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队员政治社会化教育的现实问题及路径选择

2023-07-13 09:27叶海路程东亚
基础教育研究 2023年5期
关键词:政治社会化实证研究少先队员

叶海路 程东亚

【摘 要】少先队员时期是政治人格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坚持少先队员政治社会化教育的正确方向,对于铸牢少先队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采用少先队员政治社会化量表,从政治认知、政治情感认同、政治参与倾向三个维度对西藏拉萨市4所学校的662名少先队员进行调查与分析。针对存在问题,可采取“完善西藏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政治素质和身份认同;发挥西藏少先队队室的特色教育功能,营造政治学习氛围;重视西藏少先队员身心发展特点,实现目标方法分层教育;科学管理少先队组织,开发西藏少先队政治启蒙校本课程”等策略,全面提高西藏少先队员的政治社会化水平。

【关键词】少先队员 政治社会化 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23)05-01-05

一、问题的提出

習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1]2021年《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全面加强党对少先队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党、团、队一体化建设,聚焦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聚焦传承红色基因,聚焦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把握增强少先队员光荣感工作主线,坚持组织教育、自主教育、实践教育相统一,不断推进少先队组织创新和工作创新,团结、教育、引领广大少年儿童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时代新人。”

“所谓政治社会化,就是指社会成员学习、接受现存政治制度所肯定的政治信念、政治知识、政治情感和价值观,形成稳定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的过程。”[2]伊斯顿认为:“儿童的政治社会化过程可以被分为四个阶段:政治化、拟人化、理想化、制度化。”[3]史晓静通过对少年儿童组织政治社会化功能的研究,提出要“促使少年儿童形成一定的政治意识、公民意识,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4]。陆士桢等人认为“儿童作为一个社会化进程最为快速、最为复杂、最为丰富的一个群体,其政治社会化一般以政治认同、政治归附、政治忠诚、政治服从等带有情感性色彩的政治认知和感情培养为主要内容”[5]。

目前已有研究对少年儿童政治社会化进行了探讨,而少先队员正处于少年儿童时期,是民族的未来与希望,但是目前缺乏对这一群体政治社会化的相关实证研究。西藏关于少先队组织这一领域的工作还处于不断探索和完善的阶段,对少先队员的政治社会化可能也会产生相应的影响。鉴于此,本研究对西藏拉萨市4所学校的少先队员进行政治社会化的实证调查,分析影响少先队员政治社会化教育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行之有效的帮助西藏少先队员提高政治社会化水平的方法,也为西藏少先队工作与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工具

本研究参照了王凡编制的少先队员政治社会化问卷,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少先队员政治社会化量表。该量表共30道题目,有3个维度,分别为政治认知、政治情感认同、政治参与倾向。量表采用Likert 5点计分法,部分试题采用反向计分,得分越高,代表少先队员政治社会化水平越高。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2,说明整体数据内部一致性程度较好,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

(二)样本情况

本研究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在西藏拉萨市选取4所学校共7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在班主任和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的配合下,以班级为单位填写问卷。本次调查共发放700份问卷,回收后剔除漏题、规律性答题的问卷,获得有效问卷662份,问卷有效率为94.6%。被试平均年龄(10.72±0.92)岁,样本情况分析见表1。

(三)统计方法

通过SPSS26.0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录入和处理,并运用描述性统计、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

三、研究结果分析

(一)西藏少先队员政治社会化总体情况

通过SPSS26.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少先队员政治社会化总体得分为M=3.63,SD=0.43。“Likert 5点量表计分法一般以3、3.75和4.25为对被试得分高低进行判断的临界点,评分3以下为差,3~3.75为一般,3.75~4.25为较高,4.25以上为非常高。”[6]按照Likert 5点量表计分法高低分的判断标准,可以看出目前少先队员政治社会化处于一般水平。反映在各维度上,政治情感认同(M=4.35,SD=0.48)非常高,政治认知(M=3.37,SD=0.59)、政治参与倾向(M=3.18,SD=0.57)均为一般水平(见表2)。

(二)西藏少先队员政治社会化在年级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通过单因素ANOVA检验,对西藏少先队员政治社会化进行年级变量上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少先队员政治社会化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F=8.781,P=0.000),不同年级量表得分情况为:六年级(M=3.7205,SD=0.41186)>五年级(M=3.5992,SD=0.45888)>四年级(M=3.5456,SD=0.40862)。反映在各维度上,少先队员在政治认知(F=9.976,P=0.000)、政治情感认同(F=6.728,P=0.001)、政治参与倾向(F=3.282,P=0.038)上均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多重分析发现,六年级少先队员分别与四年级少先队员、五年级少先队员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这三个维度上,六年级少先队员得分显著高于五年级及四年级少先队员得分(见表3)。

