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氯氟吡啶酯乳油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2023-07-19 02:15杨,李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23年6期
关键词:标样吡啶分析方法

郑 杨,李 岩

(黑龙江省植检植保站,黑龙江 哈尔滨 150090)

1 前言

氯氟吡啶酯是美国陶氏益农公司开发的新型芳香基吡啶甲酸类除草剂,化学名称为4-氨基-3-氯-6-(4-氯-2-氟-3-甲氧基苯基)-5-氟吡啶-2羧酸苯甲酯,CAS:1390661-72-9[1],分子式:C20H14Cl2F2N2O3。主要用于直播稻、移栽稻及其他作物田,具有高效广谱的除草活性,能有效防除水稻田主要禾本科、阔叶及莎草科杂草,可通过叶片和根部吸收,具有使用剂量低、对环境友好和其他生物安全等特点,与其他除草剂无交互抗性,是防除抗性杂草的优选药剂[2]。

目前国内对氯氟吡啶酯制剂的液相分析方法尚未见报道。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氯氟吡啶酯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该方法操作快速、简便、准确,分离效果好,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能达到定量分析的要求,适用于农药产品含量分析。

2 试验部分

2.1 试剂和溶液 乙腈:色谱纯;水:超纯水(电阻率18.2 MΩ·cm,25℃);氯氟吡啶酯:98.62%,试样:3%氯氟吡啶酯乳油。

2.2 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1260,具有二级管阵列检测器和自动进样器,色谱工作站;色谱柱:250 mm×4.6 mm(i.d)不锈钢柱,内装Zorbax SB-C18、5 μm填充物;过滤器:滤膜孔径约0.45 um。

2.3 液相色谱操作条件 流动相:乙腈∶水=70∶30(V/V)(0~12 min);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45 nm;进样体积:5.0 μL;保留时间:氯氟吡啶酯约9.2 min。

上述液相色谱操作条件,系典型操作参数,可根据不同仪器特点,对给定的操作参数作适当调整,以期获得最佳效果。非分析物空白、标样和样品高效液相色谱图(图1~3)。

图1 非分析物空白高效液相色谱图

图2 氯氟吡啶酯标样高效液相色谱图

图3 3%氯氟吡啶乳油高效液相色谱图

2.4 测定步骤

2.4.1 标样溶液的配制 称取氯氟吡啶酯标样38.4 mg(精确至0.2 mg),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入乙腈溶解,超声10 min,恢复至室温后用乙腈稀释至刻度,摇匀,过滤备用。

2.4.2 试样溶液的配制 称取试样约1 311.5 mg(精确至0.2 mg),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入乙腈溶解,超声10 min,恢复至室温后用乙腈稀释至刻度,摇匀,过滤备用。

2.4.3 测定 在上述操作条件下,待仪器基线稳定后,连续注入数针标样溶液,待各针相对响应值变化≤1.5%时,按照标样溶液、试样溶液、试样溶液、标样溶液的顺序进样测定。

2.4.4 计算 将测得的2针试样溶液及试样溶液前后2针标样溶液中氯氟吡啶酯的峰面积值分别进行平均,试样中氯氟吡啶酯的质量分数ω,按式(1)计算:

(1)

式中:

A1—标样溶液中氯氟吡啶酯峰面积的平均值;

A2—试样溶液中氯氟吡啶酯峰面积的平均值;

m1—标样的质量,g;

m2—试样的质量,g;

P—标样中氯氟吡啶酯的质量分数,%。

3 结果分析

3.1 色谱条件的选择 通过Agilent1260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光谱数据采集功能,获得氯氟吡啶酯的紫外吸收图(图4)。从图中看到氯氟吡啶酯有3个吸收峰,分别在193、215、245 nm附近,根据样品中各成分含量及出峰时间,为减少溶剂的干扰,兼顾较大吸收波长,将检测波长定为245 nm。

图4 紫外光谱吸收图

色谱柱选择常用的反相填料ZORBAX SB-C18柱。依据氯氟吡啶酯理化性质,使用乙腈为溶剂溶解样品,选择乙腈和水为流动相,按不同比例在色谱柱上进行选择比较。经测定,当流速为1.0 mL/min时,在乙腈∶水=70∶30(V/V)条件下,氯氟吡啶酯能有效分离,出峰时间较为合适;峰形对称,基线平稳,分析时间较短。

3.2 方法的线性相关性试验 称取氯氟吡啶酯46.3 mg(精确至0.2 mg)置于50 mL容量瓶中,用乙腈超声溶解并稀释至刻度,静止备用。用移液管分别移取上述标准溶液2.0、4.0、6.0、8.0、10.0 mL于10 mL容量瓶中,用乙腈定容至刻度摇匀后备用。按上述条件进行测定,以进样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氯氟吡啶酯线性方程为y=10 440.021x+8.201,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99。线性相关性试验结果(表1和图5)。

表1 分析方法的线性相关性实验结果

图5 氯氟吡啶酯线性关系图

3.3 分析方法的精密度试验 在上述色谱操作条件下,对同一产品平行测定5个次,氯氟吡啶酯的标准偏差为0.05,变异系数为1.55%(表2)。

表2 分析方法的精密度试验结果

3.4 分析方法的准确度试验 按照配方比例要求,将除原药以外的所有填料助剂混匀,做制剂空白,按照制剂标称值在制剂空白中添加有效成分,合成5个制剂样品,在上述色谱操作条件下进行分析,测得氯氟吡啶酯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9.97%(表3)。

表3 分析方法的准确度试验结果

3.5 方法特异性 对样品组分色谱峰进行峰纯度试验,通过工作站软件计算匹配度,氯氟吡啶酯的峰纯度因子为999.91,特异性符合要求。

4 结论

试验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3%氯氟吡啶酯乳油中有效成分的分析方法。上述试验结果表明,氯氟吡啶酯在测试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较高,具有简便、快速的优点,是产品质量控制的有效可行的分析方法。

猜你喜欢
标样吡啶分析方法
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法检测钢中硫元素时分析精度降低的原因探究和问题改善
吡啶-2-羧酸铬的制备研究
基于EMD的MEMS陀螺仪随机漂移分析方法
自制标样提高X射线荧光光谱仪压片法曲线的准确度
一种角接触球轴承静特性分析方法
勘 误
氯代吡啶发展潜力巨大
中国设立PSSA的可行性及其分析方法
浅谈化学检测中标样量值的准确性
核安全设备疲劳分析方法与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