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偃师区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

2023-07-25 05:22李利红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偃师羊肚洛阳市

李利红

洛阳市偃师区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审时度势,将食用菌产业与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深度结合,加强政策支持引领,食用菌的种植规模、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均得到了发展,食用菌产业在带动农民脱贫增收和促进乡村振兴方面作出了贡献。

一、发展现状

(一)种植情况

偃师区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以种植平菇为主,推广种植食用菌;20世纪90年代开始,零星种植黑木耳、香菇;2015年,在产业扶贫带动下,香菇种植面积在全区迅速增加;2017—2018年,羊肚菌在偃师区引进并试种成功。2021年,洛阳市三阳食用菌有限公司生产的香菇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其品牌“菇品天成”获得“河南省特色农产品品牌”。2023年,偃师区食用菌产业以平菇、香菇为基础,以羊肚菌、盆栽观赏灵芝为特色,全区拥有食用菌菌种研发企业2家、食用菌生产经营主体13家、食用菌保鲜冷库7座、建设中的食用菌菌丝粉深加工车间1个,初步形成了集菌种研发、菌棒加工、食用菌种植、菌菇精深加工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

(二)深加工情况

为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洛阳市献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建设食用菌菌丝粉深加工车间,建成后,每年可生产羊肚菌、灵芝等菌丝粉200 t,预计年产值3200万元。

(三)销售情况

产品在销售前要进行初级分拣筛选,一等菇直供商超销售,二等菇通过餐饮连锁企业渠道销售,三等菇销往农产品批发市场。羊肚菌等食用菌因较为稀有,一般均由采购商上门收购。

二、存在问题

(一)缺乏专业人才

偃师区相关部门技术人才力量薄弱,在食用菌菌种研发、菌棒制作、生产管理等方面难以给菇农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指导和管理服务。此外,企业内部也缺乏懂技术的人员,种植管理多依靠从外地聘请技术员。缺乏具有先进理论知识与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偃师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二)生产主体规模小

偃师区食用菌生产主体规模小而散,仅个别食用菌企业年生产量100万棒以上,其他多数生产主体多采用小规模家庭作坊式的粗放型生产模式,产量有限,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没有品牌,缺乏市场竞争力。

(三)生产经营模式单一

偃师区现有食用菌产品加工基本停留在初级分拣阶段和食用菌烘干方面,企业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和加工方式较为单一,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附加值较低,缺乏产品核心竞争力。

三、发展对策

(一)加强人才培养,提高种植管理水平

1.引进来。洛阳市偃师区农业农村局积极加大与有关科研单位的沟通协作,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采取“以师带徒”“田间课堂”等方式,邀请业内食用菌专家对偃师区种植户进行技术培训,力争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能示范的“土专家”。

2.讲好身边故事,宣傳好身边人。偃师区大力宣传食用菌产业发展中有先进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乡贤,总结出一套可示范可复制可推广的成熟经验,用身边典型的人才和鲜活的事例,坚定发展信心,带动产业持续发展。

3.走出去。偃师区组织辖区内具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种植户走出去,听取外地种植大户的现身说法和经验介绍,详细了解品种选取、种植技术、种植管理、销售运营和品牌推广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提高种植水平,拓宽发展思路。

(二)加大项目支持,坚定发展信心

食用菌具有生产周期短、见效快的优势,在助推脱贫攻坚中已充分显现。下一步,偃师区对已制定出台的扶持政策,要不折不扣、坚决落实;对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研究解决;同时,继续研究出台有关扶持政策,并结合洛阳市设施蔬菜基地建设项目,在大棚新建、旧棚改造和标准园建设中,给予一定的奖补。通过产业带动,政策扶持,减轻种植者的设施投入和经济压力,提高种植者生产效益,坚定种植者发展信心。

(三)完善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

食用菌本身具有较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偃师区将充分挖掘和利用食用菌的潜在价值,不但可以适应目前社会和市场多元化的需求,也可以带动解决规模扩大后带来的销路问题。因此,偃师区要重点扶持有一定技术研发、产品推广、市场营销能力的企业,建立食用菌深加工车间,逐步发展食用菌精深加工行业,使食用菌种植与食品加工和医药行业相结合,形成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和经营模式,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市场抗风险能力。

(责任编辑   于海)

猜你喜欢
偃师羊肚洛阳市
偃师区关工委召开2023年工作谋划会议
偃师区开展青少年普法活动
小小羊肚菌 拓宽致富路
河南省洛阳市东升第三中学
现代温室羊肚菌栽培技术
洛阳市
Love across Planets
羊肚菌补肾壮阳
洛阳市
洛阳市建设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