(三)西藏少先队员政治社会化在学生职务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对西藏少先队员政治社会化进行学生职务变量上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少先队干部与少先队员的政治社会化存在显著差异(T=6.949,P=0.000),总体得分情况为少先队干部(M=3.8197,SD=0.36136)>少先队员(M=3.5628,SD=0.44171)。反映在各维度上,政治认知(T=6.030,P=0.000)、政治情感认同(T=3.200,P=0.001)、政治参与倾向(T=7.086,P=0.000)均存在显著的学生职务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分析发现,在这三个维度上,少先队干部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少先队员的得分(见表4)。

(四)西藏少先队员政治社会化在学校类型上的差异分析

通过SPSS26.0统计软件对西藏少先队员政治社会化进行学校类型变量上的差异分析。结果显示,少先队员政治社会化在学校类型方面存在显著差异(T=4.233,P=0.000),总体得分情况为城市小学(M=3.6819,SD=0.42393)>乡村小学(M=3.5314,SD=0.44492)。反映在各维度上,除了在政治情感认同(T=0.758,P=0.449>0.05)维度上不存在显著的学校类型差异,政治认知(T=2.783,P=0.006)、政治参与倾向(T=6.256,P=0.000)均存在显著的学校类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在政治认知和政治参与倾向两个维度,城市小学的少先队员得分显著高于乡村小学的得分(见表5)。

四、影响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因素分析

(一)少先队员政治社会化总体情况分析

从总体上看,西藏少先队员政治社会化处于中等水平,还有待提高。首先,少先队辅导员对队员的思想起到导向作用,其与队员的相处方式、对政治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开展活动的方法都会直接影响少先队员政治社会化的发展。目前已有的调查研究发现,西藏“学校里专业辅导员队伍缺乏,各个班级的辅导员多由班主任或者思想品德课兼任”[7],属于专人专岗的较少,这些辅导员专业化程度不够,对自己的辅导员身份定位模糊,在少先队活动开展过程中缺乏少先队员活动组织与思想教育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根据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学龄期的少先队员较难理解抽象的政治概念和政治体系,还未达到主动汲取政治文化知识的阶段,需要少先队辅导员的指导和帮助。因此少先队辅导员的政治专业素质与关怀亲和程度会对组织中少先队员的政治社会化产生深刻的影响。其次,少先队队室不仅是体现少先队基本教育思想的关键领地,而且也是发挥少先队员政治社会化教育功能的重要阵地。通过对学校辅导员和少先队员的调研了解到,目前学校的少先队队室很少开展活动,主要是用于开会,大部分少先队员进入学校少先队队室的频率也很低,可见西藏部分学校的少先队队室利用率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藏少先队员的政治社会化水平。最后,少先队活动是少先队员进行政治社会化教育的特定载体。研究发现,“少先队活动开展的效果与西藏少先队员对汉语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有关”[8]。因此对于西藏的少先队员而言,汉语掌握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少先队员对少先队组织活动内容和教育内涵的理解,从而影响到其政治社会化的程度。从具体的各维度来看,西藏少先队员政治情感认同得分最高,而政治认知和政治参与倾向得分相对较低。说明西藏少先队员政治情感的发展先于政治认知的发展,并且需要借助具体的实践活动来提高少先队员的政治认知和政治参与意识。

(二)少先队员政治社会化具有年级差异性

西藏少先队员政治社会化在年级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年级越高,少先队员政治社会化水平越高。首先,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不同阶段的少先队员对政治文化和价值观等抽象概念的理解程度不一,高年级的少先队员心智更加成熟,思维方式也比低年级的少先队員更加灵活,在教育的过程中会更容易接受组织传递的政治内容和价值观。而低年级的少先队员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仍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是随着年级的增加,学生进入形式运算阶段,逐渐能以抽象逻辑思维来理解政治文化等抽象概念。其次,2021年少先队全国工作委员会印发的《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21年版)》中明确提出,少先队政治启蒙课程模块必须分年级实施,政治启蒙的内容和目标也要根据不同年级来设置。最后,研究发现,课程教材和日常教学中的政治渗透是少先队员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渠道,而由于不同年级课程与教材的内容和难易度不同,以及课程教学政治渗透的侧重点和深度不同,其政治社会化水平也存在相应的年级差异。

