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坝 “两山”转化助力县域经济绿色崛起

2023-07-26 05:49李瑜
陕西画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楼房民宿资产

本刊记者/李瑜

△留坝县城全景 孙孟平 摄

留坝县地处秦岭南麓腹地,县域面积1970 平方公里,辖7 个镇、1 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4.16 万。境内山岭陡峭,地貌复杂,气候多变,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孕育了丰富的自然资源。森林覆盖率91.23%,可供开发利用的中药材1300 余种,被命名为全国猪苓种源基地县,野生动物410 余种,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近年来,留坝县立足生态资源禀赋,在全省率先探索成立县、镇两级两山生态资源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简称两山资源公司),将碎片化的生态资源进行规模化收储、专业化整合、市场化运作,把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产品,成为全国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走出了“两山”转化的留坝之路,实现了县域经济绿色崛起。

楼房沟精品民宿 “两山”转化的成功案例

走进留坝县小留坝村,目光所及是一幅山水田园的自然画卷。由村民废弃老屋改造而成的十余个院落,或居于山坡,或坐落山脚,静谧质朴;乡土小卖部里,既有木耳、腊肉、蜂蜜、粉条等风物特产,也有书籍与服饰;河g 酒肆汇集了南北方极具特色的黄酒、果酒和米酒,可小酌浅饮,可随心神游……楼房沟精品民宿已经运营了四年。

2019年紫柏街道办小留坝村整合闲置资源,与北京隐居乡里公司达成合作,改造村民闲置土坯房,统一发展民宿。村民以闲置房屋等资源入股村集体组织“互助合作社”,“互助合作社”负责筹集资金改造老房,北京隐居乡里公司负责房屋设计、民宿运营等,产生收益后,双方按照一定比例分红。运行4年来,“合作社+运营商”模式已为村集体分红282 万元。

“乡亲们领到钱,当然是好事!”但在隐居乡里g 楼房沟项目经理梁浩峰看来“最有价值的变化是人的观念。”

李军艳,楼房沟村民,4年前她还不知道民宿是什么,更想不通“谁会来我们这么偏远的地方,还花这么多钱?”2021年,她决定盖新房并将其中两间改成乡村民宿。“我家房后种玉米,杆上开花的时候,睡在屋里就能听到蜜蜂勤劳的嗡嗡声,晚上去二楼露台,不开灯,抬头就是满天星斗。”现在她经营民宿,更知道客人喜欢什么样的民宿。

刘建红,楼房沟村民,4年前,她是隐居乡里的“管家大姐”,现在她把自己的家改成了乡村民宿。“改造老屋,贷了不少钱,有人问我,你怕吗?我说有啥可怕,我做过管家,了解城里人的需求;再说,就算我不会营销,总可以坐等,住不上隐居乡里的房子,可以住我的呀!”做民宿管家不仅让她学到技能,更让她看到了家乡的价值。

陈伟,留坝县人,隐居乡里刚落户楼房沟时,他也刚从外地回到家乡。“开始不知道做什么,很迷茫,偶然一次为隐居乡里开车去接客人,从此,合作就开始了。”4年来,陈伟最多的时候同时管理10 辆车,有了事业发展的依托,他对未来也有了清晰的规划。

……

2020年村里有了香菇酱厂、猕猴桃汽水厂、妈妈工坊,2022年“玉双美术馆”和北京798 白盒子之家第一个永久性分馆“白盒子之家g 秦岭”落户楼房沟,致力于打造“有机生活社区”的彩虹农场和彩虹小院也在此创立。截至目前,已有30 多个优秀品牌和十余家跨界机构参与到了楼房沟的建设之中。

以民宿为切入口,盘活闲置资源,让乡村资产创造的收益更多回馈给村集体和村民。楼房沟精品民宿成为开发利用一座山、一块地、一片林、一间房等碎片化闲置生态资源资产的成功案例。

生态资源成资产资本 生态产品变生态商品

走进留坝“秦创原两山”创新中心,数字大屏正滚动播放着森林、耕地、湿地等生态资源数据,展示留坝“两山”转换发展前景及当地特色,吸引各方有识之士前来考察交流、对接洽谈、合作发展。

