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患者脱机失败的影响因素

2023-07-12 07:30聂璐曾月凤余琪
医疗装备 2023年12期
关键词:失败率脱机入院

聂璐,曾月凤,余琪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江西南昌 330006)

重症肺炎作为呼吸内科多发疾病,多在心肺疾病基础上由特殊病原菌感染导致。该病具有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等特点。目前,临床多采用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患者,以改善患者的氧合情况,维持肺通气功能,预防脏器、组织缺氧,保障患者生命安全[1]。但长期机械通气治疗会造成呼吸依赖,导致脱机失败,增加再次机械通气风险。相关调查显示,脱机失败患者再次插管会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风险,且患者病死率高达20%~50%[2]。但目前临床尚未明确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患者脱机失败的影响因素。基于此,本研究分析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患者脱机失败的影响因素,旨在为临床治疗采取预防性措施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2020 年1 月至2022 年3 月于我院行机械通气治疗的79例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符合重症肺炎诊断标准[3];行机械通气治疗,且通气时间≥48 h;住院时间≥28 d;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插管后行气管切开;长期意识障碍;脱机前病死;合并严重心血管、脑血管疾病;合并肺癌、胃癌等恶性肿瘤;合并结核、肝炎等传染性疾病;既往行肺切除术;膈肌功能障碍。

1.2 方法

1.2.1 脱机情况评估

患者符合以下标准后进行试脱机:(1)原发病控制或病情稳定;(2)神志清楚,肺部感染控制,无痰或少痰;(3)氧合指数>200 mmHg;(4)呼气末正压≤5 cmH2O;(5)吸入氧浓度分数≤40%;(6)动脉血pH ≥7.25;(7)血流动力学稳定[4]。脱机后48 h需再次机械通气即为脱机失败。

1.2.2 一般资料调查

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男、女)、年龄、体质量指数、合并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入院时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量表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 Ⅱ)[5]评分[该量表包括急性生理、年龄、慢性健康3 个方面,总分71 分,评分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本研究将患者按照<15 分、≥15 分统计]、通气时间(<7 d、≥7 d)、合并脓毒症休克(是、否)、合并低氧血症(动脉血氧分压<83 mmHg)(是、否)、心理状况[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6]评估,该量表包括焦虑、抑郁2 个方面,总分21 分,评分≤7 分为心理状况良好,>7 分为较差],以及入院时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C 反应蛋白水平。

1.3 观察指标

根据脱机情况将患者分为失败组和成功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患者脱机失败的影响因素。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患者脱机情况

79 例患者中19 例脱机失败,60 例脱机成功。

2.2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合并基础疾病、合并脓毒症休克及入院时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C 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入院时APACHE Ⅱ评分、通气时间、合并低氧血症、心理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3 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患者脱机失败的影响因素分析

将表1 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赋值情况见表2),脱机情况作为因变量(失败=0,成功=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APACHE Ⅱ评分≥15 分、通气时间≥7 d、合并低氧血症、心理状况较差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患者脱机失败的危险因素(OR>1,P<0.05),见表3。

表2 自变量赋值说明

表3 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患者脱机失败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机械通气作为重症肺炎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案之一,具有较好的疗效。但长期机械通气会导致患者病情反复,且会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因而一旦患者符合脱机标准,需早期脱机,以恢复自主呼吸功能。相关报道指出,部分重症肺炎患者的呼吸依赖性较强,会出现脱机失败,且失败率达10%~25%[7]。本研究结果显示,79 例患者中19 例脱机失败,失败率为24.05%,与上述报道结果相似。

本研究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APACHE Ⅱ评分≥15 分、通气时间≥7 d、合并低氧血症、心理状况较差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患者脱机失败的危险因素(OR>1,P<0.05)。原因分析如下。(1)APACHE Ⅱ评分可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评分越高,患者病情越严重,对机械通气的依赖性越强,脱机失败风险越高[8];对此建议,脱机前应综合评价患者的机体情况,尤其重视动态评估APACHE Ⅱ评分,待评分降低后再行脱机,以降低脱机失败率。(2)长期机械通气治疗可能引发肺间质气肿,并降低呼吸道黏膜纤毛清除能力和气道防御能力,从而增加细菌感染风险,进一步损伤肺功能,导致脱机失败;对此建议,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早期行自主呼吸试验,以降低脱机失败率。(3)合并低氧血症的患者,其脏器及组织长时间缺氧,会降低心肺功能,影响药物代谢速度,且会降低机体缺氧耐受力,脱机后极易出现支气管痉挛,进而导致脱机失败[9];对此建议,应在脱机前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并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确保各项生命体征符合脱机标准后再行脱机,以降低脱机失败率。(4)由于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实行封闭管理,加之对疾病的恐惧感强,患者可能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影响自主呼吸能力,并促进儿茶酚胺、肾上腺素等物质的释放,引发强烈的应激反应,从而导致脱机失败[10];对此建议,应重视患者的心理状况,多予鼓励、安慰,以减轻其不良情绪,降低脱机失败率。

综上所述,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患者脱机失败风险较高,可能受入院时APACHE Ⅱ评分、通气时间、合并低氧血症、心理状况的影响。

猜你喜欢
失败率脱机入院
住院医师入院教育实践与效果探索
浅快呼吸指数相关指标预测脱机结局的价值分析
种植体早期失败的相关因素分析
失败率33%
改良程序化脱机在老年患者呼吸机撤离中的应用
失败率33%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在机械通气患者脱机过程中的意义※
作文门诊室
两种不同脱机方法在ICU老年机械通气患者拔管中的应用
作文门诊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