(三)担任少先队干部有利于培养少先队员的政治社会化

西藏少先队员政治社会化在学生是否担任职务这一维度上具有显著差异,少先队干部的政治社会化水平显著高于少先队员的政治社会化水平。一方面,根据自我决定理论,人有胜任的基本心理需要,“胜任的需要是指个体在事务活动中能够体验到自己具有一定程度的胜任力”[9],而担任少先队干部能够满足胜任的需求。这种胜任的需要能够帮助个体在组织中获得光荣感和价值感,从而形成强烈的身份认同感和组织情感认同。因此,担任少先队干部的队员会更加信赖组织传递的政治文化,也能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另一方面,担任少先队干部的队员更容易形成自我责任感,更愿意主动了解组织目标、价值观及组织文化,自觉规范自身行为,发挥榜样模范带头的作用,从而促进自身政治社会化水平的提升。

(四)城市小学的少先队员政治社会化水平表现更高

西藏少先队员政治社会化在学校类型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城市小学的少先队员在政治社会化总体水平以及分维度得分情况上均显著高于农村小学,这也与已有的研究结果一致。首先,研究发现,受学校地理位置的影响,城乡学校在少先队辅导员师资的配备上存在差距,城市小学的少先队辅导员在学历和专业素质方面往往会更好,接受过各层级的培训,更加了解少先队基本知识,政治素养相对较高。其次,“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城乡学校在少先队工作活动的重视程度不一样,因此,城乡之间少先队队员组织归属感的差距大”[10],乡村小学的少先队活动实施条件相对落后。最后,城市小学的少先队员由于经济和所处位置的优势,能够拥有更多的政治学习资源,更有机会参与校外实践和红色研学活动,能够帮助他们更加直观形象地接受政治社会化的熏陶。

五、对策与建议

(一)完善西藏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政治素质和身份认同

少先队辅导员不仅是少先队组织教育的实施者,而且还是少先队员心目中的权威和学习榜样。“提高少先队辅导员政治素质对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加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新时代少先队工作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11]目前很多少先队辅导员存在跨学科教学和身兼数职的现象,这使得少先队辅导员的身份认同感和专业化程度较低。因此需要完善西藏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专业化程度。首先,从制度上规范少先队辅导员入职的门槛和队伍选聘程序,严格按照团中央提出的少先队辅导员任职资格和岗位职责进行选拔,以确保辅导员能够明晰自己的身份,提高政治站位。其次,积极推荐少先队辅导员加入党组织,加大辅导员对西藏地方与祖国的关系史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相关知识的学习,从而培养政治标准突出、能够引领西藏少先队员实现政治社会化的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再次,支持少先队辅导员在职攻读“少先队员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鼓励在职少先队辅导员积极申报少先队专项课题,聚焦少先队员政治社会化相关研究。最后,依托少先队名师工作室、高等学校的少先队员组织和思想意识教育学科资源,建立少先队辅导员网络在线教育平台,定期进行政治素质和专业化能力培训。

(二)发挥西藏少先队队室的特色教育功能,营造政治学习氛围

“少先队队室,是少先队事业扎根在校园中的大本营,是少先队员温暖的‘家。”[12]首先,西藏少先队队室的建设应该体现西藏少先队组织的政治属性以及民族特色,例如可以在队室的主要位置摆放党和国家领导人来西藏考察的照片、给西藏少先队员的寄语,用横幅或者标语来突出民族团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容,在专门的屏幕上播放少先队光荣的历史、新旧西藏变化、西藏人民美好的幸福生活以及西藏地方与祖国关系的纪录片,通过直观感性的材料来提高少先队员的政治社会化水平。其次,可以组织全体少先队员进行队室参观活动,以中队为单位,配备大队辅导员或者少先队干部作为讲解员,介绍少先队队室每个板块的内容。也可以在队室进行仪式教育以及重要资料学习会等活动,营造良好的政治学习氛围。最后,少先队队室要经常面向全体少先队员开放,围绕“民族团结”“新旧西藏变化”“红色经典”开展特色宣讲活动,鼓励所有队员积极参加。根据少先队员的兴趣和需要开展观看有关红色文化以及民族团结的电影和征文活动,让少先队队室成为少先队员政治社会化教育的主阵地。