2021年 8月,留坝县在全省率先成立县镇两级“两山资源公司”,搭建统一开放的生态资源运营平台,重点围绕“生态立县、药菌兴县、旅游强县”产业发展布局,将碎片化的生态资源进行规模化收储,经过整合提升、项目化包装后推向市场,引入社会资本和专业运营管理团队,进行高质量开发和高品质运营,实现生态资源向资产资本、生态产品变生态商品的路径跃升。

◁楼房沟2 号院

▷留坝老街

◁张良庙牌楼

▷由废弃道班改造而成的民宿-道班宿(留坝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为了摸清家底,留坝对县域内耕地、林地、湿地以及可供集中经营的村落、集镇、闲置农村宅基地、闲置农房、集体资产、国有闲置资产等碎片化资源资产的数量分布、质量等级、权益归属、保护开发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委托专业团队对资源资产价值进行科学评估,分类建立资源清单,集中向“两山资源公司”流转收储,进行统一管控、开发。

截至目前,留坝县已摸排登记资源资产4357处,包括国有资源资产156 处、集体资源资产2377 处、个人资源资产1824 处,整合“资源包”180个。通过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促成交易89 宗,流转土地 1570 余亩,为14 处集体建设用地及房产颁发不动产权证,实现了经营(使用)权规范确权颁证,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为保证“两山资源公司”顺利落地,留坝县同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专家签订“两山”生态价值转化和农业农村经济绿色循环发展科研项目战略合作协议,科研组专家学者全程参与平台筹备、组建、运营,并定期来留坝县实地调研指导,为旅游人才培养、民宿孵化、农体旅融合等提供高端智库支持。还会同专家团队,共同制定了《两山生态资源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规范运营管理办法》,保证平台规范、高效运转。

为了让项目融资渠道更加通畅,留坝采取政府搭台、企业运作、合作社参与、银行融资、运营保底、产权鉴证、农担担保、保险助力的“八位一体”投融资模式,聚集各方要素、破解资金难题,推出集体经济组织贷、乡村振兴贷、乡村旅游贷等金融产品。

目前,留坝县“两山资源公司”累计获得银行授信15 亿元,为71 户经济主体融资担保3134.7 万元,投放贷款45 笔2203 万元,推动“两山”资源资产加速转化。

乡村振兴有路径 群众增收有希望

有了充足的项目资金,依靠良好的生态优势,留坝不断做大做强绿色食药和休闲旅游两大产业。全县中药材留床面积3.2 万亩,年产中药材鲜品1.8万吨,年产值3.02 亿元,建成食用菌产业基地81个,培育经营主体200 多家,产业大户750 多户,将4200 多户群众嵌入食用菌产业链。留侯老集、木工学堂、青少年足球研训基地、营盘驿站等特色景点备受游客青睐。

留坝还探索“认购者+两山资源公司+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户”模式,开展购米(参)包地g 唤醒沉睡土地”活动。认购者与两山资源公司签订农田认购协议,两山资源公司与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签订农田承包、耕种与产品收购订单,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组织农户对认购农田进行耕种,所产出的农产品交由两山资源公司统一管理加工,按村核算统一分配。认购者可参与育苗、插秧、收割等各环节,并享受地块种植成果,自用之外的产品交由两山资源公司代销。已累计带动农户新增种植生态稻米620 亩、林下西洋参230 余亩,恢复撂荒地363 亩、整改复耕100 亩,带动10 个村集体经济增收41.6 万元,群众户均增收1800 元。

▽狮子沟牧场曾亚光 摄

为了让更多群众获得“两山”转化的红利,2021年底,留坝县全力推动实施“四个一百工程”,即:利用三年时间在全县“新发展百家民宿、提升百家农家乐、培训百名管家、推动百人创业”,支持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坚持旅游“一业突破”发展道路不动摇,2022年,留坝县累计接待游客524 万人次,收入28.17 亿元,“生态美”的资源禀赋已逐步转化成“经济强”的发展优势,为高质量发展增添了绿色底色,更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带来新希望。

◁“五一”假期参观汉张留侯祠的游客络绎不绝 留坝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猜你喜欢
楼房民宿资产
关于旧楼房改造处理技术探究
孪生院子民宿
楼房
“楼房”与“平房”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选择民宿出行的你,真的了解“它”吗?
楼房魔方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你是民宿达人吗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