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而再仕的张养浩

2023-07-13 16:40李晓巧
廉政瞭望·下半月 2023年6期
关键词:御史台赈灾散曲

李晓巧

在不到一百年的元朝历史上,张养浩不仅是散曲巨匠,而且品德、学识和能力兼优,是元代不可多得的学者型官员。

张养浩 “幼有行义”,且“读书不辍”。因其才学,张养浩屡受慧眼识珠之人推荐,他最重要的“伯乐”是平章政事(宰相)不忽木。不忽木重视儒学,一生清正廉洁,他意识到御史台中勇于谏诤的力量薄弱,便推荐张养浩成为御史台令史。张养浩没有辜负不忽木的期望,他在御史台期间忠贞公允,直言不讳,对宰相也敢指陈其错。一次,不忽木去到张养浩家中,“四顾壁立”,感叹道:“此真台掾也!”

至大元年(1308年),张养浩被拜为监察御史。在任监察御史期间,他与搭档郭思贞互相配合,“凡朝廷利疚,得诸见闻者,靡不言之”。最为人称道,也最为当权者不容的是,张养浩针对朝中弊病,慷慨激昂地写下万余字的上书,历数时政“十害”。一场针对张养浩的迫害随之展开,最终他迫于形势,离开京城。

元英宗即位后,擢拔张养浩参议中书省事,参决军国重事。尽管位高权重,他依然秉持任监察御史时的操守和风格。后来,他以父亲年迈需要照顾为由,辞官归里,七次拒绝朝廷的征召。

天历二年(1329年)正月,陕西大旱,朝廷再次特请张养浩出任陕西行台中丞主持赈灾。听闻百姓罹于水火之中,张养浩一接任命,立即登车向陕西进发。离家赴任之前,他将自家财产都分给了附近的穷人。

赴任陕西的路上,张养浩“遇饿者则赈之,(遇)死者则葬之”,路过华山,特地到西岳庙去祈雨,为民吁请,“泣拜不能起”,并先后作《西华岳庙雨文》《西华岳庙催雨文》,恳请上天降雨。以现在目光看来,此举似为不经,但在当时而言,这是一个诚心为民的官员的至诚至敬之举。

不久后,陕西境内“大雨如注,水三尺乃至,禾黍自生”,百姓大喜,认定是“好官人”张养浩感动了上苍。

其实,张养浩赈灾很有方法。在陕西赈灾时,他充分认识到金融稳定的重要性,此外还采用一些有效措施稳定粮食市场、筹集赈灾粮食。张养浩命官吏查清富户家存粮多少,按照一定的比例,要求其卖出粮食;向朝廷上奏章,请求实行纳粮补官的法令,以纾解当时严酷粮荒。即便这样,灾情依然造成大批贫民死亡。听到民间有人为了奉养母亲而杀死自己儿子的事,张养浩为此大哭,“出私钱以济之”。

在陕西赈灾四个月,张养浩白天出外巡查救济灾民,晚上向上天祈祷,忧累成疾,病逝任上,享年60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元廷下诏追封张养浩为滨国公,赐第一等谥号“文忠”。

在从政为官的同时,张养浩还总结经验撰写《为政忠告》,阐述他的为官思想。《为政忠告》分成三大部分,其中《牧民忠告》作于张养浩任堂邑县尹之时,提出地方官应“省己”“劝农”“戒贪”等。《风宪忠告》作于他任监察御史之时,《庙堂忠告》作于任朝廷高级官员时。这三个“忠告”分别针对地方官员、监察官员和朝廷高级官员,就其居官经验,剀切指陈,很有指导性,当时很多官吏“家藏一书,遵而行之”。

张养浩51岁时毅然离开官场,此后八年间,他广泛接触社会基层,与故人和文人士子们交游切磋,创作出了很多写景抒情、咏史纪游和富有乡村气息的散曲,也有反映现实政治、民生疾苦方面的诗歌,是其文学作品的多产期,奠定了他在有元一代文学史上的巨匠地位。

“三四株溪边杏桃,一两处墙里秋千。隐隐的如闻管弦,却原来是流水溅溅。”“游人马上袅金鞭,野老田间话丰年。山川,都来杖履边,早子称了闲居愿。”在他的笔下,乡居生活朴素宁静、活泼可爱。值得深味的是,屈原的形象常常出现在他的散曲中,可见,张养浩即便身在“江湖之远”,也不忘忧国忧民。

孟子曰:“我善養吾浩然之气。”“养浩”之名或许出自这里。“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张养浩的这两句散曲,仿佛勾画了他的道德文章和政事操守一样,让人回味无穷。

猜你喜欢
御史台赈灾散曲
学习民歌 拓展散曲创作之路
两汉的“兰台”与“御史台”
新时代呼唤新散曲
散曲创作刍议
权力制约视角下的宋代司法运行机制
读散曲说散曲——《中华诗词》散曲栏目《曲苑新枝》琐议
论我国检察院的角色定位、具体权能及其尴尬
清末民初直隶商会的乡村赈灾活动述略(1903-1928年)
硅宝科技:举行雅安地震赈灾募捐仪式
银行赈灾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