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时报》“网红”专栏走红的融合特色分析

2023-07-26 11:12史玉琴
传媒 2023年13期
关键词:媒体融合网红

史玉琴

摘要:近年来,佛山传媒集团旗下区域性报纸《珠江时报》加速融合转型升级,按照“快步早走”的思路不断创新,建立起了“全媒体全覆盖”的传播格局。其中“网红”专栏是该报于2021年底推出的全新专栏,通过回顾一周热点的形式将互联网内容二次梳理呈现。本文通过剖析《珠江时报》“网红”专栏在内容形式、传播渠道及媒体融合方面的创新,挖掘其融合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及经验,为其他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珠江时报 “网红”专栏 版面视觉化 媒体融合

融媒体时代,大众的注意力逐渐从传统媒体转向新媒体平台,面对新媒体带来的冲击,报刊广电等传统媒体纷纷谋求转型升级。《珠江时报》秉持务实思路进行创新,于2021年11月29日推出全新专栏“网红”,该专栏每周一推送一期内容,对上周热点进行总结概括和全新梳理,展一卷而览风云,窥一周而知往来,利用报纸短短一个版面呈现佛山市南海区上一周的网络精彩。此外,“网红”专栏的内容还同步发布于珠江时报公众号、腾讯网、网易号、搜狐网等平台,逐渐形成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媒体矩阵。原创内容《网红南海|铁军进击 雄师奋起 南海新局 蔚为可观》还获得了人民网等媒体的转载。

一、内容策略的网红化聚焦

媒体融合包括内容、渠道、经营、管理、平台等多方面的融合。《珠江时报》推出的“网红”专栏兼顾了内容、平台和渠道的融合,尤其是内容的网红化创新融合值得关注。

1.网红热点再呈现。互联网自诞生以来,其巨大的传播力为网民提供了一个自由交流的平臺,依托于互联网的网络热词、网络红人、网络热点不断涌现。很多依托于互联网而生产的内容被视作是“接地气”的“草根”创作。尽管传统媒体会以点评等形式回顾以及评论网络热点,但很少有传统媒体会将网络热点直接呈现。《珠江时报》“网红”专栏则反其道而行,以“网闻南海,当红不让”为口号,为读者呈现南海上一周的网络精彩。如2022年3月7日发布的《破圈》一文,总结了上一周的破圈网红事件,包括23岁红娘、桂城公园、南海狮“潮”等,网红主角既有“人”,又有“物”,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这种方式来将网红热点二次梳理呈现,保留了互联网内容的原生网感。

2.个性故事再表达。在信息爆炸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众多线上和线下用户处于信息过载的状态。碎片化的信息占据了用户的注意力,吸引着用户的关注,使得用户较难依靠自己来获取系列深度信息,更少有用户能够从个性故事中挖掘出共性特点。而《珠江时报》“网红”专栏,则善于通过总结个性故事来对其进行二次创作。如2022年3月14日发布的文章《这三张脸被网友记住了》,总结了上周的具有“孝心”“热心”和“责任心”的三位网友,从“背着母亲游樵山”到“两位医生和其他路人伸出援手,救治晕倒老人”,再到充满责任心的对口驻镇帮扶干部,这三位网友的故事都极具个性,但《珠江时报》敏锐地捕捉到了其中的共性,将“三张面孔”和“三颗心”作为共性特征提取出来,将具象新闻事件进行抽象表达,利用共通的情感传递给读者们第一情绪,带来满满的话题感。

3.舆论反响再梳理。《珠江时报》“网红”专栏另辟蹊径,将互联网上的舆论进行二次梳理,对新闻舆情进行总结报道。对“网红”专栏来说,推送上周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已经不占优势,更吸引人的是事件引起的舆论反响。2022年5月9日的文章《你们奋斗的样子,真酷!》回顾了一批曾在上一周朋友圈刷屏的全国、省五一劳动奖、工人先锋号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文章一大亮点在于呈现了部分网友声音,为想要了解此次事件的读者将上周舆论反响直观反映出来。这种对舆论反响再梳理的方式,不仅是对此次新闻事实的补充,还是对新闻内容的一种创新。

