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时代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的发展路径探究

2023-07-21 19:27王巧至钟越
教育传媒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融媒时代平台建设国际传播

王巧至 钟越

【内容摘要】本文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纪录片在国际传播方面做出的努力和探索,以及取得的成果;分析了当下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通过总结过往经验、分析当下环境,对融媒时代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融媒时代;纪录片;国际传播;受众意识;平台建设

纪录片因自身所独具的真实性、思想性、文献性、揭秘性以及艺术审美、文献典藏和国际传播与文化传承等价值,被认为是最适合进行国际传播的文化载体。多年以来,受“文明冲突论”等理论的影响,西方国家对中国国家形象存在一定的误解。近些年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但是国际影响力和在国际中获得的评价与之并不匹配,国际话语权“失语”的现象一直存在。为了有效解决我国国际话语权“失语”问题,努力扭转国家形象构建目前陷入的被动局面,我国以多种形式采取了多项措施,优秀纪录片的创作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后,融媒时代的到来为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融媒时代,互联网科技和媒体融合技术发展越来越快,并在国际交往与对外交流中承担着愈发重要的角色。作为国家形象塑造和价值体系传播的重要文化载体,我国传统纪录片的创作和传播面临巨大挑战。

一、中国纪录片对外传播价值体现

(一)助力国家形象多维塑造

纪录片是展现真实人物故事的艺术形式,它的本质就是真实。而建构国家形象和传播的前提就是客观真实,这与纪录片的本质不谋而合,因此纪录片是传播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又因其具有一定艺术化的表现手法,能够更加生动地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对受众的吸引力更强,受众接受度、认可度也更高。①此外,目前我国纪录片题材覆盖领域愈发广泛,比如《一带一路》通过沿线百姓生活细节反映贸易互惠的中国形象,《柴米油盐之上》通过记录基层干部扶贫工作展示以民为本的中国形象,《航拍中国》以独特视角记录地大物博的中国形象,《如果国宝会说话》用生动语言描摹底蕴深厚的中国形象……不同题材、视角,或叙事宏大或娓娓道来,有助于塑造更加立体、多维的中国形象。

(二)推动价值观念对外传播

现如今,国家间的相互交流促进整个地球逐渐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交流不只会带来各方面的丰富,也会带来一些共同的、全球性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具有普适性的价值观以及解决方法。中国的文化内涵是十分丰富的,除了“休戚与共”的观念外,我们其实还有很多贡献世界的价值观,比如“公平”。在孔子的观念中,“公平”就是说要各得其所。这一点如运用在国际社会比如碳减排等相关政策中,就能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按照实际情况分配不同的但又必须承担的责任。

从“天下大同”到“天下合一”,这些都是可以造福于整个人类社会的观念,是真正能够体现出我们是心怀全人类的。但我国对外传播的很多价值观念依旧不被认可,一方面是因为一些国家充满偏见和敌意的歪曲,另一方面还因为文化背景不同造成的理解困难。在跨文化交流中,人们很容易根据自己固有的、已接受的标准去评判其他的外来文化,从而形成误解甚至是抵触的现象。虽然有大量学者研究、比较中西方文化间的差异,也形成了很多严谨、专业的学术性文章,但是對于普通受众来说这些较难理解,在日常生活中也很难接触到。而娱乐性较强的电视剧、电影虚构成分相对较多,对我国传统文化及价值观念的形成背景介绍大多不够客观科学。因此,纪录片以其较强的纪实性、真实性能够更好地还原文化、价值观形成的历史背景、地域背景,从而帮助受众理解和接受。纪录片常用的解说和同期声穿插使用的形式也使其内容更加完整,相比论述、科普类文章更具趣味性,相比电影、电视剧更具知识性。

此外,从推动价值观本身的传播角度来看,纪录片的脉络清晰和叙述感强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它能够在娓娓道来、潜移默化中让其他国家受众更好地理解我国所要传递的价值观念,减少歪曲和误解,同时也能在产生共鸣的同时让受众真正明白我们并非要“文化入侵”或是将价值观强加于人从而强行改变他国意识形态。这样,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也能在价值观认同的基础上更好地被理解、传播和应用,帮助我国在交流互鉴中获得共赢。②

二、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发展历程

(一)新中国成立后(1949-1977)

