频电磁场会对离子通道的功能产生影响,改变离子流,对C 纤维兴奋性的传输起到抑制作用,从而阻断神经痛觉传输[9];同时,磁场可对电解质离子产生作用力,使电解质离子的移动速度加快,神经元细胞膜的结构因此而发生变化,从而改善神经元功能,达到镇痛的效果[10];高电压脉冲射频的电压可高达100 V,产生高强度电流,从而增强电场强度,保证电场能量充足,弥补标准脉冲射频治疗持续时间短的缺陷。

本研究结果显示,随访结束时,试验组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高电压脉冲射频治疗可显著提升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睡眠质量。其原因为,高电压脉冲射频治疗通过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延长其深度睡眠时间,减少觉醒时间,从而提高睡眠质量。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均未出现穿刺部位感染、血肿、出血、气胸等并发症,试验组疾病复发率略低于对照组,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原因为,脉冲射频治疗属于微创手术,且在CT 引导下进行,能对穿刺部位进行精准定位,从而较大程度避免并发症发生;此外,高电压脉冲射频能将温度保持在42 ℃以下,不会对神经产生损伤,且高电压脉冲射频的治疗效果持续时间更长、更佳,从而降低疾病复发率。

综上所述,高电压脉冲射频治疗糖尿病合并胸腹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减轻疼痛,提高睡眠质量,且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与疾病复发率均较低。

猜你喜欢
神经痛带状疱疹射频
带状疱疹诊治释疑
5G OTA射频测试系统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验案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治疗眶上神经痛首选针刺
关于射频前端芯片研发与管理模式的思考
警惕带状疱疹潜伏恶性肿瘤
老年带状疱疹药物治疗的对比观察
ALLESS转动天线射频旋转维护与改造
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