二、传播策略的精炼化表达

当下,“内容为王”和“渠道为王”争论不休。其实,内容和渠道缺一不可,优质的内容需要多渠道分发,而渠道、平台的传播同样需要依靠优质内容来提高用户黏性。在互联网时代,受众阅读方式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因而内容的传播也逐渐呈现出“短平快”的偏向。对于《珠江时报》“网红”专栏来说,其“短平快”的传播特点主要体现在话题词句提炼关键、固定板块吸引流量以及碎片热点全面涵盖等方面。

1.话题词句提炼关键。话题度高、争议性大是互联网内容爆火的一大关键,换句话说,在互联网上广泛流传的内容已经不能称之为“完整事件”,转而成了一个个高热度的热点词句。一般来说,热点事件在互联网上流传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对应的网络热词来对其进行概括。最终,网络热词就将成为该事件的“代词”。较高的话题性是“网红”专栏持续吸引读者的关键。上一周网络热点细碎、涵盖面广,想要一网打尽网络热点的同时还兼具话题性,就需要有效提炼关键词。如2022年4月4日的文章《这些美好一脉相承》,“脉”字成为这一期的主题,全文围绕“脉”字做盘点。坚守南海“商脉”,张扬南海“文脉”,律动南海“城脉”,“网红”专栏对三个热点事件通过提炼关键词的方式,持续做了详细梳理,为读者提供了一篇兼具话题性和创新性的优质文章。

2.固定板块吸引流量。众所周知,一件新媒体产品要想长久地获得流量,获取粉丝的关注,就需要将其打造成为一个知名度较高的IP。传统媒体也是如此,尤其对于纸质媒体来说,每一个板块都有成为“网红”板块的潜质。《珠江时报》“网红”专栏紧紧抓住这一点,在每一期中几乎都有着几个固定的板块,包括“事件回顾”“专家点评”“网友声音”“全网数据”“媒体聚焦”等。在2021年12月13日发布的文章《新起点 新动能 新地标》中,涵盖了“百度搜索”“声音”“专家点评”“全网数据”“媒体聚焦”“网友声音”等板块,比较全面地呈现了“现代化活力新南海拼图”。此外,在2021年12月20日发布的文章《论道制高点 答好必答题》中,包含了“事件回放”“全网数据”“媒体聚焦”“网友点评”等经典板块,有条理、有层次地梳理了三场魁星阁论坛以及镇街村改攻坚战。总之,“网红”专栏的文章结构有着鲜明的特色和独有的风格,强化“网红”专栏IP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用户黏性。

3.碎片热点全面涵盖。互联网时代,内容和信息被分割成为碎片化的形式。一条条碎片化的信息占据着用户的注意力,充斥在用户的移动终端。可以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少的用户能够花费较长的时间来进行深度阅读。面对这种状况,《珠江时报》“网红”专栏进行了与时俱进的创新,通过后期梳理总结的方式,盘点上周碎片化的热点,实现碎片热点的全面涵盖。2022年4月18日发布的《致敬 每位逆行的南海人都是英雄》盘点了疫情期间坚持抗疫的故事,包括一月转战三地的医护人员、防疫夫妻档、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消除后顾之忧的临时托管营、公安民警以及小区楼长等,这些故事由许许多多的普通人组成,由无数碎片化的信息而形成。通过微博、微信、短视频等平台获取相关故事的用户,可能只能了解其中的一件碎片化热点故事,而“网红”专栏通过对碎片化故事进行后期整理,使得其用户能够较为全面、深入且有条理地获取相关信息。

