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阳稻米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发展探索

2023-07-25 05:22张宝光吴振邦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原阳县绿色食品稻米

张宝光 吴振邦

原阳县将稻米产业作为一项战略工程来抓,始终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稳面积、攻单产、调结构、增效益、提能力”的工作思路,认真抓好强农惠农政策落实,不断加快水稻科技成果转化和新品种、新技术更新换代步伐,使稻米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作物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断提升,良种良法的配套得到全面落实,水稻生产达到连续高产、稳产。

一、原阳稻米产业发展现状

原阳县常年水稻种植面积达11 333 hm2,主要种植区域包括太平镇、大宾镇、葛埠口乡、路寨乡、齐街镇等乡镇。

(一)发展生态立体稻渔种养模式

原阳县太平镇每年的稻田螃蟹、泥鳅、小龙虾等绿色生态立体稻渔种养模式面积达到333.3 hm2,官厂镇的稻田养蛙模式初成规模,多次被上级媒体采访,远近闻名。

(二)發展绿色水稻,叫响稻米品牌

通过农业技术人员的精心指导,原阳县已通过稻米国家绿色食品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6个,申请国家绿色食品加工企业认证4家,纳入全国农产品名特优新名录4个,获得荣誉称号举不胜举。更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原阳县被国家农业农村部列入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县创建地区,申请认定绿色食品原料基地2 666.7 hm2。

(三)不断加大水稻产业的投入,不断激励稻农种植积极性

原阳县利用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利用财政资金3000万元,撬动社会资本26 477万元,建设现代农业产业项目13个,新建生产道路15 968 m2,建设排灌渠18 218 m、打造生态立体种养基地433.3 hm2、富硒稻米种植基地533.3 hm2。同时,原阳县加大项目争取力度,持续打造稻米种植核心区,建立水稻万亩高产高效示范方和高产高效攻关田,采取统一供种供肥、统一物化补助、统一技术指导,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措施,不断激励稻农种植水稻的积极性。

(四)利用现代先进电子网络技术,实现原阳大米转型升级

原阳县持续做大做强水稻产业,建立健全“区块链”技术平台,实施原阳稻米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对水稻主产区种植质量进行全程追溯;以设施智能化建设为基础,积极推广“水肥一体化”“温湿调控”及病虫遥感监测等远程遥控自动化技术模式,全力推进现代设施农业全程智能化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农村电子商务平台作用,健全农村物流配送体系,推进优质农产品高效配送中心和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建设,实现行政村物流快递通达率80%以上。

二、探索原阳稻米发展

原阳县将以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县为抓手,以水稻核心区太平镇为基础打造绿色食品原料基地2 666.7 hm2,全面实施稻米生产鼓励政策,让原阳大米转型升级步入规模化、区域化、现代化的快车道。

(一)强化组织,提供发展保障

原阳县政府成立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县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对全县各职能部门明确分工,全力服务打造“中国第一米”工作;坚持从强化领导,健全机制抓起,夯实部门责任,以强有力的措施为大米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建立健全组织保障体系,县、乡、村三级分别成立相应组织机构,技术指导队伍,在全县上下形成级级有目标,层层有责任,人人抓落实的组织保障体系;建立协调配合体系,强化部门协调配合职能,各尽其力,全力支持稻米产业发展,在全县形成上下齐心,部门联动的良好发展氛围,共同促进稻米产业化的发展。

(二)整合生产加工资源,壮大原阳大米现代农业产业

原阳县按照“政府引导、专家指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整合政府项目资金和农业资源优势,以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县为依托,利用已成立的原阳大米协会,积极推进原阳县产业结构、产品、信息、资金、市场等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构建原阳大米发展的强势平台,增强原阳大米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规范授权使用“原阳大米”原产地标识,统一企业形象包装、统一企业产品宣传,实现大米生产加工企业与水稻生产专业合作组织的有效对接,实现产业发展、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大做强原阳大米产业。

(三)搞好稻米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

原阳县以发展改革部门为依托,引导企业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实现产学研的直接连接,积极组建企业研发中心;重点发展精制米加工和转化技术与装备,提高优质米、特种米的占比和深加工占比,加强专用米研制,开发绿色生态米、富硒米、营养米、保健米,发展大米深加工;在稻谷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加快稻谷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发,深度利用米糠和稻壳资源,开发膳食纤维,米糠蛋白等食品或开发日化、医药产品和生产环保纸杯、包装材料等;同时,强力推进大米产业化的招商引资,制定更加优惠的农产品加工业招商引资政策,拓宽招商引资领域,采取节会招商、企业招商、民间招商、网络招商等多种形式,进行全方位、多领域、多形式的招商引资,引进一批高科技企业进驻原阳农副产品加工园区,全面提高原阳县稻米产业的加工水平。

(四)多策并举,稳定并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农业农村部门要做好水稻种植规划,提供全方位的农业技术服务,引进、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落实好国家惠农政策,为土地流转提供最大便利,加强农资市场监管,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资,并与大专院校、科研部门共同做好新品种的研发工作,切实加大主导优质品种的推广力度;水利部门要切实做好稻区用水问题,保证水稻生长及时用水,完善水利工程配套设施,要迅速恢复,解决好“最后一公里”用水难问题;财政部门要整合各项惠农项目资金,切实加大向水稻种植区的倾斜力度,建设好稻区农田基础设施。

(五)加快基地建设,完善龙头示范带动作用

原阳县要积极引导和规范“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利益联接模式,探索实施农民土地经营权入股或流转等新型模式,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长期稳定的利益联接机制,使农民最大程度地分享农产品加工、流通等环节的利益,形成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要大力开展标准化建设,按照围绕龙头建基地的思路,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专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标准化推广中的主体地位,鼓励龙头企业对生产环境、生产过程实施全程质量监控,全面提高稻米产品质量;鼓励支持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加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质量标准体系认证,提高原阳大米的知名度,增加市场竞争力,最大程度地实现品牌效益。

(六)搞好舆论宣传,提升发展形象

原阳县要继续举办高层次、高规格的高峰论坛和新闻发布会,依靠权威专家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扩大稻米的知名度和在业界的影响力,有针对性地选择邀请电视媒体、网络媒体、平面媒体全面报道和系统宣传;组织企业参加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和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统一形象标识,统一品牌设计,集中展示原阳大米的亮点和品牌;通过多层次、立体的、系统的宣传和观摩,吸引全国各地客商认识原阳、关注原阳,努力塑造大米品牌形象,创建打造“中国第一米”的舆论氛围。

(七)整顿市场秩序,维护品牌形象

为了充分发挥好地理标志农产品“原阳大米”和“迪旺”“水牛稻 ” 等品牌效应,原阳县多次组织市场监管、公安、农业农村、发展改革等部门参与,对原阳大米加工销售市场全面整顿,坚决取缔那些手续不全、包装不规范、加工工艺落后的家庭作坊式加工企业、销售门店进行拉网式排查,凡滥用“原阳大米”标志的一律严厉打击,予以重罚,并依法取消其经营资格,切实维护原阳大米的品牌形象。

(责任编辑   张珍)

猜你喜欢
原阳县绿色食品稻米
隐藏于稻米花果中的酒香
稻米香喷喷
原阳县
《绿色食品工作指南》(2018版)
发挥内外因作用 促进稻米业发展
什么是绿色食品
原阳县
原阳县融元农牧专业合作社
原阳县民源农牧业服务专业合作社
阿维菌素在稻米中的残留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