(三)重视西藏少先队员身心发展特点,实现目标方法分层教育

少年儿童政治社会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育目标和方法的选择上,要体现层次性和系统性。不同年级的少先队员在认知结构上具有差异性,在全童入队的背景下,要根据西藏少先队员的身心发展特点,实现目标、方法的分层教育,形成适合西藏少先队员的本土少先队活动。首先,西藏少先队员的汉语掌握水平会影响少先队员对组织历史及活动内容的理解,因此在开展活动之前,可以把相关资料翻译成藏文以便于低年级队员理解,同时根据西藏少先队员的学习习惯和认知特点,设置难易度适中且具有吸引力的政治社会化目标,并且在活动开展前由辅导员讲解如何操作。教育方法多采用直观教学法,以做中学为主,借助民族特色游戏活动开展少先队政治社会化教育活动,帮助少先队员理解抽象的政治概念和体系。其次,可以结合西藏地方的重要节日和教育基地,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政治教育活动。例如在西藏和平解放纪念日,少先队员可以观看相关影片、去西藏和平解放纪念馆参观,听老党员讲述新旧西藏的变化以及现在西藏人民美好的幸福生活。此外,也要积极利用校外活动场所开展少先队活动,可以依托西藏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基地进行参观学习,感受“老西藏精神”和“两路精神”的伟大魅力,体会西藏与祖国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铸牢民族地区少先队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后,深度发掘不同年级课程与教材中的政治教育资源,在教学中做到日常政治渗透。学科教师可以结合书本知识与时事政治热点事件在课堂中对少先队员进行思想意识教育,通过帮助少先队员理解新旧西藏发展的变化以及与祖国的关系,来提高少先队员政治社会化水平。

(四)科学管理少先队组织,开发西藏少先队政治启蒙校本课程

少先队组织的主人是少先队员,根据自我决定理论,个体有自主的需要和胜任的需要,而能否参与到组织管理和活动设计中,会影响少先隊员的自主性和政治参与倾向。此外,构建西藏少先队政治启蒙校本课程既能够帮助少先队活动课程在民族地区有效实施,也能够有针对性地帮助西藏少先队员实现政治社会化。一方面,应该建立少先队小干部轮岗制,让每个少先队员都有机会成为少先队干部,形成自我责任感,积极主动学习少先队历史、参与少先队活动,在轮岗期间也能熟悉少先队工作模式,真正参与到少先队组织管理中,满足自主的需要和胜任的需求,从而增强自我效能感。另一方面,鼓励西藏少先队员参与少先队组织政治启蒙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形成适合西藏少先队员的政治启蒙校本课程。在政治启蒙课程的设计中应该注重目标的生态性和流动性,时刻听取少先队员的建议和需求,发挥少先队员的主观能动性,不断调整课程目标。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将西藏民族特色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以民族团结、反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课程的主要内容。要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加强西藏少先队员与内地少先队员的联系,帮助西藏少先队员到其他省市学习和交流,推进开展“手拉手,心连心”等民族团结活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1-08-29(001).

[2]陆士桢.贯彻少代会精神,实现少先队的根本任务[J].辅导员,2010(7/8):62.

[3]何芳,马和民.政治社会化的政治理论:戴维·伊斯顿的政治社会化理论述评[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12):8.

[4]史晓静.少年儿童组织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及其实现[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7,33(2):111.

[5]陆士桢,王剑英.少年儿童政治社会化的内容及价值追求[J].中国德育,2012,7(4):7.

[6]邢俊利,程东亚.西藏寄宿制学校教师工作满意度实证研究[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3(2):222.

[7]邢策.西藏小学少先队活动课程的现状调查研究[D].拉萨:西藏大学,2018:34.

[8]徐田杨.拉萨市少年儿童对中国少年先锋队组织认同研究[D].拉萨:西藏大学,2021:50.

[9]尹东江.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对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的影响:自我决定理论的视角[J].青少年学刊,2019(1):34.

[10]杨佳.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的调查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20:31.

[11]齐亚静,张月.新时代少先队辅导员政治素质培训研究[J].少年儿童研究,2021(6):24.

[12]郭敏怡.标准化少先队队室建设 打造属于队员自己的“家”[J].少先队活动,2020(6):14.

猜你喜欢
政治社会化实证研究少先队员
少先队员永向前
少先队员永向前
网络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问题探论
长征时期工农红军革命政治文化传播实践的多维分析
对晚清儒学政治社会化危机的概论及思考
玉雕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实证研究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及能力分析
认知语言视角下英语词汇多义习得的实证研究
实证分析会计信息对股价的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