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自”少年培养模式初探

2023-07-25 18:04康承满张杰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言行礼仪灵魂

康承满 张杰

摘 要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江苏省沭阳如东实验学校探索以“生活自立、言行自觉、学习自信、身心自强”为核心的“四自”少年培养模式,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反省,从而自我提升、自我完善,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

关键词

立德树人 核心素养 “四自”少年培养模式

办有灵魂的教育的落脚点是培养有灵魂的学生。落实到办学中,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为学生一生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确立“强身健体,能说会写,阳光个性,志趣高远”的培养目标,以“人品书品、科学国学、才智才艺”为文化引领,以“生活自立、言行自觉、学习自信、身心自强”(以下简称“四自”)为评价尺度,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反省,从而自我提升、自我完善,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

一、“四自”少年培养模式内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从“德”字来看:眼睛代表有理想,看得远;行走代表有本领,去行动;心代表有担当,心怀祖国。正是从这样的理解出发,我校的育人模式确定为“规范为先促进生活自立”“习礼雅行默化言行自觉”“理解导向建立学习自信”和“兴趣培养推动身心自强”。“四自”少年培养模式是对2022年版新课标所倡导的育人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创新导向的有力诠释与生动注解——有灵魂的学生眼睛明亮,因为身心自强有目标;有灵魂的学生心灵清澈,因为生活自立有方向;有灵魂的学生充满自信,因为学习自信有方法;有灵魂的学生温文尔雅,因为言行自觉有品质。

二、“四自”少年培养模式建构

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即“同化”与“顺应”。学生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的,并不断得到丰富、提高和发展。基于这样的理论,我们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在实践中通过规范、习得、理解等环节展开有灵魂的教育。

规范为先促进生活自立。针对新生进行为期两天的集中培训,包括入学要求、心理健康、学习要求、活动要求等;印发《慧雅少年手册》,进行“三人成行”的行走规范、“三静三无”的就餐规范、寂静有序的就寝规范、安静及时的午休规范等教育,通过导护进行督查,开展积分奖励,以规范教育促进学生生活自立。

习礼雅行默化言行自觉。弘扬礼仪文化,打造慧雅校园。建设国学文化花园(元慧园、启慧园、探慧园、德慧园)、礼仪长廊、礼仪路牌、礼仪广场等特色景点,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礼仪文化素养。开设书法、对联、吟诵、礼仪四大校本课程,开展“晨诵暮省”、国旗下经典诵读、“书法吟诵节”等活动。通过多种活动,促进学生言行自觉。

理解导向建立学习自信。推进新课标引领下的课堂改革,落实自主预习、目标定向、合作探究、个性展示、整合提升、检测反馈等教学环节。推进小组有效合作,以导学案为线索,以当堂检测效果为评价依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可持续发展。突出课堂展示,突出思维训练,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严密,表达更为全面、到位,学习更加主动、积极。

兴趣培养推动身心自强。围绕学生培养目标和学校文化特色,开设多项社团活动,组织“四季八节”,即春之韵:踏青节和书法节;夏之声:演讲朗诵节和合唱节;秋之趣:艺术节和体育节;冬之思:英语节和科技节。通过活动丰富师生周末生活,挖掘学生兴趣潜能,激发学校发展动力。

三、培养“四自”少年实践途径与成效

建立“四自”少年培养模式研创制度。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全体行政干部、骨干教师为成员的组织领导机构,推动科研制度落地落实。邀请专家到校指导项目建设,鼓励教师进修学习,大力倡导教育创新,积极研创育人模式,提升学校育人效果。与此同时,学校制订相关制度和奖惩条例等配套措施,确保“四自”少年培养模式研创工作顺利、高效推进。

建设“四有”好老师团队。对照“培养有灵魂的学生”的办学总目标,围绕“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要求,大力建设“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团队。充分发挥行政人员、名师、班主任、党员的引领示范作用,从任课教师到生活管理人员,做到“校园之内人人有责,项目结对个个有效”,形成教育合力,关注全体学生,努力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进步、成功,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打造雅行修德特色文化。办有灵魂的学校,育有灵魂的学生。有灵魂的学生必然在品德与行为上有高尚的修为。学校实施雅行教育,其内容概括为“九雅十好”,包括课间雅、走路雅、语言雅、就餐雅、着装雅等,以及排好队、读好书、写好字、就好餐等。围绕“雅行”要求进行礼仪教育和相关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提升,从知识教育走向能力教育,进而走向素养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推进新课标引领下的教学改革。行政人员、教研组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率先执教课改示范课,推动全体教师投入到课改大潮中来。认真开展省级课题“以终为始,促进初中生理解性学习的课堂实践研究”等系列研究,以学生理解性学习为导向,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和自信,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推动课堂教学变革。随着2022年版新课标的实施和“双减”政策的继续推进,我们不断深化新课标引领下的课堂改革,进一步增强育人导向,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四自”少年培养模式成果初步展现。学生行为习惯、理想信念等適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都有极大提升,在科技、体育等各类竞赛中绽放光彩。学校已获得各级各类荣誉近百项,深受社会各界好评。

【参考文献】

[1]格兰特·威金斯,等.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康承满.三六课堂智慧生[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3]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4]王堂兵.教育是有灵魂的[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3.

(作者单位:江苏省沭阳如东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言行礼仪灵魂
他有睿智的灵魂 却孤苦修行一生
有趣的灵魂终将相遇(发刊词)
请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灵魂树 等
礼仪篇(下)
孝——礼仪第一礼
知礼仪,做谦谦君子
人闲一闲,等一下灵魂
妙语连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