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河南省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3-07-25 05:23张香荣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张香荣

摘 要:数智赋能河南省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河南省乡村旅游供给侧改革的需要,是乡村振兴的需要,是实现河南省文旅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基于数字经济和产业智能化背景,河南省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整合技术、信息和资本等要素,从规划编制、多产融合、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数字化水平提升和产业集群建设等方面突破。

关键词:数字经济;产业智能化;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数智赋能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以数字经济的核心产业为载体,将行业发展与产业发展充分融合,促进经济提质增效。产业智能化即人工智能驱动下的智能经济模式,是以产业数字化为基础的再升级。数智赋能是一个随着数字经济和产业智能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作用凸显所形成的学术概念,简单地说就是数字经济和产业智能化对整个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促进作用。数智赋能民宿产业,能够使民宿产业具备更强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二)民宿

综合中外学者对民宿的定义,笔者认为,民宿是各类经营主体利用社会闲置资源,结合当地自然生态景观、人文环境资源及居民生产生活活动,满足游客文化和自然等多种体验感的住宿设施(住宿建筑的总楼层不超过4层,总体建筑面积应在800平方米以内)。这一表述包括以下要点。一是民宿的经营主体与房屋的所有权并不对等,可以是民宿主人,也可以是各类租赁经营者、承包经营者和合作经营者。二是从民宿的本质来看,民宿兼具住宿和体验两大核心功能。三是从客房数量和建筑面积两个方面对民宿的规模大小进行限制,也是民宿与传统宾馆的主要区别。

(三)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是数字经济时代创新理念与社会经济深度融合的发展理念,要推动经济、产业和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应该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定位、核心任务和矛盾关系等多个方面进行把握。本文提出的高质量发展概念框架,主要从企业、产业和宏观经济3个维度进行界定,受科技水平、教育文化、自然生态等因素的制约,高质量发展以机制动力、创新技术等为基本条件,通过多种途径最终实现人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

二、河南省民宿产业发展现状

(一)发展优势

区位及交通优势。河南省地处华中地区,交通网络较为发达,区位优势明显。总的来看,近年来,河南省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等多种交通快速发展,使得游客到各民宿集聚区的交通更加便利,成为河南省民宿产业发展的优势,为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自然资源优势。河南省自然资源非常丰富,这为民宿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调查数据显示,河南省拥有生物、水文、气候、土壤和地貌等各类型单体自然资源数量达14500个,在全国排名比较靠前。另外,河南省拥有众多的国家级甚至世界级地质公园、国家级森林公园,还有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和水利风景区,这些都为河南省建设旅游特色民宿和生态特色民宿打下了良好的自然基础。

文化资源优势。河南省位于黄河的中下游,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各地通过挖掘当地特色文化资源,建设了一批比较有代表性的特色小镇民宿。如洛阳市打造的牡丹画创客民宿、汝阳县利用杜康在汝阳造酒的传说打造的酒文化小镇特色民宿,许昌市禹州市利用钧瓷文化打造的神垕钧瓷文化民宿,郑州市周边打造的建业电影小镇特色民宿和侯寨的足球小镇特色民宿等。

(二)主要类型

赏景度假型民宿。这是最常见的民宿类型,民宿经营者主要依托周边优美的自然景观,再加上一些人工造景,构造出形态各异的景观环境。调查数据显示,河南省有35%以上的民宿都属于这种民宿,如济源市的小有洞天精品民宿。

艺术体验型民宿。这类民宿经营者在充分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借助民宿这一平台满足游客对多种旅游活动的体验需求。游客入住这类民宿,主要目的是对所在区域特色民宿文化或者生产生活方式进行体验。如在焦作市的周窑十八坊民宿,可以体验瓷器的制作和烧制,满足游客的深度体验需求。

农村体验型民宿。从实地调研的情况来看,河南省乡村民宿中有超过65%的民宿都属于农村体验型民宿。这类民宿的经营者主要依托农村传统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自然景观等,来满足游客对传统乡村生活的向往。焦作市孟州的璞华文宿就是比较典型的代表。

温泉民宿。这是充分利用地热资源进行相关体验活动的一种以康养为主的民宿类型。这类民宿不仅对地热资源有较高的要求,也对设施设备有特殊的要求和限制。如洛阳云舍温泉民宿,入住该民宿不仅可以体验民宿文化、了解温泉文化,还可以泡温泉、品茶,感受惬意的生活。

复古经营型民宿。这是面向怀旧型游客所经营的一种民宿类型。这类民宿的住宿环境有85%以上都是有一定年代的古建筑或者传统村落,游客在这里能够唤起对过去生活场景的记忆,对老年消费者特别具有吸引力。如洛阳市白云山半山腰的云和山间民宿,具有古色古香的风情,共有13个院落,其中最具有特点的是老房子民宿。

三、河南省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地调研

(一)河南省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规划体系分析

笔者随机选取344个人进行河南省民宿产业发展情况调查。调查显示,分别有52位、76位和50位被调查者认为河南省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规划体系不规范、比较不规范和非常不规范,分别占被调查者总数的15%、22%和14%,这3类被调查者数量超过被调查者总数的51%。从实地调研的情况来看,河南省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規划体系还不够完善,出台的相关规划较少,民宿经济处于自主发展状态。

(二)河南省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分析

调查显示,分别有38位、26位和22位被调查者认为河南省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比较不完善和非常不完善,分别占被调查者总数的11%、8%和6%,这3类被调查者数量占被调查者总数的25%。从实地调研的情况来看,在河南省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公共服务供需矛盾、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角色转变不到位以及公共信息共享深度和广度不够等突出问题。