我国较早的纪录片是1958年原北京电视台(即后来的央视前身)播出的新闻纪录片。在那个时候,我国纪录片在传播内容上主要宣传国家大事和取得的各项成就,相对来说较为强调教育功能,同质化现象严重;在传播方式上,我国当时的纪录片比较政治化,多为简单的灌输和教育,传播效果不好,受众群体较小。当时广为人知的一部纪录片当属《收租院》,这部作品因为生动再现了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激起了民众的强烈反响。但因题材限制,这部作品也只是在国内传播较为广泛。在这一时期,只有很少的几部新闻纪录片依托政治力量传播到海外,例如《中国民族大团结》《踏上生路》。类似纪录片被称为“国家成就的记录者”,虽然一定程度上帮助世界了解中国当时的情况,但因其以“宣传”为主要目的,意识形态包袱过重,多是自说自话,效果并不理想。

(二)改革开放前期(1978-1999)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国纪录片的发展环境趋向良好,创作理念也逐渐从“宣传”转向“传播”。改革开放带来了我国纪录片发展的春天,也就是我国纪录片的第一个发展高峰。此时的纪录片内容更加注重纪实,选材更加丰富,风格形式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创新。

这一时期我国的纪录片已不仅仅局限于国内拍摄、制作,为了更好地借鉴其他国家纪录片拍摄、制作的经验,从而推动我国纪录片产业的发展,我国还积极与其他国家合作,共同拍摄、编辑国际版本,共享素材,也各自编辑本国推广版本。比较广为人知的以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为主题的大型系列纪录片《丝绸之路》就是由中央电视台联合日本广播协会拍摄制作,两个团队智慧的结合使得这部纪录片在国内外都引起了轰动。纪录片也从这一时期逐渐实现了大众化传播,并开始助力我国国际形象的塑造,让世界各国以更加多样化的形式了解中国。

(三)迈入新世纪后(2000-2010)

新世纪以来,随着“走出去”上升为国家战略,纪录影像作为一种国际跨文化传播中低文化折扣的“国际语言”,其传播价值在实践中逐渐被重新确认。为了更好地与国际接轨,我国纪录片除了在拍摄制作方式的探索外,还加强了播放平台的建设和拓展。基于纪录片在民族凝聚力激发和中国国际形象塑造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国家广电总局高度重视其发展,中央电视台及各省级电视台纷纷专门开设纪录片频道或栏目,推动我国纪录片的传播和推广。为更好地学习经验,我国还充分利用四川国际电视节、广州纪录片节等国际纪录片评选平台,提高国际化水平,推动我国纪录片在设备、技术、编制以及人才等各方面逐步与国际接轨。③但是在这一时期,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愈发活跃,国外纪录片制播机构开始进军中国,与之前的合作拍摄、制作不尽相同,这些机构中有很大一部分企图抢占中国市场,给我国纪录片的“出海”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在迎接挑战的过程中,我国纪录片的制作更加规范化,更加注重市场诉求,国际传播和市场化策略得到了较为迅速的调整。④

(四)新时代以来(2011-今)

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我国纪录片以更加自信积极的形象融入国际纪录片产业,这一时期国际市场需求在迅速扩张,标准也在快速提高,我国纪录片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官方的功能性诉求与当下国际传播格局不对称。为此,政府在人才培养、资金供应、机制建设等方面扶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在提高纪录片整体水平的同时消减其曾经的传播过程中的“官方化”。⑤

融媒体时代,各种媒介新生态诞生,纪录片传播主体更加多元化。在线纪录片数据库、电视纪录片的跨屏传播、平台网站自制纪录片的逐渐增多等都深刻影响并改变受众观看纪录片的模式,国家与市场、国内与国外、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体制内与体制外在博弈与互动中共同推动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力与影响力的提升。⑥

三、融媒时代中国纪录片对外传播机遇

中国纪录片的国际化发展最好的状况就是向世人展示一个生动、全面、真实的中华民族面貌,扭转国外对中国的偏见,提升国家软实力在世界的影响。当前,全球传播已形成三个主要的转变: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平台社交化、传播语言视频化,新媒体的发展给纪录片的国际传播开辟了广阔而充满可能性的新赛道。

(一)新技术不断涌现

在全球化背景下,新技术的涌现突破了许多传统的摄制障碍,推动更多中国纪录片创意成为现实,促进其国际交流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得纪录片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画面的内涵更加丰富,视觉效果更加具有观赏性。例如《航拍中国》通过无人机、载人直升机、轨道卫星等拍摄技术让画面呈现更加多样化,也带人们探索了更多难以用脚步丈量的土地;《风味人间》通过显微镜摄影、超微距摄影展现食物最微小的变化,将微观世界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新兴技术带领受众探索未知、重新认识生活中最常见的事物、观察欣赏文化瑰宝,对于国内受众来说是在熟悉中挖掘新意,而对于外国受众来说则是视觉和内容上的双重吸引。⑦

