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治疗仪联合综合护理在卵巢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2023-07-12 07:30钟星星
医疗装备 2023年12期
关键词:治疗仪气压卵巢癌

钟星星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福建福州 350001)

卵巢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报道,卵巢癌患者占全球女性癌症病例的3.4%,2016 年我国卵巢癌患病人数15 115 例,病死率47.91%,发病高峰年龄段为55~65 岁,提示该疾病呈年轻化发展趋势[1]。目前,临床主要采用腹腔手术、化疗等手段治疗卵巢癌。其中,腹腔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案,可预防病灶扩散或转移,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对预后改善具有促进作用;但腹腔手术会增加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发生风险。有研究报道,卵巢癌术后患者下肢DVT 的发生率高达31.5%,可危及其生命安全,而下肢DVT 的发生主要与患者体力活动少、血液高凝状态等多种因素有关[2]。有文献报道,综合护理对卵巢癌术后患者的下肢DVT 具有一定预防作用,可通过协助患者术后早期活动,加快血液流动,促进肢体血液循环改善,达到预防下肢DVT 的目的[3];但部分患者因术后疼痛、体质差等因素的限制,无法尽早下床活动,故护理干预效果不理想,还需配合其他干预手段增强血栓预防作用。物理干预不受患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可以帮助其改善血液高凝状态。气压治疗仪是一种改善肢体血液循环的物理仪器,可通过不断充气、放气刺激和按摩肢体肌肉,进而发挥预防肌肉萎缩、加速血液循环、避免血液凝集的作用,适用于术后无法开展大幅度动作的患者,弥补护理干预的不足[4]。基于此,本研究将气压治疗仪联合综合护理应用于卵巢癌术后患者中,分析其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4 月至2022 年5 月我院收治的87 例卵巢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号单双数分为对照组(44 例)与观察组(43 例)。对照组年龄34~68 岁,平均(45.63±6.83)岁;体质量指数19~30 kg/m2,平均(25.68±2.82)kg/m2;病程8 个月至4 年,平均(2.15±0.84)年。观察组年龄31~64 岁,平均(45.92±6.71)岁;体质量指数19~29 kg/m2,平均(25.25±2.79)kg/m2;病程8 个月至4 年,平均(2.36±0.88)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符合《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指南(第四版)》[5]中卵巢癌的诊断标准;具有正常交流能力;自愿接受择期卵巢切除术;术后有条件接受随访。排除标准:合并其他恶性肿瘤;凝血功能障碍;心、肾、肝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精神疾病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综合护理。(1)健康教育:护士主动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并介绍病房设施、医疗团队和医疗水平,耐心解释手术目的、作用、流程及并发症,重点讲解术后下肢DVT 的发生原因和危害;详细说明术后下肢DVT 的预防措施和注意事项,将预防干预内容制作成图文小手册,便于患者随时了解和学习,以提高其依从性。(2)心理疏导:术后,询问患者生理、心理上的感受,鼓励其倾诉内心想法,耐心倾听,并给予理解和安抚,同时列举治疗成功的病例,帮助其建立治疗信心,使其积极、乐观地面对疾病和治疗结果;指导患者通过冥想、呼吸调节等方式进行自我情绪调节,放松身心,缓解术后不适引起的不良情绪。(3)下肢DVT 预防:调查患者是否存在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遵医嘱给予对症治疗,并密切检测其血压、血糖、血脂水平;术后第1 天,协助患者抬高下肢30°,并穿戴弹力袜,用拿捏手法按摩患者下肢肌肉,30 min/次,3 次/d,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活动,密切观察下肢皮肤颜色、肿胀程度;术后2~3 d,待患者切口无活动性出血、生命体征稳定后,协助其进行肢体运动训练,鼓励其尽早下床活动。(4)术后并发症护理:术后,护士密切观察手术切口,按照无菌操作原则,及时更换敷料,记录切口渗液、渗血情况,定时清洁、消毒切口周围皮肤,并保持干燥;对存在水电解质紊乱的患者,及时补液,补充钾元素,并指导其营养饮食,多饮水;对存在阴道瘘的患者,给予高锰酸钾坐浴,20 min/次,2 次/d,直至症状消失,并告知患者日常注意清洁外阴,保持外阴干燥。(5)生活干预:定期清洁、消毒病房,更换被单、被套、枕套,告知患者尽量保持身心愉悦,适当进行有氧运动,规律作息,远离电离辐射、空气污染等环境。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北京龙马负图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空气压力治疗仪(型号:IPC400A)干预:干预前向患者解释气压治疗仪的干预过程、感受和时间;干预时,将套筒套于患者大腿、小腿上,妥善固定后,设定输出功率为35 W,压力为40~100 mmHg(1 mmHg =0.133 kPa),充 气时间为11 s,放气时间为45 s,开机后依次按压大腿、膝关节、小腿、足部,20 min/次,2 次/d。

两组均干预1 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股深静脉平均血流速度、凝血功能指标、下肢肿胀程度、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风险评分及下肢DVT 发生率。(1)股深静脉平均血流速度:采用迈瑞医疗器械公司的DC—N3S 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测。(2)凝血功能指标:采集空腹静脉血3 ml,以上海普利生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C2000-A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血清纤维蛋白、D-二聚体水平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3)下肢肿胀程度:轻度,皮肤轻微肿胀,皮温正常,纹理清晰;中度,皮肤肿胀,皮温较高,大面积纹理消失;重度,皮肤肿胀明显,表皮发亮、存在水泡,皮温增高。(4)VTE 风险评分:采用VTE 风险评估量表进行评估,该量表包括年龄、既往史、治疗因素、临床诊断、遗传、实验室检查、手术相关等内容,总分70 分,评分越高表示VTE 风险越高[6]。(5)下肢DVT 发生率:下肢肿痛明显或小腿存在明显压痛症状、下肢皮肤呈现暗红色、直腿伸踝试验阳性即可诊断为下肢DVT。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股深静脉平均血流速度、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干预前,两组股深静脉平均血流速度、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股深静脉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血清纤维蛋白、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股深静脉平均血流速度、凝血功能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股深静脉平均血流速度、凝血功能指标比较(±s)

