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民俗文化视角的《聊斋志异·考城隍》要旨

2023-07-25 18:04李志红
蒲松龄研究 2023年2期
关键词:关帝民俗文化

李志红

摘要:《聊斋志异》作为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集大成者,其近五百篇故事在不经意间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堪称是中国文化的万花筒。《考城隍》作为《聊斋志异》的开篇第一个故事,有作者的特殊考量。本文从中国民俗文化的角度解析《考城隍》的主旨要义,小说中的城隍神、关帝,以及小说人物所吟诗中的花和酒,或许表达了蒲松龄写作《聊斋志异》关于民心所向的总基调:希望官府像城隍神一样,判案时能明辨是非善恶,像关帝那样用忠勇仁义守护一方百姓,让百姓生活能幸福美满,花与酒常伴左右,即使有挫折也依然心中有光亮、未来有期许。

关键词:民俗文化;《考城隍》;城隍神;关帝

中图分类号:I207.419    文献标志码:A

《考城隍》是《聊斋志异》的开卷第一篇。我们知道,任何一部短篇小说集,选择哪篇小說放在第一篇,作者都是颇费考量的。斯人已去久矣,我们已经不能清楚地知道,蒲松龄选择《考城隍》作为他费尽心血写成的《聊斋志异》第一篇,到底是基于一种怎样的思考和深意。接下来,笔者将从中国民俗文化的角度,来解读蒲松龄选择《考城隍》置于《聊斋志异》首篇的原因要旨,以就教各位方家。

一、《考城隍》要旨分析梳理

关于《考城隍》置于《聊斋志异》首篇,前人有许多揣测:

同是清人的何守奇认为:“一部书如许,托始于考城隍,赏善罚淫之旨见矣。篇内推本仁孝,尤为善之首务。” [1]3

清人但明伦说:“考城隍,寓言也。自公卿以至牧令,皆当考之。考之何?以仁孝之德,赏罚之公而已矣。” [1]3

今人朱纪敦认为,《考城隍》行文有诸多隐喻。其中,代宋焘先赴河南任城隍九年的张秀才,隐喻明末永平巡抚张春。《明史·张春传》记载过他的事迹,清兵入关时,他在新城被俘。皇太极百般劝降长达九年,始终不想残害他,结果他最后绝食而死。根据作者的索隐,宋焘当影射洪承畴,考试时“坐其末”的秀才影射范文程,“一人二人,有心无心”,影射的就是二人降清之事。二人坐在同一条考凳上“连肩”,喻二人“连肩”降清并为其服务。宋焘的恍惚魂离赴考,隐喻洪承畴被策反前后,作为明朝官员的洪承畴已经像宋焘般死去,其再回阳间,已经是一名投降者。[2]41-44

无论是“赏善罚淫”的“推本仁孝”,还是作为一篇“寓言”,倡导每一个官员都应该“考之”,并以“仁孝”为内容。就整部《聊斋志异》来说,我们确实读到了作者于此的殷切希望。另外,我们知道,蒲松龄处于明末清初时期,清兵以雷霆之势入关,明朝突然灭亡,让每一个明朝人都措手不及。并且,清兵入关后的大肆杀戮,让这些明人后裔充满了对清政府的仇恨及刚刚灭亡的明朝的怀念。还有一点不可否认,面对改朝换代的清政府,蒲松龄常常在《聊斋志异》的行文中涉及前朝往事,当然只能用隐喻。鲁迅在其《中国小说史略》中就这样评价《聊斋志异》的创作手法“用传奇法,而以志怪” [3]130,蒲松龄在其《聊斋自志》里对于自己的写作初衷还有过这样的表述:“独是子夜荧荧,灯昏欲蕊;萧斋瑟瑟,案冷疑冰。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 [1]序3可见,蒲松龄写作《聊斋志异》是带有司马迁般的孤愤之意的。也就是说,蒲松龄是用一种近乎写史的态度来写作一些奇异的花妖狐魅之故事。从这样一个角度去考量,我们相信,蒲松龄写作《聊斋志异》的真正目的,不在花妖狐魅而是在于对历史的思考。并且,仔细阅读《聊斋志异》,在很多篇目中我们均能发现其写到了清兵入关对明朝百姓的迫害。比如《野狗》写了清顺治年间山东的于七之乱,而于七是明崇祯年间武举人;比如《林四娘》中写林四娘是“衡府宫人”,其实是明朝青州衡王府人,清兵入关后全部被杀;再比如《王成》得到其死去的奶奶资助,而小说中说王成的爷爷是“衡府仪宾”,即青州衡王府的女婿,也是清兵入关后被杀。另外,朱纪敦作为一名明史学者,有专门著作《聊斋名篇索隐》 [4],其对聊斋故事中哪些牵涉历史史实均有系统考证。我们认为,尽管《聊斋志异》不是每一篇中都有关于历史的索隐和隐喻,但应该有许多篇章涉及这个敏感的历史话题。