(三)河南省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人力资源开发分析

调查显示,分别有46位、20位和10位被调查者认为河南省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人力资源开发不到位、比较不到位和非常不到位。从实地调研的情况来看,在河南省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不仅缺乏懂管理、擅经营、会创新的复合型中高端民宿人才,而且民宿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健全,突出表现在高校民宿经营管理人才的供給与相关企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

(四)河南省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营销组合策略分析

调查显示,分别有59位、21位和10位被调查者认为河南省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营销组合策略不完善、比较不完善和非常不完善,分别占被调查者总数的17%、6%和3%。从实地调研的情况来看,河南省民宿品牌特色不够突出,同质化现象严重。

(五)河南省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数字化建设程度分析

调查显示,分别有98位、64位和30位被调查者认为河南省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数字化建设程度不高、比较不高和非常不高,分别占被调查者总数的28%、19%和9%,这3类被调查者数量占被调查者总数的56%。从实地调研的情况来看,智慧民宿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四、数智赋能河南省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

(一)科学编制河南省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各项规划

数智赋能河南省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要站在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高度,开放式编制河南省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各项规划。编制河南省民宿产业发展总规划和地方性规划,明确产业发展定位和目标,为民宿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和保障。优化区域规划体系,设立民宿发展区域,合理规划民宿的用地、建设比例和布局,还要考虑到各种自然和人为环境因素,确保民宿与周边环境协调融合。完善安全管理规划体系,加强对民宿经营者的监管和管理,保障游客的合法权益;建立规范的民宿管理制度和监管体系,确保民宿的安全和卫生。

(二)积极推进民宿产业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实现民宿产业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一是确立建设标准。制订河南省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和规范,建立民宿产业评审制度,并合理调整分类评定标准,加强民宿产业的质量管理和监督。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包括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出台税收减免政策、完善用地保障制度等。三是强化培训和服务。开展民宿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帮助民宿从业人员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提高民宿产业的满意度和吸引力。四是加强品牌推广。积极培育民宿品牌,开展各类活动展示民宿的特色,打造一批有特色的民宿品牌吸引游客,提升民宿的知名度。五是优化资源整合。把民宿产业和当地文化、美食、景区和户外运动等资源结合起来开发,形成一些特色旅游线路,提升民宿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三)完善河南省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

完善的民宿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是指以政府为主导,整个社会共同参与,为消费者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旅游公共服务的体系。河南省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来支撑。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不仅包括民宿经营者提供的服务,还包括政府和社会提供的服务。可以采取建立在线预订平台、提供人性化售后服务、开辟投诉建议渠道等措施,提高民宿产业的整体品质和服务标准,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提升民宿的市场竞争力。

(四)提升河南省民宿产业的数字化水平

推进河南省民宿产业数字化发展,能够为游客提供更加精准的智能化服务,提升民宿管理信息化水平。针对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不高、不适应互联网时代游客的需求变化等突出问题,建议从多方面入手提升河南省民宿产业的数字化水平。一是加强对民宿的智能化管理。利用操作简便、信息实时、数据共享的酒店管理系统,加强对客户的信息化管理,提升民宿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提高游客的满意度,降低民宿的运营管理成本。二是加大民宿推广力度。建立民宿网站或依托相关旅游平台进行销售推广,利用网络来提升民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民宿带来更多的客流量。三是收集分析相关数据。通过对民宿客流、消费、评价等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民宿可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推广策略,同时从数据中获取民宿经营状况信息和客户反馈信息,为优化民宿经营管理提供保障。四是开发推广民宿移动端应用。为用户提供在线预订、付款、评价、导航等服务,方便用户在移动设备上进行操作和查询,也方便民宿经营者对民宿的评价、口碑等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调整发展策略。五是加强线上预订系统管理,为游客提供可靠、便捷的在线预订平台。

(五)推进河南省民宿产业集群建设

作为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民宿产业集聚区建设促进了相关领域的协同合作,加速了文旅融合的步伐。要实现民宿与人文相结合、民宿与科技相结合、民宿与“产学研”相结合,必须创新民宿产业发展模式,打造文旅新业态。除了在空间上实现集聚化发展,还要探索集中化采购、生产、销售以及用工模式,从而降低运营成本,形成业态互补。可以促进民宿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构建生活体验、自然体验、健康体验、工艺体验、运动体验和民俗活动体验等产品链条,从而拓宽收入渠道,发展综合业态,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五、结语

基于数智赋能和乡村振兴,民宿产业亟须数字化转型,提升游客的舒适感和体验感,让民宿成为人们的“诗和远方”,从而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参考文献:

[1]杨军.乡村旅游发展中民宿经营管理探讨[J].全国流通经济,2022(20):123-125.

[2]朱睿.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贵州乡村民宿发展探究[J].乡村经济与科技,2022,33(10):86-88.

[3]王琴.关于民宿设计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2(02):135-136.

[4]张英杰.数字背景下的乡村民宿产业特色探讨[J].商业经济,2022(03):48-50.

[5]林美兰.乡村振兴背景下桂东乡村民宿产业研究[J].农家参谋,2021(14):119-120.

[6]罗霞.乡村振兴背景下湖南乡村民宿产业集群发展研究[J].福建轻纺,2023(03):20-26.

[责任编辑:王芳玲]

猜你喜欢
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8:中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之年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一起来认识“数字经济”
OECD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经验和启示
从数字经济视角解读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
大数据时代我国信用评级业重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