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语文教学的一些经验

2023-07-13 09:29金琼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 2023年5期
关键词:展板利用信息技术

金琼

在互联网大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年轻人,其获取知识的途径和速度与上一辈人相比有明显的不同。改变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积极地转变教学方式,合理“利用具有交互功能的网络学习空间,创设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语文课堂”。下面,笔者就分享一下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语文教学的一些经验。

一、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信息时代,我们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是非常丰富的,除了传统的纸质资源外,还有大量的视频、音频、图片等资源。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利用信息技术展示这些资源,引导他们自主学习。

新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都是古诗词。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扮演者鲍国安朗诵《短歌行》的视频和“诗中国”节目中陈铎朗读《归园田居·其一》的视频。在这两个视频中,无论是朗诵者的表现还是场景的设置,都极具震撼力,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除了使用网络上现有的资源外,教师还要根据教学内容积极地开发新的教学资源。

比如,在讲解《五代史伶官传序》之前,我们可以将该文中的重点字词整理出来,制作成一个15分钟的小视频,之后在教学的过程中播放,供学生自主学习。

当然,针对每个单元中不同的课文,我们还可以准备不同的学习素材,并利用信息技术发送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

以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二单元的课文为例。

第一单元的课文以“传承革命精神”为主题。

教师准备的素材指向的都是整个单元,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百年风华,盛世如愿》《永远的长征》等视频能在激发学生情感的同时让他们对那段历史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有声剧《百家争鸣·天下纵横》形式新颖,重点突出,富有启发性,能帮助他们巩固已学知识。

二、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大胆探究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立足教材,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大胆探究,培养其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解《五代史伶官传序》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展示《逻辑的力量》中与逻辑相关的知识,并通过提问来引导他们质疑、探究。

通过学习《逻辑的力量》中的相关知识,学生掌握了评估一个论证过程是否合理的方法。比如,可以采用“设置假想敌”的方法(逆向思考,推导出某种观点不正确,以此来证明另一种观点是正确的)来评估一个论证过程是否合理。

此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

如果让你用“设置假想敌”的方法对《伶官传序》的论证思路进行评估,你会怎么做?

学生在评估的过程中思考了以下问题:

(一)一个王朝的盛与衰一定与人有关吗?还有没有其他的影响因素?

(二)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忧劳兴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这方面的论据充足吗?

(三)后唐庄宗李存勖是如何逸豫而亡的?作者在文章中是如何论述的?

(四)僅用后唐庄宗李存勖的事例论证“盛衰之理在于人事”,论据充分吗?

经过思考,他们发现“盛衰”不单单取决于“人事”,还可能受到天灾的影响。比如,有的学生提到:“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楼兰王国在一夜之间消失了。作者仅用后唐庄宗李存勖的事例来证明‘盛衰之理在于人事是不够的,还需补充‘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方面的事例,如唐太宗、南唐后主等人的例子。”

又如,在引导学生比较阅读《谏逐客书》和《与妻书》时,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设计一个空白的电子展板,要求他们阅读课文,将空白的电子展板填充完整。

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任务,教师可以提出问题:

阅读了两篇文章,你心目中的李斯和林觉民分别是什么样的人?请为你心目中的李斯和林觉民选图配文或制图配文,制作电子展板。

学生可分组完成任务:

(一)《谏逐客书》组的学生和《与妻书》组的学生分别分析李斯和林觉民的特点;

(二)在网络上检索与李斯和林觉民的相关图片,也可以利用网络软件自行绘制图片;

(三)组内商量选定最能集中反映人物特点的图片,将其放到展板上;

(四)挑选展板的背景,合力制作电子展板,并评选打分。

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探究人物形象的特点并制作展板,既可以培养他们的信息收集能力和写作能力,又可以让他们在配图、绘图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现实生活中制作展板既耗时又耗力(包括人力和物力);利用信息技术就可以避免这些问题,真正发挥出学生的长处,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三、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中提到,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觉分析和反思自己的语文实践活动经验,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增强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能会因为教学内容多、时间紧等问题,无法将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就更别提引导他们“自觉分析和反思”了。

于是,我尝试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建交流的平台。在网络上,他们可以发送文字、图片、音频,还可以进行视频交流。每一名学生都可以轻松地交流。

当然,我们的目标是利用网络平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

在网络平台上,我们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课后作业。

例如,在讲解了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的四首诗后,我在网络平台上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作业:

创建“班级公众号”,开展音频评比活动。(时间:在一周内完成)

从所学的四首外国诗中任选一首,录制音频,并附上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或介绍自己朗读这首诗的原因,之后将音频上传到“班级公众号”平台,由同学、老师点赞、点评。诗歌展组委会将根据点赞数及评委的意见评选优秀作品。

评价表:

作业分析:学生要充分理解文本,并在朗诵时使用一定的朗读技巧,最后将作品上传到网络平台。

学生、老师在网上点赞、评价,最后给出分数,决定名次。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读诗的积极性,引导他们深入地品读文本,感受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欣赏诗歌的美。

教师利用公众号可以给喜欢朗诵诗歌的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除了班级内的学生可以收听之外,网络上的陌生人也可以收听。这也会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时候更加认真、仔细。

又如,在讲解了《玩偶之家》后,我们可以为学生布置这样的作业:

“娜拉”在“微信朋友圈”中发送了一条她出走的消息。请你以她的好友、家人等身份,给她留言。(可阅读鲁迅的《娜拉走后怎样》,然后尝试结合《谏逐客书》中的劝说方法给娜拉留言)

让学生在“微信朋友圈”里留言,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拓宽他们的思路,培养其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

总之,信息技术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改变着我们的教育,谁也无法忽视它的力量。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让技术为我所用”,带领学生在语文的世界里自由飞翔。

本文系安徽省合肥市信息化教育课题“智慧课堂下的高中语文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编号: HDJ21036)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展板利用信息技术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折腾的展板:“黄金位置”需预约
折腾的展板:“黄金位置”需预约
用旧展板制作牵引模型滑翔机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