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河畔播火人·潘心元

2023-07-22 22:34刘正初
湘潮 2023年6期
关键词:脱险银圆头目

刘正初

英烈小档案

潘心元(1903—1930),湖南浏阳人。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协助夏明翰建立了浏阳第一个农村党支部。1926年10月,建立中共浏阳地方执行委员会,任书记。1927年2月,组织浏阳工农义勇队,任党代表;8月出席了毛泽东在安源召开的秋收起义军事会议,被任命为中国工农革命军一师三团党代表。1928年任湘东特委副书记,带领游击队支持彭德怀等领导的平江起义。同年冬,任湖南省委委员、农民部部长。1929年任中央巡视员,到湘赣红军中传达中共六大精神。1930年2月当选为红四、五、六军总前委常委;同年9月,由周恩来安排,赴浙南地区巡视党务工作和军事工作,随即任浙南红十三军政委。1930年12月,因叛徒出卖,在浙江被捕,壮烈牺牲,年仅27岁。

在潘心元陪同毛泽东赶赴铜鼓的途中,两个担任向导的同志化装为小贩,挑着担子在前面引路,毛泽东、潘心元两人则打扮成富商模样,随后而行。出发时,潘心元将自己所带的50块银圆分了一半给毛泽东。走到张家坊附近的湘赣边界时,因向导留的路标被风吹掉了,两人弄错了方向,结果步入了去张家坊集镇的大道。大革命失败之后,张家坊一带的反动势力卷土重来,在这里加强了警戒,两里一哨,三里一岗,一片白色恐怖。当毛泽东、潘心元走到七溪坳时,碰到了一伙团丁。

“干什么的?”团丁们如狼似虎地扑了过来。

因毛泽东不会讲浏阳话,为了掩护他,潘心元立刻上前搭话:“我们是做夏布生意的。途经此地,还请各位老总多多关照!”

“做生意的啊,搜身!”一个团丁头目听说是做生意的,立即动起了歪脑筋。潘心元也看出了团丁们心中的小九九,在搜身时故意将随身携带的银圆抖落在地,团丁们一个个冲上前去捡起来。乘敌人捡拾银圆之机,潘心元示意毛泽东逃跑,而自己则大喊大叫:“你们到底是干什么的?这不是抢劫吗?我要去见你们的团总!”说完就朝着张家坊集镇方向跑去。

潘心元边跑边撒银圆,有意把团丁引向自己的方向。捡完银圆后,团丁急忙又来追赶。潘心元反倒在路上停了下来,并大骂团丁抢劫,吸引团丁注意力,以确保毛泽东成功脱险。

大部分团丁都捡银圆、追赶潘心元去了,毛泽东与留下的三个团丁拉起了家常。他说:“我们出来做生意不容易啊。你们也辛苦了。这里有几块钱,三位兄弟拿去喝茶。”见钱眼开的三个团丁以为遇到了大老板,巴不得“眼前留一线,日后好相见”,于是给毛泽东指了前往铜鼓的方向,把他放走了。

没等多久,追赶潘心元的那伙团丁推推搡搡地把潘心元带回刚才的地方,发现另外一个“商人”不见了,于是责骂那三个团丁失职,团丁头目立即就要带人去追赶。

潘心元见那个团丁头目不是一个好对付的家伙,为了拖延时间,叫住了他:“老总,借一步说话。”

“什么事情?有话就说,有屁就放!”

潘心元贴着他的耳边说:“刚才那几位老总都捡了银圆,就你为头的没有捡啊!我要私下表示一下。”

团丁头目会意,于是自己留了下来,命令手下的人:“你们去追!”

潘心元从手上取下结婚时妻子送给他的金戒指,给了那个团丁头目。团丁头目自然是喜笑颜开:“你很知趣嘛!”

