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早熟甘薯品种心香双季生产技术

2023-07-25 05:22张县丽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黑斑病颗粒剂根腐病

张县丽

心香是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科学所选育的早熟鲜食甘薯品种。该品种鲜食口感最佳,蒸煮后口感绵糯香甜,是鲜食甘薯中的高端品种之一。2019—2022年,林州市连续4年开展了心香甘薯双季生产技术研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豫北地区选用早熟甘薯品种心香开展双季生产是可行的。现将主要生产技术总结如下,供农民朋友参考。

一、第一季栽培技术

(一)选地整地

甘薯不宜连作重茬,大田要选择满足滴灌要求的壤土或沙壤土地,避免在低洼地、黏土地、易涝地种植,整地宜采取冬耕春耙的方法。要在冬季土壤上冻前深耕25 cm以上,翌年立春后耙地,耙地要做到上虚下实,既可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又能减少地下虫害。

(二)施肥

根据地力水平配方施肥,高肥力地块少施或不施氮肥,旱薄地块适量增施氮肥。甘薯喜钾,种植甘薯时可根据地力情况适当增施钾肥。深翻前,每667 m2甘薯大田施腐熟农家肥2~3 m3或商品有机肥200~300 kg;起垄时,每667 m2大田施用硫基复合肥(N:P:K=10:10:20)40 kg。

(三)起垄、铺滴灌带、封闭除草、覆膜

甘薯于栽插前15 d起垄,其垄高30 cm、垄宽80 cm、垄距110 cm。甘薯起垄后应及时在垄中铺设滴灌管,滴孔间距20 cm。滴灌带铺好后,每667 m2甘薯大田需用90%异丙草胺乳油130~150 ml,兑水45~60 kg,进行表土喷雾覆膜。甘薯大田覆膜时应拉紧薄膜,膜宽1.3 m,每间隔3~5 m用土壤压实。甘薯大田也可用机器一次性完成起垄、施肥、铺滴管、封闭除草、覆膜等工作。

(四)选苗、移栽及密度

甘薯苗要选择脱毒心香原种苗,以苗高20~25 cm、叶片6~7片、百棵苗质量在1 kg以上为宜。甘薯苗要在地温连续5 d稳定于15℃时移栽。栽插时采用水平栽插法,即甘薯苗各节平埋在3 cm深的浅土层中,留3个叶片在土层外,栽后要及时在薄膜破口处封土。甘薯移栽采用一垄双行,三角形栽插方式,株距27~30 cm,每667 m2甘薯大田移栽甘薯苗4000~4500棵。

(五)田间管理

1.查苗补栽。甘薯苗移栽10 天后,要及时查看缺苗情况,并及时补栽。

2.水肥管理。甘薯苗移栽后要立即进行第1次滴灌。当田间最大持水量小于60%时,应及时滴灌,每次滴灌时间不少于4 h。滴灌要做到滴匀滴透。甘薯大田如遇水涝,要及时排水。在甘薯膨大期,可结合滴灌,每667 m2甘薯大田施用硫酸钾1 kg或高钾复合水溶肥2 kg。

3.化学控旺。在分枝结薯期和薯蔓生长期,每667 m2甘薯大田施用50%矮壮素37.5 g和15%多效唑50 g,兑水30 kg进行叶面均勻喷雾。

4.收获。甘薯移栽后90~100 d即可收获,随收随售。

二、第二季栽培技术

(一)种苗准备

第一季甘薯收获前3 d,可剪下带顶芽且有6~8节的秧蔓,直立存放在阴凉湿润处,作为第二季的种苗。

(二)整地、施肥、起垄

第一季甘薯收获后,要及时清理前茬作物残体,并进行旋耕;起垄时每667 m2甘薯大田施用硫基复合肥(N:P:K=10:10:20)30 kg作基肥,垄高30 cm、垄宽60 cm、垄距80 cm。第二季甘薯栽插时正值高温多雨的季节,可采用单垄栽插,不覆膜、不铺设滴灌带。

(三)栽插时间及密度

甘薯大田起垄后要及时移栽,最晚不迟于7月底。栽插方式可采用坐水斜插法,每667 m2甘薯大田移栽种苗4000~4500棵,株距19~21 cm。

(四)封闭除草

甘薯移栽后3天内,每667 m2甘薯大田施用90%异丙草胺乳油130~150 mL,兑水45~60 kg,全田均匀喷雾。

(五)田间管理

1.中耕培土及查苗补栽。第二季甘薯移栽后应及时中耕培土,移栽后7 d,发现缺苗要及时补栽。

2.水肥管理。第二季甘薯栽插后,如遇到干旱天气,要及时顺垄进行小水灌溉,遇到涝害要及时排水。在甘薯大田生长后期,每667 m2甘薯大田施用磷酸二氢钾0.2 kg、兑水30~40 kg,叶面喷施。

3.化学控旺及病虫草害防治。第二季甘薯应根据秧蔓长势合理控旺,药剂使用与第一季甘薯相同。

4.收获。第二季甘薯于当地连续10 d平均气温降至10℃时开始收获。

三、病虫害防治

甘薯主要病害有黑斑病、茎线虫病、根腐病、病毒病等;虫害有小地老虎、蛴螬、金针虫、天蛾等;草害有马齿苋、藜、牛筋草、莎草等。防治方法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农业防治有冬耕春耙、

轮作倒茬等,包括大田2~3年轮作1次,甘薯收获后

要及时清理病薯残体,移栽时使用脱毒种苗、无病种苗、高剪苗等。物理防治有安装杀虫灯、使用黄板等。其中,防治黑斑病、茎线虫病、根腐病、小地老虎、蛴螬是保障甘薯生产的重要环节。

(一)黑斑病

对于幼苗期甘薯黑斑病的防治,可在栽植秧苗前,使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溶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泡幼苗基部。对于长期黑斑病的防治,可使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和125 g·L-1氟环唑400倍液等药剂进行叶面喷施,也可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0~3500倍液进行灌根。

(二)茎线虫病

茎线虫病是以种子、土壤传播为主的病害。农业防治措施有轮作倒茬2~3年、晚春育苗、脱毒薯苗等。化学防治措施有犁地前每667 m2甘薯大田施用3%辛硫磷颗粒剂3 mL或用5%涕灭威颗粒剂2~3 kg;栽植秧苗前,可用20%三唑磷微胶囊剂200倍液浸苗基部。

(三)根腐病

在分枝结薯期,对于根腐病发病较轻的地块可喷施10%苯醚甲环唑1000倍液;对于根腐病发病较重的地块可选择复配药剂,可喷施7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和800倍液噻菌铜。

(四)地下害虫

对于地下害虫的防治,可在整地时,每667 m2甘薯大田施用1%的联苯·噻虫胺颗粒剂3~4 kg、0.12%的噻虫嗪颗粒剂15~20 kg、0.5%的毒死蜱颗粒剂35 kg。

四、储藏

甘薯收获后,需晾晒2~3 h再储藏。储藏期间,储窖要用45%咪鲜胺100倍液进行喷洒,甘薯要用45%咪鲜胺250倍液进行喷洒。

(责任编辑    刘沛儒)

猜你喜欢
黑斑病颗粒剂根腐病
番茄萎蔫膨果慢 当心根腐病
服用颗粒剂药品避免四误区
茴香根腐病 防治有办法
颗粒剂四君子膏对脾气虚证模型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饲用南瓜根腐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农药与五味子提取物的复配对梨黑斑病的研究
多管齐下 防好甘薯黑斑病
柑桔黑斑病病原菌的研究进展
番茄根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板蓝根颗粒剂或可影响降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