三、融合策略的反向化创新

面对严峻的发展形势,媒体融合已成为共识,转型突围从理论转为实践。一般来说,传统媒体的融合大多是将传统媒体内容搬运并编辑成为新媒体内容,但《珠江时报》“网红”专栏则探索出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即新媒体内容的传统媒体化。可以发现,很多传统媒体存在为了融合而融合的问题。尽管学界和业界公认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各具优势,传统媒体胜在内容优质,新媒体胜在传播和渠道便捷。但是,很少有传统媒体在进行融合转型过程中能够“自我为主”“为我所用”。在这方面,《珠江时报》“网红”专栏探索出了一条媒体反向化融合的道路。

1.网络热点纸质化呈现。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完善,传统媒体尤其是纸质媒体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纸媒已死”的观点一时间甚嚣尘上。但是,在互联网时代,纸质媒体依然有其独特的优势,除了纸媒所拥有的专业化队伍外,纸质化内容呈现的形式在互联网时代依然拥有一定量的用户。将纸媒内容再制作、将新媒体化后的内容搬运到互联网之上进行分众化传播是常见思路,而《珠江时报》则开拓出一种全新的“反向”融合思路,即将互联网上的一周热点进行整理和编辑,使其成为纸媒的探讨话题,在打通线上线下媒体融合的基础上,对网络热点进行纸质化呈现。自2021年11月29日推出第一期“网红”专栏内容《铁军进击,雄师奋起,南海新局,蔚为壮观》后,每周一的A08版几乎成为“网红”专栏的固定板块,这个板块也逐渐成为《珠江时报》的特色栏目。

2.线上观点线下化记录。新媒体语境下,内容不仅仅指各互联网平台上有一定粉丝量和影响力的作者所产出的文章,用户的观点与评论也可以被视为一种新媒体内容。《珠江时报》“网红”专栏就很好地抓住这点,经过对一些热点事件的评论进行整合梳理,将其完整地呈现在对应的文章之中。如2022年4月26日发布的文章《网红南海好功夫,唯快不破》中,网友们的观点被真实记录了下来。在“阻断疫情传播 迅速恢复秩序”部分选取了两位网友的声音,在“居家学习一周 学子返校复课”部分选取了四位网友的声音,通过线上观点线下化记录的方式将网络与报纸融合,将新闻与评论放在同一版面。

3.报纸版面视觉化表达。相较于移动终端来说,纸质化的内容呈现更为直观,再加上纸质媒体没有发光屏幕、弹窗广告等多余的信息干扰,更能集中读者的注意力。此外,纸质媒体的内容呈现形式更为舒展,不受屏幕的局限,每一篇文章都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进行排版设计,在创新性、设计感以及灵活性方面都远超新媒体形式。《珠江时报》“网红”专栏充分发挥了报纸版面视觉设计优势,如2022年5月9日发布的文章《你们奋斗的样子,真酷!》中,全文围绕“奋斗”一词展开叙述,在纸质化呈现过程中突出的“奋斗”二字,通过改变字体、字号等形式在版面中被格外凸显出来,使得读者能够第一眼就获取整篇文章的关键信息,明白本篇文章即将围绕“奋斗”一词展开热点的梳理和盘点。

四、结语

传统媒体的融合探索一直在路上,《珠江时报》“网红”专栏的融合创新路径为其他传统媒体提供了一条全新的融合思路。面对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体并不是只能一味地迎合或逃避,而是可以以一种主动出击的姿态,在充分了解新媒體的基础上,实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自然融合,充分发挥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各自的优势,综合推动传统媒体的不断发展、完善和创新。

作者系中共郑州市委党校讲师

参考文献

[1]陈妙然.纸上讲“网红” 融合深一步[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2-04-12.

[2]吴礼晖.《珠江时报》媒体融合发展的实践与展望[J].传媒,2016(16).

【编辑:陈琦】

猜你喜欢
媒体融合网红
不要上“网红”的当
网红滚滚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ВаНхУН»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实施三三战略 强化内容生产 推进媒体融合
论循证新闻的方法与意义
“网红”数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