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州市玉米产业发展分析及持续发展措施

2023-07-25 05:22苟成宝胡永平王艳敏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孟州市玉米发展

苟成宝 胡永平 王艳敏

孟州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焦作市西南隅,是焦作市下辖的县级市。孟州市系太行山前丘陵向华北平原过渡地区,其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共辖6个镇1个乡4个办事处,274个行政村,全市总面积541.64 km2,夏粮作物以小麦为主,秋粮作物以玉米为主,是焦作市主要粮食产区。

一、 玉米产业发展现状

玉米是孟州市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随着以玉米为原料的饲料、食品、药品、酒精加工企业在全市的快速发展,玉米深加工水平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对玉米的需求量不断增高,玉米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孟州市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市(县)长责任制,全面推动“藏粮于地”,抓好关键时期农技服务,扎实推进“藏粮于技”,为夺取粮食丰产丰收夯实基础。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支农政策、突出主推技术等措施,孟州市大力发展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形成了畜牧业、种植业、加工业为一体的玉米产业化体系。

二、玉米产业发展优势

(一)气候优势

孟州市地处黄河冲积扇顶部的黄河北岸,海拔108.5~305.9 m,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 118.7,年平均日照百分率为56%;年平均气温14.2℃,一年之中6—8月气温较高,月平均气温23.4~27.3℃;年平均降雨量614.2 mm,降雨一般集中在 6-9 月,占全年总降雨量的 70%。这种雨热同步气候非常适宜玉米种植生产。

(二)土壤优势

孟州市土壤为褐土和潮土,包括沙壤土、轻壤土、中壤土和重壤土。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4.5 g·kg-1,

全氮平均含量为0.96 g·kg-1,有效磷平均含量为18.3 mg·kg-1,速效钾平均含量为132 mg·kg-1,有效锌平均含量为1.48 mg·kg-1,pH平均为8.18,土壤环境适宜玉米生长。

(三)技术优势

孟州市从2006年开始大力推广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011年开始大力推行玉米种肥同播技术。2018年,孟州市将主要作物测土配方施肥上传至测土配方施肥服务公众平台,全市所有玉米种植户均可通过平台查询田块玉米施肥技术。此外,农业技术人员提供包村服务,种植户遇到技术难题可联系包村技术员解决。

(四)市场优势

孟州市畜牧业玉米加工企业发展迅速。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市畜禽年饲养总量达316万头(只),年均消耗玉米约4.2万t。河南金玉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河南鑫河阳酒精有限公司、孟州市厚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年加工玉米180万t。孟州市玉米需求还有巨大缺口,市场优势非常明显。

三、经验做法

(一)组织领导支撑

为推动工作顺利开展,孟州市制定了《孟州市推进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成立了以副市长为组长、各相关单位负责人为组员的玉米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玉米产业筹划、协调、指导工作;成立了由相关部门技术专家组成的技术保障工作小组,负责玉米产业的技术指导工作;明确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主要负责方案制定、单位协调、资料收集等。

(二)技术服务支撑

孟州市结合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高素质农民培训、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放心农资技术下乡等项目或活动,积极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广泛开展技术培训与指导,大力宣传指导玉米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确保技术进村入户到田,提高农民种粮科技水平。同时,专家和技术人员为规模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提供“一对一”生产技术服务,提升科学种养水平,增强科技引领产业发展能力。

(三)招商引资支撑

孟州市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作为“稳经济、促增长”的关键举措,持续开展“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以产业链链长制为抓手,按照“龙头带动、链式发展、环境支撑”的思路,坚持“内生”和“外引”并重,“提质”和“增量”并举,聚焦招大引强、聚力做大做强。依托传统玉米深加工产业优势,孟州市先后招商引来湖北广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杭州麦克斯食品原料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有力支撑了玉米产业做大做强。

(四)龙头企业支撑

孟州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制定标准,规范种植,与企业联合开发玉米新品种,实现产业多样化;积极抢抓供给侧改革机遇,协助龙头企业做好玉米基地建设,并通過龙头企业带动、发展订单农业,以产品、质量、配套、市场为抓手,发挥主观能动性,形成高品质玉米供销体系与合作体系,保证产品订单;高位推动,政策支持,完善资金配套使用,加强产业扶持,助推产业标准化发展。

四、存在问题

(一)品种多而乱杂

孟州市种子生产企业竞争激烈,玉米新品种数量不断增多,农资市场在售玉米品种数量多达60种,品种优异性状表现差别不突出,出现为抢占客户,夸大宣传推广的情况。玉米种植户的需求是性状表现极佳的玉米品种,因其受限于知识水平,只能大量尝试种植多种玉米品种,逐渐摸索出适宜的高品质品种,试错成本较高。

(二)生产成本过高

由于环保防控、国际能源价格上涨等因素,农药与化肥的价格不断上涨。同时,随着玉米生产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机械作业费不断上升,加上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玉米生产成本不断增加。

(三)示范引领不足

孟州市玉米种植未形成规模和品牌效应,自身“造血”功能不足,每户玉米种植面积已达到极限值,收入水平增长趋于平缓,产业发展增长放缓。在调整产业优化结构上出现思考少、探索实践不够、专业人才匮乏、缺少示范带动和引领作用的情况。

(四)扶持引导不足

孟州市玉米产业总体竞争力不强,玉米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和产业政策不足,玉米品种、技术推广、农业机械化等环节比较薄弱。

五、促进玉米产业持续发展的措施

(一)合理遴选玉米品种

孟州市要遵照市场需求,合理规划推广玉米品种,一是适量发展粥用玉米和鲜食玉米品种;二是发展畜牧业所需玉米品种;三是发展适宜淀粉、酒精加工的玉米品种。

(二)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应优先布局在孟州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根据项目区现状,按照“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节水灌溉、病虫害绿色防控”的规划指导思想,通过项目实施,全面保证和提升区域内玉米产能。

(三)优化技术服务

孟州市采取入户指导、现场培训、组织观摩展示等办法,大力推进玉米优质绿色高效技术快速进村入户,强化对科技示范主体的技术指导服务,推动其学习应用配套集成、简单易学的实用技术,提升科学种养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将示范主体打造成主推技术应用的主力军、“永久牌”农技服务專家。

(四)加大扶持力度

政府有关部门要从保障种植户的收益和提高种植积极性方面出发,加大财政补贴力度,进一步推广玉米种植保险,应保尽保。同时,在遭遇灾害后,相关各方要尽快核实受灾情况,及时兑付保险资金,最大程度地挽回种植户损失。

(五)做好社会化服务

孟州市要构建以政府公益性农业服务为主体,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性机构广泛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强化公益性服务。同时,引导专业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玉米生产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

(六)推动产业融合

孟州市应加大政府引导力度,以饲料、玉米淀粉、酒精生产企业为依托,持续推进玉米种植加工全产业链条相关企业的深度融合,着力构建起玉米种植大户、新型经营主体、玉米深加工龙头企业三位一体的产业融合体系,不断提升玉米产业融合程度,形成产业集群,创造倍增效应。

六、结语

孟州市玉米产业尽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品种多乱杂、生产成本过高、示范引领不足等问题,可以通过采取诸如加大扶持力度、优化技术服务、做好社会化服务等一系列措施着力解决以上问题,完善畜牧业、种植业、加工业一条龙的玉米产业化体系,全力推动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全国玉米全产业发展的新高地、新标杆。

(责任编辑   于海)

猜你喜欢
孟州市玉米发展
收玉米啦!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孟州市
我的玉米送给你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孟州市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孟州地税完成“营改增”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孟州市水质状况分析及治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