关于欣赏文学作品,前人早就有断语: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更何况汉语作为一种表意文字体系,其拥有丰富的谐音、隐喻技巧,那些穷尽作者毕生心血的优秀小说无不充满了丰富的阅读可能性。这也正是一部优秀的小说能够吸引读者的地方,这种不确定的多样性会一直激励着不同时代的读者去阅读,去思考,去解读属于自己的一家之言。

正是基于上述考量,本文将试图从民俗文化的角度解读蒲松龄选择将《考城隍》置于《聊斋志异》首篇的深刻用意。

所谓民俗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① 这种民俗文化是经过长期在民间浸淫,并不断强化加深,最终成为一种约定俗成。不可否认,在众多的民俗文化中,我们看到了底层百姓的旨趣和向往。毕竟,《考城隍》中有太多关于民俗文化的影子,比如城隍神、关公,甚至是人们对于花和酒的理解,均有约定俗成的含义。

二、关于城隍神

“城隍之名,见于《周易》。《周易》卷四《泰》卦有‘城复于陛,勿用师’之语” [5]109。根据张泽洪的考证,“汉以前祀城隍之事,史无确证,故《明史·礼志》谓‘城隍之祀,莫详其始。’至南北朝时,始有祀城隍神的明确记载” [5]109,到明代,“城隍神信仰趋于极盛” [5]110。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城墙外的壕,有水称为“池”,没水称为“隍”,后来“城池”和“城隍”基本为一个意思了。从这个解释我们可以推论,最初的城隍,其实是古时对城有保护作用的设置。在古时的民间,人们认为天地自然万物均有相对应的神,人们只有怀着虔敬的心态去敬奉相关的神,神才会在其管辖的相应区域保其周全。正是基于此,城隍神最初的产生,应当是人们把其认作整个城的守护神。

在中国的民俗信仰中,一般来说,一个神对应一个人。比如:至圣先师一定是孔子,救苦救难的一定是观士音菩萨,执掌上天的一定天帝,等等。但是,对于城隍神,各地有自己公认的城隍神。比如:上海奉贤县城隍周中鈜,上海松江府城隍李待问,上海县城隍秦裕伯,澧州城隍赵汝澜,浙江义乌县城隍项显祐,浙江台州府城隍屈坦,乌鲁木齐城隍纪永宁等。[6]30这些城隍神各有其人,基本是各地俗世的英雄,最后升格为城隍神,以护佑当地平安。

正是基于如上考察,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城隍神是民俗文化中掌管一城安危,能用自己的生命护佑百姓周全的神。

我们再来看《考城隍》,故事中,这个护佑一城百姓安危的神需要经过考试才能上岗。我们看到,从出题模式上看,属于科举八股考试的范畴,这应该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但是,考试的内容颇为讲究——“一人二人,有心無心” [1]1,是一个充满无限解读的题目。我们再来看,宋焘因为“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1]1的观点,使“诸神传赞不已” [1]1,并当场决定让其到河南做城隍。关于宋焘的这个观点,但明伦点评说“有心无心,明慎用刑之道,不外乎是” [1]1。作为一座城的守护神,明辨善恶,不是基于结果显示的,而是基于发自真实内心的本意。那些特意做出来的善,是为了让别人看的,不应该行赏;那些因为无心过失或者根本不想却依然带来的恶,不应该行罚。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城隍神必须是一个能明辨是非善恶的人。