(二)传播平台更加广阔

早期纪录片的发行途径主要是电视台播放,然而由于纪录片的发行渠道狭窄,受众群体狭窄,其影响、传播能力受到限制,对纪录片的创作、发行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对于对外传播来说,我国多数省级电视台信号并不能被国外受众接受,这就导致国内纪录片大部分无法被国外受众看到。此外普通的独立制作人要把自己制作的纪录片作品展示给更多的受众是非常困难的,他们的独特视角和智慧多数情况下很难被看见。⑧

但如今,随着大量具有影响力的视频平台,如爱奇艺、腾讯、搜狐等,都设置了纪录片专栏,网络纪录片在这些平台上得到了积极推广。近些年,越来越多视频平台,如腾讯、爱奇艺都逐渐扩展海外市场,随着国内视频平台海外版的出现,越来越多的网络纪录片也在这些平台上被国外受众看到,有效推动了文化的国际传播。此外,受传播平台的影响,纪录片也由最初的几十分钟一集逐渐演变出了十几分钟甚至几分钟一集的“微纪录片”,一些尤为短小精练的也在国际廣受欢迎的短视频平台Tiktok上播放、传播,我国纪录片的国际受众群体大大扩展。⑨

(三)与受众产生更多互动

在传统媒体中,观众们只有观看权,而在融媒环境下,纪录片在各类平台上不仅仅是播放、传播,受众也逐渐能参与其中。

从创作者角度来看,这对于他们来说是鼓舞,更能够帮助他们获得更多样化、更有利于推动作品对外传播的启发。过去创作者可能只是基于国内受众反馈进行创作,在作品播出后被“随机”推广到国外。这种“随机性”受中西方文化差异影响很大,在国内引起巨大反响的作品在国外可能无人问津。但在平台多样化的今天,创作者可以根据平台特点、平台受众特征进行创作,对于那些我们希望被其他国家听到的声音、感知的故事,创作者可以综合国内外受众的意见进行创作,在内容和呈现形式等方面吸引国际受众。⑩

而对于观众来说,这能够更好地满足受众的“自我感”,当他们发现自己的需求被满足的时候,他们对于内容的接受和认可度也会更高。另外,越来越多的互动机会和越来越新颖的互动方式可以让观众拥有更多的自觉性,让观众的欣赏行为更理性,既能满足观众的选择要求,又能让观众对纪录片的新奇性产生一种全新的体验,让纪录片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传播。

四、融媒时代中国纪录片对外传播的实现路径

(一)内容创作:寻找共识因素,“自塑”与“他塑”结合

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但也正由于这种“多彩”,跨文化、跨民族的国际化交流有赖于共识因素的推动。在前文中提到的“内容同质化严重”就很容易导致“民族化”特征的过分突出,如果不跳出传统纪录片的固有思维就很难在国际纪录片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影响纪录片的国际传播效果。因此,“自塑”过程中融入“共识因素”的内容创新至关重要。

根据以往的传播经验我们不难发现,由于文化差异的普遍存在,仅靠“自塑”很容易出现自说自话的问题,在国际交流的过程中难以被认可,由此可见,我国纪录片创作中的“他塑”也是必要的。与“自塑”过程中对“共识因素”的探寻不同的是,“他塑”中国际化的表达、从外国人的视角记录中国故事能够从叙述者的角度完成文化融合的步骤。国外先进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能够带来“1+1>2”的效果,在对外传播过程中既能凸显真实客观性,又能大大提高吸引力。

(二)平台建设:抓住媒体融合发展机遇,提升海外发行规模

事实已经表明,过去的纪录片主要传播途径——电视的宣传力和影响力在逐渐减弱,我国纪录片在腾讯、爱奇艺、B站等各种视频平台上更为广泛地传播,新媒体、自媒体的观念越来越多地注入到了纪录片的创作和推广中。对此,目前已逐步向海外推广的视频平台要继续加强探索,打造平台特色,提升技术水平,从文字、声音、图像等多方面加强审核和细节打磨,加强对国际受众的吸引力。主流媒体也要继续搭建和延伸平台:搭建平台要实现中国优秀纪录片的多元发布、跨域传播,纵向深化四级媒体的联动,展现中国纪录片的亲和力,最大程度扩大受众面。延伸平台可以寻找并借用适合的在全球范围内有广泛用户基础的互联网平台,但在入驻过程中要注意熟悉不同平台的运营规则和调性特点,适应不同海外平台的运营模式,知己知彼,打造与用户的深度链接。

