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川县高质量发展食用菌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思考

2023-07-25 21:46吴丽娜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栾川县食用菌企业

吴丽娜

栾川县位于豫西伏牛山区,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境内植被茂密、雨量充沛、空气湿润,适宜各种食用菌生长。2016年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栾川县委、县政府立足山区优势,把发展食用菌作为助力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个重要抓手,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全县食用菌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在推动全县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助推脱贫攻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栾川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

(一)种植规模持续扩大,栽培品种不断丰富

2020年至今,全县新发展食用菌1 315.7万袋,总规模达2268万袋。建设食用菌大棚1724栋,建设保鲜冷库2000 m2以上,改扩建菌棒加工厂3个,加工规模达到1000万棒。在香菇、木耳、猴头、平菇、蛹虫草等食用菌的基础上,引进羊肚菌、灵芝菇、黄金菇等菌类,品种结构进一步丰富,总体产业发展良好。

(二)科学谋划产业布局,政策引领产业发展

栾川县委、县政府出台了《栾川县食用菌产业发展实施办法》,投入资金6000多万元,有效推动了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

1.加大菌棒生产,分别在石庙镇、秋扒乡、庙子镇建设菌棒加工厂,菌袋年生产能力达到1000万袋,实现菌棒加工的标准化。

2.加大基地建设,在石庙镇庄科村、秋扒乡雁坎村等地发展20万袋以上基地6个,10万袋以上基地30多个,实现栽培管理的基地化。

3.加大旧棚改造,在合峪镇、潭头镇重渡村等传统种植区域,通过建设钢架菌棚,淘汰老旧大棚,加快推进食用菌集约化、产业化发展。

(三)优化产业发展模式,突出地域特色优势

合峪镇平凉河等地依托自然环境和地域优势,巩固壮大传统种植规模,打造以绿色有机为主的高品质发展模式。秋扒乡、石庙镇等乡镇建设规范化食用菌基地,结合沟域经济和乡村旅游,走农旅融合发展之路,重点打造集约化发展模式。潭头镇等乡镇建设食用菌产业示范园,实现“产、供、销”一条龙发展,打造多产融合的现代化发展模式。

(四)发挥集体经济优势,促进多方共赢发展

1.村集体自营模式。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独自投资、运营,收益归村集体所有,生产用工吸纳贫困户参与,实现贫困户和村集体双收益。

2.“村集体+种植大户”模式。以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为主体,吸纳本地种植大户参与种植经营,带动贫困户就业务工或种植分红,实现村集体、种植大户和贫困户多方收益。

3.“村集体+企业”模式。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和食用菌生產企业联合投资,产权收益按照投资额度进行分配,生产用工吸纳贫困户参与,实现村集体、企业和贫困户的多方收益。

二、栾川县食用菌产业面临的发展机遇

(一)食用菌产业已纳入栾川县“十四五”特色产业规划

2021年,栾川县政府编制了《栾川县“十四五”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在全县科学规划了高山杂粮、食用菌、中药材、特色林果、苗木花卉和特色养殖六大产业带。进一步明确了在石庙镇、合峪镇、秋扒乡等乡镇大力发展以香菇、羊肚菌为主的食用菌产业,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发展蓝图和政策引领。

(二)食用菌产业发展政策不断完善

为全面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栾川县政府先后出台《栾川县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扶贫工作方案》《栾川县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实施办法》等文件,在企业带贫、基地建设、“三品一标”认证、产品研发等方面制定了详细的奖补政策,激发食用菌企业的发展积极性,带动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

三、栾川县食用菌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发展积极性较低

受土地政策收紧影响,基本农田和设施用地之间土地手续办理受限,项目选址困难,影响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积极性。

(二)产品供应链有待提升

1.缺乏统一供销平台。大多商家依靠外地商贩上门收购,市场依赖性较强,价格波动性大,没有市场定价权。

2.缺少深加工。企业加工能力普遍较弱,科技含量低,产业链条短,生产产品主要以鲜菇和干品为主,孢子粉、酵素、多糖等技术含量高的精深加工产业发展滞后,产品附加值低。

(三)龙头企业带动力不足

1.企业之间缺乏合作。食用菌专业企业或合作社存在各自为政、互相竞争的现象,没有形成抱团发展局面。

2.企业带动作用发挥不够。食用菌专业企业或合作社具有先进的设备、技术和管理等优势,但与菇农之间缺少合作,严重制约企业发展壮大。

(四)产业发展技术支撑不够

县、乡两级食用菌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目前,县级农业技术部门仅有专业技术人员3名,乡镇政府均无专业食用菌技术人员,全县菌农学习种植技术主要依靠“土专家”“田秀才”传授获得。

四、栾川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思考

(一)生产方面

1.优化食用菌产业结构。栾川县应结合乡镇实际和市场需求,有序扩大羊肚菌、猴头菇种植面积,打造优势集中、特色突出、品类丰富的多元化食用菌种植格

局。

2.探索分工协作模式。栾川县要积极探索“原料专业供应+菌包专业生产+农户专业管理”的分工协作模式,推动食用菌种植向专业化、集约化转变,降低生产成本和技术风险,提升综合效益。

3.强化技术保障。栾川县在加快对食用菌技术人才、高素质农民挖掘和培养的同时,要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对接,建立“县有专家、乡有骨干、村有技术能手”的食用菌技术人才体系。

(二)加工方面

1.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栾川县要引导本土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扩大生产规模,逐步把企业做大做强;同时,积极引进外地食用菌龙头企业和技术人才,带动全县食用菌产业水平整体提升。

2.推进产品深加工。依托全县旅游产业优势,走精深加工之路,打好“健康养生牌”,研发药用、调味、保健、养生饮品等食用菌精深加工产品,鼓励引导企业开发更多种类的即食食品、方便食品等。

(三)销售方面

1.完善营销网络。栾川县要积极开发旅游产品、电商产品,加大食用菌在电商、旅游市场的销售份额,提高食用菌商业附加值和整体销量。

2.加快物流园区建设。栾川县通过政府引导、企业运营模式,积极实施食用菌物流园区建设项目,实现收购、储藏、加工、销售一体化,提高企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3.实现品牌化发展。栾川县应加强食用菌“三品一标”申报认证,全力打造公共品牌、地标品牌,依托“栾川印象”区域品牌,培育知名度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优品牌。

(四)政策方面

1.优化扶持资金管理。栾川县采取扶持资金精准到企业、精准到农户的方式,激发企业和菌农的生产积极性,引导食用菌产业做大做强。

2.出台食用菌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栾川县要进一步激发从事食用菌产业主体干事创业的激情,发挥各自优势,弥补全县食用菌产业短板。

(责任编辑   于海)

猜你喜欢
栾川县食用菌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河南省栾川县深部探明超大型钼多金属矿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栾川县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下)
不要问我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