这时,毛泽东爬上山岭,听到了不远处团丁们的对话。他知道敌人马上就要追上来,立刻警惕起来。正好前面有一眼山塘,他迅速躲避到山塘下方的一处树丛中。团丁们骂骂咧咧地赶了上来,搜查了一通,没找到人,便走了。

毛泽东脱险之后,立即赶到铜鼓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军一师三团驻地,不久便领导了震惊全国的秋收起义。

被团丁们押解到团防局后,潘心元故意摆起了架子,一进门就大发脾气,说:“连做生意的人都抓,以后谁还敢来你们张家坊做生意?”团总听他的口音,知道是浏阳北乡人,搜身时从他口袋中发现了一些生意往来的票据,确认他是做布生意的,又见他风度潇洒、谈吐不凡,便认为他颇有来头。于是,团总决定派几名团丁将他押解到县团防总局,由县团防总局发落。

潘心元随着团丁们离开团防局后,一路上故意慢吞吞地走着,两眼不住地往四周察看,好像是在观赏沿途的风景,其实是在寻找脱险的机会。

一个团丁看着潘心元那大摇大摆、旁若无人的样子,气得直嚷:“你这样走路,要挨到什么时候才能到呀!快!”

潘心元回过头看了他一眼,故意讽刺地问道:“兄弟,你这样卖力,一个月一定能赚很多大洋吧?”

这一问,触到了团丁的痛处,他不满地咒骂起来:“还谈什么大洋?每天能混碗饭吃就不错了,还要挨打受骂……”

“那你们为什么这样卖劲呢?”团丁们被问住了,心里感到不是滋味,脸上热辣辣的,答不上话来。潘心元趁势火上浇油,对团总打骂团丁的行为表示气愤:“当团总的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并对团丁的处境表示同情。这样一来,团丁们对潘心元产生了好感,不再催着他赶路,话也多了起来。从与团丁的谈话中,潘心元得知毛泽东早已脱险,心里像放下了一块千斤重石,轻松舒畅极了。现在他盘算的是怎样尽快地甩掉这些团丁去找毛泽东。

潘心元和团丁们来到了双江口,这里一边是水、一边靠山。潘心元以前搞农民运动时来过,对这里的大小岔路都很熟悉。他想,这里是脱险的好地方。这时,他故意放慢脚步,走走歇歇,弄得团丁们也只好跟着走走停停,一会儿就不耐烦起来。先前催促潘心元的那个团丁和同伴嘀咕了几句,对潘心元说:“喂,快走吧!到前面茶馆里去歇歇脚。”

潘心元故意说:“我走不动!”

“走不动?我们先走,你马上跟来!”

“不行,我怕老虎、怕毒蛇!”

团丁们不再理睬他,各自向茶馆奔去。潘心元赶前几步,向其中一个团丁递上一把钱,说:“给我泡上一碗茶吧!剩下的钱请客。”

这时,团丁们只想快点到茶馆喝茶歇脚去,谁也顾不上去看管潘心元了。潘心元先是紧赶,后是慢行,来到一条“之”字路边时,敏捷地往山上一闪。等到团丁们在茶馆里面吃饱喝足,才发现押解的人不见了。他们赶紧返回去找人,哪里还找得到?

就这樣,潘心元安全脱险了。

潘心元摆脱团丁之后,思考自己的任务是护送毛泽东去铜鼓发动起义的,现在不知道毛泽东是否已经赶到了铜鼓的三团驻地。于是,他决定立即赶到铜鼓去。为了避开敌人,他专走山路、小路,翻山越岭,走了一个通宵。天亮之后,他仔细一看,才知道到了浏阳城边。现在的浏阳城正是白色恐怖最为严重的地方。怎么办?正在左右为难之际,路上来了一个卖菜的农民。潘心元灵机一动,买下了农民的菜和菜担子。他挑着菜担子,大大方方进了浏阳县城,找到县城的地下联络站隐蔽起来,联络地下党员,做好迎接起义队伍的准备工作。

这一天,浏阳城枪声密集,杀声震天,反动军队土崩瓦解,望风而逃。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一师二团攻进了浏阳。潘心元赶到二团团部,得知毛泽东早已到了铜鼓,亲自领导和发动了震惊全国的秋收起义,并直接指挥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一师三团胜利进军,在白沙首战告捷,迈出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第一步。

(摘自“湖湘英烈故事丛书”《浏阳河畔播火人·潘心元》)

猜你喜欢
脱险银圆头目
合川脱险
我们的一次遇险和脱险——“六大”的故事
诚实的渔夫
一担银圆示忠诚
一枚银圆
请抬起头
请抬起头
小鸡娃脱险
脱险
“头目”逛“总统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