从《考城隍》中关于城隍要明辨是非善恶这一点的叙述看,蒲松龄认为,城隍神主要通过判案来守护一方平安,这一特色也比较符合明清时期民间关于城隍信仰的基本诉求。

由于人们赋予城隍神的这个职能,致使许多城隍庙的建筑形式,往往就是当时当地官衙建筑形式的翻版,而且和官衙隔街相对。如今保存比较完整的平遥城,其城隍庙的建筑形式,是古代此类庙宇的典型形式。

明清时代的人们,如有诉讼案件,如果对官府的判决不满,可以到城隍庙再审。如果对城隍庙的判决不服,也可以到官衙重审。因此,当时的城隍庙和官府一样,最重要的职责是审理诉讼案件。如今北京居庸关长城恢复的城隍庙,其正堂塑像,就是一个审理诉讼的场面。[7]29

基于这样的认知,我们可以大胆猜测蒲松龄将《考城隍》置于《聊斋志异》首篇的一个用意:作为底层百姓,借用城隍审判诉讼的标准——明辨是非善恶,来表达百姓对与其生存与共的城市拥有良好人文环境的期盼。当然,他也希望世间那些掌管一城百姓的官员有城隍的觉悟。

三、关于关帝

关帝,民间称关公,是三国时期的蜀汉大将关羽,字云长。陈寿在《三国志·关羽传》中,讲过关羽“亡命奔涿郡”的故事,故事中他除掉欺霸民女的盐商,拥有的是除暴安良的仁和勇;讲过他投奔刘备“寝则同床”,整天陪伴左右,是从不逃避任何艰险的兄弟情义;讲过在曹操东征时,刘备兵败后投靠袁绍,关羽则被俘至曹营,曹操爱才,厚留之,他则依然要追随刘备,后来他用阵斩颜良的方式来报答曹操的知遇之恩又体现了他的勇和义,同时对刘备则是忠义双全。再到明代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我们看到的关羽形象的核心依然是仁、勇、忠、义。当然,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本来就是基于陈寿的《三国志》,只是细节更多、更细致而已。

随着关羽仁勇忠义的形象越来越深入人心,其逐渐由人上升为神。

先是《新唐书》有这样的记载:

唐肃宗上元元年尊太公望为武成王祭典设立武成王庙,与祭孔子的文宣王庙相同……建中三年,礼仪使颜真卿奏:“治武成庙,请如《月令》春、秋释奠。其追封以王,宜用诸侯之数,乐奏轩县。”诏史馆考定可配享者,列古今名将凡六十四人:越相国范蠡,齐将孙膑,赵信平君廉颇,秦将王翦,汉相国平阳侯曹参、左丞相绛侯周勃、前将军北平太守李广、大司马冠军侯霍去病,后汉太傅高密侯邓禹、左将军胶东侯贾复、执金吾雍奴侯寇恂、伏波将军新息侯马援、太尉槐里侯皇甫嵩,魏征东将军晋阳侯张辽,蜀前将军汉寿亭侯关羽…… [8]379

可见,到唐朝时,国家把其定名为历代名将之一,位列15/64,其已经属于保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力量。

元世祖时期佛教正式封关羽为伽蓝神,与韦驮菩萨同为中国佛教寺院的两大护法神,这是关公被人崇拜之始。关羽由人转变到神,成为佛教伽蓝神,进入佛教体系,既推动了佛教传入中国后的“本土化”进程,也使得关羽开始藉此步入大众信仰领域,二者相互促进。[9]10

根据王亚楠的考证,到元朝,关羽晋升为神,是中国佛教寺庙两大护法大神之一。由此,在民俗文化中,关帝最终成为守护人们安全的神。

《考城隍》中两次提到了关帝。第一次,是宋焘急匆匆赴考,看到坐着十多个考官,“唯关壮缪可识” [1]1,这就是关帝。第二次,是在宋焘提出尚无法赴任城隍,因需照顾年迈的母亲,众神查看其母还有九年阳寿,众神“共踌躇间” [1]2,关帝发话了:

“不妨令张生摄篆九年,瓜代可也。”乃谓公:“应即赴任;今推仁孝之心,给假九年,及期当复相召。”又勉励秀才数语。[1]2

意思是让张生先代他做城隍神九年,等宋焘母亲百年之后再去赴任。原因当然是要推仁孝之心。

在这个描述里,我们认为,在民俗文化信仰中,这个守护神关帝处理问题确实相当完美:不仅首推仁孝,还为百姓想办法解决难题。多么完美的标准答案!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大胆猜测,蒲松龄把《考城隍》置于《聊斋志异》首篇,大概还有如此之深意——希望人世间也有像关帝神一样的官员守护一方百姓,他们首推仁孝,还会千方百计给百姓想办法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四、关于花和酒

