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支持下的电视新闻节目制作与传播研究

2023-07-27 12:10严璐
新闻爱好者 2023年6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节目大数据

严璐

【摘要】大数据改变了媒体传播生态,为电视新闻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诸多挑战,电视新闻必须抓住机遇、直面挑战才能创新节目制作与传播模式,推送出具有时效性、价值性的优质新闻作品。通过系统总结大数据对于电视新闻节目制作与传播的多重价值,探讨了大数据支持下的电视新闻制作与传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一步提出了电视新闻节目制作与传播策略,为电视新闻节目制作与传播创新提供必要借鉴。

【关键词】大数据;电视新闻节目;制作与传播

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率先提出“大数据”概念,麦肯锡将其界定为:“大小已经超出了常规数据库软件的数据采集、存储、管理与分析能力的数据集合。”这充分反映了大数据的海量性特征,由此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领域,发挥着信息分析、直觀呈现、深度认知、决策指导作用。电视新闻追求“真、新、深、导、短、实、活、近”的效果,而大数据凭借着海量性、直观性、深度性特征,为电视新闻创作提供有力支持,但也对常规电视新闻制作与传播机制提出了挑战,因此我们有必要一分为二地审视大数据技术的作用,为电视新闻节目制作与传播提供可靠建议。

一、大数据对电视新闻节目制作与传播的多重价值

(一)采用大数据提高电视新闻节目制作效率

电视新闻注重“时效性”,始终将提高时效性作为增强新闻节目价值、提升传播效果的重要方式。 电视新闻可以采用大数据技术动态观察网络热点、舆论态势,第一时间发现新闻线索。此外,电视新闻还可以借由大数据来搜集新闻素材,通过大数据技术来定位被网民所关注、分享、传播的文字、图片、视频素材,部分新闻素材甚至可以直接生成电视新闻作品。大数据从发现新闻线索、搜集新闻素材乃至创作新闻作品的角度,大大提升了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时效性,强化对电视观众的价值。

(二)运用大数据创新电视新闻内容表现形式

电视新闻注重观众体验,把“新鲜”与“生动”作为增强节目价值、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微观层面,电视新闻可以积极采用大数据技术生成的数据、图形、表格之类的新闻素材,推送出更加直观、新颖、准确的新闻作品,从而改变传统电视新闻采用语言粗略、简单介绍特定新闻主题的创作方式。在宏观层面,电视新闻可以运用大数据技术来策划和制作大数据新闻节目,诸如中国中央电视台曾推出《两会大数据》《据说两会》《数字两会》《据说春运》节目,均是采用大数据来动态观察、分析、展示特定主题,由此所形成的电视新闻作品,开创出一个崭新的电视新闻门类,并伴随大数据技术的升级和广泛应用表现出广阔前景。

(三)通过大数据准确把握电视新闻传播效果

传统电视新闻主要是通过收视率来评价节目质量,很少系统调查目标观众群对于新闻主题、新闻内容、新闻形式以及新闻效果的评价情况,很少关注目标观众群观看新闻节目所表现出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大数据则提供数据抓取和自然语义分析技术,运用科学指标体系来构建算法公式,形成对电视新闻传播效果的精准分析。国内央媒就采用大数据建构起一套“新闻影响力大数据测算方案”,分为相关报道转载数、央媒报道指数、影响力指数、微信传播力指数五大主题,进一步延伸出十三项指标,评估各个节目、各种主题的新闻传播效果。这为电视新闻创新选题、采编、制作和传播方式提供了重要指导。

二、大数据支持下的电视新闻节目制作与传播迎来的机遇

(一)政府为电视新闻创新提供丰富政策支持

《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传统媒体要加强与新媒体之间的融合,采用新技术创新内容、渠道、平台、经营和管理。这为电视新闻采用大数据创新节目制作和传播方式提供了政策依据,也充分反映了技术引领电视新闻创新与变革的发展趋势,加强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恰恰契合政策导向、符合行业发展趋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推动新时代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做强做优的意见》提出,广播电视媒体要将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虚拟现实、物联网等技术成果运用于内容采集、创作、生产、分发、传输、接收、反馈中,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核心技术手段,提升广播电视新闻正面宣传质量和效果。这些政策还提供了“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创优”“新闻作品评优扶持”“舆论引导能力提升工程”“新时代精品工程”等扶持措施,为电视新闻节目运用大数据提供了更多的指导、激励和支持,带来了大数据支持下的电视新闻节目创新与变革的良好机遇。