股深静脉平均血流速(cm/s)组别 例数纤维蛋白(g/L)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44 12.68±2.52 14.83±1.46 5.89±1.48 4.36±1.37观察组 43 12.75±2.39 15.85±1.52 5.82±3.57 3.44±1.53 t 0.133 3.192 0.120 2.956 P 0.895 0.002 0.905 0.004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s)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44 8.63±2.45 5.13±2.15 26.45±5.26 29.46±4.96观察组 43 8.81±2.34 3.85±1.67 26.33±5.41 32.22±4.69 t 0.350 3.096 0.105 2.666 P 0.727 0.003 0.917 0.009组别 例数D-二聚体(µg/ml)

2.2 两组下肢肿胀程度比较

干预前,两组下肢肿胀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下肢肿胀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下肢肿胀程度比较(例)

2.3 两组VTE 风险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VTE 风险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VTE 风险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VTE 风险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VTE 风险评分比较(分,±s)

注:VTE 为静脉血栓栓塞症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 t P对照组 44 28.73±6.85 26.01±5.18 2.101 0.039观察组 43 28.19±6.88 23.58±4.68 3.633 0.001 t 0.367 2.294 P 0.715 0.024

2.4 两组下肢DVT 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下肢DVT 发生率为6.98%(3/43),低于对照组的25.00%(11/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2,P=0.022)。

3 讨论

目前,卵巢癌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被明确,该病早期症状不显著,部分患者出现月经失调、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当并发破裂、感染时,会出现明显的下腹部疼痛症状[7]。临床主要采用手术治疗该病患者,同时配合免疫治疗、化疗、放射治疗等手段,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但手术治疗的并发症较多,其中下肢DVT 是常见术后并发症之一。下肢DVT 的发生机制如下:肿瘤机械性压迫导致血液瘀滞,同时手术创伤会引起血管内皮损伤,导致血小板聚集,造成血液流动缓慢、浓缩,最终引起DVT[8]。术后下肢DVT 会提高休克、致残的发生率,甚至造成患者死亡。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护理措施预防下肢DVT,但常规护理以医师医嘱为中心,护士干预处于被动状态,无法及时发现和预防术后下肢DVT 的发生。因此,还需采取有效的护理手段提高干预效果。综合护理是一种以护理程序为核心的护理模式,通过将护理措施系统化,使护士职责、护理计划、护理质量控制等方面环环相扣,整体协调,可有效激发护士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弥补常规护理的不足。综合护理中的肢体按摩、肢体运动指导等措施,可以促进肢体血液循环,避免血液瘀滞而形成血栓;但受到人力资源、患者身体素质、疼痛等因素的限制,单纯采用综合护理难以有效降低下肢DVT 发生率。

吕莹[9]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实施气压治疗仪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有效预防了术后下肢DVT的发生。气压治疗仪是一种物理治疗仪器,又称为四肢循环仪、循环压力治疗仪,具有安全、成本低廉、治疗舒适、适应证广等优点。该仪器通过利用多腔气囊反复充放气,对肢体和组织形成循环压力,能加速肢体组织液回流,促进血液流动,避免血液瘀滞。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将气压治疗仪联合综合护理应用于卵巢癌术后患者的干预中,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股深静脉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血清纤维蛋白、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原因如下:综合护理通过术后定时抬高肢体和按摩下肢,同时指导患者进行肢体运动训练,能增强肌肉收缩力和血管弹性,促进血液流动;气压治疗仪可以对肢体近端、远端进行有序、均匀挤压,使肢体按摩效果得到加强,有效扩张血管,加速肢体血液回流,提高股静脉血流速度,改善血流动力学[10-11];此外,气压治疗仪可加速血液循环,增加血液中的含氧量,有利于血管内皮细胞修复,减少纤维蛋白、D-二聚体的产生,有助于改善凝血功能紊乱[12]。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下肢肿胀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原因如下:气压治疗仪通过改善下肢微循环,加速淋巴、血液流动,进而促进血液中代谢废弃物、致痛因子、炎症因子的吸收,达到消除肢体水肿、缓解肢体肿胀的目的[13]。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VTE 风险评分、下肢DVT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原因如下:气压治疗仪联合综合护理可充分发挥基础预防、药物预防、物理预防的作用,全面改善静脉血流速度,减少血液中凝血因子聚集,避免静脉血栓的形成,从而有效降低VTE 风险并预防下肢DVT 的发生。

综上所述,气压治疗仪联合综合护理可有效提高卵巢癌术后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改善凝血功能指标,并可降低VTE 风险和下肢DVT 发生率。

猜你喜欢
治疗仪气压卵巢癌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看不见的气压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卵巢癌:被遗忘的女性“沉默杀手”
压力容器气压端盖注射模设计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Wnt3 a和TCF4在人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microRNA与卵巢癌转移的研究进展
电渗—堆载联合气压劈烈的室内模型试验
一种基于MSP430的半导体激光治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