《考城隍》中,宋焘和那个代替他上任的张秀才告别时,曾经以诗相赠,不过只记住了两句:“有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 [1]2在笔者看来,这更像双方给予对方的美好祝福。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花”均代表美好,从我们耳熟能详的这些词汇,如花好月圆、花容月貌、人比花娇等等,均能感受到这种文化的影响力。在古代,酒一般在隆重场合才可以食用。那时,秋天收获粮食的多寡与天侯有关,能拥有多余的粮食才可以酿酒,可见其珍贵。所以,在这首诗中,有花有酒当然是代指最幸福美好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就像春天一直在一样。春天生机勃勃,春天充满希望,春天孕育生机和活力。在这里,未必实指只有春天才是美好的,应该实指只要有花和酒,这样的生活就是美好的,与春天一样美好。后半句承继前半句的意思继续深入表达,如此美好的生活,即使晚上没有灯和烛,但内心依然感受到世界是光亮的、光明的。基于此,我们认为,在小说中宋焘和这个代他先赴河南做城隍九年的张秀才之间心有灵犀的诗句唱和,其实是表达了老百姓对执掌一方管理权的统治者的美好期待——生活能够像花和酒一样,处处充满幸福和欢乐,这种心中无比畅快的美好,让人即使面对无烛无灯的晚上(此处可以隐喻短暂的生活磨难),也依然会心里敞亮,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期许。

结语

通过从民俗文化角度解读蒲松龄把《考城隍》置于《聊斋志异》首篇的深刻用意,我们发现,除去人们经常提到的推本“仁孝”观、寓言观,以及朱纪敦的索隐观,应该还表达了蒲松龄想给他的小说集定个关于民间追求的基调。毕竟,从儒家角度看百姓,能载舟也能覆舟,民心就是最大的民意。当然,作为一介书生,他更希望政府能真正为民做主,像城隍神一样判案能明辨是非善恶,像关帝那样用忠勇仁义守护一方百姓,让百姓能踏踏实实地生活在这一方土地上,生活幸福美满如花酒常伴左右,即使有挫折也依然心中有光亮、未来有期许。

参考文献:

[1][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M].张友鹤,辑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2]朱纪敦.《聊斋志异·考城隍》索隐[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4).

[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中华书局,2010.

[4]朱纪敦.聊斋名篇索隐[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5]张泽洪.城隍神及其信仰[J].世界宗教研究,1995,(1).

[6]丁常云.道教的城隍信仰及其社会思想内容[J].中国道教,1997,(3).

[7]李申.城隍神与古代政治[J].科学与无神论,2017,(6).

[8][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十五(礼乐篇)[M].北京:中华书局,1975.

[9]王亚楠.明清山东关帝信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On the Essence of Kao Cheng-Huang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 Folk Culture

LI Zhi-hong

(Scientific Research Office of Zibo Normal College,Zibo 255130,China)

Abstract: LiaoZhai ZhiYi is a collection of short stories in classical Chinese. Its nearly 500 stories inadvertently show all aspec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which can be called a kaleidoscope of Chinese culture. As the first story of Kao Cheng-huang,the author must have had special considera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 folk culture,the main idea of Kao Cheng-Huang and Emperor Guan in the novel,as well as the flowers and wine in the poem written by the characters may express the general tone of Pu Songling's Strange Stories about the popular sentiment: I hope that the government,like Cheng-Huang God,can judge the case and distinguish right from wrong,good from evil,and protect the people with loyalty,courage,benevolence and justice like Emperor Guan,so that the people can live a happy life like wine,even if there are setbacks,there is still light in the heart and hope for the future.

Key words: folk culture;Kao Cheng-Huang;Cheng-Huang God;Emperor Guan

(責任编辑:朱  峰)

猜你喜欢
关帝民俗文化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热贡地区民俗文化中的洁净观与实践研究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建构主义视角下关羽“关帝”角色的形成
皇天后土——山西民俗文化的生成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
太原与关帝油松林生长特征研究
东山关帝牵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