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保证整本书阅读教学效果的前提下减轻学生的负担

2023-07-13 09:29刘向丽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 2023年5期
关键词:贾府宝玉整本书

刘向丽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是新教材中的第一个学习任务群,强调学生除了要阅读单篇的文章,还要阅读整本书。学生的阅读量增加了,学习任务也会变重。这给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带来了新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怎么做才能既保证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效果,又尽量减轻学生的负担呢?接下来,笔者就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在不改变阅读量的情况下少布置阅读任务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群要求学生阅读整本书。让他们完整地阅读作品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初衷。如果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只让他们阅读单篇文章或整本书中的部分章节,就违背了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初衷。不能完整、系统地阅读整本书,他们也难以从整体上理解作品的内涵,探究作品的艺术特色。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无法帮助学生减轻压力了。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少布置一些阅读任务,让他们用最少的时间收到最好的阅读效果。这就需要教师精心地设计阅读任务,尽量避免设计重复的、无意义的任务。

以《红楼梦》为例。在备课的时候,我原本设计了如下的任务:

请你以小组为单位,以纪检委的身份调查贾府资金流动的情况,从外务和内务两方面入手,用表格的形式呈现一份财务报告。表格中需要有利润、债务、现金流量等内容。

具体要求如下:

(一)从“大观园修建”“元妃省亲”“清虚观打醮”“秦可卿丧礼”四事入手,研究贾府的支出状况。

(二)阅读《红楼梦》的第24回,从“贾芸求得种树的差事”一事中探究贾府的资金消耗问题。

(三)探究《红楼梦》中屡次提及的迟发月钱背后的隐情。

(四)阅读《红楼梦》的第53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第72回“王熙凤恃强羞说病来旺妇倚势霸成亲”(其中有太监索要银子的情节)、第77回“俏丫鬟抱屈夭风流美优伶斩情归水月”(其中有王夫人找人参的情节)等相关章节,了解两府入不敷出的具体情况和原因。

设计这些学习任务,是想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红楼梦》整本书,了解贾府资金流动的情况,并用表格的形式呈现一份财务报告,探究贾府由盛至衰的原因。但是,其中涉及的章节太多,内容也过于零散,任务指向不够清晰,导致学生难以完成这些任务。比如,从“大观园修建”“元妃省亲”“清虚观打醮”“秦可卿丧礼”四事入手,研究贾府的支出状况。这里已经告诉学生贾府的重大开支项目,他们还需要研究什么呢?完成任务的标准又是什么?是只需要阅读与这四件事相关的章节,了解贾府的资金状况,还是需要列出具体的数据?另外,要求学生“用表格的形式呈现一份财务报告。表格中需要有利润、债务、现金流量等内容”。其中涉及的信息比较多,学生很难用表格将其清晰地呈现出来。

考虑到这些问题,我对学习任务作了相应的修改:

請你以小组为单位,以贾府会计的身份,了解贾府的收支情况,并填写下面的表格。

这个表格清晰明了,能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呈现学生的阅读成果。他们只需阅读整本书,对相关的情节稍加梳理便可列出许多收支项目。教师在教学中再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引导其结合“大观园修建”“元妃省亲”“清虚观打醮”“秦可卿丧礼”“贾芸种树”以及第53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第72回“王熙凤恃强羞说病来旺妇倚势霸成亲”(其中有太监索要银子的情节)、第77回“俏丫鬟抱屈夭风流美优伶斩情归水月”(其中有王夫人找人参的情节)等相关章节,探究作者设计这些情节的意图,了解贾府入不敷出的经济状况,探究贾府由盛而衰的原因。

这样一来,任务变少了,阅读量却没有减少,阅读效果也没有降低。

二、可适当减少讲授的时间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在“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教学提示中明确提出:“阅读整本书,应以学生利用课内外时间自主阅读、撰写笔记、交流讨论为主,不能用教师的讲解代替或限制学生的阅读与思考。”因此,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是可以适当减少讲授的时间的,但是绝不能省略对情境的创设。因为创设教学情境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关联文本和生活并运用作品中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

例如,学生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理解障碍,我们就可以创设指向内容梳理和主题理解的情境;学生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不懂如何阅读的问题,我们就可以创设指向阅读方法的情境。

(一)设指向内容梳理和主题理解的情境,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让他们通过梳理作品的内容来理解作品的思想,探究作品的主题。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提供脂砚斋点评《红楼梦》的一些范例,要求学生模仿范例对《论语》中的某些章节进行批注。

(二)创设指向阅读方法的情境,意在引导学生掌握阅读和鉴赏作品的方法。例如,在讲解《红楼梦》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掌握鉴赏小说的方法,我们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

1.晴雯撕扇后,如果贾宝玉要写一篇日记,反思事情的始末,他会怎样写?请结合《红楼梦》第三十回至三十二回的内容,帮他梳理一下。

2.如果你是小记者,需要就晴雯撕扇这一情节对作者进行采访,请围绕这个情节的布局、设计意图等设计访谈要提的问题,并对作者的回答作一些设想。

要撰写宝玉的反思日记,学生就需理清晴雯撕扇的前因后果。例如:与黛玉闹口角(宝玉的情绪开始低落)——奚落宝钗受讽(宝玉的情绪更加低落)——调笑金钏,王夫人大怒(宝玉的情绪更加低落)——淋雨被堵门(宝玉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误踢袭人(宝玉低落情绪再深)——端阳节宝钗冷淡、黛玉误会、王夫人不理(宝玉情绪低落)——晴雯坠扇(宝玉情绪低落并开始发脾气)——晴雯遭责,冷言讽刺(宝玉的情绪爆发)——晴雯撕扇,公子欢笑(宝玉的心情转好)。在梳理情节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宝玉的情绪变化就是贯穿故事始终的线索。在设计问题和设想作者答案的过程中,他们也会发现,修改其中的某些情节就不会有晴雯撕扇这一高潮了,每一个情节哪怕是一件看似不经意的小事都是作者谋篇布局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需要注意的是,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想要创设情境,也需注意一些要点。比如,创设的情节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创设的情境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年龄和“口味”,创设的情境必须与文本密切相关……

总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在不影响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的前提下采取相应的措施,为学生减轻负担和压力,让他们更加开心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

猜你喜欢
贾府宝玉整本书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宝玉不喜欢的男生
论宝玉之泪
宝玉受笞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宝玉问路
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谈小说教学方法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