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地蔬菜茎秆生理性异常发生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2023-07-25 05:22张程鹏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徒长茎秆调节剂

张程鹏

保护地蔬菜茎秆出现生理性异常一般是管理不当和棚室环境不良引起的,种植户应根据症状,弄清原因,采取对应的管理措施予以防治。

一、茎秆纤细

(一)发生原因

蔬菜茎秆细长的原因较多。一是温度过高,特别是夜温过高,植株呼吸作用加大,过量消耗有机营养,造成植株茎秆细长,出现徒长现象;二是湿度过大,如遇连续阴雨天气或灌溉过频,会造成茎秆细长;三是光照弱,如连续阴雨、遮光时间过长、田间郁闭等,使得光合作用时间不够,制造养分较少,植株的向光性常使茎叶争光而出现徒长现象。

(二)防治措施

针对茎秆纤细的植株,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控制:一是采取轻压头、调整吊蔓打杈时间等农艺措施来控制,减弱植株的顶端优势;二是降低夜间温度,适当拉大昼夜温差、减少呼吸消耗抑制徒长;三是植株结果后暂不疏果,以果压棵抑制徒长,待幼果坐稳后再酌情疏果;四是适当控水控肥,徒长较为严重的植株,可用多效唑、助壮素、矮壮素等药剂控旺。

二、拔节短或不拔节

(一)发生原因

蔬菜过量使用矮壮素、助壮素、多效唑等控旺药剂,尤其是在昼夜温差较大时使用控旺药剂,会导致植株不拔节;不少含唑类药剂有抑制植株生长的功效,如氟硅唑、丙环唑等,未正确使用此类药剂也会导致植株不拔节;为了控旺而较长时间控水会导致植株拔节短;土壤中含有有害物质会使根系受损,导致植株拔节较短。

(二)防治措施

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当植株出现徒长时,优先采用物理方法控旺;严禁频繁、过量施用含唑类药剂防治病害,施用含唑类药剂应与其他具有相似功能的药剂轮替;根据土壤墒情及时浇水,避免土壤过度干旱;穴施药剂或菌剂时,注意用法用量,以免伤根;出现拔节短症状的植株,应根据发生的程度使用相应的调节剂,可以施用芸苔素配合海藻酸叶面肥,促进植株拔节;不拔节症状严重的植株,应酌情施用细胞分裂素或赤霉素,并加强肥水供应,增强植株长势。

三、茎秆扁平生长

(一)发生原因

正常的蔬菜茎秆多是圆柱形,如果管理不当,植株茎秆可能出现扁平生长情况,此现象多见于番茄。这种情况也被称为芽枯病,一般是植株缺硼导致的。偏施氮肥、植株徒长、根系受伤、夜温过高等会引起植株养分输导和分配紊乱,导致硼元素供应不足。

(二)防治措施

注意加强养分的均衡供给,调控植株长势,及时灌溉,促进根系对硼等中微量元素的吸收,高温干旱环境会加重芽枯病的发生,因此,番茄等蔬菜在夏季要注意遮阳降温。发病初期可适时喷施细胞分裂素和含硼元素的叶面肥缓解症状。若发病严重,出现生长点黄化枯萎时,可在芽枯病发生部位以下选取1个侧枝培养成新的结果枝。

四、茎秆开裂

(一)发生原因

茎秆生理性开裂的直接原因是茎表皮与茎秆内组织的生长速度不同步,主要原因是环境湿度变化剧烈。蔬菜生长前期,其茎秆娇嫩,如果植株内水分不足,则外部细胞老化,坐果期后施用大水大肥,茎秆内部水分充足,发育迅速,而表皮生长相对较慢,导致植株内外生长速度不一致发生裂秆。

(二)防治措施

灌溉要依据棚室土壤墒情合理进行,保持地表见干见湿,宜采取滴灌或小水勤浇的方式灌溉并及时划锄,既不要因控制植株徒长而长时间不灌溉,也不能一次性灌溉水量过大;植株出现茎秆开裂,可适量补充硼肥;因生理性因素造成的蔬菜裂秆,要及时施用中生菌素、喹啉酮、噻菌铜等药剂,以防植株因病菌侵染而发生病害。

五、茎秆生根

(一)发生原因

茎秆生根多见于番茄。番茄茎秆容易生出不定根,當其受到病害、药害等不良因素胁迫时,会因养分向下运输受到阻滞而诱发生出气生根。市场上不少肥料和生根剂中往往会添加胺鲜酯、复硝酚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此类产品生根效果好,但持效期短,过量施用往往会导致植株体内的内源激素失衡,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产生根系增生和花芽分化异常等问题。在栽培管理过程中,当温度适宜而湿度偏高时,有些蔬菜的茎秆也会生出气生根,但与受病害和药害生出的气生根相比,这种情况产生的气生根数量较少且生长速度较慢。

(二)防治措施

种植蔬菜应注意合理运筹肥水,以满足植株生长需要的各种营养;降低棚内湿度,当湿度降低以后,气生根就不再生出或干燥脱落;选用氨基酸类、腐殖酸类、甲壳素类和海藻酸类生根剂,含植物生长调节剂成分的生根剂最好少用或不用。

(责任编辑   刘素芳)

猜你喜欢
徒长茎秆调节剂
水稻茎秆接触物理参数测定与离散元仿真标定
西葫芦为什么徒长
豆角徒长原因及解决措施
蔬菜不好管 这几招专治徒长、黄叶、卷叶
谷子茎秆切割力学特性试验与分析
施肥量与施肥频率对紫花苜蓿茎秆直径及长度的影响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园艺作物上的应用
哮喘治疗中白三烯调节剂的应用观察
如何防止洋葱秧苗徒长
晚播对春玉米倒伏及茎秆力学特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