(三)定位设置:了解海内外受众心理,精准定位加强传播效果

在当下,纪录片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在国际上的传播需要考虑到受众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从而对纪录片进行差异化的定位。如法国观众偏爱纪实类的作品,而英国则更倾向于反映当代生活中人物真实情感的作品。因此在传播目标上,我国纪录片应根据不同国家受众的文化背景和观看习惯,对其进行精准定位:以西方主流观众为主体。中国要成为国际重要的文化产品市场、全球重要文化品牌市場、世界著名文化休闲目的地市场,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积极秉承“内容为王”的理念和机制,从内容上做好中国故事与国际话语体系之间的对接。同时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突破口,加强国际传播力度;以“走出去”为抓手推动对外传播;以对外传播为平台加强与各国社会、公众和学界交往;以新媒体手段作为重要补充;注重与不同国家受众之间的交流互动。

(四)政策支持:助力行业治理,激发融媒环境下纪录片市场活力

根据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的发展历程我们能够看到,自2010年以来,我国一直非常重视顶层布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新时代背景下,顶层设计和宏观调控更应当加强,比如建立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体制机制,建立国家级纪录片基地网、并设立纪录片专项资金等。针对对外传播还应特别规范境外制作及发行环节,通过对其资金扶持、技术支持、项目合作、人员交流等方面实现“一条龙”服务。除此之外,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也是推动我国纪录片国际传播不断发展的不可忽略的重要措施。目前国内不少纪录片在海外表现平平甚至还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这与国内纪录片市场发展不成熟以及相关管理制度不完善有很大关系。因此,政府还应创造良好市场环境,要更高效、更聚焦、更贴近行业发展实践和社会管理需求对网络空间进行治理,解决行业发展的重难点问题,为纪录片行业的发展提供坚实保证和强大动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五、结语

综上,诞生于传统媒体时代的纪录片承担着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重任,但也面临着诸多发展困境。本文通过总结经验,分析当下环境,探索中国纪录片在国际传播的竞争中如何以富有吸引力的内容和最大程度满足受众需求的传播方式来占据一席之地,并提出要争取在政府、市场和创作者三者的协同推进下,建构我国纪录片国际传播“国家主导、产业运作、多元主体协同”的新格局。

参考文献:

①李岚:《新形势下广播电视构建对外话语体系的战略路径》,《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年第8期。

②王跃、陈金波:《优势·起势·乘势:传播中国故事的三维审视》,《传媒观察》2022年第11期。

③李宏:《转型与赋能:央视频的社交化生产论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

④张源真:《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的实现路径——基于对文化价值三维属性研究》,《声屏世界》2022年第19期。

⑤周勇、何天平、刘柏煊:《由“时间”向“空间”的转向:技术视野下中国电视传播逻辑的嬗变》,《国际新闻界》2016年第11期。

⑥杨乘虎、林沛:《并置与拓展:深融视阈下的2020年中国综艺节目盘点》,《中国电视》2021年第4期。

⑦姜飞:《国际话语权认知与实践方向的转型》,《人民论坛》2022年第13期。

⑧张娜:《中国形象的“他塑”和“自塑”——对中国现实题材纪录片创作的思考》,《中国电视》2017年第3期。

⑨周应军:《纪录片如何在跨界中谋发展》,《视听》2018年第3期。

⑩田香凝、曾祥敏:《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我国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平台建设》,《中国编辑》2022年第7期。

史安斌、王晨:《〈纸牌屋〉引领电视业拥抱“融媒时代”》,《中国气象报》2014年7月16日。

史安斌:《 “乌卡”时代我国网络视听传播的发展机遇与创新路径》,《现代视听》2022年第9期。

《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国出版》2017年第20期。

杨旭:《丝绸之路题材纪录片艺术特点及传播价值研究》,《东南传播》2018年第5期。

(作者王巧至系中国传媒大学本科生;钟越系首都师范大学科德演艺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韩勇】

猜你喜欢
融媒时代平台建设国际传播
基于校园媒体整合的“双创”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融媒时代军事评论创新思考
运用QQ群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研究
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绩效提高途径探析
全球化与国际传播:媒体与公民的世界性互动
促进汉语国际传播的十项策略
“互联网+”思维在应用型高校课堂管理的思考与探索
我国电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路径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融媒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