(二)信息技术发展为电视新闻提供技术支持

“技术”是大数据产生的根源,也是推动传播方式变革的最终动力。国内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也为电视新闻顺利、高效使用大数据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一是来画、艾普迪、花火、镝数等诸多可视化工具的出现,电视新闻工作者只需要进行简单培训,便可以创作出直观的静态信息图、视频/动画、交互可视化之类的数据新闻作品。二是Tableau、PowerBI等智能软件的应用,尤其是零代码数据写作社区的出现,充分改变了大数据新闻长期以来面临的获取数据困难、制作流程复杂、视觉呈现不完整的问题,大大提升了数据新闻的创作效率。三是立体成像技术日渐成熟,增强现实技术让大数据新闻中的现实变得更加“现实”。这些技术为电视新闻运用大数据制作和传播新闻节目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

(三)大数据广泛应用为电视新闻提供环境支持

大数据技术飞速发展,各行各业对来源分散、数量巨大、格式多样的数据展开挖掘、存储和关联分析,从中总结新知识、提升新能力、创造新价值成为实现自我发展、增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这些为电视新闻节目创作大数据新闻提供了便捷的数据源、数据文本。尤其是大数据支持下的舆情监控机制更是加强与电视新闻节目的合作,辅助电视新闻更好地预判、引导社会舆论发展走势,从而也进一步强化了电视新闻对大数据技术、素材、成果的应用能力。

三、大数据支持下的电视新闻节目制作与传播面临的挑战

(一)对电视新闻传统采编播模式的挑战

大数据支持下的电视新闻节目更多的是关注某一类群体、某一类事件、某一类行为的动态,诸如新媒体舆论动态、春运人口迁徙等。节目组往往预先策划新闻选题,随后运用所掌握的大数据技术和大数据信息生成新闻图片、新闻视频作品。与传统“采、编、播”模式相比,大数据支持下的电视新闻节目关注的是宏观层面的现状、态势与趋势,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大数据信息“采集”与“编排”的融合,也即是搜集大数据并生成数据、图形、表格的过程,所创作的电视新闻节目,侧重的是对数据信息的展示,淡化了对视频素材的剪辑、编排和解读。因此要求电视新闻节目必须创新工作模式,才能顺利地制作和传播大数据新闻作品。[1]

(二)对电视新闻创作理念和能力的挑战

大数据是客观存在的,但大数据技术却并不是完全客观的。大数据支持下的电视新闻节目对于采编人员的专业素养、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对于技术应用不合理,特别是对于数据模型和算法的使用不恰当,将直接影响其采集、计算、可视化数据的完整性甚至是准确性。即便获取了客观数据,新闻编辑也需要从数据、图形、表格之中解读出正确的、有价值的观点和结论,为观众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这对相关人员的数据解读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系统的准备、深入的研究才能完成这一任务,否则便会出现“有数据、无解读”或者是“解读浅显、弱化数据价值”的问题。[2]

(三)对电视新闻持续性与品牌化的挑战

常规电视新闻节目具有新闻来源广、内容针对性强的特征,可以不断地获取新闻素材,持续推出优质新闻作品,逐步打造自身知名度和影响力,实现可持续性与品牌化发展。而大数据支持下的电视新闻节目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无法实现持续性与品牌化发展,诸如《两会大数据》《据说两会》《数字两会》《据说春运》等节目,均是针对特定事件而创作出来的,在短时间内广受关注,但随着事件的结束,新闻节目失去了素材来源,也就退出了平台。

四、大数据支持下的电视新闻节目制作与传播策略

(一)设置连续性的新闻节目主题

大数据支持下的电视新闻节目的生命力来自于其连续性以及由此所帶来的品牌化效应。要想避免昙花一现的问题,电视新闻节目必须挖掘具有大数据背景,并且对受众具有持续吸引力的新闻主题。该主题要具备一定的宏观性与纵深性,指向明确,内容丰富,可挖掘的新闻主题比较多,可以便捷获取关联的数据资源。北京广播电视台联合北京市统计局推出财经类专题节目《数说北京》,通过大数据的方式来展现北京发展故事,包括光辉历史、古都新韵、高质引领、美好生活等主题,形成连续性的节目作品,促使观众对北京发展历史、现状和未来产生耳目一新的认识。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数说中国》节目,涉及数说“经济”、数说“问天”、数说“服贸”、数说“面食”、数说“电影”等诸多主题,也即是采用大数据的方式来展现常规新闻内容,凸显出数据新闻直观性、精准性的优势。鉴于此,我国电视新闻制作和传播大数据新闻之前一定要具有前瞻性,从节目连续性与品牌性的角度来设置能够持续挖掘、连续报道的优秀新闻主题,诸如数说中国经济、数说中国健康、数说乡村生活等,逐步确定大数据新闻在行业内的独特竞争优势。

(二)建构贯通式的新闻节目模式

大数据彻底改变了电视新闻“采、编、播”模式,要求其必须根据大数据新闻创作特征来建构贯通式的新闻节目模式。能否顺畅地获取大数据,并实现对数据的可视化表现与深度性解读成为创作高质量电视新闻节目的关键所在。目前,电视新闻可以采用以下两种贯通式的节目模式:一是独立建构一体化的数据新闻生成与传播机制,前端需要与多个数据源平台构建良好关系,可以吸纳不同渠道的数据,以保证数据来源广泛性与结果真实性[3];终端则是在内部建构起数据采集、计算、可视化系统,实现对大数据的加工和编排,制作成完整的数据新闻。二是可以与外部组织合作,诸如与政府舆情部门与统计部门、互联网智库平台、大数据公司等合作,从那里获取大数据新闻素材及其深度解读,经过简单加工之后,形成完整的电视新闻作品,从而简化电视新闻采编与制作工作,提高数据新闻内容的准确性与观点的专业性,更好地满足观众需求。

(三)确定智能化的新闻节目形式

电视新闻对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绝不能仅仅停留在搜集新闻线索以及创作数据、图形、表格之类的新闻作品,而是要推送出更生动、更直观的新闻作品,比如,可以运用三维建模技术实现数据新闻的三维呈现、采用增强现实技术实现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数据信息的互换与融合,甚至还可以引入虚拟AI主持人、智能语音播报,从而给受众带来良好的视觉体验与信息认知效果,最大限度地展示数据新闻的故事性,创造轻松、趣味的风格,给受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新闻观看体验。

(四)实施整合式的新闻传播方案

数字电视带来了海量的电视频道与节目内容,新媒体催生出大量的工作、学习、娱乐应用服务,广大用户在媒体之中以碎片化的形式存在,整合碎片化受众、提高观众规模成为增强电视新闻价值的又一重要任务。电视新闻要借助于大数据的指导来实施整合式的新闻传播方案,也即是要运用内部建立的大数据系统或者是借助于第三方大数据平台,动态观察每一期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准确把握目标观众是通过什么样的渠道来观看电视新闻,对于哪些主题、什么形式的新闻节目比较感兴趣,据此来创新电视新闻的选题、创作方式与传播方案。在传播方面,电视新闻要根据大数据统计结果来开展整合传播活动,一方面进行电视媒体和在线直播的同步传输,并且围绕着数据新闻素材来创作出适合微博、微信、抖音、客户端的新闻作品,从而拓展电视新闻传播范围,增强对于数据新闻素材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与其他电视新闻节目、网络新闻节目以及各类新闻传播平台之间的合作,将创作的数据新闻作品分享给此类节目和平台,进一步扩大数据新闻作品的传播规模,也能够塑造优质的电视新闻品牌形象,实现电视新闻的可持续性与品牌化的发展。[4]

五、结语

大数据技术具有普适性与实效性特征,其可以提高电视新闻节目制作效率,创新电视新闻内容表现形式,准确把握电视新闻传播效果,成为推动电视新闻创新与变革的重要因素。当前,电视新闻运用大数据进行节目制作与传播工作可以获得政策支持、技术支持、环境支持,但对电视新闻传统采编播模式、创作理念和能力、持续性与品牌化运营提出了挑战。在此背景下,电视新闻节目需要设置连续性的新闻节目主题,建构贯通式的新闻节目模式,确定智能化的新闻节目形式,实施整合式新闻传播方案,由此才能高质量、高效率地运用大数据,创作直观、生动、准确的数据新闻作品,更好地满足观众的新闻需求。

参考文献:

[1]白莉娜.浅析大数据时代数据新闻的创新发展路径[J].传媒,2022(13):94-96.

[2]白莉娜.浅析大数据时代数据新闻的创新发展路径[J].传媒,2022(13):94-96.

[3]杨保军,孙新.论大数据新闻真实性的个性特征[J].当代传播,2019(5):10-13.

[4]孙悦娟.大数据工具的新闻应用与数据新闻“工具化”衍变的必然与应然[J].新闻爱好者,2021(12):85-87.

(作者为郑州广播电视台总编室副主任,主任编辑)

编校:王 谦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节目大数据
基于媒体融合环境下的电视新闻节目创新
消息类电视新闻节目编辑技巧初探
浅析香港与内地电视新闻节目的差异化
视觉文化时代下的电视新闻节目编排创新模式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
浅析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趋势